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4600000006

第6章 母亲的理想

母亲是有理想的,我从小就这么认为。

每一个父母总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最不济也能成器成人,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我的母亲也不例外,甚至这样的心事更浓更重,这可能缘于她比普通的村妇多识些字的缘故。她讲不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大道理,她只是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并时时不忘记监督孩子们期中期末的分数。她不懂得鼓励与赏识教育的前因后果,只是对考试过后的结果颇有兴致,并一再用分数来检阅孩子们的用功程度。为此,我们没少挨她的棍棒。

她高高地举起棍棒,口中责骂我们的声音飘荡在村庄的上空。我知道那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殷殷希望。在我一路成长的旅途中,母亲的脸上很难有慈祥与温情的时刻,她总是那么忙碌,大到起房盖屋,小到鸡毛蒜皮,哪一样都离不了母亲那双手,她甚至都没时间拥抱一下她的孩子们。

终于,我们在母亲严厉的教育下开花结果了,母亲的理想实现了。她像一个园丁检阅满园的芬芳那样,眼睛眯成一条缝,心里甜成一罐蜜。在别人的赞赏与表扬里,母亲为她实现的理想而骄傲。母亲忘记了她所有的辛劳,固执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使她的双腿因超负荷的劳作而患下疾病,她也认为是多么光荣的负伤。我寻遍良医,想要治愈母亲的疼痛,而它们总是顽强地生长在母亲的身上,像是母亲的理想那样,有不可动摇的坚定。我难过地看着她的双腿,母亲笑说习惯就好了,又不伤及性命,不必太担心。

母亲为了实现她的理想,曾养成过无数习惯。比如,她习惯深夜去挑水浇菜,一晚上挑几十担上百担的水,来回奔跑在一公里的距离间。白天,人们为争夺有限的水资源浇菜,人多口杂的。拥挤让母亲更加疲惫,于是,她选择夜深人静时劳作,那样效率更高。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过母亲,你害怕吗?母亲说当然也有害怕的时候。偶尔遇上的怪事会让母亲惊慌地逃回家,但这并不妨碍母亲第二天的工作。她始终坚信凶神恶煞的东西一定是冤有头债有主的。

母亲还养成早起的习惯,在每个赶集的日子,母亲总是早早叫醒我们,把最早上市最新鲜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去卖。集市在离家五公里的地方,通常是我们赶到集市了,人们才惺忪地睁开眼睛钻出暖暖的被子。我多次看见街上的居民们才睡醒的样子,有人正慌忙地提着裤子奔向厕所,有人正打着哈欠开门,有人正在门口梳头。母亲仿佛对她的苦累一点儿也不在意,她分给我两毛零钱,我飞奔到卖鸡蛋糕的小摊旁边,吃着八分钱一个的蛋糕,觉得生活太幸福了,人间居然有这样的美味!

母亲总是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只要能读好书,我砸锅卖铁都拼命供你们读书。母亲说得坚定有力,我们也听得热血沸腾。那时,我并不知道我的理想与母亲的理想是同向的。有时我对学习倦怠了,母亲恶狠狠地说,不读书也没关系,将来考不起学校,回来每天去后山拾六次柴火,做饭洗碗喂猪的活儿全是你的,我倒是可以省事了,再不用这么辛苦,我翘着二郞腿吃闲饭,等你长成大姑娘了,贴几个廉价的嫁妆嫁到山里,你就等着好日子过吧。母亲仿佛在给我描绘我明天的生活,我的心一阵阵地收紧,不敢再悖逆母亲的旨意,埋头读书。我听到母亲与祖母的对话,她们说我长大了。

母亲在得知我中考的分数后,她像一个得势的孩子那样,兴奋得语无伦次。她拉着我的手,骄傲地从村庄的大路上走过,迎接着所有人羡慕和嫉妒的目光。回到家中一副不知道要怎样对我好的样子,她向我亲昵示好,我有些冷漠地疏远回避着,倒是与祖母一惯的亲热。我想母亲是受伤了,但她还是高兴的样子,进进出出地哼着小调。我还记得母亲大辫子往后一甩,明眸红唇地站在那里。那时,母亲才三十五岁,如我现在的光景一样。

弟弟妹妹们相继上了大学,母亲的理想已功德圆满。她的脸上不再是年轻时藏不住的喜悦和愤怒,而是多了几分慈祥与从容。我以为母亲没有理想了,甚至大言不惭地对母亲说:“小时候我们听你的,现在你老了,得听我们的了。比如,你不能总想着土地里的小白菜们,得多想想你的孙子孙女们,这样我们才感觉更幸福些。”母亲总是不改她的倔强,辩解她有她的事。她说只要你们好好的,我想去哪家就去哪家吧,想回老家待些日子你们也不要反对,因为那里才是我的家。一句话说得我沉默良久,终是熬不过母亲的固执,就由她吧。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倒是渐渐理解母亲多些。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归属感,也就是我们称为港湾的地方,它可以承载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伊壁鸠鲁曾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安宁。因此,我不再幼稚地想要把我的所谓理想强加给母亲。我们还小的时候,母亲带领着我们经营着共同的家,每个人在这个家都有自己的归属感。如今,我们大了,有家了,这个家与母亲的家有了区别,即使好得不分彼此,也难以割舍心头最隐秘的归属问题。这大概是为什么子女们向父母要钱时一副天经地义的样子,而父母若是要向子女要钱,显得格外难为情。归属感的问题让母亲显得不那么自由,母亲来到谁家,都摆脱不了一个客人的身份。子再贤,女再孝,孙再慧,这些都难在母亲的心口长久停驻。这就是母亲为什么更眷恋地里的小白菜的原因。因为那是只属于她的。

在我明白这些以后,我不再像从前一样,母亲一离家就催命似的叫她回来,像一个永远断不了奶的孩子那样。母亲爱去哪里,我总是念叨说如果住得好就多住几天吧,别急着走。这不,母亲才去了妹妹家两周,又风火似的回来了,妹夫还笑着抱怨母亲,说她怎么能在姐姐家住那么久,就不能在昆明多待些日子呢?母亲说地里的辣椒、西红柿成熟了,街上的价格贵得咬手,不如回去采摘些回来。

从乡间回来的母亲,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这一次她带来许多辣子、西红柿、豆子,在送了亲戚朋友们后还剩下很多,母亲把它们放到门口的市场上。不到一小时,全部抢购空了,卖得一百多。我一下班就跟我讲卖菜的经过,那高兴的劲头比我给她一千块来得更痛快。弟弟和弟媳一副不理解的样子,说不缺那个钱,就不用去卖了,那苦日子还过不够呀!我跟他们说,自己的树上结出的果子永远是最甜的,就像每个人看见自己的孩子的感觉一样,这是母亲的劳动成果,她当然会为这些而高兴,正如她为我们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而高兴一样。这些都是母亲理想中的一部分,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她的快乐。

在母亲最远大的理想实现后,她心中定还有一些细小贴心的理想未去经营。比如她要给某个亲戚织件毛衣,做双鞋子,去看看她高龄的姑妈,去服侍一下她病床上的父亲。这些琐碎的小事,都有可能是母亲要想实现的一种理想或是愿望。我不再阻止母亲想干的事情了,就在这个阴雨的早晨,我也愿意帮母亲撑着伞去街上卖她地里生产的新鲜蔬菜。母亲看看我,像从前与祖母的对话那样,只是这一次,她说我真的长大了。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 诗舞祭

    诗舞祭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为主的散文集,分说诗、谈色、评书、创意四部分,“说诗”收《我的学诗经历》、《诗舞祭》、《奥斯维辛的诗意栖居》等文,“谈色”收《情色和身体》、《瘦美的重担》、《后殖民孽债》等文,“评书”收《症状写作》、《生死一囚徒》、《会心的漫游》等文,“创意”收《榆树下的省思》、《流年知多少》、《母语之根》等文。共计收文39篇。
  • 闲庭扫叶集

    闲庭扫叶集

    古典文化散文,贴近现世的心音,化解嫩寒的春温。《闲庭扫叶集》主要内容包括:韩愈的“八小时”、虎中奸计、李清照读书、菠萝蜜的沉思、宰相不谋私产、运动健身老不忘、饮酒与吃糟、批评家的胆识、鸡声断梦、情种、下定义的困难、零食等。
热门推荐
  • 你好我的少年郎

    你好我的少年郎

    “喂!我叫许默!”曲纤尘看着眼前有点紧张的少年红着脸对自己喊到,只是淡淡的回道:“我知道!”“我...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少年眼神急切的看着曲纤尘,生怕她拒绝自己。“嗯...可以吧。”曲纤尘想了想回道,“那我们说好了!我们是朋友!”少年开心的说道,“嗯,还有事吗?没有的话我要回家了。”“没有了,再见!”曲纤尘就这样在少年的目送下离开了...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我的不老女神

    我的不老女神

    “靖哥哥,靖哥哥,你就理我呗,这是我特地为你做的千纸鹤。”小女孩儿一脸的纯真,那双弯弯的如月……
  •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一朝穿越,她成为被弃孤女,独身江湖。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她先入宫,后代嫁,命运轨迹由此更改——他,权倾朝野,冷漠绝情,却独独对她倾心;他,温润如玉,风度翩翩,唯专情她一个人;他,腹黑成性,宜动宜静,只把宠溺与真心送与她。她从不祥孤女,一跃成为朝堂第一妃……
  •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的仙顶山,小丫头顽皮游玩,遇上了一个衣帽齐整,俊美非凡的小男孩!看了看自己没长大的小手,她扭过头流着泪挥了挥手,软着嗓子可惜吧啦的说,“你走吧,长大了千万别再让我看见你,不然我会忍不住毁了你…”小男孩黑黑的眼珠儿转了一圈儿,明亮的眸子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一个闪身,已经没了踪影,小丫头奇怪的转身,吃惊的挠头,喃喃自语,“丫儿的,这小子功夫比我好?那刚才为什么不反抗?”五年后,她终于应承了命运的安排,置身乱世之中,救赎无数百姓,五国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神女之说再次沸沸扬扬。五国帝王争,皇子夺,所谓得神女者必得上天神明眷顾,必实现五国统一之志向!王侯将相,梦想得到神女的人不胜枚举。她肩有牡丹胎记,巧手行医救人于无形,她聪慧过人,行兵布阵样样精通,她巧笑嫣然,容颜俏丽,性情飘逸,引无数美男竟折腰!精彩抢先看:小丫头揭了男人软金线编织的神秘面具之后,惊呆在原地,她眯着眼睛舔了舔嘴唇,“淡定”的颤抖着双手扔掉了手中的匕首。男人表现出一脸惊恐状,暗处的隐卫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原来他家小主人费劲心思的设计,就是为了引来这样一个女采花贼?!…是红颜祸水?还是乱世神女?这是一个温情无限的小故事,这是一个有点儿顽皮有点儿色,有点儿功夫有点儿脑筋的小丫头误闯乱世的小故事。是她,带给了这个时代新的进步。是她,加速了五国统一的步伐。是她,让这个故事充满了笑点和爱意。此文一对一。此文情意绵绵,爱意浓浓。喜欢的妹子赶紧跳坑吧!我身强体壮,保证接的稳稳地!
  • 北宋小商户

    北宋小商户

    一家三口意外来到北宋初年,繁华的街市,叫卖的货郎,老迈的驼队。枣红马,新嫁娘,迎亲的队伍穿街而过。茶楼酒肆,码头货寨。吆喝的纤夫,摇橹的船家。一幅恢宏壮丽的清明上河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 鬼妻倾城,王爷请接嫁

    鬼妻倾城,王爷请接嫁

    一朝穿越,她躺在棺材里被人抬着嫁进王府;一场冥婚,庶女换千金;一颗真心,是值得还是错付?她是相府庶女,娘死爹不爱,后娘虐,姐姐欺,一道圣旨,翻身做王妃!什么?王爷是病秧子?哈哈,真是太好了,我的地盘我做主!只是……洞房花烛夜,墨绯颜推着夜北澈的胸膛弱弱的问一句:“王爷,您真的有病吗?”夜北澈嘴角扬起邪笑,微微靠近墨绯颜,薄唇轻启:“娘子,试试便知。”红床暖帐,春宵一刻值千金。自古帝王多薄情!她为他削肉剔骨,换来的却是他和别的女人在她的尸身旁谈情说爱,甜蜜相拥!原来,自始自终都是一场阴谋……她含恨为妖,斩情绝爱,势要他以命偿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瞳神女

    鬼瞳神女

    她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当她的手握上刻刀,世界便成了她手下的缩影。只要是存在于世间的东西,无论你想要什么,她都能帮你雕刻出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我头顶的星辰

    在我头顶的星辰

    本书稿为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关于现代以来小说阅读的诸多心得和体会,“在我头顶的星辰”,意指卡夫卡、布鲁诺·舒尔茨、米沃什、纳博科夫、君特·格拉斯等诸多现代以来的小说大师以及代表作品,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星光璀璨的二十世纪文学的场景之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其敬仰之情和热爱之心。
  • 逍遥道决

    逍遥道决

    上一世,我身手不凡,世人敬仰,诸子百家,无一不通。这一世,我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无一不懂。从此天上地下,唯有我叶一飞,逍遥自在,无法亦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