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300000011

第11章 问题及其模式(三):积极生活和公民生活(1)

可以说,公民理想意味着一种有关政治知识及行动之模式的观点,它完全不同于我们前面所论述的经院学派—习俗的框架中隐含之义。在这个框架的限制下,个人运用理性,它向他揭示不变的自然的永恒等级秩序,吩咐他守在他的天性为他自己在社会和精神分类中安排的位置,从而维持着宇宙秩序;他运用经验,它向他揭示传统行为久远的连续性,并且只允许他维持这种连续性;他综合运用审慎和信仰,因为有时不期而至的特殊事件之流使他面对十分独特的问题,不论是理性还是三段论,不论是经验还是传统,都不能为此提供现成的答案。可以说,只有在这种时刻,他才像一个决策动物那样行事(并非不常见的情况是,这时他甚至更像是受启示录指引的真正信徒);至于在其他时间,他的行为都是理论家所谓的传统社会的居民的行为。说这么多会有论证过头之嫌,要看到政治过程往往(有人会说一向如此)是在得到公认和传承的行为模式中进行,对传统的解释也可以是复杂而自觉的政治决定。但仍然可以确切地说,与自己的同胞一起不断参与公共决策的公民,肯定拥有一种知识储备,使他能够超越等级制度和传统的知识,使他有理由依靠自己及其同胞的能力去理解和回应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事情。在永恒秩序的一个角落遵循习俗生活的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公民的共和国。假如他们坚信传统是对偶然事件的挑战做出的唯一恰当的回应,他们就不会运用他们集体的积极决策的力量;假如他们认为审慎是少数决策者对外部独特问题的回应,他们就会偏向于接受君主的“一人掌舵”;假如他们认为普遍的等级制度是一切价值之所在,他们就不会有意为此而结合成一个独立的决策者主权团体。公民必须有一种知识理论,让他们能够在公共事件的公共决策上享有很大自由。试图将公共生活建立在只让人们承认普遍秩序和特殊传统的认识论基础上,会受到某些限制的妨碍。可以说,佛罗伦萨政治思想的历史,就是一部令人吃惊地,但只是部分地摆脱这些限制的历史。

有证据表明,14世纪的思想对佛罗伦萨公民精神的描述,是在一种普遍秩序和权威的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背景可以同时从等级制度和启示录两个角度来说明。人们对但丁(1265—1321)的公民爱国主义有着强烈的记忆,但是他认为,使佛罗伦萨摆脱宗派统治,是使意大利在一个普遍帝国中恢复政治和精神健康的一部分;就他的思想的这一部分而言,他认为人类的改造是由帝国而不是教会的权威完成的,这使他设想有个皇帝从阿尔卑斯山下来,这既是一个世俗事件,也是一个神圣事件,它在启示录时代的背景下早就有过预言,如我们所知,那是一个通过把赎罪视为世俗过程而建立的时间背景。世俗权力和启示预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把帝国视为一个救赎机构的但丁,将图拉真和查士丁尼放在与基督相去不远的位置上,又将布鲁图斯和卡修斯同犹大一起放在地狱的最底层。共和国作为一种世俗权威模式,是在帝国的背景下观察的,而帝国又是放在普遍救赎的启示录背景下观察的。但丁的世界观,从极为高深而复杂的意义上说,既是世俗的也是等级制的,但是就它是等级制的而言,它描述人类的人格和政治上的完美是在永恒秩序中占据适当位置而实现的;就它是启示的而言,人类的完美在于在蒙受神恩的历史过程中扮演得到神启的或模范的角色。两者强调的都不是与公民同胞一起参与集体的世俗决定。等级制度从形式上是君主制的,受到自上而下权威的支配,帝国的等级制反映着宇宙的等级制,因此是不变原理的表现。但丁的爱国主义有着皇帝党(Ghibelline)和帝国派的性质;这使他的时间观具有启示的而不是历史的维度;他认为世俗统治就是永恒秩序在其中重复和恢复的帝国,而不是一个特殊团体在其中决定他们有什么特殊使命的共和国。

但丁在《天堂篇》中给了弗奥雷的约阿希姆以高贵的位置。[64]约阿希姆的教诲或源自于他的传统重新出现,与公民人文主义不同凡响的先驱之一、罗马的煽动家科拉·迪·雷恩佐(1313—1354)有关。科拉运用其有着神授魅力、简直是偏执的人格力量,要把罗马居民组织成一个类似于公社的团体。可是他发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把14世纪的城邦说成是与古代共和国相同——并且把他本人视为它的“护民官”,宣布罗马人民对作为他们推选出的主教的教皇,对作为他们推选出的君主的皇帝,以及对作为臣服于他们的帝国的整个世界,拥有不可减少的直接权威。这种主张通过暗示普遍帝国的连续性来肯定共和国,故也难怪,在科拉第一次丢掉权力,他在阿布鲁齐的一个约阿希姆派隐修团体那儿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以“第三时代”使者的面貌出现,召唤皇帝接过他所预言的改革教会和统治世界的使命。[65]对他而言,就像对但丁一样,共和国、帝国和启示完全是一体的;虽然只能用强大的神授魅力来解释科拉本人长期被当真看待这一些现象,但他那些声明的内容,不论是所谓共和国的护民官还是“第三时代”的使者,在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头脑看来并不荒唐。人文主义先驱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从科拉的共和国中看到了一种有望使意大利和世界恢复美德的预兆,但他同时也看到,希望科拉通过恢复共和国来恢复美德,希望教皇从阿维尼翁返回罗马来恢复美德,或是希望皇帝从阿尔卑斯山下来让意大利恢复秩序来恢复美德,这三者是不一样的。彼特拉克并不是一个很投入的政治人,没有对不同的统治形式做严格的区分;此外意味深长的是,在阐述恢复美德的想象,他没有用启示录中的预言来壮大声势。[66]人文主义学术的技艺,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在塑造古代美德的形象时太人性化,在塑造时间中的人生形象时太社会化,这就不会为先知语言的类型和符号留出太多的空间。另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是,对那位护民官夸下的海口最不感兴趣的似乎正是佛罗伦萨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为共和国制造一种夸张的象征符号,或是给他披上启示录式的雄辩的外衣,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它了,并且能够为它的效用提供一种特殊的现实主义解释——尤其是在他们更不受魅惑的时刻。但是,也正是这些佛罗伦萨人,在随后的两百年里,对公民意识及其问题做出了最深刻的表述;虽然这些表述最受益于人文主义的思想和写作方式,但启示录模式此时还远未在他们的思想中说下临终遗言。

在15世纪早期——不往更远里说——的佛罗伦萨作品中,尤其是在科卢乔·萨卢塔蒂(1331—1406)和莱奥纳多·布鲁尼(1361—1444)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与上述思维方式的断然决裂。对这个题目做过最全面研究的现代作家是汉斯·巴隆和奥根尼奥·加林。[67]他们的著作享有盛誉,亦实至名归,但在学者中间仍是有争议的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小心地走自己的路。在佛罗伦萨的意识形态模式中,可以看到后来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似乎是没有多大疑问的。首先,过去的一种很有基础的神话(认为佛罗伦萨城最初是朱利乌斯·恺撒士兵的定居地)被迅速抛弃了。取而代之的神话宣布,这个城市是罗马共和国的基础。在稍后的著作中,布鲁尼甚至打算追溯得更加久远,认为佛罗伦萨早就是伊特鲁里亚各城邦共和国中的一员,它们在罗马统治这个半岛之前就很繁荣。布鲁尼是想暗示,这些共和国被一个共和国吞并,为后者蜕化为专制世界铺平了道路(这预示着马基雅维里的一个观点)。把共和统治与恺撒的统治对立起来,把后者等同于暴政而不是君主制,并不是偶然的,这可由同一时期的一种努力来证明,即放弃但丁所描述的布鲁图斯的可耻死亡,拯救他的历史形象。[68]但丁把布鲁图斯看作反叛上司的人;因为这个上司预示着未来的皇帝,他统治着人间的等级秩序,就像上帝统治着自然的等级秩序一样,所以但丁把布鲁图斯和卡修斯同背叛了上帝的犹大放在一起。但是在后来发生巨变的历史想象中,布鲁图斯(卡修斯从未享受过这种理想化)被描述为共和国公民的典范和诛杀暴君者,恺撒则被谴责为暴君和共和国的颠覆者。[69]这里不仅有神话的修改。佛罗伦萨人眼中的人类权威及其历史的整个形象,经历了戏剧性的重建,它被剥夺了连续性,而且——这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日益世俗化了。在所谓的帝国历史观中,政治社会被设想为存在于生活在天国和自然的等级秩序中的人们之间;它的正当性和它赖以进行组织的范畴是超时间的,变化只能是退化或恢复。因此,归属于帝国,像归属于君主制一样,就是归属于超时间。那些不论从教皇至上的观点还是从政治现实主义的观点,强调帝国或君主制是“地上之国”(civitas terrena)的人,当然会强调它们的世俗性质。新的观点则宣布,佛罗伦萨共和国是一个高贵的理想,然而它是存在于当下和它自身的过去之中,这个理想只归属于另一些共和国和存在着共和国的既往时代的某些时刻。共和国不是超时间的,因为它不反映与自然的永恒秩序的简单一致性;它有另外的组织方式,将共和国和公民身份视为首要现实的人,会不明言地对政治秩序和自然秩序进行区分。共和国有更多政治的而不是等级制的特点;其组织方式使它能够肯定它的主权和自治,从而肯定它的个性和特殊性。当佛罗伦萨的思想家准备同意对佛罗伦萨的忠诚是一个有别于自然秩序及其永恒价值的概念时,我们即可知晓佛罗伦萨一种广为流行的说法的基本含义:爱自己的国家,更甚于爱自己的灵魂;这里暗含着一种区分和冲突。但是,就肯定共和国的特殊性而言,这也是在肯定它存在于时间而不是永恒之中,它是暂时的,它必有一死,因为这是特殊事物的前提。共和理想接受共和国必有一死的事实,其象征性的表现是它选择了失败的反叛者布鲁图斯作为英雄。就共和国而言,再清楚不过的一件事情是,它们会在时间中达到一个终点,而以神为中心的宇宙观是永远肯定君主制的,无论具体君主国的命运如何。甚至,共和国是不是某种原理的结果,也不是那么确定。可见,肯定共和国,就是打破秩序井然的宇宙的无时间的连续性,把它分解为特殊的时刻:有共和国存在的值得关注的历史时期,和没有它们的存在、因而没有为当下提供价值或权威的历史时期。野蛮时代之后的“复兴”这种观念,似乎受益于一种爱国主义信念,它坚持让佛罗伦萨直面罗马共和国,而把中间的罗马和日耳曼的帝国的漫长岁月贬斥为专制和野蛮的插曲。共和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包含着历史及其世俗化的特殊性:也包含着把大部分历史批判为价值缺失。然而,既有意思又很重要的是,这带来了一个评价佛罗伦萨自身历史的附带性问题:给但丁和另一些佛罗伦萨文人所安排的荣耀地位的问题,他们同意共和国属于帝国,抹黑布鲁图斯,抬高恺撒,其庸俗的语调被严格的人文主义者视为中世纪野蛮的象征。抬高共和国,把它说成古代的复兴,这种愿望不能付出贬低共和国自身历史中一些重要因素的代价,但丁和“庸人们”(volgare)也就随之在适当的时候恢复了名誉。但是,为此必须做出解释,在他们那个时代,既不是古典时代也不是古典化的当下,他们怎么能够存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下的形象本身被一种认识改变了,即它的荣耀存在于,也是来源于“十四世纪”(trecento)[70]的人和古人。[71]思想正在逼近现代历史解释的门槛、逼近历史思想的关键发现:“各个世代距离永恒同样遥远”——每一种历史现象都存在于它自己的时代,有它自己的道理,走它自己的路。它之所以如此,是观念运动的结果,在另一个时刻和另一种文化中亦可看到这种运动:当过去具有连续性并享有权威的时间形象受到攻击,过去的各个阶段被视为没有价值(这可能是将一切价值置于一个特殊时期的古典化企图所导致的)而被抛弃时,可以发生两种情况:或是被否弃的时代以它与当下有着另一些关系为由而重申它对当下享有权威;或是必须做出解释,假如相关的现象没有权威或价值,那么它们怎么会存在并且与现在和过去有着因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解释过去的相对主义模式,说它们有着自身的存在方式、自身的价值或另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主张。[72]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个事例中,过去的连续性表现出许多超越时间的等级秩序的特点。它受到攻击,断裂为拥有积极或消极价值的一系列时刻,是因为对它采用了一种特殊政治形态作为价值标准;根据这种图式,一个具有消极价值的时刻(“十四世纪”)却对当下具有积极价值,因为共和国强烈意识到它自身的连续性和传统。两种时间形象发生了冲突,结果是对“十四世纪”的历史解释。但是,只有在肯定共和国的个性和连续性之后,才能够出现把非时间改造为时间,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过去时代的相互冲突的评价。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美国,谁做总统都一样?

    美国,谁做总统都一样?

    提起美国总统,人们的脑海里通常浮现的是一个至高无上、威力无边的形象。总统摇一摇,美国震一震,世界就是大海啸了。美国总统真有这么大的权力吗?美国总统在一国之中担当着什么角色?美国总统充其量不过是个“办公室主任”?他到底为金主还是为选民代言?总统真的统领三军吗?总统的地位其实也不稳,随时被监控着,选民不高兴,任职中途也能拉你下马。对不少美国人来说,美国总统,谁当都一样。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九二共识”文集

    “九二共识”文集

    为纪念“九二共识”二十周年,本文集汇集1992至2012年11月底两岸官、学、媒体等各界对“九二共识”的阐述、评论、报道及回顾,从两岸的视角为之做历史的存证。内容包括亲历香港会谈前后两会磋商和达成“九二共识”过程的权威人士的回忆及论述文章;有关“九二共识”的重要文件和当时的新闻报道;两岸对于“九二共识”的权威宣示和阐述;两岸专家学者和媒体发表的对“九二共识”研究成果和评论文章等。
热门推荐
  • 诛神记:狂傲天下女神

    诛神记:狂傲天下女神

    【完结】千年前的那次背叛,让她恨得牙痒痒地,看着他一步步堕入魔道,她有种恨钢不是铁的感觉。无奈,对方剔除神籍时说了句,根本没有爱过自己。那刚才还抱着自己哭,贱!狠狠甩了他几巴掌后,从此恩断义绝,心彻底死去。原本以为今生再不会相见,可谁知神族人的身体消失后,灵识还可以活这么长。是呀!自从被那小三暗算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自己终于出“山”了!可变数却相继出现,那个贱男也现世了!还好自己有云成,抱着亲一个,气死贱男!
  •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命香魂

    绝命香魂

    我们村子旁边有一条阴水河,冬天不结冰,底下葬有无数尸骨,连鱼儿也是冤魂化的。但是那一天,我在船上遇见了一个绝美的女人,她对我做了那种事……
  • 末日and天机

    末日and天机

    一场在末日中相互救赎的故事。(呀呀呀呀呀呀)
  • 盗墓笔记之穿越笔记

    盗墓笔记之穿越笔记

    一个普通的女孩,意外穿越到盗墓笔记的世界,却发现,这里与小说并不相同……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又会在这里经历什么?吴邪口中的神秘先生,最终能否让一切浮出水面?
  • 鸽群中的猫

    鸽群中的猫

    著名女子学院“芳草地”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入学的女孩里有一位谢斯塔公主,她的表哥刚刚在一场政变中被害,大批珠宝也随之遗失。随着她的到来,一连串阴谋渐渐笼罩了这所学校,不断有教师被害,谢斯塔公主也随即失踪。究竟谁是潜伏在温顺鸽群里的那只露出爪子的猫?
  •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养殖、饲料、粮食等各类涉农产业的减免税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北京传说

    北京传说

    中国小说界良知写作的代表人物寇挥,沉默九年之后再推力作。卡夫卡式的小说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给人颇多启迪。
  • 我的淘气小老公

    我的淘气小老公

    我的淘气小老公,又名我的老公十八岁===========故事的起因====================活了二十六年长相一般偏下,生活平淡无味,极其单调保守的老处女梁茹,被前男友无情抛弃第一次走进舞厅邂逅未成年男孩李楠,展开了她非常无可奈何又不一般的人生。【前男友:经过介绍相处觉得还不错,谈了半年恋爱手不让拉,肩不让碰,吻没接过,更别说爱爱了,我也是个男人,正常的男人,我认为我们不合适分手吧!】【神秘男生:姐姐你好美,身上的味道很迷人,跟你相处的一夜很美好,只是没想到你是第一次我会记住的,拜拜!】就这样甩了,第一谈恋爱的结果就无知的被甩了。就这样没了,我守了二十六年视为命的第一次没了。就这样我平静的人生结束了。==========另类的开始=================每天除了工作外就是无边无际无结果的相亲,星期一:对不起我同事家着火了,我先走了!星期二:对不起我爸住院了,改天联系啊!星期三:小姐,你长得很委婉啊!是我妈喜欢的类型。星期四:对不起,我有女朋友了,相亲是我家里逼得,你也不是我喜欢的菜。星期五:对不起…我说:停,我朋友脚受伤,我先走了…就这样就这样我快疯了,我爸妈把我生的这样普通,害的我嫁不出去了。老妈:你今年嫁不出去就去当尼姑算了,长的也不知道像谁…老爸:挣点气,爸爸相信你,我家小茹不是不能嫁而是不想嫁。我心虚的点点头。==========人生的奇遇==================小弟已经上高三了,最后的一次家长会改变了我一生的路线。“姐姐,我们先去布置,你先玩会,我一会儿找你。“好,去吧!”就这样我遇到了他,我的未来小老公。“姐姐还认识我吗?”一个长得很可爱很清秀的孩子对我说。“你是?是浩浩的同学吗?”那孩子低下头贴在我的耳边对我说“姐姐的第一次可是给我的啊!我可是很想姐姐的,怎么可以把我忘记呢!”我的脸从白变黑变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记忆回到一年前“呵呵,弟弟你认错人了”说完我就消失了,拿起手机打给浩浩“浩浩,姐姐还有事情不能给你开家长会,我会找人来你别急奥”故事由此展开......爱情篇男:
  • 蛇王魔姬

    蛇王魔姬

    你这一生只能锁我于你的心内,除了我之外,任何试图接近你的人,我都会让他不得好死。所以,你这辈子注定是我的。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因为我不会因此而放过你。以前你是高高在上的护法,任何人都必须匍匐在你的脚下。但是现在,哼,你不过是一个毫无法力的废物。所以,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乖乖做我的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