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000000006

第6章 一代明君,开创大唐盛世(2)

等到关中迎来了大丰收,生产得到了恢复,李世民的统治也逐渐巩固。那时突厥地区连年遭到灾害天气,牲畜大量死亡。突厥可汗对各部进行勒索,各部纷纷叛离。李世民觉得时机成熟,就派大将李绩、李靖带领十几万军队出击突厥,俘虏了突厥可汗,东突厥灭亡。李世民见到突厥可汗后说:“当年我们歃血为盟,你也没有违背我们的誓约,所以我不会杀你。”还把他和他的家属安置好。然而突厥可汗住不惯房屋,在院子里搭了帐篷,每天和家人相拥而泣。李世民知道后,让他当虢州刺史,对他说:“虢州的野兽很多,可以打猎,和你家乡的环境比较接近。”可是他不想去,李世民又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赏赐了大量田宅。后来突厥可汗病死,李世民按照突厥的风俗施行火葬,为他修筑了高大的坟墓,让他的儿子终身袭得父亲的官职。

对于归附唐朝的突厥人,李世民不知应该怎样处理才好,于是召集群臣商议。有的大臣主张把他们分到内地的各州县,改变他们的生活和风俗;有的大臣如魏征等,认为突厥人来到内地会有后患,主张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居住。李世民最终采取了温彦博的主张,把归附的突厥人安置在河南朔方,保留原有的部落,维持原有的风俗习惯,仍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也有近万户突厥人住进了长安城,与当地人和睦相处、热闹非凡。李世民还任用了一些少数民族大臣,比如以智勇闻名的阿史那社尔,他被李世民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后在平定高昌的战役中立功,被封为毕国公。还有一位被封为左领军将军的契苾何力,他屡建战功,有一次他被敌军刺伤,李世民还亲自为他敷药疗伤。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大唐王朝,国力强盛,他和手下的将领们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四海折服,周边各族的首领派出的求婚者纷至沓来,所以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当时突厥、波斯、霍尔、格萨、吐蕃等都派出了使者前往长安求婚。李世民出了几个难题给这些使者。第一道题是分辨出一百匹小马的妈妈,松赞干布的使者让人把母马喂饱,母马吃饱后开始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他毫不费力地解开了这个难题。第二道题要用线穿过弯曲孔道的玉石,松赞干布的使者捉来一只蚂蚁,把细线粘在蚂蚁脚上,在玉石另一个孔处抹上蜜,蚂蚁闻到蜜香,使劲往里钻,结果又是松赞干布的使者得胜。第三道题是让使者分辨一根两头被削得一样粗细的木头,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松赞干布的使者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浮起,轻者是树梢,重者是树根。最后一道题要在五百个打扮得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的使者从一位老妇人那里得知公主从小喜欢涂香水,经常引得蜜蜂在周围飞,于是他辨认出了公主。文成公主进藏后将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儒家书籍、历法、医药等带了过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

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汗国强盛起来。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出兵平定漠北。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请唐太宗李世民当天可汗,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设置六都督府七州,统治漠北。诸部的首领纷纷说:“我们都是唐朝的子民,到天可汗这里来就像见到父亲,请在回纥、突厥部修建道路,称之为参天可汗道,我们世世代代都会是唐朝的臣民。”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逝世的时候,几百名少数民族首领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有的甚至剪去头发,用刀划破脸,割去耳朵,用鲜血去祭奠天可汗。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闻讯赶来,请求自杀殉葬。松赞干布也写信致哀说:“先皇驾崩,现在新的皇帝登基,如果有哪里的臣子不忠,我会带兵协助。”可见“天可汗”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是多么深入人心。

集思广益,改革吏制避专权

唐太宗李世民对政治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的吏制改革不但避免了大臣专权的现象,还加强了皇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李世民自己亲身经历过隋王朝从强盛到衰败的整个过程,隋炀帝刚刚登基的时候,隋朝还十分兴盛,储备的粮食够全国食用五十年之久,但是仅仅用了十三年,隋王朝就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落得了灭国的悲惨下场。他认真思考过这其中缘由,除了隋炀帝自己昏庸无道之外,政治腐败、官吏侍宠专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唐朝的时候继承了隋朝的制度,中央实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尚书省主要负责行政事务,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主要掌管军国政令,最高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主要掌管出纳王命,长官为侍中。唐朝初年,尚书令、侍中和中书令都是宰相,但是其中尚书令的地位最为高贵。

在唐高祖李渊统治时期,便对隋朝的各项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时期,中央和地方的机构改革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李世民起用了一些资历较浅、品位较低的官员来参与朝政,人数没有限制,也没有统一的名目和头衔。

贞观八年(634年)的时候,尚书仆射李靖因病向皇帝提出了辞职的请求。唐太宗求贤若渴,不想失掉李靖这个人才,但是看他的确是身患重病,就同意他先回去休养一段时间,但同时下令,让李靖的病情好转后就两三日到“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让他隔三差五地去中书门下执行宰相的职权,参与朝廷的决策。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又让李勣以太子詹事的名义担任中书门下三品,和侍中、中书令的职能一样。中书令和侍中是朝中三品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与中书令和侍中一样参与朝政。在那之后,“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成为用其他官职担任宰相的固定名称。李世民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十分的聪明,因为原有的三省长官人数有限,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参政决策的人数,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又不会苦恼于让谁担任三省长官才好。而且采用品位比较低的官员和三省长官一起决策,避免了权势大的官员过多,便于控制,还能让宰相之间互相牵制、制约,避免了权臣专权。随着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系列任官措施的改革,尚书和左右仆射的绝对地位开始动摇起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地方官必须德才兼备。他觉得地方官掌管一方百姓的生活和安乐,是亲民官,只有真正为民所忧、为民所思,才能胜任。李世民规定,地方县令必须由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推荐,刺史由他自己选拔,为了选好刺史,他把全国各州的刺史姓名写在屏风上,随时记录他们的各种事情,用来作为赏罚的参考。他还规定,地方官每年年末都要来朝廷汇报一次工作,吏部根据汇报和收集来的地方官员政绩,进行品级的评定,优秀的人进行升迁和奖励,政绩差的人进行惩罚和降级。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宰相班子和唐高祖李渊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渊的门第观念很重,对贵族出身十分看重,看不起布衣出身的朝臣。所以唐高祖时期的朝中重臣大部分都是贵族,比如裴寂、裴矩、萧瑀、封德彝、杨恭仁、陈叔达、窦威等,只有刘文静一个人是出身于庶族。刘文静的父亲本就是官员,勇猛善战,后来因为四处征战而战死沙场,刘文静袭任了父亲的官职,被授仪同三司。但是刘文静最后的下场也并不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时期,虽然他从小生长于显贵家族,也有些门第观念,但是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了解到百姓的苦难,又接触到了很多来自底层社会但是才华横溢的人才。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只要是有才有志的人,他都兼收并用,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职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就是出身于庶族,还有刑部尚书张亮出身于农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唐朝初年,朝廷的官吏大多由武将担任,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在沙场上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处理国事政务就开始纷纷挠头。李世民出身于关陇军事贵族,但是他决定选拔一些真正懂得治国方略的人才,来充实各级政权机构。所以到处寻求有才之士,一旦发现就破格录用。他没有受到关中思想的影响,在贞观时期位居相位的有二十五人,不是关陇贵族出身的多达十八人。关陇贵族是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的安全,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在最初的时候,六镇将士大部分都是鲜卑的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族的豪强,到了后期,汉族慢慢成为了六镇中数量最多的民族。这些人定居关中,各种民族互相通婚,慢慢地就形成了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的皇帝都出自于这个集团。

李世民还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命要由宰相讨论之后,经过皇帝的批准才行,这些被选拔出来的官员要轮流到中书省任职,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召见。在处理政事的时候,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要相互监督,起草文书的时候也要各抒己见,写好后还要经过中书侍郎、中书令的审查,再送到门下省进行审定,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要据理力争,不可以马虎了事。这样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和皇帝独断,又保证了各项政策法令制定的准确度。

君心若镜,兼听明偏信暗

在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来到长安,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做事,还曾经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以绝后患。李世民听后,立刻派人把魏征带来。李世民冷着脸问他:“告诉我,你之前为什么要在我和我哥哥之间挑拨离间?你有什么目的?”旁人听李世民这样问,以为是要跟魏征算账,都替他捏一把汗。但是魏征神态自若、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哎,可惜那时候太子没能把你杀掉,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李世民听了,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人会这样说话,真是胆大包天,但是转念一想,觉得魏征说话直爽,不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一挥衣袖说:“罢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就不要再提了。”

后来,李世民继位,成为一国之君。他提拔曾经反对过自己的魏征做了谏议大夫。恰好那时,李世民在镇压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各地的追随者们,那些人受到各种迫害都在伺机反叛,魏征就此事向唐太宗进谏说:“陛下,作为皇上要不计前嫌,以怨报怨无法解决问题,只能让祸根永远都清除不掉。”唐太宗觉得言之有理,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们,并派魏征作为特使,去做安抚工作。这样,一场一触即发的残酷战争很快就和平解决了。从此之后,李世民对魏征更加信任了。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君王,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和学识是不行的,还得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天生聪慧,自以为才高、骄傲自大,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所以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这样可以变得明智,如果只听单方面的话就会变得昏庸,也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治理天下的君王都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听完连连点头,赞同地说:“你说得真好啊!”

贞观初年,李世民的老部下,汴州刺吏庞相寿因为贪污被人告发,唐太宗极力袒护他,并派人告诉他:“我送你一百匹绢,以后不要再贪污了,你还是做你的刺史好了。”魏征知道此事后,当面责问唐太宗说:“庞相寿因为是你的老部下就可以不追究他的贪污罪,而且还厚赏他,你做亲王时有那么多的部下,如果他们都像他那样贪赃枉法,你又如何惩治他们呢?”在魏征的谏诤下,唐太宗不得不改变了原来的做法。

贞观二年(628年),魏征担任秘书监。李世民想要将官员郑民的女儿纳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了人家,立刻入宫进谏,他对李世民说:“陛下,郑民的女儿早已许配给了陆家,您没有详细查问就将她纳入宫中,如果这件事传了出去,该让百姓怎么议论呢?”李世民听后决定收回成命,但是房玄龄等人却坚决要执行诏令。这时,陆家也派人递上了表章,声称之前虽和郑家有资财往来,但是并没有正式订亲。李世民听得半信半疑,又把魏征叫来询问。魏征说:“陛下明鉴,陆家之所以否定此事,是因为害怕您以后会用此事加害于他,所以才谎称并未订婚。”李世民最终还是收回了纳妃的诏令。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夺嫡

    夺嫡

    大康王朝,朝堂争斗,风云诡谲,世家门阀,尔虞我诈……地球二十一世纪好青年陆铮,穿越成为江南陆家庶子,受嫡母排挤,遭家族流放,寄人篱下,受尽欺辱。逆境中,且看陆铮如何奋发图强,借势成长,最终庶子逆袭,搅动天下风云。
  • 战国之军师崛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战国,身处战场前线。连鸡都没杀过的白晖有三个选择,砍人、被人砍,不战被秦律砍。如何逃脱砍与被砍的命运?惊闻兄长姓白名起!白起:幸得吾弟!再无后顾之忧!秦王:秦有白氏兄弟,乃是秦之大幸!秦国士兵:白将军是个大好人!白晖:王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 三国之神兽奇兵

    三国之神兽奇兵

    穿越了,方莫一觉醒来回到三国,变成了一条狗,然后发现自己有一个金手指,开辟领土,就能获得各种恐怖的兵种。这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故事…ps:建了个群,909110926 新书:《大汉第一狠人》
  • 梦回唐朝做宰相

    梦回唐朝做宰相

    既然穿越过来,那就要有个穿越的样子,大唐我来啦!!!!
热门推荐
  • 看鬼

    看鬼

    整件怪事要从十年前说起。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郊区,风景秀丽、安静怡人,非常宜居。一些苏北、江浙地区的茶商、绸商因为常年要往返于两地,便在此处买地置业。庄家小楼的主人庄先生就是这样背景的一个商人。庄先生的儿子刚满六岁,为了孩子将来接受西式教育,庄先生举家从浙江搬来上海。除了庄先生一家三口,还有几个用人和管家阿难。庄家小楼的设计精致典雅,小楼在林立的别墅中格外醒目。庄家为人和善、乐善好施,邻里间对他们一家的印象都不错。谁也想不到他们搬来不到半年便突遭横祸。
  • hi甜蜜再恋

    hi甜蜜再恋

    当超级隐族嫡女苏安好在朋友圈po了一句——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之后天下第一美洛神:举报……秦大勺你家媳妇不爱你了,手动@怎么这么u秀路妙淼:实名支持……楼说的都是真的!系统自动@中……等到好不容易忙完工作的苏安好一转头就看到自家老公一脸委屈的看着自己,求亲亲求抱抱的表情太过强烈!坐等好戏的吃瓜群众,终于在凌晨时分收到官方回复别称自己的秦大勺:还没睡的都睡吧!众人狂晕……(作者是只会写宠文的木头……)
  • 奶爸的肆意人生

    奶爸的肆意人生

    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叶风表示无所畏惧,不就是穿越么?多大点事!当知道自己有个高冷绝美的歌后老婆时,叶风表示无所畏惧,反正我也不爱她,爱咋咋地!当见到自己那个粉雕玉琢的小闺女时,叶风表示无所……啥?哎哟,我的闺女啊,慢点跑,别摔着!“老婆大人,您看看我能不能搬回来住?”从那以后,叶风表示,为了依依,他要征服自己的老婆!多年后,站在巅峰的叶风参加一档演说节目时一脸深沉的回忆称:我其实只想陪陪我家的小宝贝,给她讲讲故事就好。至于歌王、影帝、教授、院士、诺奖、首富什么的……我是真的懒得做。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对钱不感兴趣!主持人:谁能懂此时我内心的mmp?群码:627919717
  • 入世红颜

    入世红颜

    她是困顿温柔乡的小雏鸟,要如何利用稚嫩的羽翼飞出牢笼?歪打正着的初夜,她和那个男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怎么是你!】……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老公:席少强势婚恋

    隐婚老公:席少强势婚恋

    精心准备的豪华婚宴上,妹妹挺着肚子来送祝福,一场蹊跷离奇的车祸,她锒铛入狱,三年铁窗生涯,她的心已冰冷如铁,出狱之日,竟是未婚夫与妹妹的大婚之日;“昔日所欠,必加倍讨还,一日不死,定永不罢休。”心寒如铁,冷眸如冰,无心无情,只为复仇,“我们结婚吧,你帮我应付我的家人,我帮你复仇,这是一笔好买卖。”原本只是一笔单纯的交易,可是……“你要去哪儿?”“与你无关。”“当然有关了,我是你丈夫。”“该狠的时候就不能心慈手软,除非你对他还余情未了。””你吃醋了?““这是我作为一个丈夫的权力。”拥她入怀,宠她入骨,再大的风雨,再远的路,有你相伴,便是晴天……
  • 守护之碧落天王

    守护之碧落天王

    吾纵横寰宇,喋血而生,武不输于人,文不显于世,试问天下英雄,谁敢与我争锋?敢问世间万道,谁敢与我论法?土鳖青年,梦魔缠身,千年守护,一朝回归
  •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心理科学》热评图书不管你长于哪个领域,精于哪种知识,都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你一定会发现,简单的现象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奥妙。认知心理学创始人迈克尔·S.加扎尼加推荐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手把手带领读者穿过雪片般的信息——从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角度来阐明我喜欢的精神状态——走神。他学识渊博、思路清晰、温暖热忱,像一束光一样,从未如此耀眼。在《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里,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走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走神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苦差事,还能让我们跳出自我束缚。它还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能力和同情心,让我们显得更有人性。此外,作者还解释我们为什么习惯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其实,这对我们形成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 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够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