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3300000008

第8章 另一种学生时代(3)

我说:“她是文满。”

母亲说:“你知道她家的情况吗?”

我说:“不知道。”

母亲说:“她父亲是‘中和党’。”

我没有问母亲“中和党”是什么,我也不想知道什么是“中和党”,但是,当时母亲说到“中和党”时的那种神态,我永远都不能忘记。

文满就是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

如今文满40多岁了,仍然不识字,后来,我曾经把文满以及她家里的一些情况写在一篇散文中。去年有一天,文满的爸爸突然从乡下到苏州来,找到我说:“有人告诉我,你的一本书上写了文满。”

文满的爸爸想买一本书回去看看。

我把那本散文集给他,他要付钱,我拒绝了。

文满的爸爸说:“谢谢你!”

春节前,我正在写作,电话响起来,我听到一个遥远的乡音,是文满。

文满说:“二十几年没有见到你了,我想去看看你。”

我说:“我正忙着,你过几天来吧。”

文满说:“我从来没有去过苏州,没有出过远门,到时候你要到车站接我。”

我说:“好。”

挂了电话,我忘了这件事。

到了正月初三,文满的电话又来了,我知道抵赖不过,文满是非来不可了。文满说:“我梳一条长辫子,我把辫梢咬在嘴里,你就能认出我了。”

我说:“好。”

阴差阳错,我在车站转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文满,文满果然咬着辫梢,在那里站了一个多小时。

见到我时,文满笑了,她说:“我好心慌,以为没有人来接我呢。”

文满在乡下私人工厂里绕线圈,一年收入5000元;文满的丈夫养牛蛙,文满说:“这一两年牛蛙也不好卖了。”

去年因为价不好,他们的牛蛙没有卖,已经养得很大了,她还做了个手势,说:“今年再卖。”

文满现在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上高中,文科比较好,明年要考大学。她说:“到时,请你帮忙。”

我说:“到时候再说吧。”

我和小天向文满打听村里张三李四,回忆从前的许多事情,我们又笑又伤感,谈得都很累,往事和故人把我们的心填得满满的。

我问文满什么时候回去,文满说:“我住一个晚上。”

我说:“好。”

下午4点左右,我对文满说:“文满,我们到车站去看看明天的车是几点的,如果能买预售票,就买了,免得明天不知道时间,赶不上车。”

我带着文满,到街上打的士,下车时,文满看我付车钱,问:“这么一段路10元钱”我说:“10元钱是起价费,上车就是10元。”

我们买到了第二天上午的火车票,出了车站,我说:“文满,我陪你到‘沧浪亭’玩玩。”

文满说:“‘沧浪亭’是什么?”

我竞一时有些语塞,说不出“沧浪亭”是什么。

在“沧浪亭”买门票的时候,文满问:“多少钱一张票?”我说:“5元。”

因为时间比较晚了,我们进园不久,工作人员就在里边催游客,让大家抓紧看。文满说:“5元钱还没看够呢。”

我们匆匆转了一圈,我只能告诉文满,这是从前的一户有钱人家住的地方,从文满的脸上,看不出她心里在想什么。

文满在我们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我拿出一件羊毛衫、一条绒毯,还有几盒营养品和食品,都是人家送的,转送给文满。其中有一盒营养品,我对文满说:“文满,这个给你爸爸。”

在车站门口,我又给文满买了一个大蛋糕。卖蛋糕的妇女看看文满手里拿的东西,对文满说:

“这份礼蛮重的。”

另一个妇女也看看文满,又看看我,说:“是插队时的朋友吧?”

我说:“是的。”

文满回到家,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到家了。

第二天,文满的爸爸也打来电话,谢谢我给他的营养品。

4.医生

在桃源乡下住的大院里,一排开四间大屋,第一间是大队合作医疗站;第二间是我们家;第三间是一个富农;第四间是另一个富农。院前大门边有一间小屋,是知青住的。

赤脚医生有三个人,一个是大学毕业派到乡下来做赤脚医生的赵医生;另外两个是本地的复员军人。

复员军人在乡下有自己的家和老婆,他们不住在合作医疗站,每天来上班;赵医生是镇上人,分配到乡下工作,没有老婆,一个人住在站里,是我们的近邻。

做医生的人应该知道清洁卫生,但是,赵医生不太讲究清洁,他懒得倒马桶、涮痰盂,所以,不用马桶,也不用痰盂。

有一天夜里,我们突然听到赵医生大叫:“一只老八脚!”

接着,就听到赵医生出门;再后来,听到赵医生回来了,嘀嘀咕咕地说些什么。

第二天,我们看到赵医生头上横七竖八地乱缠着一些白纱布,有一个棉花球掉在外面,一晃一晃的。

赵医生说:“昨天夜里一只老八脚咬我,我去踩了草药敷上。”他用手指指自己的头,头上的棉花球晃晃荡荡的,我们都笑了。

赵医生也笑了,他说:“有什么好笑的,痛死我了。”

那时候我很向往做医生,有一本《农村医生手册》,蓝色塑料封皮,一直到现在还在我的书橱里。

手册中占了相当篇幅的是“新医疗法”。

这部分的一开头,照例是毛主席语录: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接下去的一段: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以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和对工农兵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发扬敢想、敢干、敢于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创造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医疗法’,这是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是医学的良好开端。用毛泽东思想统帅的‘新医疗法’打开了聋哑‘禁区’,使成千上万的聋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毛主席万岁’;使许多瘫痪病人重新站了起来,参加到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行列使多年的盲人重见光明,看到了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使那些被资产阶级的专家判为‘不治之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

“新医疗法”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新针疗法”,内容十分详细。

我曾经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金针和一些关于针灸的书,那时候宣传针刺麻醉,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十分向往。我非常想学针灸,但是,始终没敢扎下第一针。母亲生了病,要打针,我终于有了一次机会,但是,我紧张得针还没有刺入皮肤,药水已经被挤掉了。

母亲叹息一声,说:“算了吧。”

合作医疗站有许多悲惨的事让人触目惊心,我们队一位副队长的儿子,5岁,蛔虫引起肠穿孔,连夜摇船送医院,走到半路孩子已经不行了,船又摇了回来,悲痛欲绝的父亲抱着儿子的尸体直冲合作医疗站。

紧接着我们家响起了急促地敲门声,母亲去开门。副队长说:“水林死了,我要几个洋钉钉棺材。”

这已经是后半夜,母亲把很长的洋钉找出来,交给副队长。母亲说:“他半夜敲门,是为了告诉大家,医生误诊了。”

医生到底误没误诊,当时就没有断定,事隔这么多年,我记得的仍然是那深夜的敲门声。

在乡下有许多人拿着一本《农村医生手册》就做医生,他们自己说是拉个黄牛当马骑。初中生、高小毕业生都能做医生,小毛病胡乱治一治,量个热度,给几片APC;抹点红药水开几帖膏药,稍有疑难的推给公社医院。

如果命运稍出一点“差池”,我也许真的拿一本《农村医生手册》做了医生。

那会怎么样呢?

我无法推断结果。

赵医生和我们做了好几年邻居,后来,合作医疗站搬走了,赵医生住的那间屋分给我们家。

赵医生后来到桃源镇医院工作,去年文满来过后,他知道了,对文满说:“你有没有范小青家的电话,我要去找范小青。”

文满对我说:“我没有告诉他。”

所以,赵医生也一直没有来找我。

赵医生仍然孤独一人,大概有60岁了。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常常听母亲和外婆说,又有人给赵医生介绍对象了;过几天又听说,又没有成。

我想象着60岁的赵医生在桃源镇医院里上班的情形。

5.水荣

我们四个人打牌,小天和水荣搭档,我和金生搭档,他们老是输,小天就骂水荣笨。金生是很聪明的,村里好多女孩子喜欢金生,我也喜欢。

在劳动与上学之外,我们差不多都和金生、水荣在一起。

有一天,秀美终于忍不住说:“你怎么老是和金生闹。”

我刚刚萌动的心,突然动了一下,明白了秀美的意思。

几年后,我们家离开村子的那一天,金生来叫我去打牌,我犹豫了一下,终于摇了摇头:说:

“整理东西累了,我要歇一会儿。”

金生有些失落地走了。

那一年,我17岁,金生18岁。

金生后来当兵去了。

许多年后,小天回到桃源镇,听说金生复员回来了,在镇上某个公司开车。小天的同学找来了金生,当时小天心情很激动,但是,金生却麻木地看着他。小天着急地说:“你不认识我了?我是范小天。”

金生茫然。

小天又说:“新亭三队的。”

金生仍然茫然,想了半天才说:“新亭三队,我是新亭三队的。”

小天说:“你不记得有下放的干部?”

金生说:“我知道有老韦和蔡雷,他们是知青,住在合作医疗站门口。”

小天很难过,说:“你不记得我了,我妹妹你还记得吗?范小青。”

金生再次茫然。

小天对我说:“想不到金生会这样。”

我始终无法相信小天的话,但是,小天信誓旦旦,“骗你不是人。”他说。

尽管小天说了这样的话,我仍然无法相信。

回过来说水荣。水荣的父亲是“中和党”,已经死了;水荣的妈妈说他是被队长害死的,但是她不敢公开说,只是背后嘀咕。水荣兄弟三人,大弟弟叫猫猫,小弟弟叫玉生;玉生的脸色总是很苍白,不知道是不是有病。

水荣的妈妈一个人领着三个孩子,日子过得艰难,他们家是队里最贫困的人家。有一回,我们到离家几十里地的一个镇上去看样板戏,回来的路上,有一条狗跟着我们,一直不肯离去。

谁也不敢把这条狗领回家,最后,水荣把它领了回去。

水荣的妈妈把水荣骂了半宿。

水荣说:“我自己不吃饭,把我的饭省下来给它吃。”

猫猫也这么说。

玉生也这么说。

水荣妈妈没话说了。

水荣到底把狗养起来,狗长大了。

有一天,水荣的狗被知青偷走了,捆吊在屋里准备在半夜放下来杀狗吃。水荣到处找狗找不到,哭了。知青们看见了,心里很难受,但是,他们肚子饿得更难受,所以,没有告诉水荣。

到了半夜,知青煮了一大锅水,将已经“咽了气”的狗放下来,谁知狗一着地,又活过来了,在知青屋里汪汪大叫。这叫声被水荣听到了,蹿起来冲进知青屋里,把自己的狗救出来。

知青们有点尴尬。

还有一次,我们到乌镇去看舞剧《红色娘子军》,回来时已经很晚了。走着走着,就发现后面跟着一个人,是一个男的,大约三四十岁,背着一个包,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跟在我们后面走。

我们很紧张,停下来问:“你是什么人?”

他向我们笑笑,不说话。

“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们?”

他仍然笑,不回答。

“你不要跟着我们!”

他继续跟着,快到我们的村子时,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说:“我想借你们那里住一个晚上,行不行?”

态度恳切,看上去也真有点可怜,使我们一个个动了恻隐之心。但我们没有谁能够做主带一个陌生人回家住下。最后,又落到水荣身上,水荣说:

“跟我走吧。”

他就跟着水荣回家去了。

过了一会儿,水荣的妈妈来到我们家问:“怎么回事?”

我们说:“他一直跟着我们。”

这时候,队干部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那个晚上很热闹,水荣家里人来人往不断,一会儿队长去查问,一会儿会计去看看。

“你是什么人?”

“你从哪里来?”

“你要到哪里去?”

“你到我们这里来干什么?”

不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反正大家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最终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大半夜倒已经过去了,只好让他在水荣家里睡半宿,倒是害得水荣妈妈一夜没敢台眼。

那一夜我们都很兴奋,好像期待着发生点什么事,可是,最后还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早上那个人在水荣家吃过早饭,要给水荣妈妈付房钱和早饭钱,水荣妈妈倒不好意思收,推辞再三才收下。

那人告辞了,走过我们家门口,还向我们笑了笑、挥挥手。

一切就这么结束了,从此,再也没有这个人了。

我始终不知道他到底是做什么的,他远远地从乌镇跟着我们过来,难道就是为了在我们队里住一个晚上?如果只是为了住宿,在乌镇也是可以住的,在离乌镇近一点的地方也是可以住的,完全不必跟这么远的路。那么,他是一个坏人。因为,我们大家都提高了警惕,他没有机会下手?或者他只是一个一般的过客,初到两省交界的地方,怕碰上坏人,知道小孩子们不会坏事,才跟着我们来的?

对于这些猜测,我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答案。

答案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水荣每天吃过晚饭就到我们家来,夏天的时候,小天躲在蚊帐里,水荣在蚊帐外的凳子上坐着,他们说话聊天。奇怪的是水荣从来不怕蚊子,我们问水荣:“有没有蚊子咬你?”

水荣想了一会儿,说:“没有吧,反正我不痒。”

是蚊子从来不咬水荣,还是水荣不怕蚊子咬?

有一天,水荣突然从我们家的凳子上跳起来,说:“痒,痒。”他翻开凳子,仔细看了一会儿,叫了起来:“虱子,你们家有虱子。”

我们家爬满了虱子,凳子、被子、床,所有的衣缝,满屋子都是。

“哎呀,哎呀,”水荣叫道:“你们家怎么会有虱子?”

我们看到虱子成群结队排满了,简直毛骨悚然。

同类推荐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印度放浪

    印度放浪

    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和市集,经历过沙暴,在恒河边目睹当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观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个炙热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度丰盛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简单粗暴,但大家尚有热情和自由,无论卑微还是高尚,每个灵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在这里,生命呈现出本真的东西,美与丑都淋漓尽致,一切追求表现的形式都相形见绌。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 钓鱼台花师

    钓鱼台花师

    一个普通的苏州籍花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先后在国家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和中国驻日本、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及瑞士等大使馆工作了将近半辈子。他一生不仅见到众多的中共中央高级首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上北京工作,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何况调令是国家外交部发来的呢!所以,当苏州拙政园年仅二十二岁的花匠尚金生奉命来到苏州交际处(今苏州市外事办),听到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到北京外交部去工作时,他当时竟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热门推荐
  • 探索世界:身边的物理

    探索世界:身边的物理

    这个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他们的小脑袋里总会接二连三地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书从力、热、声、光、电等几大部分,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那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为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者掀起物理神秘的面纱,揭示高新技术背后的奥秘。
  • 镜子

    镜子

    本书讲述了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文中提到的超弦计算机运算能力强大到可以模拟出不同宇宙创生及其以后的所有事情,因此我们所在的宇宙的模型也被模拟出来,利用该模型,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暴露在控制计算机的人的面前,世界终于透明下来,一切黑暗都将无处躲藏。可是!!伟大的镜像时代到来了,罪恶真的就结束了么?
  • 你家老婆有点凶

    你家老婆有点凶

    他是神秘的黑暗人物,残酷腹黑,人命如草芥,却视她如命。她重活一世,只为讨回当年的债务。他如恶霸,抵死纠缠。“大哥,大嫂正在和别的男人在结婚。”教堂中,男人紧捏钻戒,阴鸷的眸光带着嗜血的愤怒,一声低吼:“把她绑过来。”“林小姐,你是否愿意嫁青阳先生为妻?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不愿意。”她心脏狂跳,却直接掐断牧师的爱情宣誓。他眯起危险的眸,看向牧师,慢条斯理:“没关系,你继续问,问到她愿意为止。”
  • 馨梦恋

    馨梦恋

    张梓熏,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学生,穿越了。轩辕清绝,一个不似凡间生的翩翩佳公子。时而冷漠如冰,时而热情似火。一个都市校园少女和多变的飘逸公子,相隔千世的两个人会有交集?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世事无绝对,且看都市少女和千年后的古代公子会发生什么样啼笑皆非又刻骨铭心的故事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重生,一位神秘的老者,一套玄奥的功法,造就他逆天的战力。他,携手今生的恋人,将如何面对前世的爱人,将如何找寻前世的好友。他,面对着奇境的修士、妖兽、精怪,幻境的斗者、魔法师、召唤师,将如何走向巅峰,执掌天地。仗剑飞驰,遨游天宇,寻龙探宝踏歌行,纷纷扰扰天地间。
  • 浮华若梦,雕刻如生

    浮华若梦,雕刻如生

    精美华丽却又冰冷无比的十二块浮雕,每一块浮雕上都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沉浮于历池的无数身躯,帝王的爱与毁灭,仕途难行的书生,诡异的人书,在大火烈焰中被焚烧的红衣女子……这些犹如金锁铁链般的律例到底是禁锢了世俗,禁锢了人心世间万物,奈何情情为何物,生死许
  • 徐霞客传

    徐霞客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靳少追妻甜如蜜

    靳少追妻甜如蜜

    宠妻狂魔靳宸抛出一个媚眼,“小东西,过来!”南瑛撇嘴,“我才不是东西,不对,你才不是东西,你全家都不是东西。”妖孽男低笑,“老婆,那…你是什么?”“我啊,我是…老天派来收妖的。”某妖孽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环住她的小腰上下其手,“收吧收吧,我保证不反抗,任你发泄,要多深,有多深。”这是一个一见倾心、再见痴情的故事,宠文双洁1V1。
  •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为了使大家能把心理学的常识和原理轻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9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学、识人心理学、社交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用人管人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快乐心理学,以及心理阑惑等方面,一一为你指点迷津,帮你出谋划策。
  • 牧鉴

    牧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