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淘气而去阻止他。孩子之所以把看到的一切都当做玩具,是因为大脑发育的需要,是大脑进化和成熟的需要。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正确地解读他的行为,才会想办法去引导他,才会有方法去引导他。如他喜欢按电器开关,我们可以在每次看电视、开电脑、开灯时请他帮忙。然后还告诉他别的功能如何使用,让他掌握这个技能。又如,他喜欢去饮水机处接水、放水玩,我们可以请他给家里需要喝水的人去接水,向他讲明哪个开关是热水,要他小心不要烫着,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把孩子的好奇引导成为兴趣,让兴趣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只有这样,孩子大了时,才能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那时他们可能已经不再淘气了,可是在学习上却兴趣大增,动手能力会更强,思路也更广阔,这都是他小时候淘气的延续,也是淘气带来的好处。
淘淘小时候拆掉的一大堆七七八八的东西,如今都被他重新组装上了,就连当时坏掉的收录机,也被他鼓捣好了,他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家里得以实践和应用。当年为他专门开辟的玩具室内,如今已经摆上了许多试验仪器和工具,成了他的实验室。
淘气,也能成大气候!不要再为孩子喜欢乱按按钮而苦恼了,他们是在体验、观察、探索,是在为自己的智力“充电”,是在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发展做“实习”,绝对不是在捣乱、胡闹。假如当初我和他爸爸禁止他淘气,他还能如此着迷那些小实验吗?
治淘箴言
在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就让他尽情去感受家中电器按钮带来的改变。其实孩子是最容易厌倦熟悉事物的,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放弃了。但如果父母硬拦着孩子,甚至采取惩罚的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为了满足淘淘的按钮欲,我将家里的一个坏掉的收录机翻出来,供他按来按去。还给他买了玩具电子琴,只要一按按键,就有音乐发出。通过这些方式,孩子的成长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在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把孩子的好奇引导成为兴趣,让兴趣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只有这样,孩子大了时,才能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不要为孩子喜欢乱按按钮而苦恼了,他们是在体验、观察、探索,是在为自己的智力“充电”,是在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发展做“实习”,绝对不是在捣乱、胡闹。
撕扯艺术家
好端端的一张纸在宝宝手下被毫不留情地分解成了碎片,是孩子天生爱破坏吗?其实不是。妈妈不要为家中爱撕纸的小淘气而烦恼,他的这种带有破坏性质的行为,其实是一个小艺术家正在起步哦。
在一次整理屋子时,我翻出一张放在抽屉最底层的奖状,这是淘淘爸爸获得的“先进工作者”证书,是他的心肝宝贝。但是,这张“荣誉证书”已经不是原来的本色,而是粘在一张硬纸片上的碎片的拼接。我们之所以保存至今,一是淘淘爸爸当年的骄傲,二是这是淘淘做撕扯艺术家时的即兴之作。当时,他把这张奖状撕成了100多块碎片,后来又在我的帮助下,将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复了原本的面貌,纪念意义还是挺大的。
刚满一岁,淘淘的两只小手就开始撕纸,只要他能拿到手的纸片、书籍,全都会毫不留情地撕扯开来。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幼儿识图书,兴冲冲地拿给他看。小家伙拿在手中没有看上几眼,突然两手一扯,崭新的书就被扯为两半。要不是我眼疾手快,抢救及时,崭新的书就会被彻底撕成碎片。
从那以后,我都把家中的书籍都放在了高处,以免惨遭“毒手”。尽管如此,他还是把他爸爸引以为傲的“荣誉”给毁掉了,害得我浪费了小半天的工夫才给“修复”好。
对于婴幼儿阶段爱撕扯东西的行为,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育儿书上讲到,宝宝满6个月后,就会出现撕纸现象,这是宝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因为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
研究证明,手的活动在肢体运动中尤为重要。人的大拇指运动区在大脑皮层中的面积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而人手上有100万根神经和大脑联系在一起。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经常活动手指可促进大脑功能的保持与强化。孩子做撕扯动作,特别利于智力开发。撕纸就像学爬、学走一样,也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学习过程。撕纸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的小肌肉、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操作和想象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和成熟。在给孩子看不同颜色的纸张时,可让他对颜色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粗糙度不一样的纸张,也能让孩子通过触摸去感觉。所以,尽量给孩子创设条件,让他尽情地撕。
淘淘在撕纸时,我也会陪伴在他左右,大多时候他的撕扯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纯粹是为了好玩。他能把一张大纸撕成指甲大的碎片,弄得浑身上下都是碎纸屑,像沾满了雪花。看到纸张碎裂的模样,他会十分开心。当他稍大些时,我便引导他有目的地去撕纸,如我把一张方形的纸张撕扯成圆形,告诉他这是天上的太阳,指导他如何把方形的纸张撕扯成圆形。尽管他的小手还很笨拙,我还是由衷地发出赞叹声,让他很有成就感。
不要小瞧孩子的能力,他们的模仿性很强。慢慢地他会把纸张撕扯成诸如三角形、菱形、月牙形。到他两三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太热衷于撕纸了,而是能折一些简单的折纸了,这可比单纯撕扯更复杂、更艺术了,可见他的小手越来越灵巧,越来越熟练了。他有时候还自己搞些创意,折叠些他认为很美、很了不起的形状。当然,我的赞美之辞也绝不吝啬,总是给予肯定的赞美,夸他是聪明灵巧的宝宝。
使他从无目的地撕扯,到有意识地设计,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有着许多亲子技巧和情感。如果我们不去陪同他去撕纸,任凭他自己胡乱撕扯,也能锻炼他的手部动作精细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但是却缺少了审美、构思等锻炼。其实,只要我们做父母的用心去做,合情合理地去引导,完全可以延伸孩子的能力锻炼,特别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孩子喜欢撕扯纸张,绝不能认为这是孩子在淘气,是在搞破坏,更不能觉得是在浪费,舍出几张纸来,费不了几个钱,远比日后送他去什么培训班省得多。父母应教会孩子将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使他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然后,再逐渐引导孩子做些有目的性质的撕扯,如让他撕一个大苹果,撕一片树叶,撕一朵花,没准还会熏陶出一个艺术家呢。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孩子撕纸,相反,还要鼓励他去撕。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书本和有价值的资料交给宝宝撕,也不要将不干净的纸给孩子撕,以防传染上疾病。现在,有许多免费的广告纸可以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还有一些过期的报纸杂志,里面的纸张也挺鲜艳的,有蓝天白云、花花草草、各种人物,纸张都很漂亮,孩子更爱去撕扯了。
我们还可以将教育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撕纸游戏中,如数量、形状、多少、大小、长短、宽窄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悄悄地传递给孩子。我们无须总是去追问孩子“这是什么形状?哪个长?哪个短?”等类似的问题,来确定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也许当时他不一定能回答上来,可却已经印到脑海中,等他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或因在适合的场景刺激下,也许突然某一刻,他自己就会将这些概念表达出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纳一切,并轻轻松松内化成他自己的东西。
撕完纸之后,孩子的小手也累了,这时候妈妈可引导他把碎纸片一片片捏起,放到妈妈的手中,妈妈一口气吹散,五颜六色纷飞的纸屑一定会令孩子开心不已。妈妈还可以鼓励宝宝也吹,让他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但一定要小心看护好孩子,防止他把纸屑放到嘴里。
需要提醒的是,尽量不要给孩子提供纸边角比较锋利的纸张,以免划破孩子稚嫩的皮肤。撕纸后还要记着把他的小手清洗干净。每次玩完撕纸游戏,应提醒孩子一起参加打扫工作,把碎纸屑清理干净。让孩子养成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负责的好习惯。在撕纸的时候,也可以带进节奏,以不同的节奏撕纸,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撕纸体验。因为,以不同的节奏撕纸,手的感觉以及撕纸时发出的声音就会不同,这样可以为撕纸这项活动增添更多的乐趣,甚至可以将撕纸游戏发展成为开发其音乐潜能的游戏。
不要为家里有一个酷爱撕纸的“小淘气”而困扰。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就是这样,他既能给你带来欢乐,也会给你带来烦恼。而这种烦恼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无比的快乐。孩子需要鼓励,需要宽容,更需要大人的引导。与孩子玩在一起,收获的绝对是快乐。
治淘箴言
孩子在做撕扯动作时,特别利于智力开发。撕纸就像学爬、学走一样,也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学习过程。
孩子喜欢撕扯纸张,绝不能认为这是孩子在淘气,是在搞破坏,更不能觉得是在浪费。舍出几张纸来,费不了几个钱,远比日后送他去什么培训班省得多。
不要为家里有一个酷爱撕纸的“小淘气”而困扰。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就是这样,他既能给你带来欢乐,也会给你带来烦恼。而这种烦恼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无比的快乐。
扬扬洒洒糖果雨
孩子喜欢“下雨”的游戏,父母不要感到心烦,他的创意很了不起呢!在他行雨的过程中,他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还有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赶快同孩子一起去“下雨”吧,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
淘淘两三岁时,最热衷的是把满盘的瓜子、花生或是糖块举过头顶,然后将盘子一倾,任凭盘中之物“哗哗”地撒满地,嘴里还高兴地喊着:“下雨了!下雨了!”自己的头脸及全身自然也被“淋”在其中。每到过年过节时,淘淘都像疯了似的玩他的“下雨”游戏。因为家家都会准备瓜子、花生、糖果来招待客人。他在自己家里玩还不算,到了姥姥家也是如此,令姥姥跟在他身后收拾不及,刚把花生捡起来,他又把瓜子扬得到处都是。
对他这种淘气行为,我观察过好几次了,他并不是在孤芳自赏,而是在端起盘子时,他的眼睛先观察一下周边人的神情。如果有人来制止,他便像注入了兴奋剂,更加来了精神,开始忙不迭地“下雨”。姥姥就是总上他的当,因为在姥姥的眼里,这不仅仅是淘气的行为,简直是在糟蹋东西。所以,她总是盯着淘淘,抢先去阻止,有时候简直是在争夺。一个要“下雨”,一个要阻挡。
对于淘淘的这种搞怪行为,我与幼儿园里的老师进行过交流,想知道他在幼儿园是否也这样淘气。老师告诉我,淘淘在幼儿园表现得还算可以,没有玩过“下雨”的游戏,可能是因为没有“下雨”的道具吧,但爱扔玩具,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缺点。在我们眼里孩子的淘气行为,可在专业的教育人士眼中却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通过和老师沟通我才明白,他的这种“扔东西”“下雨”的游戏非常符合其心理发展水平。对于两三岁左右的孩子而言,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力开始萌芽,这些能力的成长需要“扔东西”“下雨”等游戏的刺激。在玩“下雨”的游戏中,孩子体验到浑身上下被“淋”的感觉,并联想到下雪、下雨、倒水等生活现象,极大地拓展和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