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300000010

第10章 问题及其模式(二):神意 命运和美德(4)

在波爱修斯的后奥古斯丁世界里,政治的历史仅仅表现为“命运”,只有用信仰的眼光才能把它转化为神意,这种信仰知道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他赎罪的原料。因此,历史只有(采用现代术语)私人的意义。但是,公共历史的事件要想起到任何赎罪的作用,就必须扩展神意的概念(这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将先知预言的概念也纳入其中。先知预言的历史中的事件,例如创世和最终的赎罪,是神恩和无理由的慈爱的成果;但这里的神恩,不是从对本质性生存的创造或救赎中,而是从一些独特的、不会重复的行动中看到的,它们肯定发生在时间之中,虽然发生在时间之中,却是哲学思想无从理解的。只能认为这是神恩所采取的行动,因为它采取有意图的行动,构成了一系列时间中的事件,它的原因是我们不能企及的;但是,神意在采取先知预言的历史行动时,同时也用言语或其他方式向人们揭示它们的部分意义。人在接受这种神的信息的真实性时,表现出一种与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不同的信仰。信仰不是从理智上肯定存在着神的智慧——它能够描述但不能分享,而是承认在时间中的某些时刻,某些话语或信号已经发出,某些行动已经做出,它们是上帝所为,他以此向人揭示某些真理。承认这种事,也就是肯定历史事实,因此它不是哲学思想的工作;当启示的信息是有关发生了什么的宣示(比如上帝化身为人),或尚未到来的行动的承诺(如上帝在时间终结时才会回来),这时它们便超出了哲学的范围。(我们从波爱修斯的思想中看不到的,正是信仰的这个维度。)以先知预言作为依托的信仰可以被认为接受了权威,而权威性的宣示本身以及它们所发出的许多信息构成了时间中的,即先知预言的历史序列中的关键时刻。这种权威性的言语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它们是说给人的社会——以色列、教会——听的,并且帮助使其制度化并赋予其一种历史。这使它们在复活政治末世论的任何努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先知预言是神意的公共行动;它把已被信仰转化为神意的命运与作为世俗社会历史的命运统一起来。在先知时代,人们不仅肯定“永恒的当下”的无时间性;人们还肯定末世的迫近。“这是最后的时光,最糟的时代,我们当警觉。”(Hora novissima, tempora pessima sunt; vigilemus.)[58]

于是,先知预言的历史成了把神恩政治化、把政治神圣化的工具。对奥古斯丁的著作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有可能把世俗社会的历史中的时刻等同于来自各种先知书的末世论戏剧中的时刻。当然,依然存在着麻烦,先知预言由其性质所定,没有直接谈及末世论中的当下问题;剧本没有规定在“现在”和末世的结局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它的恰当的任务是描述结局前的场景。假如有人诉诸复杂的类型学,主张世俗历史——更不用说经验的其他领域——预示了许多时刻和许多地方的启示性现象,他也许会发现自己回到了元类型(archetypes)和普遍因素的无时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世俗历史回到关联性的最底层,缺少任何自发的意义。假如作为不可重复之经验序列存在于时间中的公民社会经历要从神圣历史的背景中寻找它的意义,那就必须认为,先知预言本身是沿着有待于解释的公民社会的轨迹,走向它的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目的。显然,主张佛罗伦萨或英格兰及其历史是处在成为基督再世和上帝最后审判的舞台的时刻,这无异于自讨极端狂妄和亵渎神明的指责,而且也会使预言很容易落空;然而,这种主张却经常有人提出,因此不能把它仅仅当作精神错乱弃之一旁。在下面各节中,我们将建立一个框架,使它的一再出现变得可以理解。

大概,解释经常出现政治启示的最佳方式,是把它当作反映基督教后来那些世纪里教会同世俗社会之间发生意识形态紧张的一个指数。天主教会是以奥古斯丁对末世论和历史的区分作为基础;它否认任何世俗社会的结构和历史具有赎罪的意义,同时它声称自己是作为沟通“上帝之城”和“现世”的桥梁(即“永恒的当下”的制度化)而行动,并为此而行使它的权威。这种主张如此独断,使任何打算肯定自身独立性的世俗国家或王国,几乎不得不宣布自己也有赎罪的意义,因此赎罪是通过它的世俗的及历史的作为而获得的。教会一方强烈否定历史有赎罪的性质,这使它特别易于被基督教中声称历史具有赎罪性质的先知因素的复兴所伤害。因此,中世纪的异端几乎无一例外地依靠末日启示,即使它的唯一动机是宣布赎罪是在预言的实现中,而不是在无时间基础的教会的制度化操作中发现的;在他们为其重新注入活力的先知语言中,世俗统治者找到了为自己的作为赋予救赎意义所需要的符号。君主与宗教异端,在某些限制条件下,是天然的盟友;他们都要取消“永恒的当下”而赞成末世说,取消“上帝之城”而赞成基督在历史终结时回到圣徒中间,以此瓦解奥古斯丁的专横独断。因此,这两种人都利用自中世纪后期一直存在的异端末日启示的两个主流,它们相遇并汇合在一起,但又总是可以区分开:其一是以“启示录”为基础的千禧年传统,它期待着一切形式的世俗统治的毁灭,当历史时间终结时在人间建立基督及其圣徒的统治;其二是经由唯灵论的方济各教派从弗奥雷的约阿希姆那儿继承下来的传统,它宣称在上帝通过与以色列立圣约实行统治的教父时代、基督通过作为其神秘肉体的教会实行统治的圣子时代之后,会出现一个圣灵时代,那时上帝将在全体选民中现身,就像现在他只现身于基督一人一样。[59]

显然,这两种图式都具有革命性的潜力,它们想象一种不受早先的律法和誓约(无论它有世俗的还是先知预言的性质)约束的、圣徒实行的统治;君主一次次发现,他的宗教异端同盟转而用这些武器来对抗他的权威。然而,这种先知预言图式对任何与教会有冲突的君主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后来的历史也表明,采纳这种意识形态的君主和共和国在其同代人中间是很聪明的。从短期的观点看,宗教个人主义者很想让教会摆脱世俗事务,把它重建为纯粹的精神共同体,因此他们往往乐于完全服从现世的君主,因为他们相信他干扰不了他们内在的灵魂。从长远观点看,可以把这种期待中的千禧年或“第三时代”(the Third Age)的变化延续至那个无尽头的世俗未来,这正是现代历史观和前现代历史观的区别所在。[60]事实上,末日启示是世俗化的强大工具,是把救赎过程拉回到奥古斯丁要把它们分开的那个社会时间维度,并把它描述为现有世俗过程的扩展或转型的手段。是故,我们在研究本书所讨论的这个时期时一定要记住,政治末世论既是世俗社会的统治机构所采用的武器,也是千禧年主义的反叛者对抗那些统治者的武器,圣徒与社会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摆脱暧昧性。[61]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末日启示说有助于打开通向现代世俗历史写作的道路;不过仅就这里的分析目的(要考虑中世纪晚期人们的政治思想中,可以利用的历史解释模式很贫乏)而言,需要强调的是,诉诸末日启示所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世俗政治经验能否具有末世论的维度。假如它能够有这个维度,对于世俗经验中的突发性危机,就能通过确定现有的这个或那个末世论剧本中的时刻、人物和符号而得到理解。假如它不具有这个维度,则以上做法也行不通。这就是全部问题的困难所在。我们尚未达到一个位置,能够想象末日启示如何被用于(即使是间接地)扩大解释模式,把世俗政治,从而也是世俗历史中一个特殊事件接着一个发生纳入其中。我们只是又为我们以往熟悉的模式再简单补充了一个看待世俗事件的模式。我们所能想象的突发现象或事件,可以用已被融入习惯和习俗的经验与审慎的手段来对付,或是以法规或决策的手段做出回应。它可以用融入经过赎罪的基督徒生活模式的信仰来应付,在这种模式中,有信仰的个人把生活作为命运来承受,用信仰的眼光把它改造成神意。基督教信徒可以强化他的政治反应的活力,把他的神意观扩大为包含着先知预言,通过赋予突发现象一种末世论的意义来应付它。最后(过去不太受重视的一种选择),他可以大大减少自己信仰的活力,以此为代价,把突发事件简单地作为命运的结果来看待,这要么是因为他不值得、要么是因为他不相信神意在为他工作。如此一来,事件便没有根本性的意义,这些事件的相继发生或时间维度仅仅是命运之轮在旋转。于是命运成了历史之非理性的象征,即中世纪的荒谬感:对于无信仰的人来说,历史只能是这个样子,假如上帝及其意志不存在,历史只能是这个样子。当中世纪的思想陷入绝望时,这种象征便出现了:水晶球在天宇中完美地旋转,但在月球轨道上,堕落的结果引起“命运”之轮难以理解地偏离中心旋转,[62]它是不受约束的,全部历史集中体现于躺在转轮下面的海丘巴这个形象上。[63]

经验、审慎和“治国秘术”(arcana imperii);命运+信仰=神意;神意-信仰=命运;神意+先知预言=启示录的末世论;美德和神恩。这些公式就是一种思想所建立起来的模式,它缺乏手段去解释政治和社会时间中相继出现的特殊事物,因此对它们的一切回应只能从经验和神恩之间寻找。我们要检验一下这种模式,用它来解释发生以下事情时出现的知识创新:自觉的共和主义给受到这种装备限制的思想增加了一层负担,即维持一种强烈意识到自身的脆弱和不稳定的政治结构。这一挑战是如何提出的,便是下一章的主题。

同类推荐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47位知名台湾研究专家的49篇文章,内容涉及两岸政治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创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之谈判模式创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民族认同、两岸法制的构建、两岸共同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等多方面热点问题,为当年度台湾研究重要成果的荟萃之举。
  •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从蒋经国到奥巴马,从俄罗斯的严冬到阿拉伯的春天,在这个改变的时代,张铁志的写作为所有期待改变的人们带去希望。在本书中,来自台湾的多面手评论家张铁志,以一贯的睿智理性的批判笔调,挑战既成的政治、商业与文化权力,强调个人抗争和参与对时代改变的作用与意义。本书前半部分是有关台湾民主化历程及其当代问题的回顾与评论,尤其关注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曲折与艰难,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视角厘清大陆对台湾转型的部分误读;后半部分将视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关注反叛文化与社会运动的结合,无处不在探问时代正怎样改变,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人文与社会译丛)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人文与社会译丛)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将会给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带来深刻的启迪,促使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反思。里格比在书中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探讨,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遗产是模糊的,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功能解释是不能回应对它的各种质疑的,正确的解读是强调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具有首要性,强调经济基础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那些发挥生产关系功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在里格比看来,马克思主义具有现实意义,因为目前的社会理论和历史学尚处于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热门推荐
  • 三国之世纪天下

    三国之世纪天下

    墨竹林中,烈日当头,焚香三拜,祭告天地。三人异口同声:我等在此义结金兰,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从今往后,天地为证,山海为盟,有违此誓,天地鉴之!至此”墨林之义“传唱天下,墨林三人征战天下。
  • 从前咫尺,而今天涯

    从前咫尺,而今天涯

    一场群架因她而起,桀骜不驯的男孩韩兵在火拼时失去了最爱的哥哥,她却连他是谁都不知道。高中时帅气温和的同桌凌睿默默喜欢她,她却为了成全好友而远走他乡,一连串美丽的误会发生后,她又在大学里遇上了化名韩之风的韩兵,他眼神中的冷漠和忧伤吸引了她,当她抛下过往勇敢去爱时,却发现爱情里隐藏的秘密,伤痛过后才发现,属于她的王子一直未曾远离。在孤傲清高的女孩秦芮的生命里,韩之风降落于绚烂的时光中,凌睿守候在温柔的岁月里,她何从选择?走过千山万水,终于抵达幸福的彼岸,爱原来是彼此矢志不渝的信念。
  • 余生戒甜不戒你

    余生戒甜不戒你

    她因惊人的美貌被星探挖掘而走上演戏之路,但作为新人,她一路碰壁。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顾北淮,面对国民男神的各种刁难,她虽无力抗衡却绝不妥协。仇家发展成契约夫妻,令人跌破眼镜!男友的背叛,事业的曲折,世界变成了永动机,逼着她不断奔跑。她邂逅了混血美少年周显浩,也遭遇白梦婷的明枪暗箭,情敌孟凡的攻击,林东南的支持,与邓思琳的重逢,与余权的纠葛……她生命中所遇到的人,最后都离她而去,就在她以为自己会隐退孤独终老时,他来了。他把她紧紧箍在怀里,嗓音低哑深情:“我爱你,王逸歌。”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她终于明白,爱原来不是她一个人的修习。
  • 逢魔之初

    逢魔之初

    本书是一个系列,一共分为几部分,现在在写的是第一部分,希尔的故事。整体的架构其实还不完整,一个想了几年的文章,前段日子想写文,然后就打算写一个虚拟网游类的小说,这个坑其实是几年前开的,但是一直一个字都没有,所以介绍那里(打破次元壁障可能是我那个时候打的标签)。本着不想重开又没注意到那个,我就直接在这写了,但是不知道自己中了什么邪,莫名其妙就开始写了这个想了几年架构不完整的世界。但是我发现一直以来看我书的好像都是机器人多少有些失落吧emm。因为很在意嘛,毕竟想了很久,所以就一直没弃坑…。写给真正的读者——所以最低限度这篇希尔的故事我会坚持写完,但不用太在意,每一篇都是一个人的故事,不会让你觉得这书太监了。这还不是结束,有机会我会继续写。最近其实挺忙的,这几天把其他事停了尽快完结。只能说…抱歉吧。
  • 进击的贵族

    进击的贵族

    当一个后世军人的灵魂穿越到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地方,从一个开拓的贵族一步步征战强敌,一步步征服大陆的故事。有亲人、有牵挂、有羁绊
  • 男神住我家之九十九步说爱你

    男神住我家之九十九步说爱你

    那年的我们懵懂无知,那年的我们青春年少。那天我们爱情在悄悄地萌芽,那年我们不知道身后一直有个(他)她。从十八岁到二十二岁,四年的时间会改变很多,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年樱花纷纷飘落,那少年少女之间纯真的爱恋。那年的我们单纯的不知幸福为何物,那年的我们终于懂得原来对方才是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人。那年夏天,他们分离;那年冬天,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命运的巧合,感情的邂逅,造就一个个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陆梓轩说过一句话“诗含,你是我的,这一生都是了。如果你不能勇敢向我走来,那么好,你只需要迈出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走!
  • 邪王宠妻:嚣张大小姐

    邪王宠妻:嚣张大小姐

    一朝重生,竟然掉进了他的浴池里,他将她嫌恶地扔出去,她扬言誓要报仇!身为相府的嫡长女,却是毫无灵力的废材草包,府里人人羞辱!白痴?废物?还长得丑?她且要看看这些人将如何向她跪地求饶!没有灵力便不能修炼了?双系、三系幻师算什么?她是全系!紫色丹药算什么?有价无市的白色丹药她当糖豆吃!她的萌宠个子小不中用?那可是兽界太子!他是青焰国最尊贵的景王,素有任何人不得近身三尺的规矩,包括周身之物!可是,那个时常歪躺在千鹿马车上毫无形象的女人,是怎么回事!而那个有断袖之癖的景王竟然还心满意足地守着她,为她隔绝了外面的纷扰之声,只为了她能睡得香甜……
  • 青春逆道而行:无良学长

    青春逆道而行:无良学长

    她傲慢,她清高,赛车时,同为对手,她一脚将他连车踹飞,说他丢人现眼。他狂妄,他自大,一掷千金,他将她的名字锁在结婚证上的另一边,只婚不爱。一场强对强的较量,谁先深陷,谁先输……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总裁的暖妻

    总裁的暖妻

    唐无忧的人生,从回到唐家的那刻开始,全盘重洗。爸爸成了哥哥,妈妈成了嫂子;姐姐成了侄女,弟弟成了侄子;而爷爷成了爸爸。一切荒唐的改变,只为一场帮助父亲荣升的“商业联姻”。爸爸说:只要一年,一年之后对方会提离婚,你就解脱了。妈妈说:你奶奶在你这个年纪都有你爸爸了,早点嫁人没什么不好。姐姐说:不要脸的东西,真以为自己是豪门少奶奶,你永远给我记住,那是我不要才轮到你的。他却说:唐无忧,我连心都给了你,你就不能为我吃回醋?*淬了毒的亲情,却将她推进了灌了蜜的爱情里。那年初见,她以为他是她最大的劫。而他让她知道,有一种劫,你一辈子都不会想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