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职场中的有志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犯上”。但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直来直去必然引火烧身,得不偿失。所以,我们不妨做点曲线运动,既达到了办事的目的,还能让上司满意,岂不美哉。
服从不等于盲从
“上司”是管着别人的人,作为下属自然应该服从他。上司毕竟是上司,但是上司也是人,他也有考虑问题不周全、处理事情不周到的时候,这时下属就必须不盲从,要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事事都顺着上司,上司怎么讲就怎么做,这样建立起来的上下属关系就根本谈不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在一项措施尚未实施前发表意见,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及时指出问题,在上司有明显失误时严肃地提出批评、告诫,既是下属的权利和义务,又是证明自己的才干、获取上司好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有人说,最不中用的职员是什么事都不关心、也不表示兴趣的职员。这话颇有道理,因为有关心、有兴趣,你才会对工作认真负责,才会有所建树。
明白热忱的好处
作为一个合格的下属,最起码要对自己的工作或职业场所提出一些意见,认为“应该这样做,这样不行,这一点一定要这样改”。事实上,很多上司都很期盼这种具有热忱的下属。
当然,任何事情都须有一个“度”。在向上司提出意见时,所提的必须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言论,应切忌不负责任的空谈。另外,作为下属在提出意见时,不要有损于上司的尊严,不能让上司“下不了台”,或表现得你比上司要精明。同时,不要强调自我的私怨,不要让你的上司认为:“这家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才提出这个意见”。只要做到以上三点,你的意见就极有可能被你的上司采纳。有人认为有意见提出来也没用,反正上司不会采纳,觉得提意见是自找麻烦,从而逃避提出意见,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这样的人难以得到上司的信任和好感,事业上也难以有所建树。
用暗示维护他的自尊
有的上司自命不凡,对下属言语傲慢,盛气凌人,这时下属就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如果盲目违心地顺从上司又觉得过于窝囊,有损自尊,同时又助长了上司的这种不良作风;如果当面直接地表示不服,对方毕竟是上司,不好伤了他的自尊,这时就必须十分注意技巧,向上司暗示你的想法,在维护上司的自尊的同时让他明白自己的冒失。
有一次,拿破仑自得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进一步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意思是说布里昂可以沾他的光而扬名于世。布城昂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人,他不愿接受这个虚乌有的“恩惠”,但又不便直接加以反驳,于是他反问道:“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而拿破仑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为他喝彩:“问得好!”在这里,布里昂就巧妙地暗示了拿破仑:亚历山大名垂青史,但他的秘书却不为人所知,那么拿破仑的名气再大,也不会让他的秘书扬名于世了。这巧妙的暗示,使拿破仑明白了自己的失言,又维护了双方的自尊;这样机智的下属,肯定会得到上司的信赖和欣赏。试想,如果布里昂唯唯诺诺地盲从,结果又会如何呢?
由此可以看出,向上司提意见,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技巧。记住,尽量不要对你的上司直接说“不”。
先下决心,再去面对
你终于下定了决心,今天下午就去找到上司对他说“不”。你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曾经关照过你、鼓励过你、提拔过你的人就这样一路错下去,你想和他促膝深谈一番,帮助他解决难题。提忠告,尤其是给上司的谏言决不是随随便便就可说出口的,你必须下一番功夫来准备:
(1)以诚心向上司提出忠告
让他明白只有真正关心他的人,才敢向他提出这样的忠告。不要让他感觉你是为了个人的目的而向他提出忠告,这样做会立即让上司给你扣上个“冒犯上司”的大帽子戴一戴,诚挚的心是让别人坐下来听你说他坏话的前提条件。
(2)弄清事实,不要因信息错误造成尴尬局面
把事实完全搞清楚,可以让你更有机会接近他,有资格和他商讨问题,如果你只是盲目地听信谣言加上妄自推断却又以教导者的身份去教育别人,那么即使是同事们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别说是你的上司了。
(3)用体谅的口吻与之交流
也许上司也是因为经受了很大的压力,无从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以而为之的,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怀着深深的自责。这个时候如果你说一些类似于“真奇怪,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或是“你怎么当时没有想到……”的话,的确很伤别人的自尊心。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的言语要时刻流露出同情和理解,以体谅的口吻与之交谈。你可以说“我猜你一定是有什么难处才……”或“我知道像你这样的上司位置是很难做的”等等之类的柔和而略带同情之类的话。如果你能把角色演得适当,很快上司就会向你吐露一些他心中的不快与内疚,甚至会告诉你他无从选择的原因。这个时候不要争着搭话,显出很意外的样子,而且应该静静地坐在一边,耐心的聆听一下上司的诉苦,渐渐地你会发现他对你不再是充满敌意而是开始把你当做一个可以依赖的朋友了。
(4)注意用委婉的语言提出忠告
史书上曾经讲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一段佳话:一日邹忌给齐王讲了一个与自己有关的故事,早晨起来邹忌换好朝服照镜子,忽然感觉自己十分俊美。于是就分别询问他的妻、妾和前来办事的朋友他和另外一个当时很出名的美男子相比哪一个更美呢?他们三人的回答都是邹郎美。邹忌听了很高兴,过了几天那个有名的美男子拜访邹忌,邹忌这才发觉自己实际上无法与之相比。于是他对齐王说,我的妻夸我因为爱我,妾夸我因为怕我,友夸我因为有求于我。随即跪奏:“你是当今天子,你周围都是爱你,怕你和有求于你之人,如此一来,你就会像我一样再也听不到真话了。”齐王听了很是感动,立刻就颁布了鼓励进谏的诏书,使前来讲谏之人“门庭若市”。俗语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既然现在的苦药都加上了糖衣包装,非但利病而且适口,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傻乎乎的坚持进谏逆耳忠言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几乎每一个下属都有一个或多个想法,并且无不自信这些想法若被实施将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真正有事业心的下属常向他的上司提供建议。笔者的劝告是:做这种事不必太急。
变换角度看问题
首先,从上司的角度来看,你那自认为高明的想法也许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也许很不成熟。而且,你要记住,他的看法与你完全不同。有许多内在的因素你大概并不十分清楚,但当它们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时,就很可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的建议会打乱他脑子里的其他计划或是他正在实施的某个方案。你的建议有可能使你的上司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包括他的上司在内的人发生冲突,至少,实施你的建议很可能耗费他的时间,即使你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你的建议会节省他的时间,但务必记住,管理者往往是注重短期行为的。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考虑:提出一个改进工作的建议,事实上意味着你认为目前的工作并不理想。换句话说,这里面含有一种批评的弦外之音。接受你的建议可能就要求上司承认,至少是默认,在他的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像我们中的有些人一样,上司有时也很自负,他们不会承认他们工作中有不当之处,在下属面前尤其如此。
向你提出这些劝告并不是说你完全不能给上司提建议,绝无此意。但是,当你真的提建议时,你应当慎重其事。
其次,注意选择提出建议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要提的建议有助于解决上司正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在这时提出的建议一定会引起他的重视。而且,上司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一般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还有,给上司提建议时,无人在场要比有人在场好,除非你有把握相信,其他人会支持你的建议,并且上司对他们的支持反应良好。
最后,提建议的方式以尽可能少地打扰上司的日常工作为宜。
通常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大量与实施你建议有关的工作。例如,如果你认为上司应该通知生产部门注意某些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抱怨。那么,你可先试着为上司起草一封信件,如果你很了解上司的话,那么你在提建议的时候就可以把这封信交给他。一般而言,让上司签字总比让他起草要容易得多。
最后注意,在上司考虑好问题之前,不要竭力向他提出你的任何主张。
掌控关联的技巧
推行组织变革很像打台球。当你击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球在哪里打,而且还要考虑它碰上别的什么球以及它们又滚向哪里。现代组织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极为敏感的部门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身处高位的上司比你更能看到并估价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只要你密切注视正在发展的事物,只要你保持与你工作范围内外的其他人的联系,只要你认真研究往来信件、内部报刊、年度报告、商业杂志以及其他能表明或影响上司观念和行为的文件,你就能提出既有利于你也有利于你的上司——当然,也会有利于组织的建议。
做到“成足在胸”
库克在马萨诸塞州一个研究机构工作不久,便要求增加工资。“我上司不给我调整薪水,但我坚持力争到底。”库克回忆道。“后来,终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中,我们比较了我的收入和别人的收入,辩论着我值多少钱而他们又值多少。言词之激烈,我永远难以忘怀!事过不久,我离开了那家公司。”
在这里,库克违反了与上司相外的基本原则:仗无把握不开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该尽力避免与上司争辩呢?显然不是,如能有效地把你与上司不同的看法表达出来,对你的工作和前途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处久了,谁没与上司发生过争执呢?如果与你的上司进行争辩,请牢记以下原则:
(1)看准时机
在向上司提出异议之前,先向他的秘书打听一下他的心情如何。如果他心情不佳,就不该再提要求。即使不求助于上司的秘书,你也可以找其他部门,来把握好时机。如:上司急务缠身时,不要找他;午饭时间已到,他却仍在忙乱之中时,不要找他;休假前夕或度假刚返时,不要找他。
(2)心平气和
心理专家史密斯是专门教人如何去争取增资晋级的。他这样说:“如果你气势汹汹,只会使你的上司也大发雷霆,所以,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另外,不要把你所有的不满都借机会一古脑儿发泄出来。”3M文具公司董事长韦斯刺说:“如果一个雇员看上去对公司的一切都消极不满,那上司就会觉得,要叫他满意是难乎其难,甚至认为他也许该另找乐园。”
(3)说清问题
有些剧烈争执的发生,是由于上司和下属双方都不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演讲问题专家威德说:“有时,问题一旦讲明,争执也就自然消失。下属必须把自己的观点讲得简单明了,以便上司能够理解。”
克莱尔在纽约市财政局局长手下办事多年,她很少与上司发生争执。但是,当她认为重要的事情遭到局长否决时,她就把自己的观点写在纸条上,请上司考虑。她说:“这种做法,有助于说明问题,而且也有效。”
(4)提出建议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学副教授诺曼说:“你上司要考虑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至少你也得提出怎样处理问题的建议。”诺曼警告说:“那些在上司面前只提问题而不附建议的人很快会发现,他们常会受到上司秘书的阻拦。”诺曼解释道:“尽管上司也许不能说你的不是,但是他发现,你每次去找他他总会感到不快,久而久之,你就别想再进去见他了。”
(5)设身处地
“要想成功地与上司交手,了解他的工作目标和其中的苦衷是极为重要的。”赖无顿顾问说:“假如你能把自己看做是上司的搭档,设身处地替他着想,那么,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帮你的忙。”商学教授罗伯特曾引述过某电影公司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上司进行争辩的故事。当时,为了某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双方争执得僵持不下。罗伯特说:“我就建议他们互换一下角色,以对方的立场再进行争辩。五分钟之后,他们便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可笑,两个人都不禁大笑起来,接着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6)运用常识
你要牢记,无论怎样:你的一切都操持在上司手中。假如争辩过火弄成僵局,也许会产生比原来更坏的影响。因此,与上司争辩要明智一点,牢记住:仗无把握,请莫开战。
把进言当成推销
一个天才的创意,或者花费了五个月时间的企划案,上司一句“没有意义”就寿终正寝了。如何避免这种挫折,专家们有一些良好的建议。
(1)你的想法为什么被否决
当想法被否定的时候,“挫折”是我们最常见的反应。不过,难过之后,你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回过头来认真分析,上司为什么要否决你的点子。
应当相信上司的才华与能力,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主管。当然上司可能是一名“黑哨”,但首先应当假设他是一名公正的裁判。
仔细记录上司所有的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牢记一点:你记得越多,你的点子起死回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