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3900000009

第9章 天使的翅膀(2)

不久,我听到了开门声,陈老师捧着一盏办公用的煤油灯回来了,看到床上有人,在门口怔了一下,然后快步走来,关切地问“怎么了?”未待我回答,她一眼瞥见我伸出床外红肿的脚,什么都明白了。她旋即走近书桌,拉开抽屉,一阵叮叮咚咚,拿来了两样药,一瓶酒精,一支药膏,她给我生疮的脚消毒上药后,温柔地叫我好好休息,等演出散场后送我回家。我说“老师你去看戏吧。”她说“我还有作业没有改完,还得到办公室去,等我回来。”她把灯留下,只拿一沓作业出去。

她的宿舍,成了我们温暖的家。几十年过去了,不曾忘怀。那扇门,就像天使的翅膀那样美丽,常在我的梦里展翕,叩动着我的心弦。

2013年9月

深情回眸

看到母校的发展,我惊叹不已,爱恋无限,思绪如潮。

才隔几个月,回到防中,母校的变化令我惊喜异常。恢宏壮观的教学楼前,出现了一个公园般的园区,曲径清波,金鱼成群,往来游弋,桃花吐艳,修竹绽绿,小树拔翠,草色如茵。四面翘角的读书亭,精致玲珑,古色古香……景色优美,赏心悦目。课间小憩放松的师生们出到走廊,手扶栏杆,看上一眼,该是多么的舒心惬意啊!学校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校园西面,新拔起两栋围着脚手架已显规模的在建大楼,一栋是学生饭堂,一栋是学生宿舍。学生的吃住条件都将得到更好的改善。

电化教学全面铺开,每个教室配置一台多媒体机和宽大的显示屏,教师每人一台手提电脑。实现了大容量、大视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产生疑问,大规模实现电化教学,老师都能掌握此教学技能吗?我们学校早就做了准备,为着这一天,曾付出许多努力艰辛。

1999年,我们学校被自治区定为广西首批二十所中学计算机网络建设学校之一,是防城港市最早跨人这个行列的唯一学校。从那时起,学校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掌握电教技术,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老师,晚自修没有下班辅导任务的,全部集中电脑室学习有关的电脑知识,授课老师由本校电教科老师轮流担任。暑假,学校还请一些大学老师来授课。那时私人拥有电脑还是极少的,大多老师对电脑一窍不通。我们从开机关机、认识桌面窗口、打开窗口、打字、制作课件、制作网页……一点点,一步一步,认认真真学。每周五天,自修、学习,晚晚到位,风雨无阻。经过两三年的培训、学习,教师们基本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后来调人、聘进的老师,按计划继续培训。

两年前,我们学校多媒体电教室还是有限的,教师每个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全校几十个班,每个办公室几十个老师,电教室和电脑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要想用多媒体教学,得在家里预先制好课件,用盘储存好,拿到学校输人多媒体机,还得等待负责多媒体教室的老师安排上课的时间。诸多不便。上课还是少不了粉笔、黑板。想不到,转眼间,学校教学气象全新。

看到母校的发展,我惊叹不已,爱恋无限,思绪如潮。

我与防中感情深厚。1971年9月,我带着新奇、带着憧憬,第一次迈进防中。在家乡读完初中,到防中来读2中,那时防中是我们防城的最高学府。人学前,曾听村里一些长辈议论、赞扬防中,脑子里对防中有了一些印象:防中历史悠久,从1878年的三都书院始,发展至今,将近百年历史。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我县最早开展革命活动和成立党支部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共产党员,点燃广大进步青年的革命激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大批青年勇敢奔赴战场。1939年,颜天储、邓斯持等十几位学生冲破艰难险阻,跋涉万水千山,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防城著名的革命前辈、党的优秀干部沈鸿周、沈耀、陈生、吴葆营、张贤等防城人民世世代代永记不忘的革命英烈邓从凯、陈凤鸣、刘镇夏、杨立、王琪都是防中的学生。防城中学是一所名闻遐迩的老牌学校,教学质量上乘。1953、960两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全部考上大学,是全县最早创下高考百分之百上大学的历史性纪录的学校。1944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凌立坤、1964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刘中才,分别是防城县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第一人。防中开创了我县应届高中毕业生考上北大、清华的纪录。能进人这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读书,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校园宽阔,球场旁边、校道两旁长着一些高大的树,有木麻黄、香花、杧果、凤凰、棕榈等树,绿叶成荫。教室之间的草坪,种着丛丛金丝竹,黄色的竹竿带绿色的纵条纹,青青的竹叶迎风起舞。教室、师生宿舍都是砖瓦结构的普通房子,教师办公室也只是一排水泥平房。最漂亮惹眼的算是谦受图书馆了,三栋既独立又相连的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拱窗、回廊、雕柱,中西合璧,美观致,风格独特。这就是国民党陆军上将陈济棠于1929年出资为防中建造的、藏书近十万册的“边邑第一馆”。我读高中的那个年代,学校图书馆没有开放过,真遗憾没能进去“优游典籍”。但有一批高水平的好老师授课,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

两年之后,毕业离校,依依不舍。

1977年底,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防城片区的考场设在防中。高考前一个月,全县举行了一次预考。离别母校五载,我又踏进了校门。校舍没有任何变化,但充满高考的热潮,年龄不同的历届学子怀着希望却又紧张的心情拥进防中。我所在的考场恰巧是当年我读高一的教室,高考也是在这间教室。预考成绩出来,我回校看成绩的那天,许平校长把我叫进了他的办公室,给了我一番鼓励,并嘱咐复习时有什么不懂的,回校问老师。母校没有忘记我,校长的关怀,让我信心倍增。请教到的老师,他们都非常热情耐心给我讲解。一个周日,我去找陈柱华老师解题,他是我读高二的数学老师。刚跨进他的家门,就听到痛苦的呻吟声,陈老师的爱人病了。为了不打扰她,我急忙退了出来。陈老师看到了,追出门口热诚挽留“别走,别走,进来坐吧,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我爱人胆道蛔虫,久不久痛一次,老问题,已看过医生吃过药了,过一阵会好的。”我怀着歉意转身跟他走了进去,问了几道题,他一一给我解答了。并指导我在复习中重点掌握哪些知识、注意哪些问题。我离开他家时,眼眶发热,心中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努力报答母校,报答老师。

那年高考,我一举成功。

大学毕业后当了中学老师。1995年,听说防中要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我去应试了,在众多的应试者中,母校接纳了我。我从一所乡级中学回到了母校。母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镇夏实验楼,一栋栋美观的大楼矗立校园,既熟悉又陌生,既陌生又亲切。后来又亲眼看到宏伟壮观的办公大楼、培才科学楼、高三教学楼相继崛起。母校青春焕发,英姿勃勃,前景灿烂。教学质量更是一步一层楼,从1978年至现在,上大学的学生不计其数,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大学的人数也不少。防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辉煌。我为能回到母校工作,在教育教学上尽自己绵薄之力而自豪。并深深感谢母校,是她的严格要求,是她丰富的文化滋养,是她浓厚的科研气氛,是她对师资水平的重视,使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现在退休了,住在校外,对母校更加眷恋。每次回母校,看到她的发展,心里不胜喜悦。

2014年5月

书缘

大学毕业,当了老师,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日久弥笃。如今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说来奇怪,我与书结缘于人之初。曾听母亲说,我幼时抓周,只抓起一本小书,其他什么也不要。我故乡过去有个习俗,幼儿一周岁,举行抓周仪式,用竹托摆好几样物品,置于幼儿面前,看其抓哪一样,从中预测其长大后干什么,有无出息。我于无知中抓起一本小书,想不到它决定了我的命运。我父母非常高兴,认为我是读书的苗子。以后不管生活多么困苦,他们始终坚定这一信念,全力供我读书,我才能有幸比哥姐们多享受教育,多沐浴知识的阳光。

但出乎意料,我小时候却不喜欢读书,也许贪玩是儿童的天性,人学头两年,常借故不去学校,我对学习冷淡,成绩也对我低调。一日,我母亲赶集归来,哭得两眼通红,不知是什么事情,我怕得也哭了。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好读书,不要像妈睁眼瞎,吃大亏。”得知她买东西因不识字错把两元当两角钱给了别人,在那个一天工分只值几厘钱的年月,两元钱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啊,她怎能不伤心?那时,我便铁定心,好好读书,为母亲争气。从此,我不再缺课,像着了魔似的迷上读书,每学期我都获得了让父母感到欣慰的成绩。他们对我寄予很大的期望。

岁月蹉跎,世事难料。读完高中,却没试可考、没学可升了。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大潮推回了家乡,放下书包,扛起农具,走进田间,一干就是五年。那时我们大队每年推荐上大学、进城工作的名额极其有限,少之又少。在我感到前途渺茫、心灰意冷之时,发现了一箱子书,那是我读中专当工人的哥哥留下的,我从床底下把它拖出来,掀开积满灰尘的粗糙的木盖子,里面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三国演义》《水浒传》《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几部小说,一本《唐诗三百首》和哥哥中专的课本,其中有六本语文课本。还有几本哥哥写的厚厚的日记簿。久违的书卷墨香深深地吸引了我,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读书嗜好,如饥似渴,疯狂阅读。先读小说,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小说,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在那个文化遭受浩劫的年代,文学作品如深闺少女,难得一见。读这些小说,感触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震撼了我,他那段“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的至理名言,激活了我的理想和信念。读完了小说,读中专语文课本。读完课本,背《唐诗三百首》。背完《唐诗三百首》,看哥哥的日记。哥哥的日记很特别,篇篇写成富有文采的记叙文,我很受启发。读完了这箱子书,有一种想写东西的冲动,便拿起笔来涂鸦出两篇通讯报道,不久在县广播站播出了。从女播音员悦耳动听的声音里初次听到自己的文章,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动笔更勤了。感谢哥哥这箱子书,为我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让我看到风景别样的崭新天地。

书到用时方觉少,在作文中我常常感到自己底子薄,知识不足,多想博览群书,好好充实自己。但那时农村是没书可觅的,自己又没钱买书,但读书的欲望非常强烈。

一年正月初一,我和村里一群穿着整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姐妹准备上镇逛街耍新年,出门时,父亲看到我穿一件肩上打个补丁的衣服,他叹息着说~“都没一件好衣服了。”随即从衣兜里摸出五元钱,递给我,叫我拿去做件新衣。到了镇上,我却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新华书店,那时书店卖的大多是红宝书,其他书很少,我买了一本哲学书、一本《鲁迅杂文选》。回到家,母亲问我做衣服了没有?父亲看到我手上的书,摇摇头微微笑了笑。想不到这两本书,在以后高考和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实在没书看,我就看成语词典,背成语。后来父亲给我订了一份《南方日报》和《广西文艺》,他是用每天少吃一顿饭的钱来给我订的。我家兄弟姊妹多,粮食不够吃,父亲的工资人不敷出,生活十分困窘。他是勒紧腰带支持我读书的。

书籍如炬,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回乡务农虽然艰辛,但有书相伴,精神却是饱满的愉快的。五年后恢复高考,我一举中榜。好学勤读,改变了我的命运。

大学毕业,当了老师,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日久弥笃。如今感情深厚,亲密无间,案上、座前、枕边、眼中、心上,无处不是书。寂寞时与书会晤,“书卷多情似故人”;困惑时与书诉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夜阑人静与书耳鬓厮磨,“三更有梦书当枕”。我掉进了书的情网,时时品尝知识的甜蜜。

2012年6月

一个特别的称呼

那声音如同一股巨大的暖流,直抵心灵,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一位学生的电话,邀请我到某歌厅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

盛情难却,不能不去。我如约找到了那间歌厅,侍应生叩门时,里面本是笑语喧哗,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我迈进门口的一瞬,他们一齐起立,同声高呼“欢迎七姑”。那声音如同一股巨大的暖流,直抵心灵,感动得我热泪盈眶。那些侍应生、服务小姐在一旁目瞪口呆,流露出惊讶疑惑的神情。

听到这亲切熟悉的称呼,便想起来了,他们是十八年前我在家乡一间初级中学带的第一个毕业班的学生。那年中考,这个班是我们学校考上中专师范人数最多、升学率最高、校长最满意的一个班。所以我对他们的印象特别深,虽然时隔多年,他们的相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还能认出大部分来。

同类推荐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热门推荐
  •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小说完结版7月15日12点独家发布,领先电视剧播出一步,敬请阅读。电视剧由钟汉良、刘小小主演,4大卫视热播中】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一个草根小人物——车夫阿四的逆袭。宣统二年,同盟会在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富商之子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乌尸绝路

    乌尸绝路

    一次意外事件导致乌尸大规模爆发感染。暴雪三队展开生死营救。暗藏势力控制乌尸蓄谋一个更大的惊天阴谋。生化武器;次光枪;高焰弹喷射器;外骨骼重型装甲;肩扛激光炮..........乌尸;人类;叛军,就让我们用武力来解决这一切吧!”乌尸“第二部,《隐狙暗影》再次来袭!暴雪三队将与你踏入征程!!!还请书友多多支持。
  • 都市至尊龙皇

    都市至尊龙皇

    曾经遭人陷害,叶凌天背上不耻罪名受千夫所指,兄弟朋友的背叛、女友与其决裂、姐姐更是被迫为他含泪嫁人。命运齿轮转动,他,让人界武神甘心为奴!让魔界魔主俯首称臣!甚至让天界大帝胆寒颤栗!统御天下站在世界之巅的绝世龙皇,重回都市少年时代!这一世,叶凌天只手遮天、神挡杀神!必让这天下为之颤抖!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 心的每一天

    心的每一天

    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一个个温馨鲜活的故事,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画面,简洁、凝练地勾勒出了一个“特殊群体”心灵悸动的每一天,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项“拯救灵魂”宏伟工程的艰难而神圣。
  • 槲寄生

    槲寄生

    圣诞节那天,时妈妈决定带时骏出席当天的艺术家聚会,顺便物色一下未来儿媳的人选。作为一级作曲家和一级演奏员的儿子,毫无艺术细胞的时骏觉得很忧伤。在市郊一栋独门独院的别墅内举行,主人是在音乐学院担任西洋打击乐系主任的英国人——克劳尔·基特。据说这位已经过了五十岁的基特先生刚刚娶了一位比他小十九岁的女孩。庭院里摆放着一米多高的圣诞树,彩灯闪闪烁烁,挑染出圣诞节的色彩。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凡事感恩,生活才会处处充满爱!爱是联结人与人、人与万物的纽带。它生发出人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爱,是塑造优秀人格的人生教科书,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对人一生有重大影响。爱需要感悟、爱需要体味、爱需要思考、爱需要分享,爱更需要感恩。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来自为难中伸过来的一只手,来自寒冬中递过来的一把火,正是这些友善的鼓励和支持,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冷漠、怨恨和恐惧,于是“感恩”二字就烙进心间,让我们静静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 尘倾天下

    尘倾天下

    生是女儿身,奈何帝王命。几年前的初见到如今还能够记得?千百年来的宫斗何时能够停止?拂轻尘的一身究竟是谁在修改?“我们不过是上天的提线木偶,说什么身不由己,太可笑了!”是谁在最后了无生忘的说着……
  • 三江大学诡异录

    三江大学诡异录

    有时候,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毕竟是我的母校,但是憋在心里也不是一个事儿,所以我决定还是讲出来的好,毕竟很多人都不了解三江的历史。三江的布局是一个大型的八卦,所有的建筑都是以红色为主,以镇邪为主,在没有这些设置以前,三江大学以前每年都会死一个人,具体死因没人知道,有人说是邪气,也有人说是鬼魂……这里我要先从一个我知道的故事开始讲述三江大学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