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5100000005

第5章 老油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有农耕,有收获,有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小作坊,也热闹,也兴旺,就如当年默默无闻的老油坊。转起碾磨,升起炊烟,那才是真正的日月。

老油坊说其老,一点儿也不算夸张,老油坊的出现,有着悠久的时光。最早的榨油工具是石器压、木杠扛,榨油时,将花生绞碎,再一串串打入楔子,直至把油榨出来。凡是用传统方法加工食用油的地方,都被人们称作老油坊。

老油坊一般规模不大,几盘榨机,几个工人,油坊就运作起来了。东南西北各个村,都有老油坊,哪家油坊出油不出油,心里都有数。比如二十斤花生出五斤油等,谁的油坊出油多,谁的油坊就生意好,相反则生意清淡,门庭冷落。

我们小时候,村里就有一个老油坊,几间坐北朝南的老房子,从外面看去,墙里墙外黑乎乎的。几盘榨机油腻腻、黑亮亮,有着被岁月的尘灰覆盖过,再着一层厚厚的油渍的模样。老油坊平时不工作,只有花生收获的季节,饱满的花生摘下来,留出来年的种子,剩余的花生送了来,老油坊的柴火才升起,静寂的油坊这才忙起来。

油坊的活儿不轻松,忙碌起来很辛苦。早年的榨油机,都是人工来操作,几乎没有什么自动化。一盘榨机配几个人操作,各人分工都十分明确。榨油时,绞碎的花生放进槽子里,上面横一根长木杠。这木杠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坠一块巨石,细的一头用来人工压。不偷懒,不耍滑,干活靠自觉,凭的是力气,偷懒耍滑也逃不出大家的眼睛。

为让力气使得匀,榨油时大家都要喊号子。每当去老油坊,老远就听见号子声,“嗨哟、嗨哟”的。听过一个有趣的笑话,说多少年前的油坊里,有个十八九岁的小学徒,干的就是压杠的活儿,他不愿出力,可号子比谁都响亮,嘴上号子喊得震天响,手还没触到杠头上,从此给人留下话把儿:“王长山压杠子,劲儿都用在嘴上。”时间长了,就成了当地用来讥笑懒汉的歇后语。

在油坊里干活的人,常年穿一身油腻的衣裳,有人夸张地说,帮油坊的人洗衣裳,一洗一盆油花花。油坊的工序不太多,但每一道都要求很严格,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出油不出油,就看每道工序的把式。第一道是把花生碎成糁,第二道是用烧开的水蒸汽蒸糁,第三道是把糁装进厚厚的铁圈里,开始在笨重的器物上压榨,亮汪汪的油便从榨机里分离出来了。

油坊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吃油不用买,不用拿花生自己榨。老油坊里的工人炒菜做饭时,往往会在榨油的晌头上,轮到哪家的花生正榨油,便取哪家的油来吃,这是老辈子人留下来的老规矩。这便牵扯到了“为人情”,人情为的好,工头可把榨油的时间往后延或往前提,以保证不在开饭的时间,自然也不抽他家的油吃了。

还有一个约定成俗的吃油法,那就是打油时,油从槽子上流下来,这就需要在槽子边上留个口,接上一只大铁桶,油若是流到桶外,便成了油坊的油。这种油,当地人叫“脚麻什油(音)”,意思是打扫出来的边角油,已不属他人了,归油坊所有。他们收集来,经过火熬、沉淀,集中在一个黑瓷坛子里,给干活的伙计炒菜吃。

油坊有个老伙计,人家叫他张老头,家里穷,孩子多,他只好把力气都用在打油上,除了打油赚取一份工,还可省出一顿饭。干了一辈子油坊的张老头,后来年纪大了,儿子进城当工人,女儿嫁人了,就不再在油坊里干了,自己退休回家做起小磨香油来。磨很小,可以用手推,也可以用电带,很轻快。小磨香油和榨花生油不同,只用一只小勺把,舀了芝麻往磨眼里加好就行了。对于干过油坊的人来说,不过是一碟很小的菜。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老油坊就拆了,因为房子实在太老了。新油坊在另一个地基盖起来,宽敞对开的铁皮大门,很大的院落。院子里,除了机器的转动声,几乎没其他的动静,没有了凝聚力量的号子声,在寂无声息的沉默下,一桶桶的花生油就榨出来了。望着那从榨机里流出来的油,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许是少了当年工人光着脊背喊着号子的热闹吧。

现在村子里,有两个“老油坊”,一个是真的榨油的地方,一个是年逾古稀82岁的“老油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老张叫成了“老油坊”。“老油坊”已不榨油,每天坐在街上晒太阳,但人们仍然喜欢这么叫。只有那些年少的孩子不叫他“老油坊”,而是叫他“老油坊的老爷爷”。

老年人冬天喜欢冲蛋花喝,蛋花冲好后加点儿盐,再放一丝香菜和芝麻香油。吃过小磨香油的人都还记得这个“老油坊”,也更记得当年那个“老油坊”。当年的老油坊已被村子包围在了纵深处,只剩下一个小院子,一个土台子和几十棵白杨树。

有天,同事约我去买花生油,说是给家里亲戚送礼的,这自然要选上好的油,这又让我想起了老油坊。经商量,我们买了几个塑料桶,不到一小时,就把车开进了离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拐进一个小巷,就看到了老油坊的大招牌,赫然举在院门口的短墙上,刹那间,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清新的油香。

这是一溜儿三间房,左边的一间是管碎花生的,几个人一起,把去皮的花生放进一台绞机里,只一会儿,就把一堆完整的花生绞成了渣。大门外还有一个去皮机,是专门给带皮的花生去壳的,也就是说,只要把晒干的花生运进来,就基本上进入自动化了。

中间的一间是蒸馏机,把绞碎的花生拿到这个机器上蒸馏后,翻炒至七成熟,才送进压榨机。压榨机是一个铁制的笨家伙。再往右边的一间里,有一个油腻腻的地槽,上面架个铁架子,五六个厚铁饼悬在架子上,铁饼下面有几个厚厚的铁圈,等把炒好的花生装进去,那铁圈就开始从下往上顶,一边顶,一边有清亮的花生油顺着边沿流出来,流出来的地方有桶,叮叮咚咚地接着流下来的油。

听油坊的主人说,他家的油坊已经营了好几十年了。祖上传下来的榨油机是手动木制的,二十年前他接手时,把榨油机换成了铁家伙。每年秋天花生收获了,村里人经过剥皮晒干后推到他这里,就等着拿新油吃了。有的人家花生种的多,打下的油吃不了,怕坏了,油坊便成了新油交易的场所,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村里人,又方便了城里人。

老油坊里的油是新鲜的,吃惯了老油坊的油,再进城去超市买油就难了,因为嗅觉告诉他们什么油好什么油不好,纯花生油的味道一闻就能闻出来。有上年纪的人说,村里的人身体好,上百岁的人就好几个,这与吃花生油有关。什么地沟油还有转基因油,对有老油坊的村里人来说,是谁也欺骗不了的。村里人认油,就像城里人识水一样,准确而无误,自来水顶不了矿泉水,地沟油也永远成不了花生油。

同类推荐
  • 春底林野:许地山散文

    春底林野:许地山散文

    许地山散文以其特有的宗教情结,短小的形式,丰富诡奇的联想,深邃的人生哲理,精彩地表现了他散文创作的独创性。其选择题材和创作技巧别具一格,不仅开拓了新文学的描写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新文学的创作方法。本书收录了许地山散文创作的精品,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作家细腻的情感和浓郁的文人气息。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还根据内容适当加入了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记事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是约翰·米林顿·辛格和叶芝共同完成的著名爱情悲剧。它改编自爱尔兰神话中迪尔德丽和康纳尔王的传说。迪尔德丽出生时,便有预言说,她会出落为美人,有卷曲的黄色发辫和迷人的灰绿色眼睛,但国王和领主们会为她发动战争……迪尔德丽长大后,康纳尔王要娶她做王后,但她却有了情人纳西。于是,康纳尔王派兵杀死了纳西三兄弟。最后,迪尔德丽在他们的坟前自刎而亡。此剧是一部辛格生前未完成的三幕悲剧,后来由叶芝和辛格的遗孀莫莉·奥尔古德继续完成。
热门推荐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在任何时候,事故带来的损失总是令人心痛:在21世纪的头五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21万起,死亡约2000人,经济损失约12亿元人民币,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事发之后每次分析这些事故的成因时,都要被归结为个人或者企业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本书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责任体系,将责任意识融入到我们每天的工作中,做到“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用责任心为我们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 El Verdugo

    El Verdu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我的不老女神

    我的不老女神

    “靖哥哥,靖哥哥,你就理我呗,这是我特地为你做的千纸鹤。”小女孩儿一脸的纯真,那双弯弯的如月……
  • 抗命

    抗命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正撞上1942年大饥荒、冈村宁次发动华北大扫荡。冀南大武村的壮丁被鬼子抓走,那支为建立敌后根据地而来的八路军武工队,做的第一件事是虎口救人。山窝里长大的桀骜不驯、疾恶如仇的莫天留,力大无穷、性格憨直的人形坦克沙邦粹,老朽迂腐却深明大义的族长江老太公,再加上冀南地区被鬼子和皇协军逼得冒死反抗的庄稼汉,因为前所未有的民族浩劫,与舍生忘死、誓灭日寇的八路军武工队——弹无虚发的神枪手,出身草莽、身怀绝技的祖传刀客,攀岩登山、如履平地的“猴子”,大公无私、全心全意考虑老百姓的队长……从猜忌到肝胆相照,从提防到生死相交,齐心协力、浴血杀寇。
  • 医品宠妃

    医品宠妃

    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求不得,弃不舍。撕心裂肺不可理喻不知……羞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朕可算理解那句从此君王不早朝了。”苏轻尘贼兮兮的说!
  • 我的埃菲尔,不在你的巴黎

    我的埃菲尔,不在你的巴黎

    【宁江绝恋②】这是一个伤心之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伤心的故事,伤心的人又各自在这个城市中修复。&&&她曾经很爱他。只是。之前,相思已阻断。之后,无法再怀念。***十年,可以很短很短,短到那些伤都来不及痊愈。十年,可以很长很长,长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成了煎熬。十年前,他将她逼至绝境,决绝的看着她的伤口,将她放逐。直到她的逝去。他销毁了她所有的照片,用过的一切,抹灭了她曾经存在的痕迹。她是被他抹灭的存在。只是,十年后,转身而来的她神色清冷的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对不起,你认错人了。无法弥补的十年。无法回溯的十年。时光深处里的我已不是我。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啊……
  • 三生烟火狐中仙

    三生烟火狐中仙

    友友们,好看的记得要收藏哦,不然找不到的哦~~还有哦,喜欢或者不喜欢都留下一句话给桑吧。。。多一条留言就加更一章哦。。想起自己的穿越,她非常郁闷,人家穿越都穿成什么公主妃子,享尽荣华富贵,泡尽帅哥美男,她倒好,在21世纪得癌症被自己亲妹妹抢了男人伤透了心还不算,居然穿越过来就是一个死刑囚犯,而且第二天就要问斩!……问斩当日,忽然大雪纷飞,房屋倒塌,全城的狐狸涌向刑场,把惊魂未定的她救回狐狸窝。她刚觉得万幸,当今皇帝最宠的儿子四王爷却从遥远的边疆前线千里迢迢的派精兵杀到——一声令下,在众将士的惊讶中,宣布纳她为妃。……两年后,她被看似死而复生登上帝位的他赐予白绫三尺,毒酒一杯,匕首一把。她冷笑:“凭什么?”冷情男人微微一笑:“就凭你是我圈养的小狐狸。”她忍无可忍:“放你娘的狗屁!我是你他妈的小狐狸!你还是我生下的北极熊呢!怎么不见你改口叫我声妈?”
  • 高僧传

    高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何以许情深

    何以许情深

    她以为六年前,那段懵懂却并非无知的初恋结束的时候,就是她人生中最最灰暗的日子。殊不知,走出监狱的高墙,等待她的是更加残酷的暴风骤雨。他是海外归来,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才俊,跨国集团的CEO,亦是无以数计女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男神。及至他们成为法侓上名正言顺的夫妻,醉眼蒙胧的他霸道的把她拥到怀里时,她还在怀疑,这是不是只是一场梦。——————他对待伤害过她的人,像是对待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把他们一个个踩在脚底,把本应属于她的一切统统夺了回来。她怀着无限感激去找他,却看到,他怀里拥着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在舞池里流连。她咽尽心间苦涩,默然转身。———————从医院归来,她压抑住心底的狂喜,飞也似的冲到到他的面前,意外的发现,他身边的女人肚子已经微微隆起。手里的验孕报告单无声飘落,像是秋风里无奈飘零的落叶。而他冰冷的话语更带着千年寒冰般的冷漠,重新冻结了她对生命的所有热情:“我只想要我和叶子的孩子。”———————原来,所谓的缘深情浅的婚姻,只是他报复她的工具。原来,他的心里,一直都没有忘记仇恨。两年的婚姻,终于该画上句号了。——————他远赴国外,她凭空消失,却把一张流产报告单和离婚协议书留给他的秘书。直到此刻,他才知道,谁才是他生命里难以割舍的前缘。他倾家荡产,高价收购她所在的公司,只为了要拉近和她的距离。他替她挡去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质问,挽住她:“浅,跟我回家。”她清浅一笑,靠近身边男人的怀里:“慕炎熙,我和你的缘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