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女性往往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无论是她们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还是思维方式、处世风格,都有些与众不同。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不同”,才孕育出了她们不同凡响的成功。
1.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来规划
所谓成功,就是想去获得它的努力——无论是心理或身体方面——的结晶,而努力是优质产品随着欲望而来,欲望则是开创命运的原动力。
艾琳在谈到他们的经营历程时,曾如是说: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来开创,当你真正梦想要一件东西时,就一定能弄到手。蹲在家里等待机会的来临是最傻的事情,要想获得什么东西。就必须马上开始付诸行动,哪容得你东想西等。反正,只要你想到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有无论怎样都必须去完成的精神。”
如何将模糊微弱的“愿望”转变成清晰强烈的“欲望”是相当深奥的一种学问。若当真能转变成功,心中便会萌生一种力量驱使自己向前推进。想获得成功,最忌讳的就是没有目标、终日无所事事。要知道思想能控制行动,只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思想,你便可以创造出促使自己成就某事,获得某事的欲望。
以下便是将“愿望”转变成“欲望”,使梦想成真的方法。
(1)将以后六个月内想做的事情或想要的事物全部列出。
如果你觉得不可能全部列出,可以把太笼统或自忖能力不可及的事项删去。但基本上仍尽量保留每一项事物全数记在白纸之上。写完之后,你再仔细地从头看过一遍,若发现有即使花上半年时间也不见得能完成的事项,便加以删除。原则上,留在表里的事项皆须具备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可以完成的条件。需注意的是,列这张表时,心中必须先有明确的概念,深知自己所追求的究竟为何。想清楚之后,列表时才能依照欲望强度大小决定各事项的顺序。而在这种决定顺序的过程中,你便不难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及所谓的“第一欲望”。
这种列表的方法,对于做决定来说,可以说是最实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第一欲望找出之后,应清楚地写在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纸上,然后把它贴在自己容易看见的地方,譬如:洗脸台旁、床头或桌子前方等。
每天在睡觉前或起床后,便面对它大声念一遍。脑中有空闲的时间,也可用来思考这件事情,并想象自己成功时的情景。
如此继续一段时间之后,相信你会愈来愈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向目标的途中。但必须注意,这种方法一定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显出它的成绩。如果只做个一二天,你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的。此外,这种强化欲望强度的方法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从事,否则就没有意义,而且任何一丝消极的意念,皆有可能使你前功尽弃。
(3)若想经常维持强烈的欲望,信心是不可或缺的灵丹。但话又说回来了,灵丹服下之后,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效果。经过四五个星期之后,透过你的眼睛,卡片上的文字逐渐产生变化——原本单纯的梦想已经转变成强烈的欲望,这便奠定了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种变化是什么造成的呢?答案是,随着时间梦想已经深入潜意识之中,而潜意识也采取了积极的反应,并与意识连接,使之制造出炽烈的欲望,进而策动自己下决心展开积极的行动。
所谓成功,就是想去获得它的努力——无论是心理或身体方面——的结晶,而努力是优质产品随着欲望而来,欲望则是开创命运的原动力。强烈的欲望能带来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
就拿艾琳太太的例子来说,由于有欲望支持着她,故住进医院之后,她仍然不断地工作,充满着执着与无比的狂热。
介绍模特儿的行业是她在一年前才开始进入的。这一年间,通过经验,她认识到拼命努力地工作方为获致成功的不二法门,要使成功终归于自己,就必须以鞠躬尽瘁的精神连续不断地工作。
24岁时的艾琳便已胸怀大志,并以无比的冒险精神展开自己的第一桩事业——秘书服务业。
她的服务中心,从老板到员工总共只有一个人,就是她自己。后来,她替几位从事模特儿工作的朋友负责联络事项,才做不久,她便发觉将这种工作转变为成立一家模特儿中介公司颇有可为,加上她认为自己有足够能力,时装业界激烈的竞争又能激发她的斗志。于是,她便全力朝这方面发展。
踏上这条路之后,她经常一天工作13~14小时,这完全是由于有某种潜意识支撑着她,所以她让人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她的努力获得成功。如今,她的模特儿中介公司已相当具有规模,旗下顶尖的模特儿便有75人,每天接到的电话估计约有300个。
你也许会想,像她这种工作狂,平常不就没有空闲时间从事娱乐了吗?事实上,刚开始的时候,她的确很少有休闲的时间与机会,直到公司业绩日趋稳定,她才有了喘气的时间。她利用这多余的时间去上夜校,学习如何做好生意的一些必备知识。
也许你又要问了,这岂不等于根本没有休闲时间吗?若换做是旁人,这样的生活的确令人吃不消。但他们夫妇却乐此不疲,不但如此,艾琳还要业余照顾小孩与应付上门的顾客,简直就像一位女超人。
对于一对年纪不到40岁的年轻夫妇来说,这种成就应该可以让他们满足了,但他们却不如此,艾琳与盖瑞二人觉得现在只不过是蓄势待发的阶段,只要准备妥当,他们会随时展开下一个计划。
“我想做些别的事,像是制造一些东西——化妆品一类的东西,我有信心可以做得很好!”在她的办公室里这样说道。
由于化妆美容业界的经营十分艰辛,有人劝告她现在想搞这一行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其间竞争极为激烈,一个新兴的公司恐怕很难生存。
她以毫无畏惧、闪烁着光芒的大眼睛对朋友说:“没办法!从前就是这样,一旦当我们准备就绪,就一定会去完成。”
确实如此,如果是他们夫妇,这绝对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他们俩都是能巧妙控制自己的欲望、提早达到自己目标的人,在他们的热忱与决心面前,一切障碍尽被扫除。
2.女人不能缺少信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痛苦,却能克服它并向全世界投射出光明的海伦·凯勒的成功事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有时候,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总是像阿里巴巴那样喊:‘芝麻,开门!’就想把山真地移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把“信心”和“希望”等同起来了。是的,你无法用“希望”来移动一座山,也无法靠“希望”实现你的目标。但是,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相信“我确实能做”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信心是成功的秘诀。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拿破仑·希尔必定没有毅然的决心与信心,当然成功也就与他无缘。
当然,信心毕竟只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若离开了自己所具有的条件,信心也就失去了依托,难以使希望成为现实。大凡想有所作为的人,都须脚踏实地,从自己的脚下踏出一条远行的路来。
信心对于立志成功者具有重要意义,成功者大都有“碰壁”的经历,但坚定的信心使他们能通过薄弱环节,搜寻到隐藏着的“门”或通过总结教训而更有效地谋取成功。有人说: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人一旦拥有了这一欲望并经由自我暗示和潜意识的激发后形成一种信心,这种信心便会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感情”。它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进而帮助其获得巨大的财富与事业上的成就。所以,有人把信心比喻为“一个人心理建筑的工程师”。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信心在支持和推动着他们不断向自己的目标奋进。
拿破仑·希尔曾说:“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欺。”克服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的三重痛苦,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被称为“奇迹人”的海伦·凯勒的成功一生,无疑是这句话的最好印证。
海伦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儿,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又瞎又聋的小哑巴,那时她才19个月大。
生理的剧变,令小海伦性情大变,稍不顺心,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到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一位老师照顾她。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也是位有着不幸经历的女性,她10岁时,和弟弟两人一起被送进麻省孤儿院,在孤儿院的悲惨生活中长大。由于房间紧缺,幼小的姐弟俩被安排住进放置尸体的太平间。在卫生条件极差又贫困的环境中,幼小的弟弟6个月后就夭折了。她也在14岁时得了眼疾,几乎失明。后来,她被送到帕金斯盲人学校学习凸字和指语法,又做了海伦的家庭教师。
从此,沙莉文女土与这个蒙受三重痛苦的姑娘的“斗争”就开始了。洗脸、梳头、用刀叉吃饭都必须一边与她格斗,一边教她。固执己见的海伦以哭喊、怪叫等方式反抗着严格的教育。最终,沙莉文女士究竟如何以一个月的时间就和生活在完全黑暗、绝对沉默世界里的海伦沟通的呢?答案是这样的:自我成功与重塑命运的工具是相同的——信心与爱心。
关于这件事,在海伦·凯勒所著的《我的一生》一书中,有感人肺腑的深刻描写:一位年轻的复明者,没有多少“教学经验”,却将无比的爱心与惊人的信心,灌注给一位全聋全哑的小女孩身上——先通过潜意识的沟通,靠着身体的接触,为她的心灵搭起一座桥。接着,自信与自爱在小海伦的心里产生,把她从痛苦的孤独地狱中挽救出来,通过自我奋斗,发挥潜在的无限能量,逐渐走向光明。
就是如此:两个手携手、心连心,爱心和信心作为“药方”,经过一段为外人所不知的挣扎,唤醒了海伦沉睡的意识力量。一个既聋又哑且盲的少女,初次领悟到语言的喜悦时,那种令人感动的情景,实在难用笔述。海伦曾写道:“我在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没其他人,可以感觉到我当时的喜悦了。”仍然是失明、仍然是聋哑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10岁多一点,名字就已传遍全美国,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天。贝尔博士在这一天成立了他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若说小海伦没有自卑感,那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公平的。幸运的是她自小就在心底里树起了不灭的信心,完成了对自卑的超越。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20岁就精通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超过常人的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还著了7册书,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又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5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来认出你,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造命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信心,充满热忱。她喜欢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骑马。她喜欢下棋和用扑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就以编织来消磨时间。
海伦·凯勒,身为三重残疾,却凭着她那坚强的信念,终于战胜自己,实现了自身价值。她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没有成为政界伟人,但是,她所获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还要大。
第二次大战后,她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