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3100000007

第7章 活着的波澜——鄞江水利文化(3)

4

游人只爱山川好,一饱因谁惠得来?

我无法想见,县令王元暐伫立在它山山顶,瞭望着深为洪涝咸潮祸害的这一方土地,江村凋敝,路有饿殍,心中该有如何悬想?也无法还原当时情景,不知多少民夫杂役,沿着鄞江两岸,拖曳着巨石一步步艰难行进?就在它山堰西北,一处已然如洞庭石府的古采石场,被确认为它山堰石料的来源。但我知道,每年它山庙会的时候,每一个鄞鄮后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自己的它山堰,于滔滔洪流与汹汹江潮中,屹立不倒……

有一个叫魏岘的宋人,“闲居十余年,日与田夫野老话井里闲事,且州家尝属以任修堨淘沙造闸之责,益得以讲源委,究利病,又考图志所载及前哲记文,粗知兴造增修之繇,参以已见,编为一帙”,即《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上卷杂志源流规制,及修造始末,下卷则皆碑记与题咏诗也。”

苍山不语立斜阳,江流有声话古今。它山堰终究寂寞着,寂寞地细数着自己的心事,天地间,鹭飞莺啼,萍踪云影……

和河流有关的一切——小溪港的前世今生

陆梅

1

如果用一条河来指代一座城、一个国家和地区,那么苏州河就是上海,黄浦江也是上海,漓江是桂林,沱江是凤凰,黄河是中国,湄公河是越南,恒河是印度,塞纳河是巴黎……这样的河,我们呼之为“母亲河”、“人类童年的河”。它可能存在了千年万年,沧海桑田,风水流转。它就像一棵根系发达的大树,支脉丛生,流向哪里,哪里就有河岸。朝着河岸的方向,就有村庄和故乡,有家园和文明。

我们的记忆里都有这样的一条河。我们喝着它的水长大。我们仰赖它引水灌溉,养育两岸子民。无论你走得多远,这条河都在你心里,它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你拥有了这样的一条河,你就有了方向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根”——它是生命初始的地方,是源头,是归属。

只有这样懂得了一条河的意义,你才会理解:能够用一条河来命名一座城,可见这条河有多么的不同凡响。——现在,我就站在这样的一条河边:千年古镇鄞江,宁波的母亲河。鄞江,既是一条河,又是一座城。城也不是一般的城,是千年古镇。历史上的鄞江这么描述:

鄞江镇,位于四明山脉东麓,浙东重镇。当宁波平原尚属海湾时,山脚已有先民搭建茅屋群居,有“四明首镇”之称。早在夏、商、周时建置鄞地句章,至秦朝置鄞、鄮、句章三县,鄞江属鄮县。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刘裕(小名寄奴,后为宋武帝),自余姚(句余)移置县治驻小溪镇(即今鄞江),为句章县。至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县治迁至三江口(宁波),鄞江镇在历史上作为县治州治长达509年。鄞江镇,历称小溪镇,至唐朝曾称光溪镇,后又称小溪镇闻名,及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始称鄞江乡。

从这段资料可见,鄞江镇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奔腾的鄞江,从漫长的岁月中一路流来,经历生,穿越死,岁月幽深而江河不绝。可以想象,千余年前,择水而居的先民们在四明山脚下,沿着河岸建起了村庄,开垦出田地,两岸子民代代繁衍,文明就这样开始了。

从地图上看,四明山脉千峰竞秀,形成万壑溪水汇涌,相聚于光溪河,而后分为三支:一支经它山堰,过鄞江镇,归入芙蓉江称鄞奉江,流经宁波市区成甬江,最后从镇海口流入大海;一支过光溪桥入南塘河,俗称上河,亦经镇中心流过鄞西平原通宁波城内;另一支由光溪鄞江镇小溪桥向北,经柴家至梅园大桥村,左纳建岙溪,长3.7千米,均宽约4米,为梅园、蜃蛟主要引水,排洪河渠。(见《鄞州水利志》2009年版)

确切说,从水系的流向看,汇聚光溪河的水,一部分流向了鄞江,一部分经小溪港,过光溪桥,分别汇入南塘河和小溪。也就是说,光溪河和小溪港既是鄞江的母亲河,又是宁波的母亲河。本来,鄞江镇曾称光溪镇,又唤小溪镇。镇名的更迭,都围绕着河流转,可见一条河在鄞江百姓心中的分量。

宋朝王安石曾赋诗赞叹鄞江:“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绿阴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这首诗题名《游建岙山》。建岙,也是小溪港的水流经处。王安石所吟颂的鄞江,当然也是小溪港。——其实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河不泛滥,清水不断流。如此,才是一条河最大的恩德。

2

水为人所用,而有了水利。对人类而言,水的唯一价值就是利用价值。若不是人类“掘地财,取水利”(“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在原始洪荒时代,所有的江河水系都是自然存在。但自有人类始,水利也就诞生了。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筑都江堰、秦人开郑国渠和灵渠,西门豹“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每一座传世的水利工程背后,都伫立着一个个治水英雄形象。

比如建它山堰的一代名臣王元暐。

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的它山堰,是与四川都江堰、山西郑国渠、广西灵渠齐名的我国四大古水利工程。

翻阅鄞州水利史,我的一个强烈印象是,自唐朝始,千余年来,历朝官员与百姓都在为堵与疏、淘沙疏浚、根治水患而殚精竭虑。“嘉定七年,权府提刑程公覃,捐缗钱千有二百贯,置田四十亩三角二十九步,收租谷一百一十四石一斗五升,系西郭斗斛,岁充它山淘沙之用。”“岁旱之时,民救将槁之苗,如救气绝之命,谷既在官,临时申请,缓不及事。近者连岁旱涸,岘多自出力,雇募开淘。”南宋魏岘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就“淘沙”、“防沙”、“护堤”等多有记载,似乎水利的重中之重就是堵与疏。以都江堰为例,其治水箴言是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即以疏通水道为重,以堵为辅。它山堰工程亦离不开这六个字。这也是中国古代经典水利工程的治水策略。

它山堰未建成前,鄞江上游江河不分,汇集四明山区354平方公里的水,经大皎溪、小皎溪、樟溪、恒溪等诸溪注入鄞江,江潮上涨时,咸潮循河流上行,“溪通大江,潮汐上下,清甘之流,酾泄出海,泻卤之水,冲接入溪。来则沟浍皆盈,去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见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唐朝前期,鄮县县治和明州府治均设在鄞江光溪镇,鄞江咸潮上涨至平水潭,沿北边上化山脚经北溪古港注入小溪港,直接影响鄞西地区七乡24万亩良田及民众的生活用水。王元暐筑它山堰,考虑的主要目的就是阻咸和引流。他发动民众疏浚北溪古港,导引溪流转入小溪港;继而筑围堰,截断江河,阻隔江潮上涨,再叠石成堰。总计堰长114米,面4.8米。堰成之后,江、河截然为二。上游来水由它山堰阻拦转入光溪河、小溪港,沟通鄞西河网,输送灌溉用水。

到唐朝中后期,鄞江的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光溪镇有得天独厚的三条水系,作为交通动脉。其中的小溪港,是鄞江桥通向今日宁波及邻县的主要上河水系,并因古小溪桥而得名。

3

未作此文前,我曾着意于厘清小溪古港和小溪港的地理概念、今昔位置,因有史料称:“小溪港一名柴家河,自鄞江镇光溪村的小溪桥入口至梅园大桥(旧志称建岙)。为梅园、蜃蛟一带主要引水河渠,这是今日所称的小溪港。而古小溪港的入口及港首河段已非今日可见。”魏岘在《备览》中的记述称“许家桥东有地名童家港,北有古沟,势与港接。今为沙塞,而淤沥尚在。耆老相传,此正小溪也。”这许家桥今已不存,亦无从考。童家港又在何处?有年长者凭着记忆指点一二,遗憾也已旧影无踪。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江河变幻,流水无情——当人类大规模的垦荒,沧海变了桑田;而一次次的洪水泛滥,更可以改变一条河流的走向乃至令它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世界上有多少河流就这样消失了,改道了。我们熟悉的黄河历史上就有过几次大改道,有人为,有水患。或许,这就是一条河流的真相。

这么看来,我更在意眼前看到的这条河:晴江岸边的光溪河。河水清澈,河床宽阔。它们本来就属同一条河。脑海里回放我那天无有准备的扑面而来,真像是一个葱茏静谧的童话!那梦幻般的绿啊,简直要把你通体染绿,直至化成一棵树——晴江岸边丰茂参天的栲树。我在黑陶的诗里认得它,“祠堂门口/一株千年苦槠/散发出一个又一个深重夜晚……”,(《徽州》)这苦槠,即是栲树。眼前的栲树林,如同一幅漫天漫地的宽银幕长卷,视野里近景是树,远景是树。每一棵都滴翠深浓,繁密交错。那些树,以最舒适最自然的姿势遮天蔽日,旁逸斜出。应和这铺天盖地的绿的,是眼前丰沛的溪水、对岸茂盛的芦苇,和头顶苍蓝的天。

顺着河埠头的长长阶石一级一级走下去,农妇们在濯衣洗菜,也有小孩子在戏水,正是夕暮时分,晚归的农人还在田里劳作。空气里漾动着草木的气息,晚风拂过栲树林的气息,水汽充盈的气息,以及那样一种奇异的、想要躺下来融入河岸的充满遐想的气息。我蹲下身,清凉溪水瞬间漫过手心,——童年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回来了!

总是这样,似乎所有芳草萋萋的江河记忆,都来自童年。只有在童年,在小时候才配有这样的一条河:水那么清,树那么密,天那么蓝……

我在这不动声色的绿的安详里,领受一条河和一片树赋予我的生命恩泽。

说来是常识,有水的地方必有田园,有田园的地方也必有树。这是人类在水利上堵与疏之外的第三种策略:保。也即是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保的关键即是种树。晴江岸边的栲树林有多少年了?老者说,那是清朝光绪年间,百姓为阻挡洪水侵蚀种下的。而你抬眼望去,鄞江两岸、远近山上到处是郁郁苍苍的参天古树,那样一种绿,密到你的眼睛睁不开。这些古树仿佛存在了千年万年,以自然生长的气势围成千重万重屏障,造福浙东桑梓百姓。

同类推荐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消夏集

    消夏集

    《品尚书系:消夏集》为作者谢有顺近年的散文、随笔精选,也是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的感性心语。一部分为生活记趣,或回忆,或写实,或在行旅中信笔写来,文字端庄而不失机智,多为温润之作;另一部分为精神沉思录,以读书觉悟人生,与先贤对话,从个体心灵中透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多为有感而发的锐利之思。文字优美而有闲趣,且不乏深刻,读之可以消夏,也可清心。这种义理方正而言辞讲究的学人笔墨,提供的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 香中别有韵

    香中别有韵

    本书稿是一位具有20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她的学生立足课本知识,深化阅读理解,读写结合的产物。分为三编,第一编文章为师生对书本中学过的名家、名篇的理解阐发;第二编文章为师生对生活中点滴的体悟;第三编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体会和研究心得。
热门推荐
  • 安然一笑暖晨光

    安然一笑暖晨光

    她,集智慧与美貌与一身的职业杀手,在一次任务中遭到算计,为了救情同手足的兄弟与敌人同归于尽。本以为自己气数已尽,却不料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了沈府三小姐身上。沈府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这位三小姐沈晨竟与她同名同姓,只可惜是一个娇弱、没有地位的庶出。等待她的不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无休止的遭人暗算和斗争。她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头脑和现代所拥有的智慧,化险为夷,不仅使自家的事业发扬光大,还遇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个他。他为了她,放弃皇位,与她浪迹天涯。在看似幸福的背后,又有谁知道她是走过怎样艰辛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记忆馆之天蝎座的告白

    记忆馆之天蝎座的告白

    绫音认识星野凉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会跟他谈恋爱。星野凉是谁?学校最帅最有钱的大少爷,却也是被绫音毫不留情地划归为“人渣”、“败类”的花花公子。可是,当爱情的磁场将人们牵到一起,纯真如小白兔的绫音也抵挡不了甜美的诱惑,跌进猎人的陷阱。误会之后还是误会,阴谋之外还有阴谋。究竟谁才是守护公主的王子?谁才是不断伤害绫音的人?记忆瓶开启的那一刻,眼泪在雨中飞。绫音收获的是黑暗的真相,也是黑暗中最光明温暖的爱情!
  • 夜浮尘

    夜浮尘

    世间之毒,相生相克,缘孽于此,爱恨不休,何以是劫,何以代价?黑与白,暗与明,纠缠不清,何以有志,何以坠落?好与坏,善与恶,变之所变,何以对,何以错?对又如何?错又如何?一切之念,只在情,难逃此劫……
  • 带着淘宝到古代

    带着淘宝到古代

    安小九浴室踩到肥皂摔了一跤,直接摔到了古代去了!穿越了,还是带着淘宝穿越的,于是安小九立志成为古代的马云!只是刚刚穿来就遇到了猥琐爷爷,极品奶奶,刁蛮小姑,不是想弄死她就是要卖了她!这些都不是事,咱有淘宝!古代的破碗放到淘宝里都能卖上不少钱,咱在古代也整个双十一!本想着随性而已,做好自己,可是未婚而有孕,安小九才知道在古代商女的身份有多低贱!低贱到,她买一送二都得不到未来婆婆的认可!身份的秘密,谁的阴谋?情爱的追逐,谁的生死?待回眸,我情深不变,你可还执剑护我?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网游之上古神器

    网游之上古神器

    刀尖跳舞、极限操作,网游界的巅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书友群:303989552,欢迎大家的加入。
  • 阴阳入殓师

    阴阳入殓师

    入殓师一职始于夏商时期,其工作是帮离逝的人梳洗装扮,让其体面的离开人世,传到近代,竟有人误以为东赢是其发源地,这是表面的记载,很少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存在,那就是灵魂入殓者,又称阴阳入殓师。
  • 桑利修道院

    桑利修道院

    本书为西方恐怖小说经典作品选集。不仅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故事情节曲折、诡异,除了恐怖元素,还体现了对人类情感、道德的探讨,可引起读者深思,很有意义。 《诅咒村》一篇,讲述了孙子在爷爷灵魂的引导下重返村庄,终于带领村民走出愚昧,重拾幸福的故事,令人深思感叹。 《失心之灵》是一篇复仇故事。阿布尼先生为了寻求长生,不惜杀害儿童以获得他们的心,却终被孩子的灵魂夺去生命,揭示了善恶有报的道理,引人唏嘘。
  • 梨园原

    梨园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鱼跃农门

    鱼跃农门

    投身农家的杜小鱼发现,原来小农女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地少要买田,没肉吃要开源,看病看不起要自个儿学医,除了种大米外还得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总之,纯靠天吃饭绝不靠谱! 所以,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农书绝不离手,种田高手绝不放过,杜小鱼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总能越过越好,一切都取决于态度! (新书闺门春事已开,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