登陆注册
5894600000004

第4章 导论(3)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最近几年关于微博反腐的事件不断发生,导致一些问题官员被迅速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往往是落个丢官丢职、名誉扫地、锒铛入狱的结局,正因为微博反腐的巨大威力,吸引了许多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从作品数量上看近两年有井喷之势,大量关于微博反腐的文章出现。从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上看,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微博反腐的作用、微博反腐存在的问题、微博民意的代表性以及完善微博反腐的宏观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对微博反腐作用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微博在公民政治参与中发挥的作用和微博反腐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首先,对微博在公民政治参与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综述。文艳认为微博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渠道,正成为推动政民网络互动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网络施政与网络问政的一次伟大尝试。[4]姜胜洪认为微博的出现为民众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激发了我国民众对公权力与社会事务的监督热情,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5]傅林达认为日益崛起的微博正在极大拓展着公民言说的自由空间,引导公民基于共同生活秩序的美好想象而主动发声,培养着公民用主动的态度参与国家宪政的民主习惯。[6]丁琳认为微博的高效互动打破了权威机构的话语垄断,将受众从反馈的弱势地位上升为交流层面的人人平等,构建了一个相对民主的公共空间。[7]胡泳认为正是微博等互联网工具使得公众有了对公共事务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8]

其次,对微博反腐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综述。董颖认为微博反腐的参与性、社会性、公开性,能有效补充党和国家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不足。[9]黄日涵认为微博的出现让官员们生活在了一个玻璃门里,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被广大网民所监督,微博的出现对官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10]严州夫认为除了普通网民通过微博揭露身边的腐败行为,社会各界包括明星、名人、官员以及党政机关、公检法机关,也都通过微博反腐防腐,进一步推动了微博的反腐步伐。[11]肖娟认为微博为民众提供了披露实事的平台成为了反腐曝光的利器。[12]江德斌认为微博已成为网友和政府部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也已经在反腐败斗争中崭露头角,显示出特有的威力。[13]

对微博反腐存在问题的研究

施小静认为微博反腐存在信息泛滥引发谣言,网民言论及意向表达缺乏理性,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和网络监管手段等弊端。[14]张俊睿认为微博反腐存在微博暴力频繁出现,虚假信息泛滥以及微博“绑架”媒体、煽动民愤、干涉司法公正等负面效应。[15]肖娟认为微博存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信息真假难辨,成为网络暴力的主战场等问题。[16]此外,刘丹丹,黄艳,郭奔胜,于艳,王世谊,刘铁,叶敏等学者分别分析了微博问政以及网络反腐等与微博反腐相近似概念的问题与弊端,从中能够找到微博反腐同样面临的一些问题。

对微博民意代表性的研究

肖榕认为由于网民的年轻化、城镇化导致网民言论的代表性不足,因此可以推断参与微博反腐的人也同样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17]魏明涛、徐长安通过列举了各不同职业的网民的人数比例分析了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之间的差距,认为青年学生、机关干部、企业白领蓝领、知识分子是网民的主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5%以上,这说明目前我国上网主体以经济条件良好、知识背景不错为特征,这就使不具备上网经济和知识条件的广大农民排除在网络民意之外,同样这也是微博民意的一个特点。[18]叶敏认为网络民意的代表性只限于政治热心又能上的起网的少数群体,与真正的民意相比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19]刘序明认为网络监督主体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中东与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年龄结构与收入结构发展不平衡,知识结构和职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这降低了网络民意的普遍代表性。[20]马慧茹认为,网民的结构性问题、虚拟性、匿名性导致的交往理性的削弱,从众现象、市场化的价值选择机制等都构成了表面化的网络民意与社会真实民意的差别,使网络民意的真实强度降低。[21]樊纲认为网民不能以民意代表自居,政府不能仅以网上的舆论来左右自己的政策。此外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提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比互联网更能代表民意的平台,认为如果网络民意都不能代表广泛民意,那除此之外的任何个人、任何精英、任何团体、任何平台,其代表的民意的广泛性更应受到质疑。张淑华认为网络民意是媒体民意中“民”数最多、含义最接近的一种,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结构也将更趋于合理。

对完善微博反腐的宏观建议的研究

涂永珍认为应确定微博用户实名制或身份证制,明确人肉搜索的合法与非法界限,微博运营商要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反腐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等四个方面展开努力。[22]凌一览认为政府积极“织微博”,微博重规划,博友投票看绩效三方面完善微博反腐工作。[23]张文凤认为要从转变官员理念,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科学管理微博,提高微博反腐的针对性;注重正面引导,提高“博主”的道德素质;开通官方微博,加大政府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下手。[24]王同武认为要依靠网络建立廉政文化体系,做好反腐建设中的思想引导,加强制度建设,设置可行的反腐流程,注重法律规章建设。[25]杜治洲,张阳阳认为应该制定微博反腐的规章制度使其法制化、规范化,科学设计反腐流程建立微博反腐信息库,深化对微博反腐的认识推动信息公开,实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26]施小静认为要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对待微博,建立健全微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微博道德建设提高博主法律意识,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开发网络监管技术。[27]严州夫认为应加强微博道德建设,完善微博法律法规,强化网站“把关”职责,积极提倡微博实名制。[28]此外,何韬,魏明涛,徐长安,刘铁,苏青场,杨新红,何永刚,于艳,肖榕,黄艳,郭奔胜,刘丹丹等学者从人肉搜索、网络反腐、微博问政等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其中不乏对微博反腐建设的有益借鉴。

纵观上述关于微博反腐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对微博反腐的理解,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规范的对策。但从总体上开,我国目前对微博反腐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规范微博反腐行为的实践更是处于探索阶段。首先,各位学者对微博反腐的定义有些狭窄,简单地认为微博反腐就只是微博对腐败的曝光和揭露,这就忽略了微博在腐败预防、清廉教育、培养廉洁文化以及推进民众参与反腐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其次,各位学者在具体的对策方面往往只是给出了大致方向,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许多给出的对策并没有明确各方责任与权限,缺乏现实的操作性。再次,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网民数量来说,我国的网络立法明显滞后,对微博反腐来说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律对其进行规范,这就导致很多问题没有法律依据,只能从道德的层面去衡量是非对错。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对微博反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对微博反腐新的理解与感悟,以希望为有效规范我国的微博反腐行为提供一种可视性的对策参考。

同类推荐
  • 台湾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变迁

    台湾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变迁

    本书从台湾政治文化的情感符号、台湾政治文化的政治认知符号、台湾政治文化的政治评价符号、台湾的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以政治文化的符号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光复以来台湾舆论议题的演变,揭示台湾政治文化的变迁,探讨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模式,为研究者从新闻传播的视角看台湾政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I(第23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I(第23卷)

    本卷是马克思主义综论第I卷,所收录的文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论述。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本质的探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如意令

    如意令

    海先生、乔素素和海先生的前妻,海先生是成功的大教授,乔素素曾是某中学英语老师,现在是海先生的现任妻子。海先生的前妻已经去世,但依然与乔素素之间有竞争关系。付秀莹选择了一个敏感时间——清明节,海先生对死者的悼念以及拜祭都触痛了生者,于是死者和生者的竞争关系在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付秀莹将乔素素、海先生心理的变化写得惟妙惟肖。
  • 笙亦何欢

    笙亦何欢

    七年前,离开不过是为着想减少彼此的伤害。七年后,离开不过是一种解脱,阿笙,你猜这次我还会不会回来……
  • 梦幻奇修传

    梦幻奇修传

    初雨凝情永落故,繁华迷离何处伤。学生祁峰,本是阳光一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经历过一段意外的恋爱,本想着生活就此恢复平静,不曾想意外获得修炼秘法,殊不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心机较量。祁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走上梦幻般的修真道路,在茫茫世界,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下,祁峰能否克服诱惑,闯出一片天地呢?前路漫漫,还须珍重。
  • 罗天大醮设醮仪

    罗天大醮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企教父沈万三2

    民企教父沈万三2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时局动荡,沈万三用他的处事诀窍,在元朝廷、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几大政治势力中间妥协、迎合、揣摩,走钢丝般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游刃有余地做着生意。从贩售私盐、倒卖粮食、经营钱庄,到炒作地产、采办军资、海外贸易,他的足迹北上大都,南下南洋,处处有生意,时时有算盘,逐渐构筑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 1984

    1984

    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 天龙八部(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天龙八部(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天龙八部》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丐帮帮主乔峰与大理国王子段誉、少林弟子虚竹结为兄弟。他身为大宋武林第一大帮帮主,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虽受尽中原武林人士唾弃而不肯以怨报怨;他身为辽国南院大王,却甘愿背上叛族罪名,最终以悲壮的自杀来阻止辽国发兵攻宋,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 新竹县制度考

    新竹县制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资产。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已经是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花轿里,稀里糊涂地嫁给了一个恶鬼王爷,从此以后,苏小北的生活开启了新篇章。斗完姐姐斗姨娘,斗完姨娘斗婆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苏小北的戏,那是一出接一出的唱,更是场场精妙有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