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3100000006

第6章 活着的波澜——鄞江水利文化(2)

以上这些零碎的平时读书的心得,如果试着将它们拼凑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可接近或部分接近当年的真实情景,我不敢保证,不过试一下是无妨的。(年代和人物姑以《它山水利备览》所发布的为准)设想现在是中唐太和七年,数月不雨,郡城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生活用水断绝。作为明州附郭的鄮县令王元暐勇于任事,四处踏勘。在郡城南郊它山找到旧时废陂一处。山有两山嘴,即支脉,并分别向外延伸数里。一东北向,通江,江又通海。一东南向,通小溪,溪通城南。陂是现成的,挖深后可蓄水作水库用,然因江溪自古相通,故小溪之水亦受咸潮影响,无法食用和灌溉。王县长的科学做法是:采石山中,于两山嘴间筑一长堤,隔断江潮,并置闸门以便调控。生活用水紧张时,就七分入溪,三分入江。平常日子里就七分入江,三分入溪。同时努力开拓源流,封闭上源所有支道,连山上原有的三处洞穴,也分别置碣加以管理,不允许有滴水流失,保证它们能全部入陂储蓄。不清楚具体花了多少时间,但工程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西溉七乡之田,确保收成;南由小溪引水入城,以资民用。在此后的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时间内,基本保证了本县及郡城用水正常。原本令历代长官头痛的一个历史问题,到他手里就这样给解决了,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写诗歌颂他,赞美他,为他立祠堂,请封爵,并以王侯尊称。至于郡志所谓城里另凿二湖蓄水一事,王深宁《小江湖辩》已驳之,此不赘述。

站在初春阳光明丽的它山堰堤岸上,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为脑子里冒出来的种种念头所纠缠,那样子肯定显得相当的滑稽,甚至无聊。这是到后次日的下午,现实中的堰闸,比原先想象中更为生动,也更气派,虽然没法将它跟纸上得来的印象完全等同,但这些因年代久远记录传讹产生的差异,在传世文献中其实相当普遍。不信你翻开任何一个城市的地方志,仔细看上几分钟,都能发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新唐书》够权威了吧,称开元中鄮令王元暐置小江湖,同样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玄宗开元年号总共二十九年(712一741年),八年并故鄞州为鄮县,隶会稽,《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铭》称越州都督府鄮县是也。至二十六年复割鄮县置明州,而八年以前,二十五年以后,又焉能以中名之?又比如袁桷一代大儒,元初主修《延佑四明志》,居然连山在哪里也弄不清楚,只好感慨:“明郡以四明山得名,其山范不能定,或曰在越,或曰亡。”更要命的是,这座山,实际上就是它山的本名。魏岘当初编此书,类似的这些问题肯定也没少困惑他,因而说法上有所调整,改称元暐令鄞为令鄮、开元中为太和七年,想来也是不得已之举。宽容一点说,身为国家税务官,业余写书为家乡保留乡邦文献,能做到这样,实在也已经很不容易了。包括以上的这些讨论,同样也只是一家之言,算不得数的,不仅丝毫不会影响其历史价值,相反只会让它的脉络更清晰,身影更真实,水波更纯澈。在多年前遥献于它的一首诗篇的结尾,我曾这样写道:源头晃动着盛唐的光影,夕阳沧桑/涛声应和远处寺钟的幽鸣。/回来路上我问同行的水利专家:/“这里流出来的是智慧,还是水?”这一观点,我想我到现在还是坚持的。

链接:它山堰

地址:鄞江镇它山堰村

它山堰位于鄞江镇西侧它山之隅,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七十余年历史,为唐太和年间,鄮县县令王元暐率领鄞江人民历时三年时间建造而成。同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合称为全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简介:柯平,中国作协会员,诗人、学者、国家一级作家、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曾获《萌芽》创作奖、《人民文学》奖、《青年文学》奖、首届中国艾青诗歌节诗歌大奖、首届全国朱自清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作品有长诗《文化浙江》《历史与风景》《阴阳脸一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都是性灵食色:明清文人生活考》《明清文人生活考》《素食者言》《大话荤食:柯平与李渔的对话》《素材朝天:柯平与李渔的对话》等。

它山堰记

余一卒

1

世人皆知都江堰,而未尝听闻它山堰者不知凡几?

它山堰在浙东甬江上游。甬江上接姚江、奉化江。后者又汇聚剡源溪(亦名“剡溪”)和鄞江两源。它山即在鄞江折向处,仅一土丘,高数丈而已,谓之“山”,名不副实。其地处水北,与江南连绵的山岭断无瓜葛,为此称之为“它山”,方言音“tuo”意为多余。

此地历来为鄞县、鄮县旧治,一度还是明州(即宁波)州治所在。其名历代更替,而今以水为名,曰鄞江镇。故而当地有“先有鄞江镇,后有宁波府”一说,颇可自得。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日的宁波以大港雄姿屹立于太平洋之滨,数十里之外的鄞江古镇终于籍籍无名。

它山堰,也隐没在古镇的一角,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在农夫耕牛的凝视下,寂寞地偃卧着,沉默着,白云苍狗,落日余晖,一千年,白驹过隙……

2

鄞江旧镇,规模可观,依稀可见县州府治的格局。缓缓穿过局促的街道,孩子已经急不可耐了:“它山堰到底在哪呀?怎么还没到呢?”它山堰,这古怪的名称终究让她诧异莫名了。而我们山水迢迢地赶来,除了了却自己一睹堰坝风姿的心愿外,更希望的,不正是想让孩子看一看古人的遗迹?掬一捧鄞江水,摸一摸它山石,读懂古人的巧作,也读懂古人的智慧和襟怀吗?

它山堰村。它山堰路。它山堰终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两山夹一水。此为它山,彼作蛇山。当间便是鄞水。它山堰横亘其上,截径流为二。目之所余,田野辽阔无际,碧绿的庄稼一直延绵到天地相接的尽头。几点青山,数痕村舍,点缀其间,不是桃源,也似桃源。然而谁又能否认,这蓬勃的稼穑之美,这娴静而辛劳的田庄生活,不都有赖于它山堰的惠泽吗?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中记述:“它山之水,源自越山,委蛇绵历几二百里。”一脉出于四明山分水岭,一脉出自杖锡山,缘溪流,径深涧,越莽苍四明,伏剡地鄞州,源源不竭,于它山汇合并折流北向。然而,“溪通大江,潮汐上下。清甘之澴,酾泄出海;泻卤之水,冲接入溪。来则沟浍皆盈,去则河港俱涸。”独峙一隅的它山,即便雄健如男儿,虎势蹲伏,肩抵臂挽,却挡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源源清流。何况,其更像极了茫然无计的垂垂老者,踞坐怅望,咸潮日复一日地动地涌来。鄞鄮的百姓既不能积蓄鄞江水以资饮用,灌溉庄稼;又不能阻挡海潮倒灌毁坏庄舍农田,以致“田不可稼,人渴于饮。”

于是,唐开元年间,县令琅琊人王元暐“度地之宜,叠石为堰,冶铁而锢之,截断江潮而溪为之清甘(《备览·序》)”,“侯之为堰也,规其高下之宜,涝则七分水入于江,三分入溪,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备览·堰规制作》)”。后继者不乏增益其善。鄞江两岸,始得安定。自古水利兴则家国兴,唯有水利健全,才是农事桑麻稻粟之本,才有百姓安居乐业之属。它山堰虽不能开“天府之国”,却同样润泽了鄞鄮大地。

孩子迫不及待地跑上堰坝,好像要憋着一口气跑过江去。上游水面平静,下游更是几乎裸露了河床,无法想见“状如喷雪,声如震雷”的壮观场面。不过也好,坦坦荡荡,不是可以看得更真切吗?

平坦的堰坝如同一个休止符,上游伏流四出的源头活水到此洄滀,溯江而上的潮水而今已杳无踪影。《备览·堰规制作》中明确记载:“堰脊横阔四十有二丈,覆以石版为片八十有半。左右石级各三十六,岁久沙淤其东,仅见八九;西则皆隐于沙堰身中,擎以巨木,形如屋宇。”今日所见,共有三级。坝基宽阔几何不可见,巨石铺排,平坦如砥。碎裂而不紊乱,几乎陷没于河槽之中,仿佛也深深地嵌进了岁月的洪流里。第二层,堰坝主体,巨型条石顺水流方向层层垒叠,微微有倾角,宽数丈,高亦过丈,如墙如障,岿然亘立。坝顶收束,叠石方式同一,宽丈余,高半丈,水漫坝则倾泻无余,水滀止则通衢大道。坝顶上还横排一溜条石,两两间隔一步,作踏石,仿佛一道漫长的破折号,或者省略号,诱引读者无尽的遐思……

孩子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跌坐在踏石上。

“你看,这石头两端有什么?”我指着条石顶端“T”形的榫卯问。铁质铆钉牢牢地扦插在坝顶的石板上。

她俯下身来,探望玄奥,“这样,水来了也不会被冲走了。不过,这么大的石头,水能冲走它吗!呵呵呵!”她摆弄着潮湿的鞋子,颇有些不屑地说。坝顶的石板经过洪水淘洗,岁月剥蚀,已然斑驳陆离,而她刚才肯定又踩得水花四溅了。

其实,这看似敦实浑朴的堰坝,玄奥又何止一端啊?整座堰坝,并不是水平夯筑,而是微倾斜角,既可抵御上游水压,也利于水势下泄。石板与石板之间灌注铁浆,利以黏合巩固。还有为拦沙固石而“擎以巨木,形如屋宇”的“梅梁”,“其大逾抱,半没沙中,不知其短长,横枕堰址”,“每遇溪涨湍急,则有沙随实其中,俗谓护堤沙,水平沙去,其空如初”。可谓神奇!时间久了,关于梅梁的传说也流传开来了,有的说当时筑坝立堰之时,工人无法采伐深山绝壑里的高大树木,却随着暴涨的水流自行而至。还有的说那可不是普通的木头,都是成精的龙木,潜龙在渊,是镇水神兽……这座神奇的堰坝,给鄞江两岸百姓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激活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力——你听,“十里犹闻震地雷,海旦惊惧勒潮回。”(应煟《它山堰》)

你看,“梅梁偃蹇苍龙伏,石级参差白雪飞。”(魏雩《谒善政祠》)

你还可以想,“灵峦着色四时画,石濑有声千古诗。”(史弥宁《它山堰》)

几乎没有游客。几个少年一次次来回丈量着堰坝的长度,似乎还在细数坝顶石版的数量。然而每个人的计数前后总是差异;几个人合计,好像也未能统一。他们相携并举,一步一块石版,未到中途已然意见相左。他们哈哈笑着,笑声清朗而陶醉……

3

它山脚下,立了碑:它山堰唐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离现在多少年了?”孩子突然问。

“一千多年!”我想了想又说,“一千两百年左右!”

“呃!”她挠了挠头,默默地拾级上山。

“就是唐僧取经的那个时候!”

“哦!哈哈!原来这么久了啊!”她又笑着跑了起来。

我不知道她是否清楚“一千年”或者“唐僧取经”究竟什么概念?她经常出语惊人,我已经无法确知她究竟懂了什么,什么又是不懂的?其实,我又何尝读懂过一个孩子的世界呢?但我希望自己有能力与她一起构筑属于她的世界!

她几步跑上山——这真的不能称之为“山”——站在一座碑亭前端详。“片——石——留——香——?”她扭头看着我,也许是希望我能帮她确认。这是功德碑。阳面记述立碑事宜,碑阴镌刻《善政侯孚惠王王公碑记》,追溯王元暐立堰理水的功绩。碑亭后,它山遗德庙端踞山巅。大殿题额“远绩禹功”,祭祀的正是王元暐,配享的是为立堰筑坝做出牺牲的“十兄弟”。庙是旧址新葺。垒砌的石墙维护山体的同时,也夯实了古庙的基础,历数百年未曾崩毁塌陷。山门旁一棵柏树也许是前朝旧物,郁郁葱葱,迎风如炬。

史书上对王元暐的记述吝啬得几乎不着一字。但他留下的它山堰却实实在在地横亘在鄞江上,时至今日,还发挥着蓄水调沙的功用。后人感其德,以致在鄞鄮各地都建有它山庙;而它山堰高超的建筑工艺也泽被后世,成为水利学科的研究对象。

它山堰并不是单单一座堰坝,而是一座完整的水利工程。王元暐修建主坝后,又在下游回流的南塘河上依次修筑了乌金碶、积渎碶和行春碶三座碶闸,以启闭蓄泄。后继者中也不乏增制生利者。宋淳祐年间,郡守陈垲于上游百米处建回沙闸,以防流沙阻塞河道。南宋宝祐年间修建洪水湾石塘,明代嘉靖年间又建造角尺形石塘——官池塘,皆为蓄水灌溉、防沙泄洪之用。至今遗迹尚存。回沙闸遗存的石柱四根,孤峙于水面,上镌“测水尺”三字,并刻有水纹尺度;而各处塘岸还保存着旧时模样,即便破损颓败,却依旧记述着前人的遗泽……

我们沿着它山堰路回转,转角处不经意间瞥见墙上的路牌:王元暐路。路侧,刚修缮的一座古宅也挂上了“它山堰水利研究所”的牌子。

孩子又开始惦记着她的纪念品了,一把水枪,或者一柄折扇。我说是不是可以写一写今天见到的它山堰,也可以留作纪念的。她一撇嘴道:“我还是写写杭州湾跨海大桥吧!”——这也好。当我们疾驰在大桥上时,她着实被震撼了。她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人会有如此的想象力,居然在辽阔浩瀚的大海上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大桥?也许有一天,她会把跨海大桥和这座隐藏在山坳里的它山堰联系起来——不正是因为有了前人的不断尝试,才会有今日猛进如潮的洋洋大观吗?

同类推荐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黄龙自然保护区,因黄龙沟内有一条蜿蜒的形似黄龙的钙华体隆起而得名,历来被誉为“人间瑶池”与“人间天堂”。彩池、雪山、峡谷和森林谓之黄龙“四绝”。黄龙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风情也令人心驰神往。看罢此书,赞叹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热门推荐
  • 左摇右晃的世界

    左摇右晃的世界

    我是出生在农村的一位普通的80后,生长于农村,学习在农村,却生活在城市。这是我们一群农村80后的同一条路,故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讲诉读书时在农村的乐趣和长大后在城市的压抑,同时还有那青涩的迷茫的爱情,阿龟和阿狗是伴随我小时候的玩伴,直到我们都生活在城市,尽管我们不在一座城市,生活的模式也不一样,但依然能把我们牵连在一起的绳索就是儿时的相知,在高中时,遇到了小贵,阿基,博士等好兄弟,我们一起上演了我们的故事,在生存的基础上,有我们自己的快乐,同时,认识了缘起缘灭数次的紊,到后来还是未能走到一起。后来工作,认识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关心我,有的嘲笑我,在这些充满各种表情的环境下,我依旧如同大多数农村的80后一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小贵离开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我渴望已久的故事,有我一直梦想却未能实现的情节。最后,我在梦中遇到了阿影。
  • 噬龘

    噬龘

    一个新生废物导致支系灭绝,长大后也无力复仇,遇到喜欢的人也无力争夺……这是命吗?这是我所谓的活着还是我生就是蝼蚁……遇到你,生;不为了什么特别的理想,死;只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受委屈,这就是拼搏的目的。
  •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僵尸问道

    僵尸问道

    僵尸出没!小心!!!宅男张洋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修真界,成为一头最低级的小僵尸,凭借着一本《太阴炼形》混得风生水起、霸气凛然,留下了一段“僵尸会法术,谁也挡不住”的传奇。
  • 我和总裁结婚了

    我和总裁结婚了

    婚礼上一场陷害,她名声扫地,人人都欺她,踩她。一纸婚约,她成为云城霸主的掌心宝,小白花妹妹?踩!渣男?踩!想欺她?辱她?踩踩踩!夜少说,我老婆在云城就是要横着走。传言他不近女色,谁知婚后,浪漫大餐,英雄救美,土豪买买买,把她宠的无法无天。“夜少,你这样,我会误会你想追我。”“你竟然才看出来?看来我一直表现的不够明显!”苏沫,说好的不近女色呢?
  • 我是杀毒软件

    我是杀毒软件

    我游走在黑暗与光明之间,杀戮是我的挚友,邪恶是我的仆从,白骨累累化作我的权杖,鲜血殷殷染红我的披风,阴冷双翼所过之处,死亡的哭号必将震天动地!我是死神,同时也是一个杀毒软件。(新书《杀毒猎人》正式上传,恳请大家支持)(群:215053774)
  • 甜蜜爱恋之冷总的绝宠娇妻

    甜蜜爱恋之冷总的绝宠娇妻

    他是‘皓冷帝国’创办人,身价上衣且雷厉风行,所有人都知道他高冷且不近人情。她虽是豪门大小姐,却日日遭受家人的嬉笑冷落。直到遇见他,她的一切生活改变原样。她带球出国,五年后回归,他念她五年,只愿与她一起,不离不弃。
  • 英雄联盟之超越巅峰

    英雄联盟之超越巅峰

    当韩国赛区制霸英雄联盟的时候,本是游走于中国网吧比赛的他被人邀请,迷迷糊糊的来到了ogn韩国联赛。当中国玩家自己都自暴自弃的觉得韩国人不可战胜的时候,他坐镇韩国豪门中单替补,坎坎坷坷的开始了他正式的韩国联赛之路。谁又能想到,有那么一天他不再是以替补的身份纵横ogn联赛,带领战队一路过关斩将。也没有人能想到,当中国人绞尽脑汁邀请韩援加入中国联赛的时候,这样一个男人以绝对的实力跻身于了韩国三大霸主中单的位置!更没有人想到,2014年年末最受瞩目的话题竟然是——“恳请一个土豪,把那个男人从韩国挖回来!”读者群:341142624
  • 一学就会榨果蔬

    一学就会榨果蔬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远古时代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远古时代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