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6700000001

第1章 儿子(1)

1

别人都生活在土地上,生活在房屋里,我和父亲却生活在船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我们是船民,陆地上的世界,已经不属于我们了。

众所周知,向阳船队一年四季来往于金雀河上,所以,我和父亲的生活,其实接近两条鱼的生活,时而顺流而下,时而逆流而上,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浮在水上的。上船十一年了,我还年轻,还很健康,可是我父亲老了,他正在以一种草率匆忙的姿态,一步一步地向老人的世界沉沦。

入秋以来我发现父亲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奇异的症状,有的与衰老有关,有的不一定。他的眼珠子越缩越小,周边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白翳,看上去像鱼的眼睛,他的日常生活省略了睡眠这个环节,从早到晚睁大一双鱼眼,消沉地观察着岸上的世界,偶尔地他在后半夜睡着了,舱里会弥漫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有时候闻起来像鲤鱼的土腥味,有时候那腥味显得异常浓重,几乎浓过垂死的白鲢,他的嘴里,一边发出痛苦的叹息,一边快乐地吹出一个个透明的泡泡,我注意过父亲手臂和脊背处的皮肤,那上面布满了各种斑痕,少数是褐色的,暗红色的,大多数则是银色的,还闪闪发亮,这些银色斑痕尤其令我忧虑,我担心我父亲的身上,快要长出鱼鳞来了。

我父亲的一生不同寻常,这是我害怕他变成一条鱼最主要的原因。

凡是居住在金雀河边的人都知道女烈士邓少香的名字,这个雅俗共赏的响亮的名字,始终是金雀河地区革命斗争史上最壮丽的音符,父亲的命运,恰好与这个女烈士的亡灵有关。我父亲库文轩,曾经是邓少香的儿子——请注意,我说曾经,我必须说曾经——这个文绉绉的极其虚无的词,恰好是解读我父亲一生的一把钥匙。

地下党员邓少香的光荣事迹在金雀河两岸家喻户晓,描述起来可长可短,短的简洁的描述,曾经镌刻在一块花岗岩石碑上,石碑竖立在她当年遇难的油坊镇棋亭,供人瞻仰。每逢清明时节,整个金雀河地区的孩子们会到油坊镇来祭扫烈士英魂,近的步行,远的乘船或者搭乘拖拉机,一到码头,就看得见路边临时竖起的指示牌了,所有路标箭头都指向码头西南方向的六角棋亭,扫墓向前三百米。向前一百米。向前三十米。其实不看路标也行,清明时节棋亭的横檐会被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包围:隆重祭奠邓少香烈士的革命英魂。纪念碑竖立在棋亭里,高两米,宽一米,正面碑文,与其他烈士陵园的大同小异,孩子们必须把碑文记得滚瓜烂熟,因为回去要引用在作文里,真正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碑后的一幅浮雕,浮雕的内容不同凡响,一个年轻的女人背着一只箩筐,大义凛然地怒视着东南方向,看得仔细,你会发现那箩筐里探出了一个小婴孩的脑袋,圆鼓鼓的一个小脑袋,如果看得再仔细一点,你还可以看清那小脑袋上的一绺细柔的头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奇,邓少香的传奇扑朔迷离。关于她的身世,一个最流行的说法是其父在凤凰镇开棺材铺,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所以人称棺材小姐。棺材小姐邓少香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说法版本不一,她娘家凤凰镇的人说她从小嫉恶如仇,追求进步,镇上别的女孩嫌贫爱富,她却是嫌富爱贫,自己相貌出众,家境也殷实,偏偏爱上一个在学堂门口卖杨梅的泥腿子果农。从这市井说法沙里淘金,概括起来与宣传资料基本保持一致,她出走凤凰镇,是为爱情,为理想。而在她婆家九龙坡一带曾经流传过事关女烈士的闲言碎语,内容恰好与娘家的相反,说她与果农私奔到九龙坡很快就后悔了,不甘心天天伺候几颗果树,更不甘心忍受满脑子浆糊的乡下人的奚落和白眼,先是跟男人闹,后来和公婆全家闹,闹得不可收拾,一跺脚就出去革命了,这说法听上去是家长里短的庸俗,总结起来就有点阴暗了,邓少香是好高骛远才去闹革命的?是小心眼了才去革命的?这别有用心的说法流传过一阵子,就像一阵阴风刮过,刮过就夭折了,有关方面及时在九龙坡乡派了一个工作组,严加追查,将其定性为谣言,开了三次批判会,分别批斗了邓少香当年的小姑子,还有一个地主婆和两个老富农,果然肃清了流毒,后来就连九龙坡的贫农也没人去散布这种谣言了。

无论是娘家凤凰镇,还是婆家九龙坡,邓少香做出那么大的事,是两边的人都不敢想象的,谁想得到呢?战争年代金雀河地区腥风血雨,为金雀河游击队运送枪枝弹药的任务,竟然落在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媳妇的肩上。游击队在河两岸神出鬼没,邓少香也必须神出鬼没,她恰好有这样的天赋,也有这个资本。凤凰镇上娘家的棺材铺,是一个天造地设的根据地,死人和殡葬的消息总是最先传到棺材铺,每当运送任务繁重的时候,邓少香会设法回到娘家,把枪支弹药藏在死人的棺材板里,自己乔装成披麻戴孝的哭丧妇,一路哭到荒郊野外的坟地,看着棺材入土,她的任务就完成了,其他的事由游击队员来做。所以,有人说邓少香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事,主要是靠了三件宝,棺材,死人,还有坟地。

那次到油坊镇来,邓少香的任务其实很轻,只要把五枝驳壳枪交给一个绰号棋王的地下党员。所以,邓少香有点轻敌了。她没有事先打听油坊镇一带殡葬的消息,也没打听好油坊镇的坟地在什么地方,就确认了接头人和接头的地点。那是唯一的一次,她运枪没有依赖娘家的棺材,只动用了婴孩和箩筐,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离开了三件宝,离开棺材死者和坟地保驾护航,她的油坊镇之行会变成一次不归路。

邓少香把五枝驳壳枪缝在婴孩的襁褓里,背着箩筐,搭乘一条运煤船来到油坊镇码头。在码头上她向人打听棋亭的方位,别人向西边的六角亭指了指,说,那是男人下棋的地方,你个妇道人家去干什么?难道你也会下棋吗?她拍拍背上的箩筐,说,我哪儿会下棋?是孩子他爹在那儿看棋王下棋呢,我要去找他。

邓少香背着箩筐进了棋亭,她不知道在棋亭里下棋的两个穿长袍马褂的男子,一个是换了便衣的宪兵队长,看上去文质彬彬,貌似棋王,另一个面孔白皙,东张西望,戴着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却非常犀利。她一时猜不出谁是棋王,就对着棋盘说了接头暗号,天要下雨了,该回家收玉米啦。

下棋的两个人,一个下意识地看看棋亭外面的天空,另一个很冷静地打量着邓少香,拿起一只棋子放到对方的棋盘上,说,玉米收过了,该将他的军了!

暗号对上了,邓少香并没有放下背上的箩筐,她注视着石桌上乱七八糟的棋局,突然怀疑他们不会下棋,嘴里敏感地追问了一句,怎么将?

宪兵队长愣了一下,故作镇静地地瞥一眼对手,问,你说呢,怎么将?

另一个人斜睨着邓少香,紧张地思考着什么,抽车将,跳马将,炮——炮怎么将?他嘴里念念有词,目光下滑,眼神渐渐猥亵起来,突然他狂笑了一声,棺材小姐你很聪明嘛,你知道炮怎么将?炮往你那里将嘛!

邓少香的脸色变了,背着箩筐就往棋亭外面走,边走边说,好,不管你们了,怪我自己不好,你们男人下棋,我一个妇道人家插什么嘴?

她走晚了。对面的茶馆里突然站起来好多茶客,如临大敌地往棋亭奔来。邓少香走到棋亭的台阶上,看见那么多男人站在棋亭四周,就站住不动了,她说,好啊,你们这么多人来对付我一个女人,也不嫌丢人?灾难突降的时候,邓少香的冷静令人惊讶,她爱美的天性差点让她当场牺牲,宪兵们看她把手往蓝布褂子里伸,都紧张地掏出了枪,结果她从怀里掏出一个胭脂盒,对着盒子里面的小镜子,朝脸上扑着脂粉。我都不慌,你们慌什么?等我一会儿,等我扑好粉再杀我。她一边扑脂粉一边说,可惜呀,我就会送枪,不会开枪,否则我一枪撂倒一个,撂倒一个赚一个。

宪兵队的人看她嘴不饶人,就不允许她扑粉了,上去夺下了她的胭脂盒,邓少香又到箩筐里去拿一把木梳,还要梳头发,他们也不允许她梳头发,几个宪兵扑过去抢下了那只箩筐,她追着箩筐跑,嘴里说,等等,等等呀,别吓着我的孩子。她的身体努力地穿越宪兵们的腿和胳膊,俯下脸在婴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她说,好了,不让梳头就不梳了,我就这几件事,现在你们可以枪毙我了。

宪兵队长冷笑说,你把我们当你们家的棺材了,听你指挥?你想运枪就运枪,想枪毙就枪毙,哪儿有这么容易?他朝棋亭外面使个眼色,有人拿着个晒衣服的杈杆跑过来,朝棋亭的梁上捅了一下,横梁上灰尘四起,掉下来一截麻绳,绳头上一个绳圈已经提前套好了,宪兵队的人先是一片惊呼,紧接着都拍起手来,得意地看着她狞笑。

邓少香惊愕地仰望着棋亭的横梁,秋风吹动垂落的绳套,绳套左右摆动着,就像索命的钟摆。只是一会儿,她就平静下来了。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令所有人记了一辈子,她说,不是枪毙我,是绞死我呀?绞就绞吧,我就求你们一件事,你们千万别让我的舌头吐出来,丑死了。你们不是有个杈杆么,要是我舌头吐出来了,千万帮我把舌头捅回去!

女烈士遇难后,五枝驳壳枪自然被取走了,婴孩却还在箩筐里,这是一个谜,不知道是哪个宪兵把婴孩又抱进了箩筐,更不知道是什么人把箩筐从棋亭搬到了河边,一定是听说河上的船民喜欢捡别人遗弃的男婴,那个人把箩筐连同孩子放到了河边码头的台阶上,船没来,拾孩子的船民也没来,是水来了,夜里河上涨起一大片晚潮,冲走了箩筐。

一只漂流的箩筐延续了邓少香的传奇,随波逐流,顺河而下,有人在河边追逐过那只八成新的箩筐,发现一堆茂密的水草像一个勤劳的纤夫,牵引着箩筐,在水上走走停停,停了又走,看上去躲躲闪闪,行踪诡秘,似乎对岸边的打捞者充满了戒心。最后,箩筐漂到河下游马桥镇附近,终于走累了,钻到渔民封老四的渔网里去,打了几个转转就不动了,封老四好奇地打捞起那只神奇的箩筐,发现箩筐里端坐着一个男婴,婴孩面如仙子,赤裸的身体披挂着几丛水草,黄色的皮肤上沾满了晶莹的水珠,封老四把婴孩抱起来,听见婴孩的身下发出泼刺刺的水声,他低头一看,在箩筐的底部,一条大鲤鱼用闪亮的脊背顶开了一堆水葫芦,跳起来,跳到河里不见了。

我的父亲,曾经是浮雕上与鱼共生的婴孩。从金雀河里打捞起箩筐的渔民封老四,解放后活了很多年,是他在马桥镇的孤儿院指认了我父亲。事隔多年,他无法从面孔上辨认那个神奇的婴孩,辨认的依据是男孩们屁股上的胎记。当时孤儿院有七个年龄相仿的男孩,育婴员把他们带到太阳地里,让他们都扒下裤子,撅着屁股,以便封老四仔细地鉴别,封老四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在男孩们的屁股前走来走去,他先淘汰了四个无关的屁股,留下三个,仔细地观察比较那三个小屁股上的青色胎记,他的手始终紧张地高举着,举得周围的旁观者都差点窒息,最后那只手终于落下来,拍到了一只最小最瘦也最黑的屁股上,封老四说,是这个,胎记最像一条鱼,就是他,一定是他!

封老四拍的是我父亲的屁股。一拍定音。从此人们都知道了,马桥镇孤儿院里最脏最讨人嫌的男孩小轩,其实是烈士邓少香的儿子。

2

人们都说我父亲就是那个怀抱水草和鲤鱼的婴孩,他曾经是邓少香烈士的儿子。这个说法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后来一切都变了,有一年,从地区派来了一个神秘的烈士遗孤鉴定工作小组,他们驻扎在油坊镇,来往于金雀河两岸的城镇乡村,其行踪有时公开有时保密,这样工作了一个秋天,他们从封老四不光彩的个人履历着手,彻底推翻了封老四的权威,他钦点的烈士遗孤,不算数了。

同类推荐
  • 毒锁

    毒锁

    今天是画红三角的日子。昨晚,接到何念念发来的短信“阿婆明回家”,姚其顺就郑重其事地在心里画了个红三角。每逢这样的日子,他的心就像上了一层光亮剂。相对应的,他的面色却要比平时肃穆几分。今天他起得早,不知是否过了不惑之坎的缘故,他越来越难恋床了。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好像有一只鸟儿一丝不苟地将他唤醒了。等萌萌醒来,他已经将面包、牛奶、荷包蛋摆在桌上,出去锻炼了。回来时,萌萌已经上学去了。今天他跑到公园大门,没有往回转,又向前一直跑到了车站,绕着车站的旗杆转了三圈才返回。每逢画红三角的日子,他都这样,仿佛一个小小的仪式。
  • 沉睡谋杀案

    沉睡谋杀案

    新婚的格温达搬进了海边的一幢白色别墅。她兴致勃勃地布置自己的新家,一桩桩怪事却接连发生。“难道,这房子闹鬼?”种种线索显示,作祟的不是鬼魂,而是多年前发生的一起谋杀案。格温达向马普尔小姐求助,得到的忠告却是“让沉睡的谋杀案继续沉睡”。可好奇的年轻人不甘心停止追查。终于,过去的罪恶苏醒,即将写下新的悲剧……
  • 元神记3:倾国畸恋

    元神记3:倾国畸恋

    伐纣的封神榜时代过后,那些灿烂辉煌的神人,可曾在大地消失了踪迹?在烽火连天的东周列国时代,平野间突然出现了能力强大的「元神之族」,这些人的背后有着黑色猛兽、蓝色飞鸟、深红毒蕈、澄黄厨人、鲜绿奇树的怪异「元神」。与「元神」相牵扯的大神、能人的数量极多,他们和东周时代的许多军国大事息息相关。这些奇异的人们,会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谱出什么样的动人传说呢?
  • 琴人剑

    琴人剑

    夕阳似血,照在绿洲上竟也染出一片奇异的红色。绿洲中,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此处本是当年天音教的总坛,它位于沙漠深处,鲜为人知。哪知二十五年前,卧云庄薛霄天带领江南武林各大门派不仅找着了这绿洲,且在一夜间将天音教一举铲除。一时间,令武林震动不已。但薛霄天是如何将天音教灭掉的,却是一个谜。废墟中,一尊仅留有半边的飞天像前立着一人一马。这人乃是个脸罩白纱巾的妙龄女子,她身材窈窕,一袭白衫飘飘若仙。这白衫女子背着一个布包,却不知装了什么物事。
  • 噬魂师之印

    噬魂师之印

    请将我封印,用你驾驭灵魂的力量我甘愿穿越千年的岁月与荆棘。那一世,她名为尉迟重华,出身于一个著名的术数大家族,是精通阴阳历法之数的奇女子。却因为家族触犯龙颜,沦为官妓,十六岁的时候就被赏给一位薜大将军为妾。寒冬腊月,大军被围困在边塞苦寒之地,弹尽粮绝。这位称她为爱妾的薛大将军,即使领兵征战也要把她带在身边的薛大将军,却遗忘了“与汝誓同生死”的誓言……千年之后,她自认斩断尘缘。遇见谁,都不过是逢场作戏的周旋;“爱”上谁,也不过是早有预谋的利用。可遇见他,为何成了意外?
热门推荐
  • 奴家不是祸水

    奴家不是祸水

    他狠狠道:“叶安然,你这辈子都休想离开瑞安王府,你记住,就是死了你的墓碑上也要刻着瑞安王妃。”很久以后,当他们再一次巅峰对决,身份却已俨然不同。她头戴九凤金冠对他魅惑一笑:“王爷别来无恙。”他脸色阴沉不得不低声行礼:“皇后娘娘吉祥。”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故事讲述了在加拿大的埃文利一个叫绿山墙的农舍里,生活着一对叫做马修和玛丽拉的兄妹,由于年事已高,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作为农舍的帮手。谁知道阴差阳错,从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红发、长满雀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小女孩——安妮。她从小失去父母,生活充满磨难,但仍然乐观活泼,热情浪漫,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经常惹祸出错,但她那聪明伶俐、率真善良的性格让她逐渐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老师大人们的疼爱;而她意志坚强、勤奋不懈的努力也帮助她顺利考取了女王学院,并且取得了一级教师证书和大学奖学金。但她终不忍抛下曾朝夕相伴的绿山墙和形单影只的玛丽拉,毅然决然放弃大学机会而选择了留在绿山墙,知恩图报,不忘初心。
  • 于阗王国传奇

    于阗王国传奇

    中亚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居民只能散居在小片绿洲上生存。这里也是世界的脊梁,从东、西方杀来的各路英豪无一不想体验站在世界屋顶俯视万邦的快感,于是,这片看似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反而成了群雄逐鹿的舞台,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粟特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各路英豪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 相别

    相别

    于飞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男孩子,长得英俊潇洒;方如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孩子,长得也是楚楚动人。他们一见钟情,相处有很多笑料。但是,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 玛丽来到清泰街

    玛丽来到清泰街

    清泰街原是老城区的一条主街,南通渭河渡口,北连仪凤街,一座凤凰台把两条街南北隔开。仪凤街上有早年间的县衙、文庙、学道门,建筑虽已破旧,却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而清泰街上则全是小门小户,砖砌的门楼,两扇木板门,简陋却也素净。站在凤凰台上朝两厢观望,仪凤街好似大家闺秀,清泰街分明就是小家碧玉。小却自有其小的好处,简洁明秀,质朴无华,三十几家住户,三五家门店,街两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有一丝悠然、幽静,又透出些许冷寂之气。清泰街上的人物,也都似这条街一样不事张扬。文革中,凤凰台上城头变幻大王旗,摇旗呐喊的都出在仪凤街。
  • 陆氏家制

    陆氏家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的气场

    儒的气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忠恕、慎独、中庸、力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帮助人们修炼好德行、具备仁爱之心,从而在“内外兼修”中成就完美的气场氛围、凝聚强大的气场能量,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和技巧。
  • 地龙滚荆

    地龙滚荆

    程方明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但却对苗族芦笙舞情有独钟。从省公安厅副厅长的职位上离休后,每逢三六九日,总要邀集几个苗族朋友,在小区公园里跳上两曲。这源于很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的他身为县服务团团长,带领一支三十多人的服务团和解放军队伍,从县城出发,星夜奔赴一百多里外的黑洋大箐,抓捕土匪头子滚地龙和茄儿腿腿。
  • 邪医惑世之鬼王溺爱小狂妃

    邪医惑世之鬼王溺爱小狂妃

    一个来自25世纪的华夏少女。一朝穿越成为国师府的大小姐,有爷爷的疼爱,哥哥的宠溺,却因天生废材,受尽耻笑。忽然有一天,她展露锋芒,燕冠群芳,所有人都为之惊叹,为她的强大臣服。敢说我是废物,那么试问连我都不如的,你们又是什么?缺钱花?本姑娘随便一颗丹药都是价值连城。身边美男环绕灵兽成群,谁敢惹我?灭你满门!让我们来看25少句的华夏少女,如何在这异世界掀起一阵阵风波。
  •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