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5100000004

第4章 曾经的花房

掀开厚重的棉布搭门进去,一股雾气劈头盖脸地扑了过来,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天,感觉也如世外桃源般的温暖。我不由得蹲下身子,面对豁然开朗的阳光,透视着那一株株的花。大朵的、小朵的、深红的、粉色的,或者血样染红了株顶的,却无花的叶……再和养花人一番讨价还价,抱得几盆回家。

走在路上,心里仍咀嚼着这样一个名字——花房,脑海里便涌现出一个场面——蜂舞蝶飞。往往是在无聊的冬天,厚厚的棉衣堆积在身上,把自己紧紧包裹成粽子一样,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最容易令人想念春天,心头时常生出这样一个幻想。人的想象是多么奇妙,凡是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事情,在想象中完全能够满足愿望。

那年的花房,承载了完美事物中所有的诱惑,就如同春天里找寻花蜜的小小蜜蜂,我被它紧紧地吸引着。而这样的花房,对我来说奢侈到不可想象。我没有花房,我们家也没有,我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带哨的橡皮狗,而母亲拥有的除了我们几个孩子,还有一只小花猫。当我一个人寂寞地行走在街上,身后就跟着一岁多点儿的它,我的去向,一般就是朝着那个方向。

那是一户喜欢种花的人家,并且种得很有规模,这在当年是很难得的。在那打倒一切封资修的年月,我走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证明这是唯一一家种花的人家。主人姓什么忘记了,唯一记得的是老人种的各种花的名字以及花色,能在冬天容纳下几十盆花草的一间空空的花房。花房的窗玻璃用塑料布裹着,门也是用棉褡子紧紧地捂着的,不透一丝的寒气,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季,花房里也是温暖如春,并且有一种梅雨季时节的湿漉漉的感觉。

小时候做梦,经常在梦里把自己喊醒:“花房,花房!”那是我又梦见蝴蝶了,或者是梦见蜜蜂了。仿佛是在梦中,一位老人指着一间空着的房子对我说,“瞧啊,那就是我的花房。”你听,多好听的名字啊,花房,唇音启动,齿音相随,跟着唇齿之间吐气如兰,一个与花有关的字眼就脱口而出。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所有的花儿都要通通挪到花房,这样才能安然过冬呢。

因为那个花房,我经常一个人去看那些与我同样渴望人们关注的花,开始我并不知道那些花儿必须有一个花房,但我想,那一院的花儿,总得有一个地方盛放才好,果然它们就都有自己的归处,于是花房便成了花儿们的天地,成了我在冬天玩耍的地方。种类的繁多,加之它的生长条件稍有不同,就变成了不同的颜色,所以才有了植物的五颜六色,花卉的五彩缤纷。这些五彩缤纷的花儿与老人的情感,在我的印象里就如同老人乖巧的孩子,一株株温顺地匍匐在她的脚下,任其摆布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有一次扁桃腺发炎,母亲带我去医院看医生,去医院要绕过她家门前的一段路,再绕过一个岭,从一个高坡上下来,再上去,有时一天几趟地折腾,大汗淋漓的母亲让她看不下去,就喊住我们问,母亲当然如实相告,她从容地牵过我的手,找个小板凳让母亲坐下,再拉我坐到她的怀里,双手拢起,用手在我脖子上轻轻按摩几下,然后从下颏儿开始运力向颈后捋去,一回捋三四十下,一圈圈轻重均匀。这样过了几天,扁桃腺炎竟然不治而愈,并且从此很少复发,把母亲惊讶得目瞪口呆,心花怒放。从此每当“有病”,母亲就让我到她那里治疗,于是认识了那位老人,有花的院落成了我童年游戏的好地方。

老人面容白皙,温和的微笑,亲切到很容易让人靠近。在花房里与花朵比过姿势,在门前与蝴蝶比过飞翔,舞蹈雀跃之后,蹲在院子里老人的身边,用手胡乱指着一盆盆的花问这问那。墙上的大相框镶嵌着老人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隐藏着一段从不隐藏的秘密。我曾经仰望,少女时代的老人是何等的柔美——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直到现在我还常回忆起来,陷入深沉的想象。

开始喜欢些花草。8岁的时候,我试着种石竹花,株茎挺直,叶子细长,花朵如同被剪刀剪过一样,有着不规则的锯齿状。这种花好养,在北方山区的土壤里、石缝里,到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虽不艳丽,却也不太张扬,极为朴实。我喜欢石竹这个名字,石竹,多好听啊,它让我联想到汉语里的一个词——坚强,于是“石”字便成了我的偶像,成了一种坚强刚硬的性格标志。

其实现实中的我是很脆弱的,13岁那年,我正处在失语的痛苦之中,整整一个春天,眼见杏花开、梨花败,春天姹紫嫣红姗姗走过,却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说话。寂寞如我,每日里数落着那些花儿,攒拾着它们的一地落花,心头的遗憾是无法诉说的。种马苋花便是从那一年开始。这种花容易活,只要有一只小小的盆子,一抔清澈的泉水,就可以养活它们了。梅雨季节,选取一截花枝插进泥里,每日看上几遍,不几天就生发出一大蓬来。花也如石竹一般的清气,没有浓艳的花朵,更没有浓浓的花香,清纯如出沐的少女,没有一纤一丝的尘俗杂念。

我只是渴望种下一盆花,木本海棠,或者一株小小的马苋菜花,好把童年打扮得五颜六色。然而我到底没有种活过几种花。我抱怨它们太过令我喜欢,而它们不喜欢我。没有耐心,是我种花的最大忌讳,没有成功地养活过它们,原因就是两天要拔起来一回,看看扎根了没有,如果扎了,就手舞足蹈,如果没有,就失望到快要流泪。耐心对当年的我来说,大概很难以做到,难到如同用一朵花装饰春天一样。

时光转瞬,即过茫茫,生命的过客无数,花房,以及花房里的老人,已有几十年不见,有一次我回村,过问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老人的去向。按年龄推算,老人或许早已经故去了。养花倾尽了老人毕生的精力,大朵的绣球会怀念着她,星点的满天星也会怀念她,还有一个曾经环绕在她身边的小姑娘也会怀念着她。想当年,以为养花只是一个程序而已,但我错了,现在我才知道,养花不仅仅只几个程序,适宜的温度,泥土尚好,但它还需要养花人特有的耐心和等待,有了这些,才能等得一株花开,这是多么富于哲理的美好情怀?

过年或布置新家,都要去一个地方——花房,冷冷的天气里看见它们,总在想,自己何时也拥有这样一个花房,摆满了各色各样的花儿,攒它个洋洋大观,绿意盈帘。我把这个愿望搬进阳台,几盆花,洁白的茉莉,浅红的蕙兰,深紫的紫萝,两盆粉红的日本海棠。不久前,我发现它们中间几盆叶子萎黄,就找了开庄稼医院的同学去问,他送给我一个小包,大概是一包蔬菜的肥料,让我兑三十斤水浇花。我按他的嘱咐兑了水,分两次浇到花根,结果不出一周,花叶被肥料烧了个半死,比不上肥时还要萎靡不振,颜色黄枯,植株也停止了新的生长。

眼见花容失色,我急切地浇水,想把投入的“肥料”重新换出,然而半个月后却无济于事。看看枯死的花株再也没有什么变化,起死回生是不可能了,只好在一个沐雨的天气,将它们通通搬到楼下,任其风吹,任其雨打。没想到,不出一周,花们却又重新活过来了,先是干透的叶子一点点变软,再是落光了的枝干上钻出了针尖般的小芽。小芽渐长,成为一片片的新叶,虽然还不是那么舒展,但毕竟是在新生,在生长,是明显的奇迹产生了。

有了这次教训,我开始对养花不大在意起来。楼房是不能养花的,它只适宜养兰草,但兰草生长得并不太好。吊兰放在客厅,紫萝兰摆在书房,每日里看它们几眼,松弛一下疲惫的眼睛。再也不会渴望拥有一房子的花朵,而花房,以及有关的梦,也离我越来越远。不想再种花了,让羁绊的生命得以释放,紧张的精神得以放松。空徒的四壁,无叶无花无落叶的光洁的地板之上,大可叫人享受一劳永逸的干净。花房也早已不再属于那些爱花的人了,它们变成了莳花者的盛放用具,莳花,而不是爱花,变精神享受为出售商品。而且那些花们,也不再只为满足一颗爱花的心,而是为了更多的人的愉悦和玩赏,仅此而已。

曾经的花房,不过是一个永远的念想。

同类推荐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热门推荐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天意难逆

    天意难逆

    世事如烟,摸不着,看不见,猜不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邪?在这世间,当浑浊成了一种普遍,清醒便成了一种罪过。真理掌握在大部分人的手里,而历史永远由活着的人改写。世事无常,你我又如何逃得过这天道?(咳咳,相信我,这本书没这么正经的)(垃圾作者在线发誓.ing)(不过有时候也会有这样正经的样子,大都是很虐的地方)
  • 浮生若梦:师尊请深爱

    浮生若梦:师尊请深爱

    初相遇,他以为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一个仙子,再不过就是水神与凡人的生的庶女。一朝收她为徒才知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她从21世纪穿越而来他却不知道一场车祸让她们相遇,便是生生世世的爱恨纠缠……
  • 世界上唯一且珍贵的你

    世界上唯一且珍贵的你

    那个人很好,是曾经贫瘠生活中唯一的甘霖,是黑暗中坚定又长远的光芒。
  • 神豪不是我

    神豪不是我

    ‘我真的真的不是神豪,你们别再追我了’,颜言无奈的说,后面的记者很无奈,你不是神豪,谁是?
  • 音之都的特殊能力者们

    音之都的特殊能力者们

    平行世界的25°空间,一场由乐能爆发的战争,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妖孽帝王你输了

    妖孽帝王你输了

    一场相爱而不能相守的神妖之恋,让他们甘愿坠入凡尘,轮回百世只为与爱人永世相守。一个跨越生死的赌局,究竟是谁大获全胜,而又是谁一败涂地?时光流逝,已是万年,再次醒来她竟忘却前尘,成为将军府的二小姐。为求平安她一人分饰两角,女装时,她是痴傻郡主,为世人所嘲弄、不齿;男装时,他是少年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他,却情愿放弃帝位、舍弃一切,背负宿世记忆,化为银狐守护在她的身边。她腹黑、她霸道、她无情,却独独在心间为他留下了一份柔软;他妖孽、他嗜血、他冷酷,却将所有柔情无怨无悔的付予伊人。当某天她褪去痴傻的伪装,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于人前时,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光景。腹黑警报,妖孽来袭当妖孽男撞上腹黑女,究竟是他迷了她的眼,还是她惑了他的心?【一】大帐里两个身影相对而坐“朝廷运送的粮草应该快到了吧?”听到了他的话,对面的身影点了点头。“敌方应该会在半路劫杀吧。”对面的身影又是点了点头,并把手点在了某处。“和我想的一样,既然如此敢来劫我的粮草若是不回击不是坏了我的名声么?”对面的身影再次沉默的点了点头,表示支持。这一幕在军帐里本应是十分平常的。不过在军帐的三位副将看的是表情无比的扭曲。只因为.与那少年将军相对而坐的是.一只银狐.【二】龙凤喜烛在静静的燃烧。喜床上坐着一个红色的身影,红色的盖头挡住了她的脸。就在这安静的一刻,房门被轻轻的推开,一个英气十足的少年走了进来。大红色的新郎装削减了他身上的锐气,让他气息变得柔和了几分。只见他缓步走到了新娘的面前,微笑着揭开了她的盖头:“夫君,今日辛苦了。”只是在瞬间,便让人知道了眼前的人不是少年而是少女,轻柔的声音让人心中不由的一暖。少女伸出她白皙的手指,挑起了“新娘”的下巴,唇,缓缓的凑了过去。就在她的唇将要吻上他的那一刻,少女猛地一挥手,房门大开,几个身影狼狈的摔了进来。“老大,我们错了。”看着少女似笑非笑的神情,几人是肝胆俱裂啊,“兄弟们,逃命啊!”“想看本姑娘的戏,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少女回头看着依旧坐在床上的“新娘”,俏皮的眨了眨,“夫君我们继续?”看着含笑的少女,“新娘”好笑的摇了摇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就算是女娶男嫁又如何.
  • 做个有钱仙

    做个有钱仙

    少年孔方穿越修真世界,意外误食混元金灵果,得赵公明传承,从此踏上有钱修仙路,灵丹论斤称!仙剑十把起!开商铺、做商行、仙家第一储蓄银行,修真版某宝。“上仙,天生废材怎么办?走火入魔怎么办?渡劫失败怎么办?”孔方微微一笑:你这个问题,充钱就能解决
  • 异界逞强师

    异界逞强师

    逼婚逃跑走进一所神秘的学院,走迷路闯进牢笼,意外放出‘妖孽’。没想到一夜谈心后,被这个‘妖孽’缠上了!升级寻宝打怪,被他带着一路躺赢!怎么办,有点离不开他了?群号51260661,欢迎进门~
  • 刺孟篇

    刺孟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