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1000000004

第4章 孟子与滕文公(2)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世子晓得孟子是个大儒,很恭敬,很诚恳,请孟子告诉他,中国传统文化治国之道。他是世子,将来一定是诸侯,一定是国家的领导,以后应该读什么书?学些什么?孟子没跟他讲别的,就告诉他,人性是善的,现在这个战国的时代,搞得那么坏、那么乱,是文化教育的错误,政治习惯的错误。孟子告诉他,人性是本来善的,要做到上古道德的政治。而且,孟子还说,你是世子,将来父亲过世,你即位成功,那时候,你一定要效法中国传统,行尧舜之道,天下为公,不是家天下。尧舜禹三代,天下为公,是让位的。孟子对他的开导,特别强调“性善”的道理。换言之,孟子对他强调“人性本善”的学说,和他对梁惠王、齐宣王所说,动辄称扬汤武事业的用意不同。他对滕世子当时说的话,随时在称颂赞扬尧舜的大道,这点要特别注意。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穿插一个很微妙的感想。

这节古文的写作方法,当然是言简意赅,但是包含的内容实在很多。在这节的简洁文字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滕文公当时的教导,完全是处在长者教诲子弟的立场,以师道的诚挚,来教导一个后进有为的青年。所以看来非常亲切,而且是富于启发性的教授方式,绝不像前面四章对齐宣王、梁惠王的态度,是处在师道、臣道、友道之间的风格。这点也应当注意。而且由此可以了解,古人在行文、写作之间的技巧和风范。

至于我们要讨论的,便是孟子启发式的教授方法。由这短短的一小节,首先接触到的,便是孟子学说思想中主张“性善”的问题。当然,这个大问题在后面《告子》篇中,有专题的讨论,姑且不在这里详细申论。

可是孟子在这里,为什么对当时还是世子的滕文公,当头一棒,便来个“性善”的问题呢?这点,在本章本节的下文中,便有答案和启示,暂且也摆在一边再说。

最有趣也最微妙的,便是滕世子从楚国回来的途中,再来看孟子。孟子一见面,劈头一句便说:世子!你还在怀疑我上次告诉你的话吗?孟子是怎样看出来滕世子心中还存有疑问的?“诚于中者,形于外”,孟子一见他的态度神色,早已明白了他心中还是存疑不定的。

但存疑不定的是什么问题呢?当然是人性是否真是本善的问题。滕世子不但怀疑人类的天性是否本善,而且他更怀疑他自己的本性是否本善。何以见得呢?很简单,由滕文公就位前的行径记载就知道了。他年轻时,上受父兄遗荫,下有群小拥护,青春时期是贪图玩乐的,正如后面他自己所说的,“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真是一个标准世家公子哥儿。现在他父亲滕定公把国家大事的重担,渐渐加到他身上来了,他自己也感觉到严重性了。可是积习实在一时也改不过来,所以他也怀疑自己的禀性问题,是否真如孟子所说的“本善”呢?

我们可以想象,他在这个时候,觉得良师难得,明师难遇,他正要反求诸己,同时向学问的大道上迈进。但是积习难改,心中的天理人欲之争,实在很烦恼。所以他必须要回头再来看孟子,再深入地请教这个问题。其实,这种所谓的人欲,也就是后天环境所养成习性之一种。所谓天理,也就是人人本自具有的一种先天的功能,自然的禀性。

所以滕世子这个时候的问题,也便是古今中外,所有青少年心里共有的烦恼。

孟子的机锋棒喝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世子在宋国见过孟子后,去楚国了,等于出国访问,待了多久?是半年啊,或者一年啊?不知道。出国访问回来,问题就来了,这一段谈话是两人又见面了。孟子一看,滕世子出国访问以后,他的颜色、表情、行为不大对啊。唉,看你这个样子,大概出国走了一趟回来,看到外面都是富国强兵嘛,楚国也逞强得很,你对我所讲人性本善,应由道德领导政治的话,好像有所怀疑。

由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面带惶惑之色的英俊小伙子——滕世子,他怀疑,他彷徨,他求上进而又畏惧,自觉不堪胜任,但又不能安于现实,更不肯自甘堕落。

孟老师眼光犀利得像电光,他直截了当地便针砭到滕世子的内心深处。

世子并没有讲话,但孟子一眼就看出来,就像后世禅宗祖师的教育法。所以孟子直截了当地说“夫道,一而已矣”。世子,你还怀疑什么呢?道,就是这个,更没有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政治,这一个真理,就是一个、一贯的,其他各种各样的看法、讲法、学说,都是偏见。其实,天下的大道,是不二法门。孟子讲出一番理由,叫滕世子坚定信念,相信传统文化道德政治精神,不要变。

换言之,尧舜之所以为尧舜,其内圣——内在修养达于圣境的成就,也全在于这个心啊!你心里已经感觉到“今是而昨非”,那么,自己此心已转化了,只要你能拿出大勇气、大智慧,肯直接承当下来,立即可以转凡成圣了。

这一节书,使我们想起了孔子曾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此时此景,也正是孟子对滕世子说的“夫道,一而已矣”,是同一模式,同样的情景,只是不知滕文公当时的体会程度而已。不过,看他后来毅然决然地尊奉孟子之教,实行“三年之丧”的孝行,似乎他领受得很深。至于说他还没有做到如孟子所期望的,成就周文王一样之业,那也是限于时势,姑且归之于天命可也。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这个观点来看,那么,孟子一生得意的弟子中,滕文公应该算是其中的第一人了。

同时在这里,也使我们想起晚唐时代,禅宗的一段故事。当时有一位夹山大师,去向船子和尚参学问道。船子传了心地法门给他,叫他立即回去好好修持求证。夹山在辞别临行之时,还再三回头,似乎还有不敢自肯安心之处。这时船子和尚站在他自己的船上,便高声叫着夹山说:喂,你以为我另外还有特别的秘密没告诉你吗?他说了这句话,自己便将小船弄翻,连人带船,翻到河水中去了。他只有以这样一记最后的杀手锏,来坚定夹山信得自心即佛的道理。当然,这是出世法,是禅宗的教授法。孟子对滕文公的教授法,是入世法,是现身现世圣贤的教授法。可是,他们的用意,都是为了再三说明别无二法的真理,这两种方式确有异曲同工的妙趣。

接着,孟子为了成就滕世子,也因为他行将担当国家的重任,孟子用了雷霆万钧的力量,加强他入世负荷重任的信念。孟子同时引证三位古人的名言和事实,引用过去历史的经验和三个要点,来告诉滕世子。

“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首先引用过去齐国的名人成覸,对齐景公说的话。齐景公是滕文公的长辈,他的宰相是晏子,有这么一个好宰相,齐景公在历史上还比较有名,是一个还可以的领袖。成覸的意思是说,要做就做好的领袖,做文王、武王一样,不错!他们是大丈夫男子汉,可是我们也是男子汉大丈夫,何必怕呢?不要怀疑自己,拿出精神来做。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孔子的学生颜渊也曾经说过,一个立志做学问道德的人,假使出来做事的话,怕什么?舜也是种田,出身很落魄,最后做了一代的圣王,难道舜他是什么天生特别的人吗?舜是一个人,我颜渊也是一个人,彼此同样是人,他能做到难道我不能做到吗?应该也能像舜一样。一个人道德修养,要有这个气派。

同类推荐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讲述儒家思想以其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本书结合西方哲学,以更为“接地气”的马克思哲学解读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困境,回答青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心灵困惑,对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进行客观解读。让大家理解: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正是生活在北京、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青年人的心灵困惑。
热门推荐
  • 钓鱼王子的救国之路

    钓鱼王子的救国之路

    当FF15(最终幻想15)的钓鱼王子遇见了圣杯,救国之路便脱离了六神规划好的剧本...(这本书将走综漫路线,第一站是fate世界,第二站目前暂定漫威宇宙)
  • 九月高跟鞋(中国好小说)

    九月高跟鞋(中国好小说)

    《九月的高跟鞋》中的女主人公九月是一家康复中心的护士长,每天都与不同的精神病人打交道。她一直想成为一个能悬壶济世的人,就像外公一样。不过随着她步入社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热情也逐渐被消磨。但九月仍然带着对职业的热忱,穿着她的高跟鞋,忙碌在康复中心的大楼里……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立族者

    立族者

    习武者,或借灵气之力,或借万药之力,夺万物之精华,熬炼肉身,蕴养血肉,以求自身蜕变。浩瀚宇宙,无尽生灵,所走之路,终归不过引能入体…
  • 重生复仇千金等你来撩

    重生复仇千金等你来撩

    经历了未婚夫与闺蜜的双重背叛,还被他们用一场大火让我和家人全部葬身于火海。我发誓,若有来世,我必让你们这对狗男女生不如死……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重生于七年前,渣男女们,等着吧!不过旁边这位高冷男,你不是高冷校草吗!干嘛一直缠着我?
  • Zhongshan Road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Zhongshan Road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将中华民族引上了一条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重的现代化之路的历程。回顾了中国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试图洞彻历史的幽微。
  • 原始之王的原始之书

    原始之王的原始之书

    “契约成功,奖励神兽蛋一个”慕天看着蹦出来的萌萝莉一脸懵逼“这个小女孩是神兽!?”
  •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绝世武魂

    绝世武魂

    云霄殿上,楚家长子楚千云,被他的未婚妻沈君玉杀死,一代武道天才,从此陨落,天降机缘重生到五百年前。楚千云跪在楚氏家族先祖的牌位前,双眼充满仇恨,说:“楚千云,上天让你重生到五百年前,你要杀上一世杀你害你之人,要爱上一世爱你,你爱之人!”
  • 东女国传说

    东女国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在四川西部的嘉绒藏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征讨战争,史称“清廷征讨大小金川”,民间称“乾隆打金川”。泽旺编著的《东女国传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揭示了史诗背后令人欷歔的人文情结。《东女国传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嘉绒藏区风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