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2400000012

第12章 生离死别(6)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曾祖母谢氏年纪轻轻便成了孀妇。但她“既已嫁到钟家,生是钟家的人,死是钟家的鬼。”立志守节,从一而终。她一人独守空房和丈夫的孤坟苦撑苦熬。为续丈夫一房人的香火,后来她抱养了亡夫长兄钟声尚7岁的季子钟体光为子,为子改名叫钟体昌。

谢氏含辛茹苦,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成人。钟体昌19岁那年,谢氏用纺绩多年的积蓄为儿子办了婚事。然屋漏偏遇连天雨,儿媳邱氏过门才6个月,儿子钟体昌又因疾一病不起。拖了3个月,无力回天,也撒手西去!望着冥冥中滋生不绝的苦难,她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莫非老天真的要叫钟氏一门绝后乎!

雪上加霜的境遇,让婆媳二人双双成了年少的孤寡之人,她们哭干眼泪,几乎哭瞎了眼睛。这一年,婆母34岁,媳妇才20岁。

葬了亡人,屋里更显得悲凉凄清。在一个有风有雨的夜晚,婆母谢氏对儿媳说:“钟家连遭磨难,不但家境贫寒,而且香火衰弱,现在也没有儿孙。我是钟家长辈,一个人守着他两人的灵牌和坟茔就是了。可你还年轻,趁早找一个合适的人户,嫁一个身强的夫君,不管再穷再苦,只要夫妻厮守,生个一儿半女,再过日子吧……”

儿媳邱氏闻言更是悲切,边哭边对婆母说道:“我不怨天也不怨地,只怨自己命如薄纸。婆婆,常言道,抬头三尺有神灵。神灵可鉴,您已为钟家守了10多年,历尽艰难,也尽到了您的责任,现在该轮到我来尽责了。您年纪也不大,才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后半生了……”

“媳妇此话差矣。我是长辈,又比你年长十几岁,当然该由我来为钟家守灵续香。”婆母对儿媳说道,“这些年,我已心如止水,意如礁石——你还是趁早择婿另居吧!”

邱氏听婆母再如此一说,哭得更是伤心:“儿媳虽未读过多少诗书,但先父从小就教我背读《女儿经》,我也知道嫁鸡嫁狗的道理。婆母您一个人孤苦伶仃,我走了谁来陪您?您能从一而终,如何我就不能!我丈夫在时我是您的儿媳,他走了我就是您的女儿。女儿也就是您的儿子。母子相守,天经地义。我愿一辈子与您厮守钟家,同甘共苦了度余生。如钟家真要绝后,也是天意。就是死了,我也能问心无愧去见他父子了……”

婆母犟不过儿媳,只好听凭她留在钟家。从此,婆媳二人共歇一室,共食一桌,共一油灯,共纺共绩。冬夜漫漫,婆媳二人回想起两代早夭的亡人,时时泪湿枕被;夏日长长,婆媳二人相互看着墙上飘摇的孤影,时时相对而泣。

日子就这样艰难地捱了过来。

云舫稍大时,祖母曾告诉过他:曾祖母性情贞静,一个人能长时端坐一室。为避寡妇门前的是非,她常年足不出户,很少说话,小心谨慎,不见外人。一年中只回娘家一次。逢生过节,儿孙们祝拜磕头,也在内室。到晚年,她每天早起后只是扶杖走出内室到院里看一下牲畜,尔后就归坐纺织,坐之犹如泥塑,静默少动,以至所穿衣裳数十年皆无破损。到了晚上,她又才扶杖在屋檐下走上一圈,看看院门关好没有,牲畜回窝没有,尔后再回房就寝。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变化。

“我侍奉婆婆60年,除了见她暗自泣过,从没见她笑过,也未见她怒过。她长久终日端坐,心无旁骛,眼不乱看,脚不乱动,手不乱举,就像一尊菩萨……”曾祖母去世后,祖母曾这样告诉钟云舫。

祖母邱氏大概也受婆母的影响,她也从不外出探亲访友,每次回娘家看望爷娘,想到婆母一人在家孤寂,总是次日就匆匆返回。她生性孝道心慈,精心照料婆母的生活起居。尽管到了晚年,她侍奉婆母依然如生母,直至婆母80而终。

邱氏进钟家9年后,即道光六年,为续钟家血脉,她抱养了亡夫堂兄钟体良的次子。这个一出生就抱养到家的婴儿,曾祖母谢氏为他取名叫钟毓桥,字凫山。其时,婆母谢氏已是43岁,邱氏则已29岁了。

钟家两代媳妇再一把屎一把尿地将钟毓桥抚育成人。道光二十六年,钟毓桥娶本邑油溪缠丝坝柯盛昌之女柯氏为妻。老天总算开了眼,钟毓桥与柯氏结婚后,道光二十七年八月初九,柯氏为钟家生下长子钟云舫——钟家这房人终于在两代孤媳的努力下,香火血脉得以相传,使她们几十年来的祈求成为现实。此时,谢氏已是63岁,邱氏已是50岁了。

“这钟省三不知从哪里修得如此功德,娶进门两门世间少见的媳妇!那谢氏邱氏,真乃人世中罕见的奇女子,她们所作所为,令人可叹可歌可泣!”邑中之人都如此叹道。

道光二十九年,县人将钟氏两代媳妇的事迹请旨于朝廷。连朝廷百官也为之感动,谢氏与邱氏均获圣旨旌表,同立节孝牌坊于江津县高牙场仙池坝,又立总祠于佛图关和夹滩场。人称“一门双节”。钟云舫长大后,为曾祖母和祖母牌坊题撰有三副对联。其中一联曰:

砺志与金石同坚,金可穿,石可泐,厥志不磨,经八十年之茹蘖饮水,岂缺波澜,妾心静水;

树坊作天地之表,天有尽,地有穷,此坊常峙,纂数万字之嘉言懿行,褒以德禄,帝命临轩。

这贞节牌坊自然令人仰而观止叹为观止,但那是钟云舫几代先人用了几十年艰难漫长的岁月,用了两个女子一生的青春、幸福和血泪铸就的啊!

钟云舫的母亲柯氏生于道光六年,虽她家境贫寒,但从小懂事,聪明伶俐。嫁到钟家后,她笃孝敏慧,烛事镜澈,严气正性,有不怒而威之慨。丈夫钟毓桥多病,婆母邱氏和祖母谢氏两重孀寡年高体衰,柯氏精心服侍,小心谨慎,赢得族中长辈、晚辈的赞誉。后来,她又为钟家生下两子两女。云舫几兄妹所穿衣带,都是母亲亲手纺织,且她日日夜夜纺绩不息。在云舫的记忆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母亲从早晨鸡叫到半夜三更都是像磨心一样地劳作,从没见她停息过。

到云舫5岁时,柯氏省吃俭用送他到私塾读书。她虽不识字,但警性善记。儿子读书时,她就坐在旁边,边纺绩边督促其功课。云舫虽是钟家长子,但其母对他绝不娇惯姑息,五六岁就要他像邻家的孩儿一样,在功课之余,要上山割草放牛,下地拔草摘菜。在柑橘成熟季节,母亲就让他去田间路畔捡拾可入药的橘子皮,每年卖得的二三串钱,须交母亲补贴家用。

母亲日夜操劳,才30余岁,她的生命就有些枯竭了,也得了痨病。但她舍不得花钱求医,依然强打精神操持家务。到咸丰十一年十月,她病情加重,日夜咳嗽咯血。云舫这年才14岁,看着躺在病床上形容枯槁,面如白蜡,气若游丝的母亲,他心如刀绞暗自伤心。作为长子,从十月起,他便请假停学天天守在母亲身边,夜夜在母亲脚下伴陪就寝,伺汤喂药。到十一月,母亲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起来。到最后,母亲呻吟的次数越来越少,呻吟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了。

那夜,无月无星,四处是一片死寂和墨黑。只有一点昏黄的桐油灯光,飘摇着映照着母亲那张惨不忍睹的脸。那夜,曾祖母和祖母、以及专程从油溪赶来外祖父柯盛昌、舅父柯务生都守在母亲床边。曾祖母佝偻腰身,眼泪汪汪地坐在母亲身边,无言无望地守着她的孙媳妇;祖母则不停地颤瑟着捞起衣襟擦着她枯涩的眼睛。

子夜时分,母亲回光返照似的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她微微睁开了眼睛,干裂的嘴唇蠕动了好久,终于发出了声音。她对围着她的亲人说,她捱不过去了,要先走一步了;她到钟家十几年纺绩所赚的5000余钱,全部交给祖母保本生息。她说,她死后,最不放心的就是婆母和婆祖母,如哪个能像她那样服侍好二重婆母,她在阴间必将保佑她并报之以福。最后,当她看着幼小的云舫几兄妹时,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可临落气前,她干枯的眼眶中不断地流着泪水,吃力地用手指着云舫,又一一指着他的几个弟妹。那枯槁颤抖的手指,那绝望无助的眼神,那痛苦留恋的神情,像刀刻斧凿一样留在了年幼的云舫心里。

在云舫和弟妹们声嘶力竭的哭喊声中,爱他们亲他们痛他们的母亲就这样闭上了她的眼睛——母子相见,只能在梦中了。这些年,云舫一想起他早死的母亲,他心里就隐隐作痛;一想起辛劳诚孝母亲,他就为母亲暗暗落泪。正如他父亲钟毓桥在妻子死时含泪哭挽的那样:“青年短命心难死;黄土长埋目未暝。”

而今,看着云笛死去的母亲,他更想起了自己早逝的母亲,想起母亲临死前的情景。夜风还在不停地吹拂着,他久久地望着冥冥的天空,静静地追思着一些逝去的往事,暗暗地垂落着心伤的泪水,直到远方的山坳边露出一丝清白的晨光。

……

挽联在冷风中颤瑟。花圈在荒草中踉跄。天亮了。屋后的荒坡上,一堆黄土渐渐垒高。这里,又多了个新坟。坟头没有墓碑,送葬的人们只能默默地注视着这堆掩埋了老人的黄土。少顷,黄土堆上,点燃了用谷草编的“火烟包”和香烛纸钱。缕缕青烟,直上云空。河风吹来,青烟四散……

“陈幺娘,这几两银子,一是麻烦您老请人给老人打块墓碑,怕将来云笛回来找不着他娘;二是请您老帮忙看照一下这坟墓。明年清明,我们再来给她老人家上坟烧香吧……”

云舫说完,转身又在坟头跪下,又给老人家上了几炷香,磕了几个头,然后含泪和竹波、秋霜默默地离开了坟地。天路苍苍,野草枯黄,身后的荒野中,只留下袅袅的青烟和秋蛩凄惶的鸣叫。

同类推荐
  •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身着白衫黑裤,衣袖半挽,不紧不慢地走进了西子湖畔香格里拉酒店的贵宾室。这和以往他出现在公众中的形象一样。在刚刚结束的一次演讲中,他惯常的口语表达、直接的观点,也和以往一样,赢得了笑声和掌声。这是6月的一天,他准备在这里接受专访。这位以六七百亿元资产数次荣膺中国内地“首富”的娃哈哈掌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个天生的营销员,善于营销一切,包括自己的观点。他以强势而闻名,在数年前的“达娃(达能与娃哈哈)之战”中,借力“民族品牌”发动了一场舆论运动,竟然奇迹般地撬动政治、法律和商业杠杆,迫使达能签下“城下之盟”,使毁约在先的娃哈哈实现独立。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围绕着他,美国诗歌渐行渐丰满:“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热门推荐
  • 监国公主

    监国公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与西夏国作战时,突然病死在军中。成吉思汗临终之际,特别任命三女儿阿刺海别担任监国公主,与国王木合黎一道掌管帝国,直到新合汗的登基。木合黎是成吉思汗生前最信任的军事将领,两年前被授予国王职务。设立国王,是成吉思汗掌管帝国行政事务的需要。但实际上,在成吉思汗时代,国王这个职务还仅限于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掌握实权。当成吉思汗感到死期来临的时候,为了让草原帝国安全度过权力真空时期,让他指定的继承人——第三子窝阔台顺利登上大汗的位置,就必须物色一个人来监管帝国处在非常阶段的统治权。
  • 郑板桥

    郑板桥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历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个性品行,深得后人的钦羡。作者是多年研究郑氏的专家,并有多种相关作品问世。本读本以简明、生动的笔法,状摹出传主的魅力人生及其艺术成就。
  • 空中有一颗桑葚树(中国好小说)

    空中有一颗桑葚树(中国好小说)

    他有一个贤妻良母般的妻子,却满足不了他内心真正的渴望。他有一个在醉了时就想去寻求慰藉的情人,周洁,却一直不肯娶她,最终二人选择了分手。他和在偶然当中结识后来又成为他工作同事的冯玲,游移暖昧,确又无法付出全部真情。从某种程度上冯玲原来是周洁的影子,他在现实与回忆当中游离着,渴望着精神上的相通却不得不屈服于肉体的欲望,始终无法高蹈于尘世之上,最终和冯玲还是双双坠入了俗不可耐的尘世之欲中……
  • 誓不成婚:踹飞俊俏小王爷

    誓不成婚:踹飞俊俏小王爷

    落魄富家女,带雇佣兵到闺蜜家里偷账本,拐跑闺蜜,去当山大王。和俊俏王爷谈朋友,转身,挥挥手:“对不起王爷,我只恋爱不成亲!”
  •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

    在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内部领导班子中,副手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其权力不是很大,但却是组织的骨干,发挥着承上启下、分工负责的关键作用。  而且,在领导学中,也非常讲究副手的辅助之道,即如何配合一把手更好地把工作做到位,凡精于此道的副手总能站得恰到好处,赢得一把手的赞誉,否则,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置。  《做最好的副手》一书对副手该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何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如何处理与同级副手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统御下属的诀窍及方法等作了详尽细致的介绍,这为所有的副手们解析了将来的发展之路,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本书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方法的指导性,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多鲜活的故事和经典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所有副手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若读者能够仔细品味琢磨,定会发现做副手的许多奥秘。
  •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什么样的员工是企业永远需要的核心员工?什么样的员工老板不会炒掉?怎样才能在失业的大潮中保留属于自己的饭碗?如何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获得升职与加薪的机会?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从从四个方面为职场人士剖析最新的工作理念,讲述了如何正确地做事、快乐地做事,打造高效的工作能力;强调了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板、同事、下属和谐相处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成为一名让老板离不开的核心员工。
  •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乞丐得到100块施舍,他就觉得幸福;烈日下的民工在空调屋里待一会儿,他就觉得幸福;房奴突然之间把贷款都还了,他会感到幸福;独身多年的老光棍突然之间取到了媳妇,他会感到幸福;亿万富翁治愈了绝症,他觉得幸福;罪犯刑满释放,他也会觉得幸福……幸福是一个人极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得了,幸福是一个人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幸福又是对生活的理性认知,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平常心态。农民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当成幸福;而商人则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当成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幸福没有尺度,只要我们平和得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随时都能得到幸福。
  • 帝少您的娇妻已上线

    帝少您的娇妻已上线

    推荐新文《重生No1:琏爷盛宠妻》就在隔壁哟,求收藏!素闻京城陆爷,为人阴险狡诈,薄情冷血,乖张戾气。偏偏生得清淡高雅,芝兰玉树,矜贵冷寂,禁欲矜冷。传闻,他不近女色,拒人于千里之外!偏生,对一人,疼到骨子里,执念极深!……他说:“绾绾,我这一生只为了遇见你,我叫陆遇,你叫顾绾,陆遇顾绾。”他说:“绾绾,你要复仇便复仇。左右,你杀人我递刀,残局我来收。你脏了的手,我替你擦。”……后来,所有人都知道,宁可得罪陆爷,也万不可得罪顾绾。顾绾,可是陆爷的心尖肉,得罪不得,招惹不起。
  •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书志传

    唐书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