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心理疗愈师是你自己
痛,是每个人内心的共性
人们会对各种事物感到惊讶,他们惊叹于山峰的巍峨、海浪的起伏、河流的蜿蜒,以及日月星辰的循环往复,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自身那些值得惊讶的东西。
——圣·奥古斯丁
“我正在经历一段十分难熬的时光。我是一个作家,但我现在不想阅读,所有书籍都让我生厌。我每天无所事事,这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的心里有很多苦闷,但作为一个专门帮助读者走出困境的‘指导师’,我怎么可能将这些表现出来呢?那会显得我在自欺欺人,连自己都救助不了,如何指导别人!怎么摆脱这个困境呢?我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装模作样。我闭门不出,拒绝一切交际活动,假装伏案创作,让自己看起来很忙——其实我感到内心空虚极了……那些可怕的情绪,我感觉它们渗透到我身体的每一处了,我曾经试着压抑它们,也曾试着忽略它们,不去理会,但它们似乎在我的体内安营扎寨了。要是我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就好了,也许,那样我就可以拯救自己了。”
这是一名从事写作的人,在他的日记里写的一段话。他能够明显地感到自己存在着心理问题,但他对此无能为力。同他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一段时光,在这段阴暗、逼仄、孤独、漫长的“自我拯救”的道路上,我们尝试过许多方法,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探索着,却无济于事,我们还是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各种消极情绪的泥沼里。
海明威在他那部伟大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借助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内心独白,向我们描述了他自己的内心状态:“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无法将他打败。”故事中,老人在海上与鲨鱼进行了艰难的搏斗,而那就象征着作者本人的内心状态——他正与内心的痛苦进行着殊死搏斗。1961年7月2日清晨,一直信奉尼采“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峰巅者最光荣”观点的海明威,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杀,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斗,印证了小说中的那句话——“搏斗,直到战死”。同海明威一样,许多人都曾与自己的内心进行过角力。
是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痛苦,从来没有谁会逃过命运的“魔掌”。我们都是在各种缺失和空洞中成长起来的。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内心从来不会单向性地“失去”某些东西,它在失去的同时,会“得到”更多——恐惧、焦虑、抑郁、低自尊感、不安全感、挫折感、负罪感……
这些突如其来或者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是源于人们内心的弱点。每个人都有弱点,所以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不理会,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虽然他们大都在表面上若无其事,但真正的内心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事实上,他们的情绪早就失去控制了。他们也许会像开篇的那个作家一样,伪装自己;又或者像海明威一样,与情绪进行“斗争”。很显然,逃避和抵抗都不是什么好方法,他们大都会陷入迷雾之中,不知所措。
别人能够帮到你什么
我们先来说一说,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是如何来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他的意识、思维、思想、认知、信念、情感、行为等是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稳定地存在的,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一样。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也是协调的,他的情感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思维和认知水平有着正常的联系,并且,他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自我修复的能力。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某些事情,使得组成他内在整体的某一个或几个元素出现了偏离,他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这就说明他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是不同的,它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因素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我们都不是温室里的花多,每个人的心理都在经受着风吹雨淋、烈日曝晒,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心理失衡的表现,负面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了。
也就是说,心理问题都是在我们的心里秘密产生的,它在我们的内部运转,关乎我们心理的各个方面,但它的主导者仍然是我们本身,因为没人能够真正闯入我们的内心,将其修复。
那么,心理医生或者我们的亲朋好友,对我们是否会有帮助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语言和行为的干预——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哪怕只有一点点。
但是,与治疗生理疾病不同,心理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时(并非药物治疗),其着眼点并不是强加干预,而是引导患者在意识、认知、情绪体验等方面进行自我修复,也就是说,其目的还是让患者自己在内心进行自我救助。再高明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拯救一个心理麻木、充耳不闻的人。心理医生只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
亲朋好友的安慰和鼓励,在治疗心理问题时,起到的作用则并不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会对遭遇婚变痛苦的朋友说,“不要伤心,你会找到更好的。”有的人对患有某种恐惧症的朋友说,“你怎么会害怕这个东西呢?相信我,它并不可怕。”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些安慰类型,但它们大都只是隔靴搔痒而已,因为没有人几个人能够准确而恰当地用语言去引导遭受心理问题折磨的人,他们的语言不仅苍白无力,而且还很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他们的目的都是在要求对方硬生生地隔离负面感受。
“你不应该伤心”、“你不要害怕”……这些近乎强制性的语言描述和毫无穿透力的“鸡汤式”叙述,会让接受方误以为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是很不应该的,是软弱的表现,从而“被迫”遏制内心的负能量。然而,压抑并不代表消灭,这些情绪就像苔藓一样,在阴暗处才会越发茁壮地成长。这也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和亲朋好友不痛不痒的安慰的区别所在——心理咨询存在的一个功能是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尽情展示出来,咨询师面对来访者一定不会说:别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采取正确的引导,让来访者正视自己的内心。
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而你只不过缺乏自我疗愈的技巧而已
也许心理医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但是对你来说,最好的疗愈师是你自己。我们已经说过,任何心理问题,都是你的诸多内在因素出现了失衡,而能够直接干预它们的,只能是你自己。
心理学家保罗·图尼耶曾在他的著作《聆听耳朵的声音》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他在对来访者进行治疗,他给病人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思想、感受、体验等。他没有对其进行强迫式干预,没有借助药物进行治疗,没有进行催眠,事实上,他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患者结束了情绪“展示”之后,他们开始放松下来,在他的引导下打开心扉,进入一种自我修复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治疗当中,修复的关键在于患者自身。图尼耶博士还强调,人的整体应该包括身体、思想和灵魂,他也用大量的案例证明了,只要我们能够将“身体—思想—灵魂”完整地联系起来,我们就会自动地进行相应地调整,开启真正的自我修复模式。
事实上,对于一个心理治疗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治”好了求助者,而是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换句话说,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你才是离自己最近的人,而你只不过缺乏一点技巧而已。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欢乐,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人类天生就有自我修复的功能,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就像人们在遭遇饥荒时渴求温饱一样,我们在遭受心理疾病的攻击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渴望让内心趋于宁静。然而,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如何应对,只能任由这些负面情绪侵蚀自己。
虽然劝说自己是很难的事情,但这并非不可能。
雅典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从心理学角度看,所有的负面情绪(抑郁、恐惧、焦虑、不安全感、无自尊感、挫折感、认同缺失感、负罪感等)都不是毫无理由出现的,它们只是人类在生活中应对压力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应该说,这些情绪也都是正常反应。如果人们能明白自己情绪背后的根源,也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心理进行疗愈。
许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治愈,或者羞于向心理医生求助。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不必再为这些事情担忧了,你可以在掌握丰富的技巧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唤醒你的自我修复功能,彻底摆脱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的干扰,做到在独自面对痛苦、抑郁、恐惧、焦虑、羞辱、挫折时,不消极、不纵容、不抵抗、不逃避。
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十种疗愈的具体方法,仔细分析了多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多名心理学家、心理疗愈师的疗愈经验,得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自我疗愈方案。本书的案例十分丰富、有趣,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代入感,能够在帮助读者心灵疗愈的过程中,带给读者极佳的阅读体验。本书所关注的不是简单的情绪疗愈术,也不是机械性地罗列方法,而是从根源出发,根据现代人心理进行独特分析后,所给出的科学技巧。本书不只是传授经验,更是希望能成为读者心灵的引导,伴随读者踏上自我疗愈之路。
人要学习用现在的、较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来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当生命的列车呼啸而过,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会不断地变换场景。我们要经常检视心灵,习惯性地自我调整。请记住:自我疗愈不是一场仪式,不是一条单向旅程,它是一种持续、反复、融入生活的习惯。如果本书能够让你拥有这种“持续疗愈”的状态,你就能够在纷扰的世间找到宁静,那本书的创作初衷就达到了。
最后我想借用伊瑞克斯的摩西的话提醒各位:
尽量努力地去学习神圣的事情,不是只有知道,还要去实行;当你把书合上时,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你的内在,看看你的手是否可以把你学到的东西变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