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1600000004

第4章 序论(4)

然而,随着这种聊以度日生活的持续,他们的精神不仅变得愈来愈慵懒烦腻,而且其性情也发生了明显退化。《颜氏家训·勉学》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同书《涉务篇》也说:“梁世士大夫……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步行;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歕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朝士人的性情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堕落和颓唐,而是开始向女性化发展,在他们身上本应具备的男子气概,已基本被娇弱与轻柔代替。他们不仅与两汉时代那些格虎搏兽的壮夫或驰骋疆场的义士相比显得渺小羸弱,而且与魏晋时期那些饮酒放达或优游山林的名士相比也难免逊色。因为尽管魏晋名士缺乏四方之志,缺乏两汉士人那种性格的豪放和坚强,但他们至少在表面上还具有自己所谓的风度。虽然那些魏晋名士也时常沉湎于一己的不幸和凄苦中,但他们多少还有些能力对此予以掩饰,因而在有些时候便保持住了一种不忧不惧的超然姿容。南朝人则不同,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风度可言,在他们身上既很少能看到魏晋人那种飞扬伸张、顾盼狂傲的行为,也很少出现魏晋人那种放旷洒脱、孟浪怪诞的举动。与这种情况相关的是,南朝士人心理上显得更加脆弱,以至于难以承受外界的任何刺激。他们不仅在涉及世事的社会变动中感到惶恐茫然,而且在关乎自身的细小事件面前也要呻吟悲叹。如衔命述职或临行送归,这些本为仕者人生之常事,可在他们那里却显得凄凉伤怀,难以忍受。《颜氏家训·风操》载:“江南饯送,下泣言离。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为东郡。与武帝别,帝曰:‘我年已老,与汝分张,甚以恻怆。’数行泪下,侯遂密云,赧然而出。坐此被责,飘飖舟渚,一百许日,卒不得去。”类似情况在当时人的不少作品里还有具体表现,如“怀别心独忧,手泪方溅溅”(何逊:《临别联句》,《何水部集》),“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沈约:《送友人别》,《艺文类聚》卷二十九),此类如泣如诉的诗句,在当时的送别诗中俯拾皆是。因此可以认为,颜之推所说的“江南饯送,下泣言离”,确实是南朝时期的普遍现象。把这种现象解释成时人情感的丰富与真挚显然不大合宜,因为那根本无须总以如泣如诉的方式来表现,无须总伴随着泪水而涌出,“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文选》卷二十四)的安慰,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子安集》卷三)的赠言,同样也深深地寄托着真挚的情感。所以,从根本上说,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人心理的脆弱。

在南朝士人那里,不仅细小的生活事件就可以弹拨他们的心弦,而且树叶的飘落或节令的变迁也能引发他们情绪的波澜,令其兴叹连连,寥落不堪。伏挺《致徐勉书》云:“静居廓处,顾影莫酬,秋风四起,园林易色……怀抱不可直置,情虑不能无托,时因吟咏,动辄盈篇。”江淹《四时赋》亦云:“临飞鸟而魂绝,视浮云而意长,测代序而饶感,知四时之足伤。”这里,作者表述的既不是由重大变动所导致的内心惨痛,也不是因生活穷困所造成的内心忧伤,而只是一种由外界物色变化引起的愁思,一种因无所事事而带来的百无聊赖。如梁简文帝在《愁赋·序》中这样写道:“情无所治,志无所求,不怀伤而忽恨,无惊猜而自愁。玩飞花之入户,看斜辉之度寮,虽复玉觞浮椀,赵瑟含娇,未足以祛斯耿耿,息此长谣。”简文帝所表述的虽仅是他本人“无惊猜而自愁”的内心状态,但这种内心状态在当时士人身上普遍存在。总的看,当时士人的心理不仅表现得极其脆弱和易于伤感,而且还具有十分空虚与怠惰的特征。

南朝士人的这种心理,影响了他们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同时也限制了他们观照自然世界的视点,使得他们只能把个人的兴趣集中在那些落花飞絮、轻竹细柳等弱小之物上,而完全不去理会宫宇的巍峨和高山的壮观,不愿把这些东西予以再现。其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这些非常宏大的景物与他们的心理不大对应,在这些宏大的物象前,他们一方面会感到自我的渺小和压抑,另一方面又没有能力通过心理的努力去征服或超越,进而获取一种精神的愉悦。这样他们自然不会去仔细观照那些宏大的物象,或者即使去仔细观照,心物之间亦很少能产生强烈共鸣,结果那些物象也就同样不易得到展现。花、草、竹、柳等细小之物与此不同,这些细小之物一般都具有可怜易逝、轻盈柔弱的特性,它们的存在也都较为短暂,生死枯荣均听命于自然,显得漂泊无依,无力自持。这一切无疑与南朝士人的那种心理情态相呼应,可以引发出他们联想,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呼唤,所谓“仁者见仁”是也。所以,他们乐于表现这些东西,既可以在描写和品味这些东西的时候抒吐出自己的愁思,又可以在同一过程中打发掉无聊的时间,如梁简文帝在觉得“无惊猜而自愁”时,便开始“玩飞花之入户”了。无疑,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咏物诗大量产生由于南朝人写作咏物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自我排遣,这样便使得其中很大一部分篇什具有了消沉伤感的意蕴和低回婉转的情调,我们看谢朓的《咏薇蔷》:

低枝讵胜叶,轻香幸自通。

发萼初攒紫,余彩尚霏红。

新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

参差不俱曜,谁肯盼微丛。

这里,作者对蔷薇花的描写细腻入微,既展示了它美丽多姿的形象,又刻画了它弱小可怜的特点,但紧跟在这一切后面的却是一种失落与孤苦无依的意绪,尽管这意绪被表现得很朦胧,但毕竟还是可以体味到。我们再看吴均的《柳》:

细柳生堂北,长风发雁门。

秋霜常振叶,春露讵濡根。

朝作离蝉宇,暮成宿鸟园。

不为君所爱,摧折当何言。

在这首诗中,虽然吟咏的对象已不同于上一首诗,但从中流露出的意绪却基本一致。在作者的笔下,那株细柳一方面显得极其孤独和落寞,另一方面又好像充满了深深的怨思而无处诉说,最后只能发出一声“不为君所爱,摧折当何言”的无望悲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无望的悲叹中,仿佛还夹杂着某种类似于女子的心声,令人觉得似乎是一个女子在诉说幽怨。这一现象在其他人的同类作品中也时常可以看到,像沈约的《咏青苔》、《咏桃》,简文帝的《咏蜂》,鲍泉的《咏梅花》等,都反映了同一种情境。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我们已提及的这部分咏物诗中,是否包含了某种对妇女命运的同情成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其与当时的宫体诗联系起来考虑。

从现存的材料看,南朝时期凡写过咏物诗的人,大都有宫体之作;在那些宫体之作中,有一部分属于对女性的音容仪态进行品味玩赏,而另有一部分属于对女性伤感心理的描摹。这部分篇什或表现女子独处空闺的孤苦寂寞,或刻画她们惨遭遗弃的怨恨幽思。其中的意蕴极为低沉忧郁,而这恰恰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那部分咏物诗所具有的特点,这便说明了南朝士人们一定是抱着相同的用意去写咏物诗和宫体诗的。他们“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的目的,正如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所表述的那样,主要是为了“娈彼诸姬,聊与之谋”,或“代彼皋苏,微蠲愁疾”。他们的目的,既然已反映在对女子的描写上,那么一定同样会表现在对花草的刻画上。从某些方面看,花草完全可以象征女子,人们想通过描写女子去达到的目的,同样也可以借助于对花草的刻画来实现。所以,从根本上说,那部分咏物诗中所夹杂的带有女性色彩的哀怨之声,实际上只是作者本人心态的间接反映,而作者本人的心态之所以要通过这类方式来表现,关键在于他们本身就十分柔弱和带有女性的柔弱特征,在于他们内心的情思绵绵。

同类推荐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由涂世英、顾梦舟、李佳俊等编著。《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为援藏文学工作者集体创作,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广大援藏干部、藏族同胞为改变西藏面貌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感人画面,体现出援藏干部对第二故乡——西藏的热爱以及对藏族同胞的真挚情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人生总是会有阴晴变幻的坎坷,也难免铺天盖地的风雨,而谁的一生不是伴随着这些风雨起起落落,就像历久弥深的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让人充实无比,又回味无穷。风雨路上,期待你与作者并肩,共赴这场诗词之约。《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是作者用诗词体裁记录心情的一本个人诗词集,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系作者坚持创作的结晶。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热门推荐
  •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上穷碧落彻长戈

    上穷碧落彻长戈

    那一帧,雷雨连连,啸风寒骨,云中楼成就了他们的初见。烛影朦朦,含香沉沉,彻人心扉。纵前尘洗髓,那刻于灵魂深处的似曾相识,又应如何?等得久了便也忘了等待的寂寥,错得久了却亦忘了对错的相属。这一世,梨花树下酒肆小筑,他们又相遇了,他一眼惆怅,她一笑茫然,究竟是命轮的重复,还是纠葛的错杂。 有的爱是壮烈,有的爱是隐忍,有的爱却是不爱。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君临天下

    三国之君临天下

    重生汉末成了少帝刘辨,天下动乱,董卓进京废立在即,刘辨命在旦夕
  • 悍妃出没:王爷请小心

    悍妃出没:王爷请小心

    一道圣旨,女扮男装的她被迫以男子身份嫁给王爷,却也让他无比憎恨,百般折磨,终于被休。再次为妃,不料她仍是以男子身份嫁给了当世最妖孽的王爷,高调做起了历史上最祸水的男王妃。成亲当夜,她捏着他的下巴:“王爷,我是男人,你真想做断袖?”他露出一抹倾世笑容,挑开她的衣衫:“本王倾尽天下,只为你一人。”婚床上却伸出前夫的手扣住了她的身:”王爷请自重,这个女人还没有被我休了。”
  •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

    许多银行职员活没少干,班没少加,累没少受,可是离优秀却越来越远,如无头苍蝇,在职场中撞得满头是血,最终身心疲惫却两手空空……本书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针对困扰银行职员的“职业疾病”问题,展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讨论,为银行职员开出“治疗药方”。让银行职员能够跳出思想束缚、热情拥抱理想、努力拼搏事业、尽力挖掘资源、巧妙筑起阶梯,描绘自己的银行蓝图,成为不多事、会做事、能成事、领导倚重的优秀员工。
  •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神。“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
  • 末世控兽师

    末世控兽师

    黑暗过后,末世降临,天下大乱,在这个丧尸生物横行的世界里,仙门传人林影凭借家传御兽决,控制野兽,对抗末世,绝地求生。
  • 森罗拈花录

    森罗拈花录

    名捕殒命,旧案重现,森罗万象花落谁家?东厂?锦衣卫?潮信楼?海贼余寇?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
  • 我当驴友的诡异经历

    我当驴友的诡异经历

    我是一个野外探险俱乐部的驴友,在俱乐部里的代号是“玄子”。那天,我在论坛灌水帖子里发现了一个叫做“中国第一鬼村封门纪实录”的帖子,粗粗的看了一下点击率,才两千多。好奇心驱使下,我点开了论坛的帖子。中国第一鬼村封门村到底埋藏了什么秘密?1963年到1981年期间封门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村民们为何集体迁出?被勾起好奇心的我背上背包去鬼村探险,九死一生才回到城市。为了分享这个经历,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告诉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