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900000007

第7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7)

班家是汉代人才辈出的一个家族。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越骑校尉班况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班况生三男一女,老大班伯,是一位精通《诗》、《书》、《论语》的学者;老二班施,官拜谏大夫,以博学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老三班稚,以方直自守见称,终官延陵郎;其女儿就是著名的才女班婕妤。幼子班稚生班彪,班彪又生班固、班超和班昭,这“三班”更是光耀千年的人物。班婕妤是“三班”的姑姑,也是一位著名的才女。擅辞赋,通音律,能“诵《诗》及《窈窕》、《德象》、《女师》之篇”,“每进见上疏,依则古礼”。

汉成帝刚刚即位,班婕妤便被选入后宫。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据说当时宫中分为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娙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等。而婕和妤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班婕妤清丽脱俗,通晓文史,又弹得一手好琵琶,在最开始的时候,汉成帝对她又是喜欢又是欣赏,很是宠爱,不仅把她当成爱宠的妃子,也把她当成值得尊敬的朋友。

皇帝在宫苑巡游常乘坐一种豪华的车子,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辇”;至于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则仅有一人牵挽。汉成帝为了能与班婕妤更加亲近,于是特地制作了一柄大辇,想与班婕妤同辇而行,这本来是绝大的恩宠,但没想到的是,班婕妤毅然拒绝了,她说:“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汉成帝觉得她说得很对,便没有和她同乘,对她越发敬爱。

太后听说了这件事,盛赞她的贤德,欢喜地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姬。”樊姬是楚庄王的妃子,楚庄王才即位的时候,喜欢打猎,不务正业,樊姬苦苦相劝,但效果不大,于是樊姬茹素,从此不再吃肉,楚庄王终于感动,改过自新。后来又由于樊姬的推荐,楚庄王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太后以樊姬来比班婕妤,自然是对她赞赏有加了。

可惜好景不长,汉成帝有一次出游,偶遇上了绝色美女赵飞燕,将之接入宫来,后来又迎进了她的妹妹赵合德。姐妹俩不仅姿容绝世,而且风情万种。女子之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端庄凝重,一种是风流宛转。无可奈何的是,似乎后者更得男子之心。从此,汉成帝便沉迷于声色之中,无心国事。他眼中只有飞燕合德,不再记得班婕妤,更加不用说许皇后。

许皇后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铤而走险,在寝宫中设置神坛,诅咒赵氏姐妹。这是宫中最为忌讳之事,自然纸包不住火。

事情败露以后,太后震怒,汉成帝把许皇后废居昭台宫。赵氏姐妹本来就妒忌班婕妤的才华和容貌,于是赶紧趁这个机会陷害于她,汉成帝听信谗言,逼问班婕妤,班婕妤从容不迫地说:“妾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还有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肯听信谗说?万一无知,咒诅何益,妾非但不敢为,也是不屑为!”

汉成帝觉得她说的有理,加之对她也一直心中愧疚,于是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虽然这件事不了了之,但是所爱之人居然会听信谗言,怀疑自己,班婕妤心灰意懒,自动要求到长信宫伺候太后。从此,就这样静静度过了寂寞的余生。

她作《怨歌行》,又名《团扇歌》以秋扇自比,自伤身世: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

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皎洁如霜雪,圆圆如明月,天热时被主人珍藏在袖中,用以驱走炎热。到了凉秋时节,团扇再无用武之地,便被弃置箱中。这首诗纤细委婉,充满无奈和悲伤之情,成为了“宫怨诗”的代表之作。钟嵘《诗品》评此诗说“《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沈德潜《古诗源》评语中,也说它“用意微婉,音韵和平”。

后来诗人陆机同情班婕妤的遭遇,为她写了一首诗《班婕妤》: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中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也是化用了班婕妤团扇歌的这个典故。

班昭:班昭应有念,早上丐兄书

寄东氏妹

王维桢

万里游真倦,向来依故庐。

宁亲迎卫女,设馔钓河鱼。

奔诏身仍远,思家意不舒。

班昭应有念,早上丐兄书。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当时名动一时的人物。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著名的儒学大师、史学家,哥哥班固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另一个哥哥班超是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两次出使新疆,是打通“丝绸之路”的赫赫功臣,极传奇的人物。

班昭十四岁便出嫁了,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班昭又被叫做“曹大家”。班昭端丽庄雅,很得夫家敬重。而由于博学多才,班昭也常常被召入皇宫,教导后宫诸妃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的父亲班彪和哥哥班固都在致力于《汉书》的写作。班彪死后,班固便独立承担起写作人物。班固天资聪颖,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还擅长作赋,有《二都赋》、《幽通赋》等。班彪死时,班固虽然年仅二十三岁,但已有独立完成这史学大著的能力。却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横死狱中,年六十一岁。

班昭知道《汉书》是父兄毕生心血,强忍悲痛将之接了过来,继续写作。皇帝也很支持。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遍览皇家丰富藏书,用以著作,终于花费无数心血精力,完成这一史学巨著。

《汉书》刚面世时,许多人读不懂,大学者马融便曾拜伏在藏书阁下,跟随班昭学习《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兄弟马续接替班昭,完成《汉书》。马续也是位大才子,七岁时能理解《论语》,十三岁懂得《尚书》,十六岁学习《诗经》。据传马续暗自倾慕班昭却不言,为协助班昭完成修史大业竟终身不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特地为班昭立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班昭还有一个哥哥是班超,他30岁迁入洛阳,靠为官家抄写文章为生,胸中大志,实难舒展。有一次,班超思虑良久,猛然站起,投笔在案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求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此,他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除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等成语皆源自于他。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上奏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人老思故土,叶落要归根,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过了三年朝廷仍不加理会。班超年已七旬,仍客居异乡,班昭手足情深,更怜惜哥哥,于是提笔给皇帝上书:

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赏,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固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询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其全力,以报答天恩,迫子岁暮,犬马齿索,为之奈何?

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感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身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踰望,三年于今,未蒙省禄。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这封奏疏被后人题作《为兄超求代疏》。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白发苍苍的班超终于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病,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但终于,他是回到故乡安心逝去的。幸好有班昭这封上书,完了班超最后的心愿。

班昭还写了《女诫》七篇。《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班昭将自己处世哲学和生活历练都融入了这七篇之中,教导班家女儿如何在夫家处理好与夫君、舅姑、叔妹的关系。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除了《女诫》以外,还有《东征赋》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东征赋》是班昭随其子到陈留时所作,其辞称:“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这表明班昭的《东征赋》是效法其父班彪的《北征赋》而作。虽然是模仿之作,但《东征赋》的写作手法也比较细腻而优美。

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皇子刘隆生下来才一百天,就嗣位为孝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殇帝也驾崩了。于是十三岁的清河王刘祜嗣位为孝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听政。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邓太后也很尊重班昭的意见。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邓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是上海昆剧团排演的新编昆剧《班昭》中的唱词,可作为班昭之写照。

赵飞燕: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赵飞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人,而且是轻盈窈窕美人的代表。所谓环肥燕瘦,环肥就是指杨玉环,燕瘦自然就是指赵飞燕了。“环肥燕瘦”出自宋代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李白曾作清平调三首来赞美杨贵妃之美,也是以赵飞燕来进行类比:“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汉成帝即位十多年,还没有子嗣,未免闷闷不乐。有一次他微服外出,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希望汉成帝有能相中的女子,带回宫中。便如平阳公主献卫子夫给汉武帝的初衷一样。

就是在这时,汉成帝见到了赵飞燕。

只是,飞燕并不是卫子夫那样温柔和顺的性子,她是个娇媚美艳,也颇具野心的奇女子。她的舞技也远在卫子夫之上,成为古代顶级舞者的代言人之一。她本来也不叫飞燕,原名是宜主,但因为舞姿超群,人们便称她为“飞燕”。

《西京杂记》中:“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赵飞燕别传》中:“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赵飞燕拥有近乎神奇的舞蹈技艺。传说她还能站在人的手掌之上扬袖飘舞,身轻如燕。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掌中舞从此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

这柔美明净得如同一泓秋水般的眼波,悦耳清亮得如同黄鹂鸟一般的歌喉,曼妙轻盈得令人几乎屏住呼吸的舞姿,很快便征服了汉成帝。

彼时,他身边还有一个以贤德闻名的班婕妤,但他的心,已经被美貌惊人、袅娜身姿的赵飞燕给牢牢占据了。他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心动,仿佛初初堕入情网的少年,失去了一切理性。

汉成帝带了赵飞燕回宫,极为宠幸。后来汉成帝又听说飞燕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也是出色的美人,她的发式,眉形,装扮都各有讲究:“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衣故短,绣裙小袖,李文袜。”于是便也召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许皇后、班婕妤等人皆失宠。

鸿嘉三年(前18年),许皇后在后宫蛊诅被发现,赵飞燕趁机告发许皇后。太后王政君大怒,下令彻查,许皇后因此被废。之后汉成帝欲立赵飞燕为皇后,但太后嫌弃她出身卑微,不肯同意。但是汉成帝意愿已定,想尽办法要封她为皇后。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改变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封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大赦天下。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是一本特别的书,它不会给你讲道理,只是把街头巷尾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我保证看《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的时候,你会想起某位为情所困的朋友、开朗逗比的兄弟,或者多年前还很幼稚的自己;想起某段独行的陌生街道、惊心动魄的旅程,或者一直想忘却忘不掉的记忆;想起某个流连沉醉过的小酒馆、烟火缭绕的路边摊,或者再也未曾回去的校园。《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全书30个故事,它们讲爱情、讲友情也讲亲情,所有的事和人,可能曾经也在你的眼前,可能就在你身边。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骑鹅旅行记

    骑鹅旅行记

    故事写的是瑞典最南部村庄的一个男孩,他性格孤僻,对读书毫无兴趣,喜欢恶作剧,总是给父母惹麻烦。他被小狐仙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骑着家里的一只雄鹅,与一群大雁一起飞翔。他经历了许多奇险的事物,周游了全国,最后恢复了人形,成了一个温柔、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男孩。
  • 庶女就要狠

    庶女就要狠

    玉玲珑,无依无靠的庶女一枚,只因嫡妹中毒需要至亲之血为药引,便惨死在毒蝎针下;玉梅,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姐大,手段毒辣,作风狠戾,却在金盆洗手之时被情人害死,心不甘情不愿地落入轮回之道——再次睁开眼睛,她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庶女。从前那个深受尊卑等级观念束缚的懦弱庶女玉玲珑,已经化身为地狱使者般令人惊恐的女修罗!大骂嫡母,暴打姐妹,连身负武功的玉将军亲自出马要教训她,都被揍得连滚带爬,满地找牙!什么封建礼教?什么妇德妇言?姐不吃那一套!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姐妹敢张嘴开骂?把你打成瘪嘴老太!嫡母端着正室夫人的架势装13?扯烂你衣裳看你怎么装!?亲爹恼羞成怒抬手就打?一脚把你踹到大门外!不出三个月,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了事实:玉府庶出四小姐玉玲珑,虽然生得妖颜无双,却性烈如火,乃是京城第一悍女!可是恶名远扬的她,却为何桃花运接连不断?难道古代男人都这么重口味,越是凶悍如她,越是要前仆后继地前来送死?且看黑道大姐大,在古代怎么兴风作浪,活出惊世骇俗的人生!☆◆◇★☆◆◇★☆◆◇★☆◆◇★☆◆◇★☆◆◇★【片段一】“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张千娇百媚的小脸上,嫡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你竟然敢打我?”某女不屑一顾:“打你又怎样?”嫡妹又气又恨:“我去告诉母亲!”某女一脸鄙视:“告诉她又怎样?老娘连她一块儿打!”嫡妹彻底崩溃:“我要去找父亲,让他请家法收拾你!”某女不禁嗤笑:“要去就快去!老娘倒要看看他敢不敢!”◆【片段二】扫了一眼眼前装模作样的神婆,某女不怒反笑:“你说我是什么?鬼上身?”某个不知死活的神婆还在摇头晃脑:“你们可别不信!这鬼上身啊,轻则损耗钱财,重则家破人亡——”话音未落,一只绣鞋已经稳准狠地拍上了她的嘴,伴随着神婆呼天抢地的哀嚎声,只见某女顺手又操起一块板砖,直接往神婆脸上招呼,顿时打得神婆逃之不迭:“你TM才是鬼上身,你TM全家都是鬼上身!”◆【片段三】看着被打成猪头的公子哥,再看看堂下那桀骜不驯的某女,某夫人拍案而起,怒斥道:“你竟然连我的儿子都敢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某女冷笑:“谁惹我,我就打谁!你要是不服,不妨也下场来试试!”某夫人气得破口大骂:“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如此无法无天?!来人,给我拿下!”没等某女说话,门外已经响起一个冷冽的声音:“谁敢!?”
  • The Notch on the Ax and On Being Found Out

    The Notch on the Ax and On Being Found 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禅室诗话

    冷禅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景星凤皇:汉宫王娡传

    景星凤皇:汉宫王娡传

    【宠文谋略文在真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艺术想象】她,是叛臣的后代,无背景,无靠山,一朝被迫入宫,凭智慧于后宫中周旋。他,是大汉朝的太子,是高处不胜寒的九五之尊,坐拥天下却危机四伏。皇室争斗尔虞我诈、波云诡谲、暗藏凶险,无人情可言,他与她却在这冰冷、纷扰的皇宫中缔造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众人皆知一代雄主汉武帝,却不知没有他母亲王娡的周旋盘桓、步步经营,帝位于他根本遥不可及!!!
  • 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

    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

    新书《Re,骨傲天屠戮的我》,望各位书友读者多多支持,求收藏和推荐!学园都市排名第三位的超能力者御坂美琴的克隆体之一,御坂19090号,由于被布束砥信注入恐怖感情程序,出现了和其他个体的差异,被研究员提前取出装置用来实验了。御坂19090号毫无悬念被一方通行杀死了,但是,死亡,或许是新的开始……为了他人的目的而死亡,而无论这个目的是否达到,这是御坂妹注定的命运——人类,英灵,亡者,使魔……御坂妹有了自我,却难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以不同存在形式,在无数的次元中以其他形式重复着自己的命运,却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御坂妹能够实现愿望吗?她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敬请期待——
  • 甘露军茶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甘露军茶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她是周朝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生而荣耀,战而获赏,碧玉年华便封为将军。她也是周朝皇帝的贵妃,皎若秋月,夭桃浓李,后宫荣宠集于一身。她更是女贞氏族的皇后,风华绝代,才思敏捷,终帮夫君成千秋霸业。她不仅是独孤将军的独子,更是独孤将军倾国倾城的女儿。本以为将戎装一世,没曾想到当年桃花树下,烟雨梦中,他执手相看便改变她一生的命运……
  • 琬瑜

    琬瑜

    “阿瑜,你听姐姐的,去睿亲王家,去看看爹留下的东西,你就会明白。”瑾琬看着用剑指着自己的妹妹,她的傻妹妹啊!一直被人利用,希望她看到父亲遗物能清醒过来…“睿亲王?他…”瑾瑜看着瑾琬眼角有滴泪徘徊不下,那是父亲生前好友,但是他在父亲被杀之后才回到京城,与当年事又有何干?似是看懂了她的心里,瑾琬把剑推到一边,“睿亲王,在父亲出事前日就偷偷回京,父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遗物交给了睿亲王,遗物里有周国在大殷内应的官员名单,你看了就会明白。”瑾瑜瞪大眼睛看着瑾琬,心里不知是何滋味……她放下剑,坚定的看着瑾琬,“若真如你所说,那我必定手刃周国皇帝,为大殷开疆扩土……”
  • The Maintenance of Free Trade

    The Maintenance of Free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