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5200000014

第14章 且慢动手

危急时刻,一个微胖的壮年和尚突然出现在青年和尚身侧,对着山口之外的官军朗声喊道:“且慢动手!”

“老和尚,你还有啥好说的,痛快点,到底让不让路!”一个官军军官恨恨呵斥道。

“弥陀佛,难道军爷不识的这佛门之上几个金字吗?”壮年和尚反手指着夕阳下高大威武的寺院大门问道。

看着一群官兵乱纷纷拥挤着,竖着脖子,扬着脑袋瞄向寺院大门,壮年和尚带着嘲弄,又有些自豪地说道:”这金字可是先朝世祖皇帝亲笔题写的,难道军爷不晓得本刹是受到皇命护佑的宝地吗?“

直到这回还真有一些军官和老兵想到了一个故事,自己的千户所是驻守在前朝世祖爷诞生的宝刹附近的,只是没机会光临此等圣地而已,交头接耳一番之后,几个军官马上做出了决定:撤兵,回去请示自己的上司之后,再做计较不迟,否则一旦擅自闯进了这个特别的寺院,那可是杀头之罪,何必呢。

官兵来得快,走的也不慢,最让他们惊心的是,没等大部队退到山下,那些被青年和尚杀死的士兵竟然活蹦乱跳的追了上来,真是活见鬼了,直到后来,只有少数将领才明白其中缘故:那青年和尚会一门妖法,能将活人杀死,也能让死人变活。实际上这些下层官兵怎懂得那只是高深武功当中的点穴手法而已。

“多谢法师救命之恩,本王定当后报!”一场虚惊之后,躲在寺院之内的周王马上向青年和尚,也就是和木法师表示感谢不已。

所谓不打不相识,患难见真情。经过了避难之后,被大佛寺众僧,尤其是和木法师等人拔刀相助,落魄之下的周王第一次感到了朋友的珍贵,再加上此子并非无能之辈,野心驱使之下,他也很快就开始笼络人心,刻意与和木法师,以及铁师父等人交结起来。

“报,王爷,山下来了一大队兵马,根据哨位传来的消息,对方自称是陕西行省的,受丞相阿斯罕之命,前来迎接王爷到省台安歇!”一名亲卫在门外大声禀报道。

原来,多日的逃难,让周王的随行之臣产生了一些想法,如果说平安到达远戍之地云南,他们也可能忍声吞气的就范,但如今一路下来,对方竟然派兵围堵,显然是要致周王于死地,当然自己一群人也不会有啥好果子,肯定是殉葬的命运,按照教化学士的话说:既然对方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咱们就来他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反他娘的,联络地方大员,拥立周王登基称帝。十几个人这么一合计,很快达成一致,在征求周王同意之后,马上派出了学士教化等人,去了附近的陕西和甘肃行省。

说来凑巧,这陕西行省丞相阿斯罕本来是太师,铁木迭儿掌握大权之后,将他排挤出朝廷,外方陕西行省,自然对当今朝廷深怀不满,在得到教华等人的来访提议之后,马上表示同意拥立周王和世剌,并表示要亲帅勤王大军护送周王杀回京师,这不,很快派了部队过来,迎接周王就府。

可是好景不长,得知周王竟然在陕西落脚,而且还勾连地方图谋皇位,权臣铁木迭儿等人马上采取措施,一面下诏威胁,逼迫陕西行省迅速驱逐周王一行前去云南,一面派兵做出西进山西的架势;又暗地里派遣密使赶赴陕西,与平章政事塔察尔等人联络,暗示其找机会捕杀周王等人。

事故在某个夜里发生了。正当周王他们熟睡之际,塔察尔指挥自己的亲信部属首先突袭了丞相阿斯罕的居所,将支持行省丞相阿斯罕的文武以及亲兵仆属杀个精光,然后又对周王行宫展开了围攻。

行伍之人自然灵敏度与警惕性要超过一般人,何况还是逃难过程之中,周王他们自然尤其戒备。听到大街上的杂乱声响,他马上起身,迅速喊醒周围房间的随从,披挂整齐之后,派出两名侍卫到前门查看,自己带着一众文臣潜伏到了后门房。不一会工夫,前门就传来了急促的敲打声,紧接着是喝令开门的声响,一听之下马上明白发生了重大变故,怎敢迟疑,命令贴身侍卫悄然打开后门,与十几名亲信潜行了出去。

开始的一段时间还算顺利,等摸黑避过大街上的巡逻兵丁,摸到了西城门附近,遭到了戍卒的强行拦截,理由自然是没有丞相府的通行关文,什么人也不能随便打开城门进出,只把躲在大臣和亲卫之间的周王急得不得了。正无计可施,后面街道上突然一阵火光,夹杂着杀伐声传来,周王等人哪敢继续墨迹,趁着守门兵士愣着的工夫,迅速展开了行动,大开杀戒之下,剩余几个守门的兵卒哆嗦着打开了城门,放走了这群惶急的不速之客。

十几骑顶着凛冽的寒风,漫无目标的向着西北狂野奔驰着,一起跑到了天光开始发亮,这才敢停下马来歇息一番。

“王爷,敌人追上来了!”一阵马蹄声响时隐时现的传入众人耳鼓,疲惫不堪,肚子开始咕咕叫着的周王他们哪里顾得了其他,迅速爬上马背,继续朝西跑去。还好,一直越过了一道山麓,敌人的追兵也没有寻着自己的踪迹跟上来,可是清点一下人数,让周王大惊:几个文臣,像教习学士教化等人却失去了踪迹,看来是黑夜中没有跟上大队,跑错了方向。

同类推荐
  • 战争拾遗

    战争拾遗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战争拾遗》则是其中一辑。
  •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原为1854年兰克为巴伐利亚国王讲授历史的记录稿,在他逝世后的1888年正式发表。在总共19次讲座中,兰克概述了欧洲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在序言中,他对人类历史的进步概念做了反思,提出每个时代都是特殊的,有其独特的原则和效能。继而,按照编年顺序讲述了一系列的历史性事件及其看法:罗马帝国时期,东方与西方的联系是基督教得以传播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先决条件:形成民族国家和教皇特权的中世纪;欧洲大国产生的18世纪;以及兰克本人所处的“革命时代”,即他所称的危机时代。最终,他认为,人类虽然有可能在物质方面取得进步,但却完全不可能在道德方面日臻完美。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新书《小宋腾龙》,敬请关注!!
  • 捕快摸鱼指南

    捕快摸鱼指南

    “八大剑派由于生源分配不均大打出手,六扇门警告八大派,和谐江湖,和谐招生。”“据礼部文宣司主事悉,昨日朝会,神威大将军就明年预算拨款与户部尚书无法达成共识,以神鹰九击硬撼神农尺,现场一片狼藉……”“吾皇表示,开拓西域的步子要再大一点……”“据悉,某墨家激进组织表示,西域开发过快,会导致地区矛盾激化,需墨家前去调和……”六扇门皂衣王川奋力地把前面挤着看展板的老头老太太们往后推,胳膊酸痛气喘吁吁。不过是新闻联播而已,怎么这些个老人家和地球上一样,都爱凑热闹呢?
  • 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各位书友可以加群讨论:736020426)
热门推荐
  • 逃出孤岛

    逃出孤岛

    你见大战时跑去拉屎的主角吗?没有?对,我也没见过,绝对没见过。“王胖子?”“不认识,我跟他不熟。”吴明一本正经的说道。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近百年前,一群站在旧时代与新时代夹缝之间的“新青年”们,他们在西方科学文明的影响下意气风发地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在这片广袤且依旧弥漫着腐朽气息的土地上,扬起了他们的理想之帆,不畏艰难与险阻,冲破重重惊涛骇浪,将新思想、新希望、新气象带到了这片他们所挚爱的热土之上。当百年之后的我们再度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之际,他们的身影依然伟岸,是那个大时代中永远不会消逝的一道道丰碑。
  • A Group of Noble Dames

    A Group of Noble Da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也可以做个成功达人

    你也可以做个成功达人

    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它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常变常新的资本。”只有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够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够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 白雪公主历险记

    白雪公主历险记

    夏日的午后,两个头发凌乱的小女孩走出各自的家门,揉着惺忪的眼睛相视一笑。她们刚刚起床,脸上还有竹席的印痕,现在正好凑在一起,办家家酒。“我用沙子做个蛋糕,你去找点树枝煮面条。”“好,我还要喝咖啡。”“这样我们就会变成公主吧。”“对,喝咖啡吃蛋糕,一定会变成公主,我妈说,外国的公主都是这样的。”“我当白雪公主,你当什么呢?”“我……当长发公主。”“好,我们都是公主,将来我们都要嫁给王子,然后我们就是皇后了。”
  •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
  •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