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500000004

第4章 喜鹊欢唱

(9)

“喳,喳喳……”

喜鹊的欢唱声,把丁得天吵醒了。他懊丧地睁开惺忪的双眼。雕花窗格上的日影已经很短,大概辰刻已过。

刚才,他做了一个梦。他向县令郑板桥递了一张状纸,控告“故意拖欠债务”的十几家债户。郑太爷毕竟够朋友,当即派衙役挨家催讨。不到一个时辰,除了欠债六吊半的庄甲,和欠债八吊整的黄年之外,债户们慌忙将债还清。那两个胆敢抗拒的债鬼,便被带上木枷,游街示众!郑老爷还亲临天昌粮号,向他慰问呢。他正在向恩官道谢,不料讨厌的喜鹊打断了他的美梦。“可恶!”他觉得很扫兴。忽然,他又想起了“喜鹊叫,喜事到”的古语,转而安慰自己:“嘿,喜鹊报喜,万事如意!”

在暖煦煦的被窝中,他把肥胖的身躯舒展成一个“大”宇,鼻孔里低低哼了一声:“烟。”

早已恭候在侧的小丫环,立刻将准备好的银质水烟袋双手递上。他歪过头,眯着眼,将长长的银嘴含进嘴里。他只吸了一口,便缓缓地将烟吐出。烟柱慢慢扩散开来,在花虚棚底下,散成一层薄薄的雾。

一袋烟吸罢,他又恢复了原先的姿势。开始练他的晨课——内幕功。这“内幕功”,是他花了十两银子,从城隍庙的老方丈那里学来的。几年练下来,由于“真气内行”,“浊气外导”,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不但祛病延年,而且练成了喜怒不形于色,忧忿不存于心的“养气”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年逾花甲的老翁,如今象公牛似的健壮。但是,每当有人夸他“老当益壮”的时候,他总要在心里默念一句:“不壮,还得了吗!”

是的,他不能不健壮!他那个霸道、然而不争气的老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连珠炮似的给他生下了八位千金。而继承丁氏香烟的儿子,却望眼欲穿,始终不见踪影。他和妻子丁葛氏,求遍了潍县最灵验的神佛和名医,也未使她可怜的肚皮争气。终于,年近六旬的丁得天,相信了“甄半仙”的谶语:命中无子,强求妨父。哎呀呀!如其妨父,何如无子!从那以后他把盼子的心情,全花在自己的身体上——精心调摄,空室独宿,大练气功。连身边侍候的丫环,都不准施脂粉,穿彩衣,以免唤醒刚刚枯寂下去的少年心,损伤他内行的“真气”。若得阳寿无涯,他的万贯家产永远到不了异姓手里。

其实,他的家资何止“万贯”!

三十年前,他刚来潍县站稳脚跟,这位豆腐店掌柜就发下了宏誓大愿二十年后,要叫它们都姓“丁”,带“天”字!他的眼睛贪婪地瞄着左邻右舍那些门庭若市的铺面。

好汉不出狂言。丁老板说到做到。如今从城内到四关,所有经营酒、米、油盐的几十家铺面,都归了他。潍县人吃饭乃至活命,竟一刻也离不开丁得天。他的商号的名字都是如此地吉祥、响亮:天丰粮庄,天厚米店,天兴盐店,天裕油坊、天福烧锅,天仙楼酒家……果然都带上了“天”字。不久,潍县便流传起这样一首民谣:“吃饭活命离不开‘天’,抽筋剥皮也得钻!”

“咋着,伤着哪个半根寒毛吗?”听到民谣就象用锥子扎他的肝,“我姓丁的当辈子发家不假,可靠的是勤奋、心血。眼红?你们也试试,哼!”

这话也不假。当年胶州有名的赌徒丁二混,输得走投无路,竟卖掉了自己十七岁的妹妹抵债。气得娘老子喝了硇子,绮他“倒了地方”。等到他埋葬了老娘,三间瓦房也归了别人。正当他走投无路时,赌馆老板葛由相中了他,收他做了干儿子。不久,他便成了赌馆的二掌柜。正当干老头为只比自己小八岁的干儿子的精明和手腕喝彩时,有一天,忽然发现三十六岁的干儿子,睡在十六岁独生女儿的绣房里。不甘心从干爸爸变成老丈人的葛老板差点气昏过去。他不吵也不骂,找来几名赌徒“敲杂种的贼骨头。”不料,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早已得到了消息的丁二混,从闺房里抱出相好的妹子,连夜逃出了胶州城。虽然逃得慌忙,却没忘记带上“干妹妹”的私房银子。正是利用这唯一的本钱,开始了在潍县的冒险生涯。转瞬过去了三十年。当年的丁二混,象变魔术一般,成了潍县巨商。丁得天八年前,穷极无聊的老丈人前来投靠他。丁得天不记前仇,安排当年的干爹,做了天仙搂酒家的老板……

“喳,喳,喳!”老槐树上的喜鹊又叫起来。

他躺不住了,一面让丫环给他穿衣裳,一面吩咐另一个端着八宝粥的丫环:

“贾权一到,叫他立刻进来见我。”

贾权是丁得天最大的粮号,天丰粮庄的掌柜。自从遭灾以来,人们赊了米无力还账,欠债的人越来越多。贾权向他求计,他专门请教大女婿郭彪的把兄弟胡魁,得了个“杀鸡吓猴”的妙主意。他和贾权一起,选中庄甲、黄年两个债户当“鸡”,一张状子告进了县衙门。昨天,县太爷传出话来,抗债案今日进行审理。县衙照例在辰刻升堂,此时巳刻已过,该结案了,贾权为何还不来报信呢?郑板桥与自己虽无深交,但毕竟是同过席、攀过交情的朋友,谅不会从中作梗吧?

“老爷,贾掌柜到。”

随着仆人一声禀报,贾权手提长袍下摆,急匆匆走了进来。

“任三,判了吗?”丁得天劈头问道。

“判,判了。”贾权一面施礼,一面兴奋地答道:“罚两个无赖带枷示众十天!”

“果然不出所料!”他敏捷地跳下炕,“郑老爷够朋友,讲交情!这一回,打着骡子马惊,看哪个还有胆!”

“老爷,开头,状子险些被驳回来呢。”

“那是咋?”

贾权轻轻咳嗽一声,回道:“县太爷说,荒年饥岁,什九缺粮,无力还账,乃是常情。岂能以抗债视之,一旦渡过难关,债户自会如数偿还……”

“你是咋回的?”丁得天的红鼻子翘了起来。

“我说:‘老爷,都象庄甲、黄年这样,欠债不还,小号怎么周转?’他说:‘都象宝号这样,狠追紧索,人家怎么活命?’”

“混!”

“我又说:‘欠祖欠债,到期不归还者,依律当罚——大清律例明明白白这样写着。小号讨还逾期之债款,正是按律行事。求老爷公断。’”

“回得好!”丁得天频频点头。

贾权得意地扬起眉毛,补充道经我这么一说:“县太爷傻了眼。吭哧了半天,才不得……嘿嘿!”

“任三,真有你的!”丁得天亲切地唤着贾权的名字,叉开右手五指晃了晃,“从明年起,你的劳金,我每月给你加这个数了,贾权慌忙作揖谢东家栽培。”

丁得天兴冲冲地一挥手:“走,一块瞧瞧热闹去!”

(10)

“唤,这年月,命都顾不了,哪里顾得上还债哟!”

“这么大的买卖,就缺那十吊八吊?——犯得着吗,经官动府的!”

“怪哉,开天辟地没听说过——带纸枷站街!”

“难道……”

天丰粮庄门前,宽阔的大街上,象赶大集似的,人声鼎沸,嘈嘈杂杂。人们推搡着,拥挤着,象拫晓的雄鸡一般,伸长了脖颈,向店门前张望。

在贾掌柜的帮助下,丁得天好容易挤进人丛,来到大门前,一看,猛地吃了一惊。刚才,他没留心人们的议论,现在才明白了一切。

在他的粮庄大门口,不偏不倚,并排站着两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债户。每人脖子上带着一面大刑枷。不过,那不是普通的木枷,而是用秫秸扎成,糊着白纸的纸枷。长宽各有三尺多,上面各飘着一张写着大字的纸。两个犯人,加上两面大枷,把八页板的大门堵得严严实实,进出不得。两名身穿公服的皂隶,手挂水火棍,威严地守在犯人两边,丁得天端详了半晌指着问贾权道:

“这纸糊的玩意儿,也算得是刑枷?”

贾权小心地答道小人也问过郑老爷,他说:“他们无罪,够不上带大枷。带纸枷还是看你东家丁老先生的面子呢!”

“混!”丁得天嘴里喷着唾沫星子,把他的“养气”功夫忘在了九霄云外,“不牵着他们游街,堵在门口咋?”

贾权嗫嗫嚅嚅地答道:“郑老爷判的是‘站街’——站街示众。”

“混!站也得找个不碍事的地场。哪儿不好站,偏偏堵在大门口?生意不做啦,嗯?”

“小人也是这么说,”贾权指指两位皂隶,“可,两位……不准呀!”

丁得天咬着下唇,眨眨眼,脸上做出笑容,向两位差役深深一礼,说:“有劳二位差爷,行行方便:让犯人往旁边略闪一闪,好吧?”

“不行!”年岁大一点的皂隶,脸上象挂着一层铁,瓮声瓮气地答道:“老爷的命令,谁敢不从!”

“差爷,”丁得天向说话的皂役挪近一步,恳求道,“小号还得做卖买吃饭呀。求二位开恩,只需略微把门户让开一点……”

“不行!”皂隶掉头望着天空,“十天以后,自然给你把大门都让开!”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

“说得好!哪里死,哪里埋;哪里欠债,就在哪里站街嘛!”有人大声嬉笑。

“怪不得呢,县大老爷如此判,原来是……”领悟过来的人,在窃窃私语。

“哈哈,哈哈哈!”人群中爆出一阵哄笑。

丁得天费力地抽回作揖的手,连腮胡子抖两抖挤出人丛,转过商号西侧的小巷,从旁门进了粮庄。他一屁股坐在凳上,朝着惶惶然垂手侍立的贾掌柜,开了腔:

“混!你求来两面纸枷,带在了我的脖子上!正是大发利市的好时光,这样十天下来,丢多少银子?咹?”

“东家息怒。小人去求郑老爷收回成命就是。”

“我管不着!不马上把两个穷鬼打发走,就给我卷铺盖!”

“是,是。”贾权往外走了两步,忽然转身回来,趋步到东家面前,神秘地说:“道东家,您留神看纸枷上的字没有?”

“字怎么的,不就是两副对子!一副写的是:‘不作风波于世上,别有天地在人间’。另一副是:‘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我早看明白啦!”

贾权轻嗽一声,说:“道老爷,前一副是劝人养气,后一副赞粮米的宝贵——分明是专给你老人家写的。”

丁得天想了一会儿,忽然转怒为喜,这么说:“前一副挂在我的书房旱,后一副挂在本柜上,蛮合适的呢……”

“嗨!这可是郑板桥的亲笔呀!”贾掌柜如释重负。

“可,字再好,贴在穷鬼的枷上……”丁得天显然动心了。“花个吊儿八百的,准得。——庄户人不识货。这事,交给我了。”

“好吧。”丁得天又把脸绷得紧紧的。“你知道,我是赏罚分明的!”

贾权去到县衙,见了县太爷,恳求赦免示众的债户。板桥开始不应,后来好像推不过,才准了情。条件是:勾消庄甲、黄年两人的债务。因为“打了不罚,罚了不打”。两个穷鬼的债务不过十四吊半,而十天的买卖损失,少说在百两以上。贾权爽快地答应了。当他返回店前,商量买下枷上的对联时,不料,两个“不识货”的家伙,却异口同音:“少了十两银子不卖!”任他贾权说破了嘴皮,决不让价。贾权摸透了东家的脾气——算盘珠子上不认人,绝不肯出此大价钱,而自己又不想卷铺盖,只得认晦气,自掏腰包买了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送到东家手里,夸耀说,他只花了五钱银子。

丁得天的管家慌慌张张走进书房,躬身向主人禀告道:“老爷,县衙出了告示!”

“他出他的呗!”丁得天正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刚到了手的对联。

“是冲着绅士们来的呢!”

“咋说?”丁得天瞪大了眼睛。

“——不准屯积居奇,不准哄抬粮价;还要开粥锅舍饭,捐钱修城。”

“有我家吗?”

“有。老爷被列为‘上户’呢。”

丁得天忽地站起来:“混!这郑板桥疯了是咋?”

(11)

几乎就在同时,尚书府的大管家郭开道,也把县衙出告谕的事,禀告了主人。

“会吗?”郭彪正在暖炕上,听丫环唱曲儿,很木耐烦地问道。

“是的,老爷。衙前、四门都贴上了。”郭开道的回答十分肯定。

这消息,象一阵冷风,吹走了郭彪心头的沉沉倦意。他一把推开怀里的丫环,往外一指:“去,给我揭回张来!”

“小人已经抄回来了。”大管家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主人,“老爷请看。”

告谕

天地有春必有秋,国家有丰必有歉。狃于丰稔,而不知天时之改,仓促之变,非知也。

潍县地界海滨,号称殷富。奈何乙丑春夏,交侵潮旱。禾稼尽毁,时疫流延。饿殍盈野,人命危浅。稍纵彷徨,后果不堪!本县敬奉圣天子仁爱、体恤之心,举此安民之策。仰阖邑绅商,戮力同心,争相贡献。行己仁义,救彼危难。下开三款,一体遵办:

甲,所有积粟之家,只准平粜,不得哄抬粮价。

乙,左开花名册中所列诸绅,一律于三日之内,开锅舍粥。下户百勺,中户五百勺,上户千勺。每勺二斤,加足谷米三两,不得或减。风雨无阻,不得中辍。

丙,居安思危,绸缪来雨,乃久安之计。查潍邑旧城,乃前明所造,尔来渐次倾圯。今连年荒馁,恐为张牙利吻之徒所窥。故本县倡首,重修石城,以避狼吞虎噬之危,而免亡羊补牢之憾。本县既已倡首,当以身先。捐俸三百六十千,包修六十尺。不徒其以纸上空名,取其好看。其余各段,赖诸绅蠲输。一钱一物,本县概不染指。凡修城夫役,盖由四乡青壮饥民充任。此乃以工贷赈之举,既救饥民于水火,又建累代之功勋。正所谓一举而两得焉!

倘有为富不仁,见义不为,甚或谣诼阻碍者,既经查实,严究不贷。勿谓言之不预也!

乾隆丙寅十一月十三日潍县正堂郑燮告谕后面,附着一份“花名册”,开列着上户二十家,中户五十家,下户一百家的名字。

郭彪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急忙又从头看了一遍,白纸黑字,不容置疑。“郭彪”二字,不仅赫然列在“上户”之首,而且越来越清晰,似乎在他的眼前跳动起来。

“哼哼!嘿,嘿嘿……哈,哈,哈!”停了一会,他突然大笑起来。笑声是那样粗,那样高亢、响亮,震得宽敞的厅堂嗡嗡作响。笑声未歇,一个仆人进来禀报:

“老爷,丁太爷、郎三爷,还有好几位老爷外厢求见。”

“好!请诸位老爷客厅稍候!”

大邑潍县,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数以百计;坐官的为宦的少说也有几十家。可是,潍县城一旦出了什么棘手的难题,动众的大事,世家豪绅却都要向郭监生讨计。郭彪虽然号称是“国子监肆业”的监生,但不是靠苦读诗书考来,而是花银子捐来的例监。这种“例监”,虽然在读书人的眼里,一钱不值,但,一则他的嗣父是现任户部侍郎,堂堂二品京官;二则,他生性豪爽大胆,肯出头,爱管事,肩头披着钢板,腰上绑着扁担,不要说平头百姓,连历届县令也个个惧他三分。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众望所归的领袖,豪绅们挡风避雨的屏障。

郭彪迈着四方步,走进客厅。绅士们都站起身来,向他施礼。

“超人,听说了没有?”丁得天,抖着花白胡须向着自己的姑爷,首先开了腔,“咳!好厉害的拘命符呀!”

“我也是刚刚听说。”郭彪淡然一笑,自己先在紫檀雕花太师椅上落了座,然后指指两边的椅子,“诸位坐下谈。”

这时,胡魁和陈瑜利等也先后来到了客厅。

“表哥,哪有这么一说?”三少爷郎骥首先开了,“腔要我们把黄黄灿灿的谷米煮好了粥,去喂饿鬼!白花花的纹银拿出去修城墙!这算什么?用咱的血肉,换他治国安邦的美名!日他的娘!叫化子做梦娶媳妇——想的真美!”

“超人,这分明是叫大伙破产呀!”丁得天声音颤抖,伸出蓄着长指甲的右手,比划着自己的脖子,“咳,还不如照直来一家伙痛快!”

“好嘛,郑老爷真够朋友!”郭彪冷笑几声,他瞥一眼,默默不语的胡魁,“首元,别闷着么。你这小诸葛,总该有计吧?”

胡魁抬起头,咂咂嘴,长叹一声,语气十分沉重:“大哥,告谕对于应遵办者的姓名、数目、期限,规定得死死的,毫无回旋余地。而且……”他环视众绅士一眼,手指戳得方几笃笃响,“还昭然写明:‘倘若为富不仁,见义不为,甚或谣琢阻碍者,既经查实,严究不贷’——请看,这一响沉底炮不可谓不凶!”

郭彪冷笑几声,轻轻摩挲着左手拇指上的翠玉戒指,说:“道下网还得看看水深浅呢。不成大水真敢冲龙王庙!”

“超人,此事全仰仗你啦。”众绅士齐声恳求。

“首元,现在用得着你‘小诸葛’啦。咱们来合计合计。”郭彪把胡魁叫到了跟前。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千古传奇

    千古传奇

    本书描写了《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玄奘,孤身一人,九死一生,到西天(古代印度)取经的真实经历。再现了他以高深的佛理及渊博的学识倾倒了印度王国,震动了西域诸国,在印度、中亚获得了至高无上荣誉的事迹。回国后,辛苦翻经,弘佛受到了大唐朝廷的高度器重及臣民的敬仰,圆寂后在长安竟有百万民众送葬,超过了历代任何一个皇帝的葬礼,读之让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全书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既给人以历史文化的感悟,又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大明影侯

    大明影侯

    知天命,逆天难。平逆贼,荡天下。帝国荣耀,自今日起。951328264,作者粉丝交流群,欢迎。
  •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我们班的大富翁

    我们班的大富翁

    这本书,是董恒波的系列校园成长小说中的一部。曾被首都艺术协会和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这本小说写的是当下学生们对待富裕与贫穷的故事。学校里,有穷孩子,也有富孩子,经济的差异,让孩子们之间产生了许多微妙的感觉。而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上不同人群里对待财富的态度与作法,都会对少年儿童产生影响。本书故事感人,催人泪下。
  • 风起涟漪

    风起涟漪

    他是命不久矣的当朝太子。她是天生痴傻的风府小姐。一场意外,魂归故里,浑浊不在,冷傲取之。“若你要这江山,我便替你金戈铁马。”“我要,唯你。”你可知,这山河人间,万家灯火,从不及你眉眼半分。有人说:“成也是你,败也是你,神也是你,魔也是你。”他却说:“你若成神,我便陪你普度众生。你若成魔,我便陪你颠倒乾坤。”“今日,许你万里红妆,护你一世安宁。”不曾想,触手可及的幸福,如泡沫般易碎。你说过,此一约既定,万山无阻,你定带我看尽世间繁华。可你为何食言?从此,我入梦十载,皆不见你。朝思,暮想,梦里相逢,不见君。春思,秋念,花落,流水叹,不见君......她入了十年梦,他寻了十年心。相逢终成陌路。“我可曾、见过你?”“不曾。”尘埃落定,洗净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月河所闻集

    月河所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80天环游地球:开拓视野的50个旅行故事

    80天环游地球:开拓视野的50个旅行故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双翅膀,它可以冲破身体的禁锢,飞向遥远的地方。尚未停息的这段距离,我们称之为“旅途”:在停息后不断回忆的这段经历,我们称之为“旅途”:在回忆中不断思索的这段人生,我们称之为“旅途”。在这段旅行的经历中,我们不仅仅是摆脱了每日周而复始的枯燥生活,也不单单是可以畅游旅行,其实是心灵的翱翔。旅行的故事,就是浸透灵魂的美味鸡汤。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
  • 四分律比丘戒本

    四分律比丘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