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0100000002

第2章 晋南北朝社会组织(2)

古代昏礼,大抵废坠,如不贺、不举乐,虽尚沿袭其文,而已罕存其实是矣。[4]《晋书·礼志》:穆帝升平元年(357),将纳皇后何氏,大常王彪之,大引经传及诸故事,以定其礼。以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而咸康群臣贺为失礼,故但依咸宁上礼,不复贺。八年(364),台符问迎皇后大驾应作鼓吹不?博士胡讷议:“临轩仪注阙,无施安鼓吹处所,又无举麾鸣钟之条。”彪之以为“昏礼不乐,鼓吹亦乐之总名,仪注所以无者依昏礼。今宜备设而不作。”时用此议。永和二年(346),纳后,议贺不。王述云:“昏是嘉礼。《春秋传》曰:娶者大吉非常吉。又《传》曰:郑子罕如晋贺夫人,邻国犹相贺,况臣下邪?此便应贺,但不在三日内耳。今因庙见成礼而贺,亦是一节也。”彪之议云:“昏礼不乐、不贺,《礼》之明文。《传》称子罕如晋贺夫人,既无《经》文,又《传》不云礼也。《礼》取妇三日不举乐,明三日之后自当乐,至于不贺,无三日之断,恐三日之后,故无应贺之礼。”又云:“《礼记》所以言贺取妻者,是因就酒食而有庆语也。愚谓无直相贺之礼,而有礼贶共庆会之义,今世所共行。”于时竟不贺。此晋朝典礼,犹守不乐、不贺之故实也。然云礼贶共庆会,其去贺之实几何?《宋书·文五王传》:南平王铄早薨,子敬渊婚,庐江王祎白世祖借伎,世祖答曰:“婚礼不举乐,且敬渊等孤苦,倍非宜也。”当时虽为世祖所格,然祎有此借,可见时俗举乐,习为故常。王公如此,况于氓庶?《魏书·高允传》:允言“前朝屡发明诏,禁诸婚娶不得作乐,而俗不革变。今诸王纳室,皆乐部给伎,而独禁细民,此一异也。”《周书·崔猷传》云:时婚姻礼废,嫁娶之辰,多举音乐。可见南北皆然矣。徐孝嗣云:“三加废于王庶,六礼限于天朝,”《齐书·礼志》。信矣。违礼之失,大抵在于奢侈,致嫁娶不能及时。当时政令,深以蕃民为急,于此屡加督劝,然亦文具而已。《宋书·周朗传》:朗上书曰:“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特雉可以聘妻妾,大布可以事舅姑。若待足而行,则有司加纠。凡宫中女隶,必择不复字者。庶家内役,皆令各有所妃。要使天下不得有终独之生,无子之老。”此欲蕃民者之议论也。《晋书·武帝纪》:泰始九年(273),十月,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齐书·海陵王纪》:延兴元年(494),十月,诏曰:“督劝婚嫁,宜严更申明;必使禽币以时,摽梅息怨。”《魏书·高祖纪》:大和二十年(496),七月,诏“男女失时者,以礼会之。”《世宗纪》:正始元年(504),六月,诏“男女怨旷,务令媾会。”《肃宗纪》:正光二年(521),七月,诏“男女怨旷,务令会偶。”《周书·武帝纪》:建德三年(574),正月,诏“自今已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此蕃民之政令也。官为妃合,惟间施诸军士,[5]每致诒害闾阎。此固虐民以奉军,非真能行蕃民之政也。武定三年(545),齐神武请释芒山俘桎梏,配以民间寡妇。天保七年(556),十月,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有夫而滥夺者,五分之一。皆见《北齐书·本纪》。《北史·本纪》,五分之一作十二三。又天保六年(555),三月,发寡妇以配军士。史传所载昏嫁之年颇早,[6]梁武帝纳丁贵嫔,时年十四。《魏书·高允传》:允言“今诸王十五,便赐妻别居,然所妃者或长少差舛,或罪人掖廷。往年及今,频有检劾,诚是诸王过酒致责,迹其元起,亦由色衰相弃,致此纷纭。”盖既求满淫欲,又欲急求子嗣,故不得取女之年长者也。孝文将为废大子恂娶冯诞女,以其年幼,先为聘刘长文、郑懿女为左右孺子,则其一证。时恂年十三四。帝欲使旦出省经传,食后还内,晡时复出,日夕而罢。崔光言:“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大子幼年涉学,不宜于正昼之时,舍书御内。又非所以安柔弱之体,固永年之命。”帝以为然,乃不令恂昼入内。此已为有节限者。若齐乐陵王百年死时,妃年不过十四;琅邪王俨死时年十四,已有遗腹四男矣,或尚有女,为史所不载者也。尚主者年亦多小:如梁张缵,年十一,尚高祖女富阳公主。魏穆绍,年十一,尚琅邪长公主。齐文襄十二,尚魏孝静帝妹冯翊长公主。又神武为武成聘柔然大子庵罗辰女,武成时仅八岁。此等固或别有原由,不可以常格论,然贵族之习于早昏,则亦因此可见矣。其非王公贵人,则杜有道妻严氏,皮京妻龙氏,出适年皆十三,见《晋书·列女传》。史映周妻出适年十七;魏溥、董景起之死,妻年皆十六;张洪部之死,妻年十七;见《魏书·列女传》。宇文护母与护书,言“吾十九入汝家”,则多系贵族。不则民间为子取妇,利其勤劳,且为颇迟者矣。冀早育,乃求女之年长者,参观下文可知也。

孤贫不立之士,则有三十不昏如颜延之者矣。财产私有之世,女子若货物然,皆聚于多财之家,固事之无可如何者也。

职是故,当时之世家大族,虽高自位置,陵蔑庶姓,而贪其财利,与结昏姻者仍甚多。[7]《北齐书·封述传》:述为息娶陇西李士元女,大输财聘。及将成礼,犹竞悬违。述忽取供养像对士元打像为誓。士元笑曰:“封公何处常得应急像,须誓便用?”一息娶范阳卢庄之女,述又经府诉云:“送骡乃嫌脚跛,平田则云咸薄,铜器又嫌古废。”史以此讥述之吝啬,实则卢、李二家之求取,正因此而可知。此诚颜之推所谓“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者矣。《颜氏家训·治家篇》。嫁女既欲得财,取妻自望送赠。“为子取妇,恨其生赀不足,倚作舅姑之尊,毒口加诬,不识忌讳”,《归心篇》。又曷足怪乎?《抱朴子·弭讼篇》,载其姑子刘士由之论,谓“末世举不修义,许而弗与,讼阋秽辱,烦塞官曹。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绝,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其尝已再离者,一倍裨聘;其三绝者,再倍裨聘”。已则谓“责裨聘倍,贫者所惮,后所许者,或能富殖,助其裨聘,必所甘心,先家拱默,不得有言,血刃之祸,于是将起”。欲使“女氏受聘,即日报板,使时人署姓名于别板,必十人已上,以备远行及死亡。又令女之父兄若伯叔,答婿家书,必手书一纸。若有变悔而证据明者,女氏父母兄弟,皆加刑罚罪”。当时变悔者之多可见。《晋书·刑法志》述贾充等定律云:“崇嫁娶之要,一以下聘为正,不理私约,”盖亦以其纷纭变幻,不可胜理也。梁武帝时,富阳满璋之,为息觅婚。东海王源,嫁女与之。璋之下钱五万,以为聘礼。源先丧妇,又以所聘余直纳妾。中丞沈约奏弹之云:“自宋氏失御,礼教凋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沦杂,罔计厮庶;贩粥祖曾,以为贾道;明目腆颜,曾无愧畏。若夫盛德之胤,世业可怀;栾、郤之家,前徽未远;既壮而室,窃资莫非皂隶;结褵以行,箕帚咸失其所;志士闻而伤心,耆老为之叹息。”可见贵族之贪利结昏,与庶民无异矣。

古代昏姻自由之风,斯时尚未尽泯。[8]《晋书·王濬传》云:濬美姿貌。州郡辟河东从事。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濬告母,邈遂妻之。隋开皇初,乐平公主周宣帝后,隋文长女。有女娥英,妙择昏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宫,日以百数。公主选取李敏。贤孙,见《北史·贤传》。可见自魏至隋,匹对皆许男女自择。贾充有女,通于韩寿,即以妻之;魏大原长公主寡居,与裴询私奸,肃宗仍诏询尚焉;亦顺本人之意,非如后世谓女重从一,虽曰奸通,亦不容改适也。《晋书·潘岳传》云: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而归,亦可见当时妇女之自由也。惟昏姻由父母主持者究多,故指腹为昏等事,南北朝之世,亦时有所见焉。《梁书·韦放传》: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昏姻。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尝赡恤之。及为北徐州,有贵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乃以息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魏书·王慧龙传》:子宝兴。尚书卢遐妻,崔浩女也。初宝兴母及遐妻俱孕。浩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离昏尚颇容易。张稷长女楚琼,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是无子即可去也。刘妻王氏,椓壁挂履,[9]土落母孔氏床上,孔氏不悦,即出其妻。孙谦从兄灵庆,尝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此等似失之轻易,然与其强合,无宁听其离绝之为愈。《宋书·王微传》:微弟僧谦卒,微以书告其灵曰:“弟由来意谓妇人虽无子,不宜践二庭,此风若行,便可家有孝妇”,此乃欲束缚妇人,使不得去,则不敢不尽其孝敬,乃压制之加深,非能体念妇女也。然无子即去,在当时尚颇通行,则亦由此可见。《陈书·徐陵传》:陵第三弟孝克,[10]事所生母陈氏,尽就养之道。梁末,侯景寇乱,京邑大饥,饿死者十八九,孝克养母,粥不能给。妻东莞臧氏,领军盾之女也,甚有容色。孝克乃谓之曰:“今饥荒如此,供养交阙,欲嫁卿与富人,望彼此俱济,于卿意如何?”臧氏弗之许也。时有孔景行者,为侯景将,富于财。孝克密因媒者陈意。景行多从左右,逼而迎之。臧涕泣而去。所得谷帛,悉以供养。孝克又剃发为沙门,改名法整,兼乞食以充给焉;臧亦深念旧盟,数致馈饷;故不乏绝。后景行战死,臧伺孝克于途中,累日乃见。谓曰:“往日之事,非为相负。今既得脱,当归供养。”孝克默然无答。于是归俗,更为夫妻。学道之人,举动自异流俗,然亦可见当时视妇女名节,尚不甚重也。

改嫁实为恒事。后妃、公主,改嫁者亦甚多,魏孝武帝后,改适彭城王勰之孙韶,见《北史·献文六王传》。孝静帝后改适杨愔。齐孝昭后元氏,齐亡入周氏宫中,隋文帝作相,乃放还山东。后主后斛律氏,齐亡,嫁为开府元仁妻。胡氏后亦改嫁,皆见《北史·后妃传》。齐琅邪王俨妃,李祖钦女也,俨死,谥为楚恭哀帝,以慰大后,后进为楚帝后,齐亡亦改嫁,见《北齐书》本传。齐文襄长子河间王孝瑜之母,本魏颖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文宣以永安王浚妃配刘郁捷,上党王涣妻配冯永洛,皆高氏奴,此固由乱命,亦不闻其抗节不屈也。公主中如魏陈留长公主,本刘昶子妇,改适王肃,又冯翊长公主嫠居,孝武以之归周文。而民间无论矣。改嫁有出自愿者,《南史·徐孝嗣传》:父被害,孝嗣在孕,母年少,欲更嫁,不愿有子,自床投地者无算,又以捣衣杵舂其要,并服堕胎药,胎更坚,及生,故小字遗奴。亦有为亲族所迫者,《齐书·孝义传》:晋陵吴康之妻赵氏,少时夫亡,家欲更嫁,誓死不贰。义兴蒋儁之妻黄氏,夫亡不重嫁,逼之,欲赴水自杀,乃止。此逼迫之出于夫家者也。又韩灵敏兄灵珍亡,无子,妻胡氏,守节不嫁,虑家人夺其志,未尝告归。《北史·列女传》:钜鹿魏溥妻房氏,慕容垂贵乡大守房湛女也。年十六而溥卒。及将大敛,房氏操刀割左耳,投之棺中。姑刘氏辍哭谓曰:“新妇何至于此?”对曰:“新妇少年,不幸早寡,实虑父母,未量至情,觊持此自誓耳。”于时子缉生未十旬,鞠养于后房之内,未尝出门。缉年十二,房父母仍存,于是归宁。父兄尚有异议。缉窃闻之,启其母。房命驾,给云他行,因而遂归。其家弗之知也,行数十里,方觉。兄弟来追,房哀叹而不返。其执意如此。又:荥阳刀思遵妻,鲁氏女也。始笄,为思遵所聘,未逾月而思遵亡。其家矜其少寡,许嫁已定。鲁闻之,以死自誓。父母不达其志,遂经郡诉,称刀氏恡护寡女,不使归宁。鲁乃与老姑徒步诣司徒府自告情状,此逼迫之出于母家者也。盖终不免有因以为利之意也。以不再醮而见旌表者,亦时有之。刀思遵妻,普泰初有司闻奏,诏依式标榜,是旌表有式也。《齐书·孝义传》:吴翼之母丁氏,丁长子妇王氏,守寡执志不再醮,州郡上言,诏表门闾,蠲租税。《南史·孝义传》:霸城王整之姊,嫁为卫敬瑜妻,年十六而敬瑜亡,父母舅姑,咸欲嫁之,誓而不许,乃截耳置盘中为誓,乃止。西昌侯藻嘉其美节,起楼于门,题曰贞义卫妇之闾。又表于台。《梁书·止足传》:顾宪之除豫章大守。有贞妇万晞者,少孀居,无子,事舅姑尤孝。父母欲夺而嫁之,誓死不许。宪之赐以束帛,表其节义。《魏书·高祖纪》大和九年(485),八月,诏“自大和六年(482)已来,买定、冀、幽、相四州饥民良口者,尽还所亲。虽聘为妻妾,遇之非礼,情不乐者亦离之。”此与后汉光武、明帝诏饥民遭乱为贼所略,或依托人为下妻,边人遭患为内郡人妻者,得以恣去颇相似见《秦汉史》第十四章第一节。政令固应尔也。

同类推荐
  • 新中国六十年留学大事概览:1949-2009

    新中国六十年留学大事概览:1949-2009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工作和相应的政策建设方面出现了不断蓬勃发展的新局面。60年来,为适应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形势、新任务对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和政府就加强和改进留学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广大留学工作的管理者紧密把握不同时期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着力把握留学工作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留学工作的政策机制,创新和积累了出国留学、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丰富经验。
  • 蜀汉刘禅传

    蜀汉刘禅传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身刘禅,身处乱军之中,四周围全是喊杀之声,正在害怕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少主放心,只要我赵云活着一定带你杀出长坂坡去!”刘禅:………好吧,这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热血激情的年代。且看重生刘禅如何发展蜀汉,带领一帮蜀二代一统天下。《三国之小军师》即将完本,喜欢的人可以去看看。
  • 重生之我为许仙

    重生之我为许仙

    生而为龙需纵横,斜刀跨马尽风流!既然我来了,那就要留下痕迹!嘉靖隆庆,南疆北域,沙漠大海,四季星辰,通通都普天之下,唯我许仙!
  • 将白

    将白

    新书《无双庶子》已发布,希望各位读者老爷能够移步一观!!…………这是一个穿越回古代做王爷的故事。多年以后,有人想给赵显一身黄袍,有人想给他一顶白帽子。赵显语气诚恳:我生来为启而鸣,奈何王冠将白?本书原名《白王》,只是名字被占了,跟将夜没有关系~书友群号:640355806,欢迎催更~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热门推荐
  • 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低调是一种做人处世的大智慧。低调是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低调是不张扬的处世经。低调是暂时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到处炫耀自己,张扬自己,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人确实很聪明,但因为不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结果一事无成,甚至是落得了很悲惨的结局。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大有人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很多。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人怎么使用。懂得低调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懂得低调,懂得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会轻易使用。一味地耍小聪明,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不会帮助你成功,反而会招灾引祸。低调是一种更具智慧的竞争策略,低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自我保护。
  • 重阳盏

    重阳盏

    梨花千树雪带伤,一人白首孤月旁。阅尽凡间花模样,不如仙子略忧伤。《异帝王》一生戎马驰疆场,满身疾伤为谁,策马奔腾凯旋日,登高览望,万户烛光,风萧萧兮易水寒,君已成,汝在何方,当年城州郊外,为汝一诺痴狂,驰疆场,建勋功,帝业已成,汝在何方,本该佳丽三千!却做异帝王!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90后我们的青春

    90后我们的青春

    我们孕育在时代的转角处,突如其来的接受着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的改变,繁华的都市喧嚣了你我本该寂静的童年,那青春洋溢的时光总是漫步在校园,我们不知不觉开始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混社会,玩游戏,谈恋爱……那些肆意的青春,就这样在背后留下。
  • 春梦录

    春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马律师请站住

    竹马律师请站住

    他曾是她的阳光,却亲手把她推入悬崖;她年少时不知对他是爱,多年后归来,已经懂爱的她,是否可以带着满身伤痕和满目疮痍的心,再一次飞蛾扑火的扑向他?
  • 倒霉变成少奶奶

    倒霉变成少奶奶

    《替嫁太子妃》:(冲动是魔鬼……-_-|||)————————————【第一卷】:☆『蓝家祖宅』:——新婚不过两月的夫妻,此刻却各执一方的站在长辈的面前,手中各拿着一份离婚协议书,婚姻的保质期,原来不过两个月!「签字吧!」男人的声音冰冷。「…」古典的美人眼睛一眨一眨,成串的泪珠滴到了离婚协议书上。「快签,我没时间跟你耗。」冰冷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的厌恶,已经失去耐心。「…」可她都还兀自犹豫著,眼泪掉得更凶了,纤手在颤抖。「签字!」他咬牙切齿道,已经完全失去耐性。眸中喷着火。「…好…」细如蚊的声音,女人哽咽着。——大笔一挥,他与她之间,从此一刀两断!OK!既然他这么绝情,那她…还留恋什么?才一踏出他的地盘,她立刻变脸,刚才还楚楚可怜,瞬间变得笑容满面,还兴匆匆的向老友打电话:「嘿嘿,我终于离婚了,恭喜我吧…」————我的妈咪不简单:爱妃再嫁我一次:
  • 残疾总裁不离婚

    残疾总裁不离婚

    结婚三年,等到离婚之时才开始同床共枕!别人的婚姻有三年之痒,而他们的婚姻三年后才刚刚开始!!!(温馨文)
  • 都市修仙我为王

    都市修仙我为王

    昆仑界一代杀神,渡劫遭遇围攻,最终重生回归都市,成就最强仙王……
  • 谋心计

    谋心计

    是他们让我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越挫越勇的女子。是他们让我从一个逃避爱情的胆小鬼,变成一个可以坦诚面对爱情的勇者。曾经,我有我的理想和目标,却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去做选择的人。过去的曾经已成回忆,曾经盲目过的爱情,丢弃的理想和目标,已经显得那么不重要了。现在的我,明确怎么去用心看,怎么用心去抉择,怎么去看一个个过客的心,我有的不是所谓的读心术,而是用曾经的人生经历去面对真实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