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一家公司不出意料地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新的总裁就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一位员工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原来,这位员工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就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不足,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了自身能力的储备工作。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却每天坚持提高自己。
作为一个销售部的普通员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很多,但自己不会法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兼顾不上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止。因此,他早早就开始自学法语了。
同时,为了在和客户沟通时能把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介绍得更详细,他还向技术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同事们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不要固守着自己的优势。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那就不要画地为牢,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的要好。
生命的有限,知识的无穷,要想成就大业,就得不断汲取知识。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学习,它早已是人们的一种习惯了,每个人的一生仿佛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
学习的概念很宽泛,而今当人们一提到学习时,很快就会想到书本、课堂、学校,其实,这些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只能说是学习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个大课堂,要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就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与丰富。
知识的海洋是无比宽阔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用知识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我们才会成长壮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是最强大的。学无止境,知无竭源,学问的汲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不管是人类已有知识的博大精深,还是新学问的源源而来,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了习惯,每天都会增长新知识,如此日积月累,你的学识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做资本,你就会逐渐地走向成功。
学问的汲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不管是人类已有知识的博大精深,还是新学问的源源而来,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了习惯,每天都会增长新知识,如此日积月累,你的学识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11.试错,让错误得到及时反馈
有时候,过去的成功经验对你现在遇到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也许有用,但你还没有想到该怎么用。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试错。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动物通过盲目地尝试错误并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会以一种机械的方式逐渐产生刺激———反应联结。在这个联结学习中,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并最终成为面对刺激时的重要反应;同时,跟随着不满意结果的反应,则会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消失。
这种试错的学习方式同样可用于人的身上——在对同一情境所做的若干反应中,有的反应导致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有的则是不满意的。
前者是一种成功的反应,后者是一种失败的反应。因此,当这种情境再次出现时,人们就会增加成功反应,减少失败反应。如此,人们就会找到真正的成功方法。
其实,试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个“第一次”。而大多数“第一次”的行动,都是一种试错。当“第一次”行动的结果是满意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满足,并加强这种行为;如果不满意,我们就会感到失望,并减少这种行为。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结果呢?很简单,我们则会将结果归结为失败,减少这种行为。
《挖井》的漫画:一个年轻人想要挖一口井,但他不知道哪里有水,于是就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开始挖。但是,在挖了十米深之后,丝毫不见水的影子,认为这里肯定没有水,便背起铲子去另一个地方挖;在第二个地方,年轻人挖了不到十米,感觉土地太硬,也不可能有水,便转移到第三个地方;在第三个地方,在挖了七八米后,依然没有看到水,就感觉这里也没水,就背着铲子去找第四个地方……如此挖了七八个地方之后,他还是没有发现水,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讽刺的是,在这幅漫画中,在年轻人所挖的每个“井”的下方,都在流着水。
那么,是什么让年轻人不能坚持到底呢?答案就是“没有反馈”。因为没有反馈,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有用,从而不自觉地将行为归结为“无用”,中止了这种行为。
所以,要想在一片混乱中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找到反馈。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最有效的呢?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先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规定每天学习后对他们进行测验。
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三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学习效果反馈”。即每天都告诉第一组学生的测验结果;对第二组学生一周告诉一次;而对第三组学生,则一次都不告诉。如此进行了八周。
之后,研究人员改变了“反馈方法”:对第一组学生不再告诉学习结果,对第二组学生依然每周告诉一次,对第三组学生则每天告诉一次。如此又进行了八周。
最后,研究人员统计这十六周以来三组学生的成绩,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在八周后成绩明显开始下降;第二组学生的成绩一直在稳步前进,而第三组学生的成绩则在八周后开始突飞猛进。
由此,研究人员推断,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即时反馈的作用比其他反馈效果更好。
可见,即时反馈,才是最有效的。
不要害怕犯错,犯错其实也是成功的一个前提。犯错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无法避免的,但是,只有当我们在试错后将这种错误的经验及时反馈给自己,才不会一错再错,酿成大错。
12.搞定难以集中的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的行为背离动机与个人的主观情绪时,集中注意力就更加困难了。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为了培养自己看书时的静心和恒心,他每天都要坐在闹市看书,而且效率颇高,这是动机强烈的作用。再如,一个年轻人在地铁上看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时,拥挤的人群和周围人的说话声都无法影响他;但是,如果他看的不是一本小说,而是枯燥的课本,只要周围出现一个干扰因素,他就可能会走神。这就是情绪的作用。
对大多数人来说,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不困难,难的是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过,如果能够在行动之前对所做的事情产生兴趣,又能够有目标和反馈,加上快乐的情绪体验,集中注意力、控制思绪,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1994年冬季奥运会上,一位名叫黛安娜的运动员夺得了滑雪比赛的金牌。赛后,记者问她为何能发挥如此完美的水平,她却说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只是在专注地滑雪,当时的感觉“宛如一道瀑布飘然而下”。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心理学家米哈利·齐克森米哈里率先提出的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与这种体验相伴的,还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这是一种忘却自我的状态——当一个人正处于心流体验中,他的思绪除了集中在正在做的事情以外,任何穷思极想或忧虑心绪都会荡然无存,他会自动地抛开如健康、债务等生活琐事,会失去自我意识,也会忘记规划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时,为了做好手中的事情,对任何变化都能应付自如,他自身的潜能将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这种状态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一项针对6469名德国人进行的“心流体验”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说自己曾经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忘却周围其他事物和时间的存在;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