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1400000004

第4章 万物生灵(1)

萝卜

……

陈子展

“萝卜菜上了街,药王菩萨倒招牌。”

这是长沙市上常常可以听到的一句俗语,只要是在菜场上有萝卜菜可卖的时候。我们那里说的萝卜菜,是指萝卜嫩苗,连根带叶吃的。这种菜差不多一年四季都有,只有秋末冬初种的,除了嫩苗以外,茎叶不做菜吃,仅仅吃它的根,根就叫做萝卜。

长沙最有名的萝卜,出在离东门三十里的榔梨市。此地白萝卜又圆又大,皮薄肉细,含水分很多,味是甜的,稍微带辣,可以生吃,只有皮的味最辣,那是不能生吃的。每当秋末冬初,乡下农民把萝卜种子播在田里山土里,到了残冬腊月,就可以挖萝卜了。通常一个萝卜只有一只饭碗那么大小。“扯个萝卜,只有碗大的眼”,这句乡人俗语常常比喻小事不足奇怪;“扯过萝卜地土宽”,这也是一句俗语,作为稀松了不甚拥挤的比喻。原来萝卜种子虽然撒得稀松,可是萝卜长大了,会要个个相挤。这里的农民每每夸说自己种的萝卜大,或是对外乡人夸说本地的大萝卜,说是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一餐吃不完一只萝卜。可是我在这里住过,只看见十来斤重的萝卜就算顶大的。这种萝卜好吃,价钱却很便宜。我想去年冬天,大约只能买三四角大洋一斤,约合当地双铜元两三千文罢。在从前使用制钱时代,每石萝卜值三百文以上,最低也须三百文,不许还价,所以有“亲戚不亲戚,萝卜三百钱一担”的俗语。

除了“榔梨萝卜”以外,“益阳萝卜”也著名。其实这种萝卜并不一定出在益阳,就是本地出产的,个子虽圆,可是很小,约摸鸭蛋粗细,皮更薄更白,肉更嫩,不过味淡,不甚甜。还有一种白萝卜,生成圆柱形,或者长成头大尾尖的圆锥形,皮厚肉粗,纤维质太硬,不甚好吃,价钱比较最便宜。人家买了它回去,洗净,切开,晒好,拌盐揉擦,就成了“萝卜干”。倘若再加进一些碎辣椒,腌在一种瓦质的吸水坛里,过六七天就可以吃。藏到几个月,年把,也不会坏,而且味道还很好,这是冬春雨季的好菜。《诗经》上说:“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蓄就是味道好的干菜。“腌萝卜”,“萝卜干”,“阴萝卜”,“萝卜插菜”,都是我们那里准备过冬的一种好菜哩。

“阴萝卜”的做法,把洗好的萝卜,剖做几块,用小篾丝或用小绳子一串串穿起,挂在当风当太阳的窗前檐下,经过一月两月,风干了,或像腌萝卜一样封在坛子里,或是拌在“腊八豆”里,再过半月一月就好吃了。

“萝卜插菜”虽说是一种便宜货,也可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菜,不过雅人偶然拿来换换口味,俗人去用做日常小菜,一年四季都吃,只要他有。这种菜的做法也很简单,把没有老的萝卜菜连根带叶的扯出,晒到两三分干,把它洗好,再晒一个冷干,然后用刀剁碎,腌在大桶大缸里,口子用泥封好,经过半月一月,菜已发酵翻黄,晒干便是。这种菜,做汤吃,炒干吃,饭锅里蒸吃,蒸肉吃,悉听尊便。自然在阔人看来不好吃,贫苦朋友不好吃也得吃的。

用萝卜做的菜,我最爱吃的,只有家常制的“泡萝卜”。湖南人做的“泡菜”,又称“浸菜”,实在比四川泡菜好些,不像四川人欢喜顶酸。还有酱园制的“酱萝卜”更好,“五香萝卜”味道稍差。就是号称云南名产的五香萝卜也不及湖南的酱萝卜鲜嫩香脆,这是我最难忘的乡味里的一种。至于把萝卜猪肉或鸡肉都切成小方块,拌豆瓣酱炒成的“酱丁”,也算是一种可口的东西,不过萝卜的味道不大显然了。

我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早上吃粥,有酱制的白萝卜和胡萝卜做菜,又咸又臭,简直不能下咽。只有一种红皮白肉、小而圆的萝卜,凉拌生吃,鲜甜可口,那倒是我很欢喜的。南京冬秋两季少雨,天气干燥。我初来此地,嘴唇枯涸,皮坼出血,有时还觉喉咙梗痛。一个江北同学劝我吃小贩出卖的绿萝卜,又称“天津萝卜”,我吃了果然好些。不过起头吃它的时候,味道有点辣,吃不惯,久而久之非吃不可,辣了更舒服。但从回湖南一直到今,看见这种萝卜不吃,也不发瘾了。

湖南人相信萝卜菜是一种“卫生菜”,吃了百病消除。北方人又相信萝卜可以免喉病,避煤毒。我不曾读过中国旧医书,不知道《本草》一类的书上说过萝卜有什么效用。也不曾研究食物化学,对于萝卜作过化学分析,晓得它的成分怎样。我只知道用萝卜解煤炭烟气的毒,这个发明是很古的。记得是在元好问的《续夷坚志》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说是某年冬季,某地有一个石窑,有许多人民逃躲兵灾,藏居里面。后来被乱兵知道了,攻打这座石窑,窑里四五百人通通被烟火熏死。其中有一个老头子从意识迷迷蒙蒙里,摸得一只生萝卜,因为气闷口渴难过,放在口里吃了,刚好把萝卜吃完,人就清醒起来了。他又拿只萝卜给老兄,老兄也活了,再拿许多萝卜给那些同难的人,因此四五百人都活了转来。元老先生还说到北方每每有因炭烟熏死的,但在临睡之前,削萝卜一片投在火里,烟气就不会毒人。又说,倘怕临时找不到生萝卜,预先把萝卜晒干,研成末子,也可投急。

可见萝卜这东西虽然很平凡,使用得当,却可以救人性命,何况它差不多成了平民必需的日常食品呢!

世上果有爱吃萝卜,当做卫生菜的么?我以为总比吃些于人无补的国药党参之类要好。

载第28期(1935年5月20日出版)

相思子

……

翁克康

“红豆”亦名相思子,学名Abrus Precatoriusl,豆科;本为东印度原产,何时传入中国,则不大明了。现在大多产于岭南一带,木质蔓生,干高丈余,叶为羽状复叶,总状花序,秋日叶腋出花梗,花很小,花冠为蝶形,色白或淡红,雄蕊凡九,实成荚,为长方形,子大如豌豆而微扁,似Ellipsoid,色泽鲜红光艳,但亦有作半黑半红的。

至于其他记载的文字,如左思赋有:“相思之树”。其解曰:“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砍之则成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广东新语》:“相思子,木理似槐,大者斜锯之,有细花云,亦曰鸡翅木,以其纹似也。”徐表的《南州记》云:“海红豆生于南海人家园圃中,大树而生,叶圆有荚,近时蜀中种之亦成。”李时珍《本草纲目》:“海红豆,树高二三丈,叶似梨叶而圆。”宋祈《益郡方物图》云:“红豆如冬青而圆泽,春开花,花白,结荚枝间,其子累累,如缀珠,若大红豆而扁,皮红肉白,以此得名,蜀人用为果订。”冠海字于“红豆”上,大约是形容其种来自海外,虽然不能确定是来自东印度,但总是非中国之原产物。据上面之记载,可将红豆分为两种,一为春日开花的,是为木本;一为秋日开花的,必为草本了。现在岭南所产属于木本者已经绝迹,四川有无,尚未能明知,然草本者亦很稀少了。

自唐以来,诗人骚客,都很喜欢把“红豆”或“相思子”这些名词,运用到诗词上面去,增加它本质的艳丽,或者这亦是使人对于“红豆”格外来得兴奋的原因吧!如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牛希济的《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伍瑞隆的《竹枝词》:“庭前种得相思树,落尽相思人未归”。梁武帝的《欢闻歌》中亦有:“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二句。这不过一些例子,别的多得使我一时记不起来了。

对于相思树之传说,可以神话目之。内容所述,大多关于男女间恋爱的故事,都极哀艳:“战国时魏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久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其夫所在而倾”。《古今诗话》:“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相思树下而卒”。这两个传说颇相似,可以归为一类。还有一种传说:“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自杀,妻投台而死。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有鸳鸯各一,恒栖树上,交颈悲鸣,其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这个故事,很似古诗之《孔雀东南飞》,不过一则投水,一则坠台,不无相异之处。

相思子的用途,大多可为装饰品及制造玩具。《演繁露》云:“唐世镂骨为窍,朱黑杂涂,数以为采;亦有出意为巧者,取相思子纳置窍中,使其色明现而易见”。故温飞卿艳词云:“玲珑骰子安红豆,人骨相思知未知”?时常所用“入骨相思”之典,大约出之于此。相思子还可以用为保存贵重香料,段公路《北户录》言:“红豆有蔓生,用子收龙脑香相宜,今香不耗也”。

相思子在医药上亦有相当的价值,《本草纲目》:“相思子别名郎君子,苦平有小毒,通九窍,杀三虫,治虫毒”。李“海红豆治人黑皮,花癣,头面游风,宜人面药及澡豆”。《卫生宝鉴》:“红豆丸,功用治诸呕逆吐食膈气反胃”。《证治准绳方》:“红豆散,治头重”。

植物中的相思子知道的人较多,然动物中的相思子,我想一定较少了。当童年时,在街头曾见采山药者,手中拿着一瓷盘,盛以白醋,中置状如螺蛳而扁平的壳类,蠕蠕而动。此物据《本草》所载,即为醋鳖,按:“醋鳖,一名长生螺,亦称相思子,文理特细腻,置之醋中,则蹒跚而行”。周公谨的《云烟过眼录》:“长生螺数置之醋中则活”。陆延灿的《南村随笔》所纪,较为详细:“相思子如杏仁大,两片相合,藏箧中,经入不壤,若入醋中,即旋转如鱼泼水状”。上述各种记载,谅同一物无疑。据采山药者言:“相思子唯一用途,专治妇人难产,产妇将其紧握手心中,胎儿自下”。这动物的相思子,闽粤边海一带,多有产之。

随笔写来,从植物的相思子谈到了动物的相思子。可是这动物的相思子并不曾惹起谁去注意它,或者那赤褐色的贝壳,不如那红得似火的红豆能使人感到特殊的刺激吧?叹赏红豆,除直接以那醒目的色泽激动视觉外,你必当能幻想那全红中嵌上一点的墨斑,那沙沙滚动着光艳的斑痕,是那眼珠儿,那活泼懂人意的眼珠儿。

载第29期(1935年6月5日出版)

白果树

……

周建人[原署名“克士”。——编者注]

上海真是热闹的地方,也许特别在热天的时候,牌声、留声机或无线电的声音,有时更有爆仗声,往往闹得人不能睡觉。这实在是很窘的。有时候,譬如灯下写了点东西,看看时候已经十一点钟了,赶紧睡下,想望早点睡熟,以便明天起来好做事情。偏偏这边邻舍的牌声还没有停止,那边又开起留声机来了。逢年逢节还要放爆仗,这自然更其挡不住。而且常常这等声音还没有闹了,卖馄饨的又来了。广东馄饨担是敲竹板的,发出必必剥剥尖脆的声音,本地馄饨担是敲竹筒的,发出沉重的钝声。我的故乡也有这样的馄饨担,但是用短木棒敲在竹筒上,声音比较的低些,上海的馄饨担往往用短铁棒来敲,声音也就特别响亮了。有时候刚把思想制止住,正要睡去,接连的被外面闯进来的声浪数次闹醒之后,但会许多时候睡不着。第二天因为睡眠不足,身体觉得不大清爽,就不能好好的做事情了。

近几天来,这等闹人睡眠的声音没有减少,却加添了卖热白果的声音了。白果担子挑来歇下,便发出锅子里炒白果的索朗朗的声音来。卖白果的人一面口中唱道:“糯糯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白果好像鹅蛋大,一个铜板买三颗!”

但是我觉得白果担倒并不怎样吵闹的。因为叫唱的声音并不十分高,而且挑来得早,回去也早,有时候倒觉得叫卖声中带给我们秋天来了的消息,使我知道白果卖了之后,将有檀香橄榄卖。荷花已开了,燕子要回到马来、印度等地方去了。上海秋天虽然各处卖热白果,但是白果树却很少见。我的故乡有很大的白果树。它又称银杏,有些讲花木的书上又叫它公孙树,意思是说它的成长很慢,阿公种植的白果树,须到孙子手里才开花结子。日本的植物学书上便常用这名称的。它在科学的名字是叫Ginkgo bilopa。它是植物界中的老古董。它的系统直从中生代的侏罗纪传来,到了现在,只剩了它一种了。中国是它的家乡。普通只见它种在庙宇寺院里,有些植物学者疑心现在已没有自生的白果树了,米耶尔(Meyer)虽说浙江山中还有自生的,但是别有些人却不相信他的话。

植物学者虽觉得白果树已渐将衰亡,但是人工种植的却还很多。它很容易种,只要把种子种在泥土里,大约五十天后便芽出来了。它幼时的树形像座塔,后来枝条散开,成了伞状的大树。据说最大的白果树能高到九丈以上,但普通没有这么大。它的叶子有长柄,叶身很像内地扇炉子用的“火扇”。到了秋季,变成黄颜色,是很好看的。它是落叶树,冬季只剩了枝干。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浮生琐记之一九七九

    浮生琐记之一九七九

    胡钦楚,一九三二年出生于湖北省荆州。一九五〇年毕业于中南军政大学湖北分校。先后在郧阳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襄阳军分区参谋科、武汉军区司令部装备计划处及军务处任职。一九五八年,随步兵第六预备师军官集体转业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局虎林八五八农场。先后任军官连班长、排长、统计员、分场和总场助理员、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共虎林县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及党组副书记、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召集专案组人员,研究城镇两打运动的现状,并组织三个小组分赴一百三十七个基层单位考察、了解运动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到财贸办、商业科、县供销联社等单位作了一般了解。农村各公社两打工作队或联络员,今日集中汇报、学习。
  • 缪崇群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缪崇群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蔚蓝静穆的空中,高高地飘着一两个稳定不动的风筝,从不知道远近的地方,时时传过几声响亮的爆竹,——在夜晚,它的回音是越发地撩人了。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失恋阵线联萌

    失恋阵线联萌

    都市温情剧女王蓝淋甜宠之作!都说“一入豪门深似海”,颜苗这种刚毕业就在帅气俊朗又腹黑的谢子修BOSS身边出入的小秘书,却因为要拆散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来达到自己小私欲目的,就这么跟青年才俊兼自家老板的谢子修组成了关系好不牢靠的“失恋阵线联萌”。职位不保?感情触礁?对颜苗来说,最可怕的竟然是……
  • 你不知道他多不爱你:朱碧的爱情“小说”

    你不知道他多不爱你:朱碧的爱情“小说”

    通过随手拾来的心情碎片、生活故事、广人为知文学影视等作品细节以及倍受关注的一些娱圈艳事……解析谈论爱情和男女关系,论之有据,亲切风趣。既现实、毒辣又温情,包涵着“对女性的悲悯理解……(不自知的)美好良善,对年轻女孩难以言喻的重要意义”。
  • 大嫂谣

    大嫂谣

    我从城里回来的那天,映山红把一座山开得亮堂堂的,五月的阻光也好得没法说。可我大嫂却在这一天走了。我先去的是二哥家,今年轮到父亲跟二哥住。父亲一个人在屋里,正在扫地。他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我站在门口喊他,他将左手握成拳头,反过去顶住腰部,再把腰像折尺一样慢慢打开,然后才看见是我。他说幺儿呢,你回来了?我说爸,我回来了。
  • 海贼之恶搞果实

    海贼之恶搞果实

    顶上之战,艾斯处刑台边上。“碰”“吃”“二筒”“等下”猪脚嘴里叼着玉溪,翘着二郎腿拿起战国打出的二筒道:“我胡了,你们三个给老子放人。”一个让人无比头疼的恶魔果实,无限恶搞。 战国捂着头望着天。“求求老天把这混蛋收了吧!”
  • 简·奥斯汀信件集

    简·奥斯汀信件集

    奥斯汀在小说里探讨爱情与婚姻,那么生活中的她呢?她的信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直接了解她的方式了。听她娓娓道来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俏皮的玩笑,还有细腻的小心思。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便捷又神秘的沟通方式,就像我们今天用电话、短信、微信那样平常。奥斯汀的信有时候不是同一天写的,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然后再一起寄出,有点像日记。信虽不及小说有章有法,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奥斯汀。
  • 脑洞大开的文案魔法学

    脑洞大开的文案魔法学

    这本书要教给你的是一门让别人产生兴趣的艺术,向你展示如何宣传你推销的东西,或者是你自己,才能引起他人的兴趣,并把他们牢牢吸引住。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你有一份工作,都涉及”推销“。无论是通过简历推销你自己,还是建立个人的关系网,无论是推销产品,还是服务,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商业活动,网上营销,还是面对面的推销,你都需要用到这一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帮你提高销售额,或者提升你的职业生涯。照本书去做,你将在人生中事半功倍,助你梦想成真。
  • 第四极(下)

    第四极(下)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 我的老婆是鬼皇

    我的老婆是鬼皇

    在半夜临近十二点时在西山公墓门口有两个人正在窃窃私语。翎羽绅: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兄弟的份……
  •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