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7700000003

第3章 序言

本书在对历史想象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之前,先有一篇方法论性质的导论。在其中,我试图以明白而系统的方式,阐明这项工作赖以确立的解释原则。在阅读代表19世纪欧洲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时,我发现很显然,要想将它们看成是历史反思的表现形态,就需要一种有关历史作品的形式理论。我在导论中便尝试提出这样一种理论。

在该理论中,我将历史作品视为叙事性散文话语形式中的一种言辞结构,正如它自身非常明白地表现的那样。各种历史著述(还有各种历史哲学)将一定数量的“材料”、用来“解释”这些材料的理论概念,以及用其来具象表现假定在过去时代发生的各组事件的一种叙述结构组合在一起。另外,我认为,它们包含了一种深层的结构性内容,它一般而言是诗学的,具体而言在本质上是语言学的,并且充当了一种未经批判便被接受的范式。每一种特殊的“历史”解释都存在这样一种范式。在所有比专著或档案报告范围更广的历史著作中,这种范式都发挥着“元史学的”要素的功能。

在描绘一种历史记述展现的不同层面,以及构造一种历史编纂风格类型学时,我用的术语可能令人眼花缭乱,但我首先确定了历史作品的显性——认识论的、美学的、道德的——维度,随后才进入这种理论工作所发现的历史作品隐性的、未经批判而认可的更深层。我与其他分析历史著述的人不同,我不认为历史作品“元史学式”的基础结构明显地由理论概念构成,史学家用这些概念赋予他们的叙述一种“解释”的模样。我相信,这些概念涵盖了作品的显性层次,因为它们表现在文本的“表面”上,并且通常比较容易辨认。不过,我区分了三种策略,史学家可以用它们获得不同类型的“解释效果”。这三种不同的策略我分别称之为形式论证式解释、情节化解释和意识形态蕴涵式解释。在这每一种不同的策略中,我又识别出四种言说模式,史学家可能用它们来获得某种特殊性质的解释效果。就形式论证而言,它们是形式论、有机论、机械论和情境论四种模式;就情节化而言,它们是浪漫剧、喜剧、悲剧和讽刺剧四种原型;而就意识形态蕴涵而言,它们是无政府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四种策略。种种模式的一种确定组合包含了某一特定史学家或历史哲学那种我称为历史编纂“风格”的东西。我在对19世纪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的研究中,将设法说明这种观点。我研究的历史学家有米什莱、兰克、托克维尔、布克哈特,历史哲学家有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和克罗齐。

为了将这种种不同的风格彼此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史学思想的单一传统的诸要素,我不得不假设一种深层意识,在此层面上,史学思想家选择了概念性策略来解释或表现他的史料。我确信,在这个层面上,史学家表现出一种本质上是诗性的行为。他预构了历史领域,并将它设置成施展其特定理论的场所,他正是用这种理论来说明在该领域中“实际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这种预构行为可能采用许多形式,这是一些用它们得以形成的语言模式来描述的类型。循着上迄亚里士多德,下至晚近的维科、近代众多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解释传统,我用四种诗性语言的比喻名称来称呼这些预构类型,即: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既然这种术语很可能使多数读者感觉陌生,在导论中,我会说明为什么要这样用,以及我将如何运用。

除了鉴别和说明19世纪欧洲历史意识的主要形式之外,我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要在历史学和历史哲学中确定那种任何时代都在使用的独一无二的诗学要素。人们常说,历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一种混合物。但是近来,当分析哲学家成功地澄清了在何种程度上历史学可能被视为一种科学时,对历史学艺术成分的关注却不多见。通过揭示出一种特定的历史学观念赖以构成的语言学基础,我试图确定历史作品不可回避的诗学本质,并且具体说明历史记述中令其理论概念被悄然认可的那种预构因素。

这样,在具有赋义作用的预构(比喻性)策略基础之上,我假设了四种主要的历史意识模式,即隐喻、提喻、转喻和反讽。这些意识模式中的每一种都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学规则提供了基础,以此来预构历史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能够用特定的历史解释策略来“说明”它。我认为,对于19世纪公认的史学思想家们而言,通过阐明充当其作品基础和指导的不同比喻方式,他们就能被人理解,并且,作为一种共同研究传统的实践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能建立起来。简而言之,我的看法是:占主导地位的比喻方式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语言规则,构成了任何一部史学作品那种不可还原的“元史学”基础。并且,我认为,在19世纪史学大师著作中的这种元史学因素构成了种种“历史哲学”。这些“历史哲学”暗中支撑起这些著作,若没有它们,大师们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最后,我想要说明的是,19世纪主要历史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和克罗齐)的著作,与他们那些被称为“正统史学家”的同伴(米什莱、兰克、托克维尔和布克哈特)的著作相比,只是侧重点不同,而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在史学家那里始终是暗含着的东西,在历史哲学大师的著作中则呈现在外,并得到了系统的论证。最重要的历史哲学家也是(或近来被发现是)一流的语言哲学家,这并非偶然。因而他们能够多少自觉地领会19世纪史学公认的“科学”理论源头处那种诗学的,或至少是语言学的基础。当然,这些哲学家设法使自己免于遭受语言决定论的批评,他们也以此声讨其反对者。然而,在我看来,无可辩驳的是,他们都理解我试图论证的精要之处,即,在任何尚未还原(或提升)到一种真正科学地位的研究领域中,思想依旧是语言模式的囚徒,在这种模式中,它设法把握住栖息在其感知领域的对象的轮廓。

根据我对19世纪历史意识的研究,可以得出的一般结论大体如下:(1)既是“正统历史学”,则同时必定也是“历史哲学”;(2)史学的可能模式与思辨历史哲学的可能模式相同;(3)这些模式实际上分析起来又是先于它的诗性领悟的形式化,并且是对特殊理论通常赋予历史记述某种“解释”模样的认可;(4)没有哪种确定无疑的理论基础能使某人正当地宣称一种权威性,从而认定某种模式比其他模式更具有“实在性”;(5)以上的逻辑结果便是,我们反思一般性历史的任何努力都被约束在彼此竞争的解释策略中选出的某一种中;(6)由此推论,选择某种有关历史的看法而非选择另一种,最终的根据是美学的或道德的,而非认识论的;(7)最后,对史学科学化的要求仅仅表达了对一种特殊的历史概念化形态的某种偏好,其基础要么是美学的,要么是道德的,而它在认识论上的论证仍然有待确立。

在按19世纪史学思想大师的著作出现的顺序进行分析时,我努力指出,他们的思想展现了在一般诗学语言中对历史领域进行比喻性预构的各种可能性。在我看来,对这些可能性实际上的阐发将欧洲史学思想带入精神上的反讽情形中。19世纪末,这种情形感染了史学思想,人们有时也称其为“历史主义的危机”。以这种“危机”作为其现象形式的反讽依然长盛不衰,从此成为职业历史学的主流模式,也深植于学术界。我认为,这可以解释以下两个现象:其一,现代学院历史编纂学的优秀代表在理论上的迟钝;其二,20世纪的文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对一般历史意识的不可胜数的反抗。我期望本书的研究既能澄清这种理论迟钝的原因,也能说明这些反抗的理由。

读者不可能注意不到,本书正是采用了一种反讽模式。但是,点明反讽的反讽却是有意识的,由此它代表了一种针对反讽自身的反讽意识的转向。如果它成功地证明了当代史学思想中如此之多的怀疑论和悲观论都根源于一种反讽式的精神结构,并且,这种精神结构仅仅只是人们在见到历史文献之前就能够采取的诸多可能姿态中的一种,那么,人们就能为拒斥反讽自身提供一些理由。于是,重构历史学的道路也将得到部分的清理,重构后的历史学作为一种学术行为,它所关注的东西将同时是诗学的、科学的和哲学的,这就如在19世纪历史学的黄金时代中那样。

同类推荐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根源。穿越战国,齐国太子,神级系统,无所不能。战国的转折点来自于他,改兵制,握兵权,废贵族,谋发展,新科技,扫文盲,举兵灭国,统一中原我为帝!结束了吗?没有!灭匈奴,平百越,战罗马,一统全球我为王!蓝星科技,灿烂辉煌在战国,宇宙文明新方向!最新签约新书《诸界最强搬运工》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大家收藏阅读。
  • 一品侯爵

    一品侯爵

    大明末年,朝堂党同伐异,一片混乱。国家风雨飘摇,四面楚歌。李沐不过一介白身,姻缘巧合之下,有幸成为宁远伯李成梁的世孙,靠着祖上爵位混军功,居然已经官居一品,世袭侯爵了。可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我要改变民族气数,必须操文武大权与一身,武官,我做得,那文官,自然也做得。晚明图景,精彩绝伦,既有皇权阉党,亦有秦淮八艳。既乱世烽火,又风流如画。历史,是记在书本上的烟火。风云际会间,总有一个人,轻轻撞了一下它。从此,换了人间。。。
  • 三国美人异传

    三国美人异传

    袁熙脑中忽然多出一段记忆,他发现自己未来很幸福,因为一代美女洛神都将为他妾;但他发现自己又将很惨,因为不久不仅老婆要被抢,袁家也会家破人亡,自己还被砍头,被送给害惨自己的曹老贼……怎么办?袁熙无语问苍天,如果真是预示着这样发展,那自己就逆天改命,扛起袁家吧!!!叫你还敢抢我女人(愤怒脸)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热门推荐
  • 公子如颜之王者红妆

    公子如颜之王者红妆

    他,是垠华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军,最潇洒的士大夫,年少得志,风华无限,甚至官至丞相。谁又知道,这样一个该是传奇的身躯下,是一个她。遭遇感情背叛从而改变了人生道路的莫红妆,在最终以为必死之际竟然重生,在这个满身伤痕貌似被追杀的小小身体里,重生。带着21世纪的记忆在这个陌生的垠华大陆淡漠了红尘,她只想要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可谁让她,遇到了他。他说:“不要怕,我带你回家。”他说:“若你是女孩子,我就娶你为妻。”他说:“红妆,离不开了,即使你爱的不是我,我仍然放不下,离不开,再遇上你之前,修从未明白动心是为何物,在遇上你之后,刻骨铭心,深到心痛。”还遇上了他,邪魅的君王,他从不把她放在眼里,觉得,这女人是自己的,不会跑掉,知道她又爱上别人,他再也坐不住,不就是放下身段么,女人,等了你七生七世,你就想这样算了?不可能。争个你死我活又如何,与我何干?我,早已无心矣。一个七生不离,一个七世不放,只有在最后,才能想起初见,她说:”我,叫红妆。“只此一句,注定一世伤,一世殇。
  • 海的梦

    海的梦

    《海的梦》写于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不断加快侵华的步伐,正值民族危难之际。巴金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类似童话般的奇异的故事,似真似假,如梦似幻,却真实的映射着现实。小说的结构方式别出心裁,上半部分通过女主人公里娜的口述,再现了“杨”和那个孩子率领岛国奴隶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壮举;下半部分通过里娜的日记,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 独宠娇妻:傲娇总裁,别这样

    独宠娇妻:傲娇总裁,别这样

    “陆霆天!天杀的。”怒吼的声音响彻在房间里,女孩摇摇晃晃的下了床,正在穿衣服的男人,听见女孩的声音,笑了笑“夫人不要急,为夫我这就满足你……”“滚!”她只不过就是昨天一不小心看了一眼帅哥嘛,没想到这男人这么小气,折腾了她大半夜,全身痛死了。“嗯?你确定还要继续滚?”男人厚脸皮地问了句。“你……”女孩被气得不轻,美眸瞪了一眼他
  • 奢侈:爱马仕总裁回忆录

    奢侈:爱马仕总裁回忆录

    全球奢侈品业最中心人物的切身观感与记录,一本纵横年代、地域视野,探讨美与创意之源的格调典范!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布朗卡特进入奢侈品行业,并空降到爱马仕这一豪华的星球。此书是他2009年从爱马仕离任后以日记体呈现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记录了在爱马仕担任CEO期间与全球各界名流的交往和这个行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通常断断续续写于旅途与公差途中。无论如何,此书的中心仍然是爱马仕这个奢侈品王国,它的理念、它的工匠、它的神秘,及展现在作者眼中的它的魅力和灵魂。
  • 苍帝劫

    苍帝劫

    一代茅山传人,踏上修行路。神魔妖霸居三界,看印峰如何带领亿万凡人游走三界之间,成就无上之道!你是妖?我就降妖!你是魔?我就诛魔!你是神?我就弑神!你是人?那好吧,跟着我了……
  • 恶灵画像

    恶灵画像

    随着落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变迁,这个原本安宁的城市犯罪率陡增,为了让落城走向更高的城市地位,当地政府以及公安部门决定引进一组国内从未有过的精英侧写师小组。这是一个超级优秀的侧写小组,从组长到组员虽然只有六个人,但是他们都是从国外高等学校以及相关机构学习归来的精英人才。他们有着超越一般刑警的侦查能力,判断能力,利用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掌控从而精准,快速的描绘出疑犯心理画像,开始了与那些恶魔们斗智斗勇的破案历程。
  • 培养青少年高尚品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高尚品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世间最可敬畏的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星空的可畏是因为其神秘与无限,道德的可畏是因为其来自内心的拷问;人生在世,既要无所畏惧地面对挑战,又要敬畏于高尚的道德律条,只有这样,人才不会迷失,才不会失去奋进的动力。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书。品性是做人的基础,德行是处世的根本。
  •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学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即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这一时期除带有深刻宗教色彩的诗歌外,还有大量骑士文学及反映民族及人生的理性文化,包括富有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寓言或童话,如《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及《辛巴达历险记》等。本书中主人物辛巴达一夜间沦为乞丐。他不甘清贫,决定出海远航创造财富。他七次出海,大船都半途沉没。他逃生到赛马岛被人追求;他落滩到蛇雕岛遭受猿人王和巨人攻击;他登上吃人岛又被恶人咬伤;他落难生死岛被海盗打伤;他每七次出海,大船卷进神秘漩涡,他被卷到海底王宫,被九头蛟捉住……
  • 见习大记者

    见习大记者

    这是个有痞子性格的见习记者的征途,...生活不止是诗和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的赚钱。没有钱谈什么诗和田野啊。
  • Loveand Friendship

    Loveand Friend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