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600000001

第1章 空腹 时尚养生的渊源 (1)

断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在西方被称为“断食疗法”,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辟谷”。六千多年前,埃及金字塔上就刻有这样一句智慧真言:“人吃进肚里1/4的东西养活自己,3/4的东西养活他的医生。”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人能够保持健康,使青春常驻,全靠每月断食三日和灌肠来清洗肠胃。”玄奘大师曾说:“五体之中任何一处罹病,首先要杜绝食物。”

断食疗法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它起源于宗教,并从佛教、道教中吸收营养,其根本特征是顺应自然、保持身体的洁净,发挥人体自身的力量来养生,并且强调“防病甚于治病”。

一、断食源于宗教

断食起源于宗教,尽管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教派也不相同,但几乎每一种宗教,都有谈到过“断食”这种养生传统。

1.密宗修法中的断食辟谷

著名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应该首先断掉食物。很显然,他把断食当做一种治病的首要方法。

当释迦牟尼还是年轻的印度悉达多王子时,他有一次出宫,看到自己在皇宫里锦衣玉食,外面却是饿殍满地,于是决定悟道,找到普度众生的方法。由于当时印度流行“苦行”,于是他向当时的苦行僧学习,认为要用自找苦吃的方法来悟道,比如不吃不睡,这种观念认为,身体上吃的苦越多,精神上就会越有灵性。悉达多王子带着五个随从,来到尼连禅河的加者山苦行林中,他不穿衣服,不避风雨。刚开始时,每天只吃一麦或一麻,后来又发展到七天才吃一麦或一麻,这样苦修了六年,身体已经极度消瘦,却还是一无所得。后来,他意识到了,为吃苦而吃苦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辅之以断食(就是下文中我将讲到的“坐禅”),终于修成正果。

佛教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也称目连),曾经向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湿婆请教:“弟子生病了,该怎么医治呢?”湿婆回答说:“断食是唯一的治病之本。”

不过,佛教大师们所提倡的断食,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在特定期间内断绝某种饮食。例如,断盐分的就称之为“盐断”,以降低食欲,减少身体中的废物和油腻物,保持体内清净。此外,还有断谷、断热食,而只吃果子的木食,等等。长期只吃木食的僧人有很多,“四朝高僧传”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例如,释慧藏说:“木食泉浆,澄心玄奥。” 意思就是说,我只吃果子喝泉水,内心更通透了,悟透了很多玄妙深奥的道理。释法忍说:“我只吃木食,穿麻衣已经30多年了,居住在幽林中,没有什么太多的欲望。有时吃一次就坐禅七天,有个夏天只吃了三斗米。”释法琳说:“我住在青溪等山中,吃果子,白天诵读佛经,晚上浏览俗典。”《宋高僧传》中也有许多“禁足10年,木食涧饮;独居禅寂,涧饮木食;终日瞑目,木食度辰”的记载。日本江户时代,有一大批“木食游行僧”,他们断除五谷,常吃果子,在各国游行,开导民众。

而佛教中关于断食可以治病的论述,就更多了。我国唐代高僧义净曾经深入西域、南海、天竺等地,游历了30多个国家,经过25年的考察研究,提出了断食治病这一观念。他在书中写道,南海各国的僧侣,凡是生病的,都以断食为治疗的方法。他还详细地写了一些断食的注意要点,用今天的话来说,意思是这样的: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应该先绝粒。即使很渴,也不要喝汤水。根据病的程度来禁食,或因人而异,不可墨守成规,或一两天,或四五天。我看到西天罗刹国的很多人,生病时经常断食半个月,或一个月,病好后才可以吃东西。他还建议将断食与催吐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可以更有效地消除体内的废物和沉淀。他还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作证:我自从知道以断食疗病之法后,20多年,只以这个方法疗身,没有什么疾病。

唐朝有名的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凡是生病的,绝粒7天,在这个期限内绝食的,大都痊愈了,如果过了7天还没好,再吃药也不迟。

《佛门中医概说》中还特别强调了断食对诸如痰荫、痈痤等疾病的功效。中医认为,对热病患者来说,带病强食是非常可怕的,是医家的大忌。(注:中医中通常把发热、伤寒、瘟疫等会导致人体发热的疾病称之为热病。)佛门中医还强调,断食期间及病后初愈都要注意休息,病后还可以喝点儿绿豆汤。如果身体没病,就不要长时间强迫断食,如果没有掌握断食的要领,会很危险。

佛教中关于断食的论述,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还有许多方法指南。汉文大藏经中,有一篇《佛说三厨经》,详细记述了一种特殊的断食之法,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第一种境界是让人自觉断食;第二种境界是让人听见了厨房的声音、闻到了厨房的味道却不想吃;第三种境界是让人感觉吃或不吃一个样,自然断食。如果能将这三厨法天天诵读,就能让人不感觉到饥饿,且长生不老。经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每一种方法所需要诵读的经文和遍数,并以三世诸佛菩萨为证:他们天天诵读,断绝了食欲,有的忘却食欲百日,有的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万年。经书中还说,刚开始诵读时,最好口动舌转,以默读的方式进行,有唾液了就吞下,前三天小便色赤,这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第三天后,身体非常虚弱,到第七天,身体逐渐变得有力起来,百日后,会梦到天厨的美味觉得饱,不想再吃人世间的食物了,满三天就功力圆满了,想吃东西时,就感觉已经吃过了,不吃也不觉得饿。

敦煌出土的一部医书中,还有一篇《佛说停厨经》,和《佛说三厨经》有些类似,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这样的:

如来在涅槃前,告大众说:我超度后,芸芸众生,仍然经历着大劫大难,仍然摆脱不了生老病死,这都是因为没有断绝尘世间的饮食和五味。世界万物,美味佳肴,纵然辛苦得到了、享受了,也会让人九孔长流、四大无常,让身体产生废物,破坏人的体脉,垃圾沉淀在体内。求名利、求美食,只会让人沉沦受苦。我教给你们停厨经,按照这种方法诵读,就能戒除贪欲,身体正常,不觉得饥饿,寿命极长。

后面详细记载了需要诵读的经文和遍数,还有断食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无论是俗人还是出家人,都要在佛前许愿,杜绝贪念,净化灵魂。舌头抵住上腭,不得出声,有唾液就吞掉,调整呼吸,前三天难以忍受时,可以服人参茯苓枣汤,或吃一碗茶,或吃薄饼。三天后,小便微赤,有睡意。七天后,效果开始显现,各种疾病和宿疾一并消除。两周后,梦见天厨各种香味,自然就不想再吃人世间的食物了,此时也不用什么都不吃,可以吃些茶果。三周后,身体开始强劲有力。断食前,可以先饮汁一两日,后稀粥。这种方法可以让人排除欲念,令魔鬼不侵。

这说明,佛教中不仅提倡断食,还有非常科学的方法指南。尽管它所宣扬的“佛前许愿”、“天厨”是不科学的,但它所说的精神调节、循序渐进、断食前要减食、断食中也并非什么都不吃等观点,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是很科学的。

佛教中还有“六斋日”这一说,“六斋日”原本来自于古印度的传说,即在每月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若月小,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二十九),是鬼神作恶害人的日子,所以要在这六天里沐浴断食,后来这个方法被佛教沿用。

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

我国古人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也发明了一种“洗髓”修炼法,具体说来就是先禁食一两天,而后延长到三四天,循序渐进,渐渐增加到28天,达到“伐毛洗髓、脱胎换骨”的效果。长此以往,就可以长生不老。

直到今天,世界上各教各派的信徒为了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灵性,年年月月,仍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断食。

很显然,在许多宗教里,都认为食物是身体的负荷,会阻碍人的修行。而且,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的种种社会活动,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即吃饭)的需要。因此,在不少宗教里,食物也是欲望之源,罪恶之源。在有些宗教大师的心目中,食物甚至等同于污秽物,例如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沐浴更衣、斋戒这一说,也就是在拜佛之前,为了表示对佛的敬意,显示自己的诚心,要在前一晚甚至前一周沐浴更衣,禁止荤腥食物。例如,《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有这样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修行人必须先持八戒,或两三日断食,以避免在修行时,身内之屎尿、涕唾等各种污秽物流出而熏污了佛。

这些观点多少有些迷信的味道,但必须承认,佛教中的断食既吸收了古印度的医学成果,也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作为一种养生疗病的方法,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站在使身体健康清洁(内洁)的角度来讲,是非常正确的。而且佛教中的断食还和精神养生结合在一起,它并非什么都不吃,而是提倡辅以心理上的清心寡欲和心如止水,还提倡循序渐进地减少饮食,这些做法都值得提倡。

但它认为食物是污秽物,一切疾病都可以通过断食来治疗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断食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2.佛教中的“坐禅”

说到“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禅”是佛教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虽然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却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古往今来,成为中国乃至许多亚洲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可究竟什么是禅,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但说起“禅”这个字,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出超脱、洒脱、大彻大悟这些词?没错,“禅”是一门学问,它博大精深,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这里我要说的“禅”,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代,“空腹养生”都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上的节制,它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调节。“禅”是空腹养生的渊源之一,古时候僧人以“坐禅”来修炼成佛,并辅以断食。现代人在空腹养生时,也可以用“坐禅”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为了能让大家对“禅”有一个更清楚的印象,我给大家讲个佛家小故事:

同类推荐
  • 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催眠是一门严谨的、系统化的心理科学。很多时候,催眠都具有神奇的效果,它能帮助人们克服许多人生难题,尤其是可以深入人心,探知人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心理意识。催眠心理学之于女人,更是实用至极。无论是女人希望通过催眠自己的心灵来获得宁静与幸福,还是想要通过催眠他人来探知他人的内心,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催眠心理学知识。本书从催眠心理学的历史开始谈起,运用趣味的语言来将看似难懂的催眠心理学简单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掌握并熟练运用。跟随《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跟随心理催眠师上官文姝一起去修炼心理催眠技巧,你将拥有开启潜意识、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功、幸福、快乐的心理秘方。
  •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人生活要幸福,必须要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女性这个群体。本书介绍了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在生理上要注意的问题,怎样从生理上呵护自身的健康,还讲到了如何面对女性的心理问题,如何维护夫妻关系,如何实现优生优育等等。是女性朋友获得幸福生活的得力助手。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是以“一年365天,健康每一天”的观点为出发点,着眼于四季寒暑变化及24节气的气候特征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告诉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节气里,从饮食、起居、防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呵护。
  • 抑郁症揭秘

    抑郁症揭秘

    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普通,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的一种疾病,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不愿意谈论抑郁症,甚至觉得从心里抵触、抗拒、排斥自己或家人患上抑郁症的事实。其实,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对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就可以治愈。本书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抑郁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热门推荐
  • 月河桥

    月河桥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末世重生之锦鲤空间

    末世重生之锦鲤空间

    末世来临,人类感染,全城闹丧尸!阮云卿,年仅十八岁的少女,在末世垂死挣扎十年,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重生归来,回到末世前七天,这时,父母尚在,挚友未亡,而他,还在等她。这一次,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保护好那些爱我的人,我爱的人。且看女主空间在手,神马都有末世愉快之旅,99%不会随便救人,1%得考虑考虑。总之,简而言说,这是一个重生少女在末世打怪夺宝最后找到真爱的故事,这是一对异能夫妻携手共创新世纪的传奇故事。注:此作品作者闲时之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封神演义故事

    封神演义故事

    《封神演义》以周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仙人妖三界大战、姜子牙伐纣封神等一系列故事,气势恢宏。故事曲折生动,想象丰富奇幻,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了一出又一出惊心动魄的神魔大战。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潜心研习,巧妙地将古典名著与孩子们的需要相结合,为小读者们引入浩瀚奇妙的经典文学旅程,让孩子们接触经典名著,亲近经典文学,不知不觉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 老大,你又黑了

    老大,你又黑了

    陆离是个孤女,因为长得特别黑,一直饱受着异样的眼光。她立志要找回自己的父母,然而当她踏破重重困难找到的时候,却发现她并不喜欢这个结果……甚至,她的黑都是因为她母亲……
  • 任光禄竹溪记

    任光禄竹溪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妈咪不好惹,爹地请放手

    妈咪不好惹,爹地请放手

    冷情的杀手在失忆后竟然性情大变,让她不解的是这个冷漠腹黑的总裁竟然会和她有剪不断的牵连,最后竟然还弄出一个更加腹黑的宝宝!看来她这辈子注定是要栽在这对父子俩手上了,悲剧呀!
  • 网游之极品房东

    网游之极品房东

    风流倜傥的华丽哥,巧计抢到游戏头盔,进入游戏成为高攻高幸运的隐藏种族,意气风发的他却迎来九个风情各异的美女房客,一不小心进错浴室,华丽哥彻底拜服,成为美女们的贴身保镖。
  • 异界召唤之神豪无敌

    异界召唤之神豪无敌

    穿越到了异界,手握神豪召唤系统,不但天天给我送钱,还能够召唤千古英雄人物。……耗费一亿两银子,武技【基础剑术】+1000层!!!耗费十亿两银子,你召唤了一支无敌军团!!!耗费了一百亿两银子,召唤了一个绝世人物!!!——多年以后,你身后猛将无双、谋士成群,带着无敌的大军,杀进了混沌。
  • 试婚男女

    试婚男女

    当80、90后相继步入婚姻的殿堂,当裸婚、试婚和失婚成为社会大背景下人们仓皇躲避的围城,究竟谁会用虔诚的心守候最初的爱情?
  • 女巡按之女中豪杰

    女巡按之女中豪杰

    包秀秀等一行人一路之上,虽然包秀秀女扮男装,假扮巡按,为民请命。替皇上代天寻授,为了丈夫八府巡按文必正的冤死而复仇。阴差阳错的被皇上真的封了包秀秀为八府巡按。管尽天下不平事。二夫人孟如忆熟背三从四德,扶左包秀秀和文必正的独子文小宝长大成人。孟如忆的好姐妹风尘出身的风四娘也获罪了。皇上下令师爷刘非,三年之内必须考取状元。为国效力。众人谢恩。一路之上的坎坷与磨难,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阴差阳错,刘非遇上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两人居然喜结良缘!秀秀该如何决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