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300000008

第8章 问题及其模式(二):神意 命运和美德(2)

但是,基督徒继续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做罗马人:继续做公民,密切关注着政治史中的事件,即他们所遇到的公共和军事现象,并且一次次地向上帝询问它们的意义。波爱修斯的《哲学的慰藉》当然是这类文学中的经典;这部西方历史上读者最多的著作之一,谈到了本书所研究的很多关键主题,因此再对它做一分析仍是有益的。它的作者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完全基督教化,这可以交给数百年来它的基督教读者去评判。波爱修斯是一个效力于哥特人国王的罗马贵族,他丢了权力,被投入牢房,后来又被处死;他很可能是在狱中写下这本书,抱怨比自己预想得更糟的命运,并要让自己适应这种命运。《哲学的慰藉》不是政治哲学著作,但它是一个政治人的哲学。波爱修斯抱怨自己丢了权力,他认为自己一直在用它做好事,而滥用权力者却对他施以不义的压制。因此他是在给这样一些人说话,他们感到——这种感觉与奥古斯丁的教义并不相违——人必须在“地上之国”行动,尽管他们必须不抱幻想地行动。书中的某些段落宣称,古代伦理命令有美德的人这样行动,使其成为别人表现美德的机会;他在那些段落中还指出,有一些美德除非表现在行动中,不然就会荒废和衰败。[44]但是,在政治中采取行动,会使人暴露在人类权力体系的不安全之中,进入一个易变和“境遇莫测”(peripeteia)的世界,它的历史便是政治不安全的一种表现;对于我们的论题来说极为意味深长的是,波爱修斯为这种表现所起的名称是“命运”。“命运”(Fortuna)这个拉丁词大体上类似于希腊语中的“tyche”,是一个含义复杂的字眼;波爱修斯在用美德跟命运对抗时,采用了一种历史久远的话语传统,但又把它置于基督教的背景之中。在共和国和帝国时代的罗马元老院的精神氛围中,[45]“命运”的含义是幸运而不是机缘:一个人可以是“幸运的”(felix或faustus),意思是同他的人格有关的某种因素使他能够支配有利的环境;但是机缘的因素也是得到承认的,认为幸运是靠不住的,环境既不能预测也不能控制。成功的行动者的baraka、mana或charisma [46](用另一些文化中的词汇),既是指能够主宰好运气的人格品质,也是指能够有效而高贵地对付命运可能带来的事物的品质;罗马人给予这种复杂特点的名称是“德性”(virtus)。“美德”和“命运”——转化成英语是virtue和fortune——经常被当作一对反义词,对抗恶劣命运的英勇果敢的品质变成了改变环境、使之对行动者有利的行动能力,从而也变成了能够神秘地主宰好运气的神授的“幸运”(felicitas)。这种对立时常用两性关系的形象来表达:具有阳刚气概的积极的智慧,力求主宰阴柔被动而又不可预测的事,后者以屈服作为对前者力量的奖赏,或以背叛来回应前者的软弱。由此可见,与“男子气概”(virility)有着词源学关系的“德性”(virtus),表达着前者的多重含义;“vir”的意思是男子汉。

“德性”原来是,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表示一个政治和军事统治阶层的某种精神品质的概念,它逐渐变得类似于希腊语中的“arete”(优秀品质),并且有着与它一样的概念发展史。“Arete”的“公民优秀品质”(受到其他公民尊敬并能产生对他们的领导力和权威的品质)的含义,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加工,有了这样的含义:唯一能够使人获得公共能力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它没有公共能力也能存在,并且能使之成为不必要;在柏拉图思想的最高层次上,它能将生存和宇宙变得可以理解和令人满意。“Arete”和“virtus”后来又都有了这样的含义:第一,使个人或团体能够在公共环境中有效行动的能力;第二,塑造人格或它的要素的基本品质;第三,使人在城邦或世间成为其所应是的优秀品德。“美德”(virtue)及其在不同语言中的同义词,便表达着这多重含义,直到“老西方人”思想的终结;在围绕着马基雅维里这个人物写出来的任何一本书中,该词都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性。

波爱修斯的思想具有突出的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特点,这使他的基督教信仰的性质——假如不是其事实本身的话——引起了争议;他将“德性”(virtus)与“命运”(fortuna)对立起来的做法,使“德性”一词有了罗马的、柏拉图的和基督教的多种含义,并且将“命运”的含义和“德性—命运”的两极对立留传给了后来数百年中奥古斯丁一派的基督教。也就是说,他作为自己对话中的人物,抱怨[47]他身为元老所具有“德性”——它使他因为想做好事而投身于政治——让他面对以“命运”作为其象征的权力斗争的危险。但他这是神正论的而不是政治的抱怨;他不是为自己作为政治家的失败找理由,而是探求上帝作为完美的美德,为何允许“德性”受到“命运”的蹂躏。奥古斯丁也许会简单地回答说,人若是非要在堕落的城邦中行动,他就必须预先想到不义。在政治上更投入、思想上有更多柏拉图倾向的波爱修斯,想找到一种视角,使他能够理解天国为何允许地上之国的存在。但是当他用“命运”作为“现世”(saeculum)不安全的象征时,他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综合语言,能够在质疑罗马的、政治的德性观行动中使这种德性观变得不朽。这时,一个慈爱的女性形象,即“哲学”,露面了,她对波爱修斯进行安慰。她要向他说透“命运”的含义,她要让他理解历史是上帝意图的一部分,所以他所获得的用来抵抗恶毒命运的德性,是哲学的和沉思的德性,而不是政治的和积极行动的德性;然而在雅典的传统中,政治并没有因为简单地以沉思取代行动而消失。为了探讨波爱修斯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出这个对他的思想至关重要的形象中的某种意蕴。

首先,命运是政治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她的象征符号是转轮,人们被它带到权力和名声的高位,又突然因他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变化而被抛下。投身于“地上之国”的事务使我们追求权力,因而也要面对“命运”的不安全;但是,如果在以权力为中心的人类关系的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是所有事情中最不可预测的,而它们又是我们最希望能够预测的事情,那么“命运”这个政治象征符号就能够代表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即我们的感官和欲望所创造的幻象,我们从中只看到特殊事物一个接着一个相继发生,却看不到给予它们真实性的超时间的原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没有使用“命运”(tyche)这个象征符号,但是从波爱修斯所使用的“命运”中,我们看到它是西方世界观深刻的政治性质的一部分,在这种世界观里,感觉和幻觉的现象世界也是人类城邦的政治世界。此外,这两个世界都有时间维度:事物看上去像是一个接一个相继出现,因为我们看不到它们所从属的超时间的实在,于是转动的轮子让我们觉得极不安全,因为我们是在“地上之国”而不是在“上帝之国”行动。这时哲学的任务是让波爱修斯相信,“现世”和“命运”——政治世界中的权力的不可预测性——是现象和历史不真实性的表现;但是,存在着一种看到其真实性的视角。

哲学为此创立了一种教义,即后来人所熟知的“永恒的当下”(nunc-stans)。[48]对于永恒的上帝来说,时间中的每时每刻是可以同时看到的;整个世俗模式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观察和命令的,因此事件序列和预见之类问题是不存在的。历史的世界是可以从其简单、统一和完整性来照看的,并且在上帝的意志和智慧(它们是一回事)的指引下走向人类的赎罪,上帝能够从它的完成中看到它。因此——这是《哲学的慰藉》的核心主张——“一切命运都是好运”,[49]或者毋宁说,“命运”被“神意”和“幸运”这两个概念吞噬了。神意是神的完美眼光,上帝用它来照看(或在人类的智力看来,预见)一切不测之事;命运是完美的模式,上帝用它来命令和了解不测之事。[50]我们所感觉到的“命运”,是我们对历史之完美性的不完美的经验。在后来一种与此密切相关的言辞中,更为常见的说法是:神意是神秘莫测的事物过程,它在一种我们所不具备的智慧、一个作为神的智慧之表现的形象的指导下,走向我们的赎罪;这种智慧指导着特殊事物和现象,同时又能领悟普遍和理念;在这种言辞中,“命运”可以被等同于“神意”。《神曲》中有一段波爱修斯色彩极重的情节,[51]其中但丁和维吉尔看到地狱中的败家子和守财奴打起架来,维吉尔解释说,双方都有过错,他们蔑视“命运”带给他们的相反的好处,“命运女神”属于天国,她以人类知识不可能掌握的方式,赐予这个世界一切事物,人类发牢骚,对于有上天保佑的她是不起作用的。我们知道,抱怨上帝的做法,也就是失去“健全理智”(il ben dell' intelletto)的开始,受到天谴的人则完全失去了它。[52]被波爱修斯等同于“命运”的“神意”,表示上帝的无时间性的认识,是对上帝本身呈现的那样,但是变得更为常见的说法是把神意说成像但丁这里所说的“命运”,表示上帝的知识是作为预知呈现给我们,我们只能把它称为神秘莫测的智慧,因为它主宰着我们只能在时间中知道的相继出现的特殊事物。存在着无法在时间中知晓的事情;上帝是从“永恒的当下”知晓它,相信他知晓它则是我们的事,而直到时间结束之前,我们是无从知晓它的。败家子和守财奴在信仰上失败了;但丁这里所说的“命运”可以被,通常也被称为“神意”——即以信仰的眼光看到的波爱修斯的“命运”,并且知道她是好的。相反,异教徒的“命运”,即转轮上那个不能为理性所知的女神,指的是信仰不完整的人所看到和体验到的“神意”。但是,对话中的波爱修斯是处在时间之中,这便是他要服从命运的原因;哲学使他从理智上确信“永恒的当下”是存在的,但并未给他提供具备这种“永恒的当下”的眼光的能力。所以,哲学与信仰是分不开的,尽管波爱修斯没有发展出个人奉献于他的救主这个意义上的基督教信仰观。哲学带给他的不是神的眼光,而是安慰,是让他听从自己的命运,使他确信上帝规定这命运是好的并且知晓它,而他是无从知晓的;信仰是这种精神状态的恰当名称。于此,哲学和信仰要取代(或改造)“德性”,作为对“命运”做出的反应;异教徒和公民的美德从“命运”中找到了通过战争和治理国家获得荣耀功绩的原料以及死后的名声,波爱修斯式的基督徒则认为“命运”是一种考验,是要求和召唤一种人生的时机,这种人生被哲学信仰所拯救,摆脱了死亡的痛苦。如果他在世俗世界中行动,这能使他的美德不是“遁世隐修的美德”,使他的信仰面对命运的考验,使之更加完美。数百年来,这便是“基督徒美德”一词的确切含义,虽然对于阿奎那来说,“美德”(virtutes)是个道德实践和道德习惯的问题。[53]

同类推荐
  • 新反经(下)

    新反经(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美国宪法》——划时代的宣告,美国大选——万众瞩目,“杨照公民课”系列新作,带你一览无余!从2004年起,杨照持续开设“现代经典细读”课程,希望经由这些现代经典,让活在当下社会的人,有机会摆脱许多理所当然产生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打造新世界》是系列课程的第二种。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国宪法的条款,讲解了以这套宪法为依据的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如何运作,并讲述美国宪法制定背后的思想渊源、历史情境、现实利益考量和斗争妥协,宛如讲故事一般。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也分析了这套背景下诞生的美国宪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和传统欧洲民主思想的差异,以及美国宪法和美国的现代民主精神如何互相成就。
  •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理论的精髓、特色和关联。在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貌、全程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党的基本理论作为自身良好发展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把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指引,以便更好地观察复杂形势,破解疑难问题。本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旨在说明其中的贯通性,将精深的基本理论通俗化,做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做到学懂弄通,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热门推荐
  • 因为风就在那里

    因为风就在那里

    他像山一样冷峻,仿佛不懂得爱情。而她微笑的样子,却让人想起了爱情。风马旗飞扬,转经筒滚动,亚丁的客栈遗世而独立。她来寻找大山的秘密,他一样也在寻觅着一个真相。她于他,是不期而遇的惊喜,也是麻烦。他于她,是亟待探索的富矿,也是危险。然而越危险,却越想接近。
  • 嫩草降老牛

    嫩草降老牛

    “学姐……你不是说我笨吗?”“可我没想到你已经笨得人神共愤了。”“……”“脑残没药医,学弟节哀。”“……”
  •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当我们人类自豪地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时,突然发现大自然有那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物。为什么动物之问会感应到它们相互的信息?它们除了是一种生命以外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思想?如果我们认为统治着这个世界,它们是不是也认为它们也有着这个能力呢?因为我们现在清醒地知道,我们根本没能力真正控制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同样的可笑。
  •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

    以律师的“我”为引线,在为犯有杀人嫌疑的王铁青辩护时,意外发现他所杀害的对象,竟然是60多年前日本军队在衢州进行细菌战争时,日本兵强奸当地姑娘留下的孩子,这名日本兵就是小说的主人翁雪野慧质子的舅公松子屋太。松子屋太临死前关于731部队可怕的经历,并且告诉他在衢州强奸一名姑娘的事实;同时,还告诉她三年前她的母亲美玑子不是死地车祸,而是死于一场阴谋。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
  • 腐败犯罪的惩治与司法合作

    腐败犯罪的惩治与司法合作

    《腐败犯罪的惩治与司法合作》主要写道,虽然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已回归祖国,但由于香港曾长期实行英国法律制度、澳门曾长期实行葡萄牙法律制度以及港澳回归祖国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原因,两个特区形成了与中国内地不同的法律制度。就刑事法律而言,三地立法背景不同,法律内容相异,运行机制有别,因而在解决跨法域刑事法律问题方面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对此,内地与港澳特区的法律理论界与实务界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在十余年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晚安,苏医生

    晚安,苏医生

    她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在回来参加姐姐跟竹马婚礼时,被人设计注射了毒液,并将带有毒液的血献给了因为执行任务而失血过多的他。在她名声败坏,无助之时,他说:嫁给我,一切丑闻灰飞烟灭。得知她怀孕后,他却说:打掉。被阴谋围绕的他们该何去何从?是相爱还是相杀?
  • 幽默改变人生全集

    幽默改变人生全集

    幽默是一种饱含情趣的人生智慧,它有一种能够引发喜悦、消弭冲突、转化情绪、带来欢笑的特性,令人解颐、畅怀、回味和神往。
  • 穿越诸天从武庚纪开始

    穿越诸天从武庚纪开始

    大商国,血石,神族,等等相关耳熟能详的信息充斥着大脑。这一看就不是新手村的世界,许峰感觉到深深的绝望,以及来自某个老流氓深深的恶意。因为他完全了解自己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没错,就是在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国漫,武庚纪世界。
  • 倾国之恋

    倾国之恋

    一次飞机的意外失事,她跌入时光隧道,穿越到暗潮涌动的傲龙大陆。抬首,波澜起,狂风吹,四国争,狂凤起舞,傲啸九天;低首,桃花下,此心结,谁与共解。强者为尊的傲龙大陆,且看那绝世的容颜,神秘的少年,如何跋涉万里,乱四国,战九天,到达海外四境,完成回归的执念。那一路相逢的爱情,是心中劫,还是命中注定的良缘。当爱情与抉择狭路相逢时,谁胜?万里江山,万里伤,站在天下之巅上,那绝艳风华的帝王,满面霜华,叹:江山如画,失了她,颜色尽失了吧。“大胆,你竟敢以下犯下,拿下”她被围万军之中,冷冷笑道,一群蝼蚁。瞬间情丝挥舞,飘血如雨,残肢满地,断臂如山。“南宫凌曦,你既然偷了我的心,就该好好的珍惜,你竟然把它丢在地上一次次的践踏”她魅惑一笑,风轻云淡道“真心就是拿来践踏的”“曦儿,你若转身,我便身在地狱”男子痛苦呼喊。她纵身一跳,冷笑道“那你就好好的呆在地狱吧”皇权,她不惧;爱情,她不屑,风云变换,归心不变。此文美男多多,女主绝美剽悍,男主腹黑强大,绝对的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