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100000004

第4章 第一套:胜战计(1)

第一计 瞒天过海[1]

【原文】

备周则意怠[2],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3]。太阳,太阴[4]。

【注释】

[1]瞒天过海:原意为瞒着皇帝,平稳地渡过大海。此处指人为地造成对方的错觉,以达到取胜的目的。[2]备周则意怠:备,防备。周,周密、周到。意,意志、思想。怠,懈怠、松懈。全句意为:防备十分周密,容易使自己有恃无恐,意志松懈。[3]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这里指的是秘密谋略。阳,这里指公开的行动。对,对立、相反的方面。全句意为:秘密的谋略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而不与公开行动相对立。[4]太阳,太阴:阴阳在古代哲学思想中代表矛盾对立的双方,最早见于《周易》一书。相传伏羲从阴阳组成八种图形,即八卦。周文王又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阴阳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风雨阴晴等天时气象、山泽湖川等地理形态,到攻防进退的战术行动,都可以分为阴阳相对的关系。一般来说,柔、暗、后、奇、虚等为阴,刚、明、先、正、实等为阳。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中寓着阳,阳中隐着阴,阴阳又可互相转化。阴阳转化的条件就是阳的极端转变为阴,阴的极端必然成阳。

【译文】

自以为军事防备极其周密时,其斗志就容易松懈,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的,就不容易引起怀疑。隐晦的计谋与公开的形式并不互相排斥,相反,它往往深藏在张扬暴露的行为之中。这就是易理中阴阳交互为用的原则。

【评析】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所谓“瞒”,即隐瞒。“天”,即天子,也就是皇帝。“瞒天过海”原意是说瞒着皇帝,让他平稳地过海,后来指把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之中,巧妙利用人们司空见惯的错觉,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本计出自一个传说。相传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3万亲征高丽国。这一日,太宗来到海边,但见白浪滔天,汪洋一片,漫无际涯,便禁不住对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了。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赶忙与众将商议对策,众将们却面面相觑,一筹莫展,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皇上担心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今有一计,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胜利。”张士贵听了这话,十分高兴,连忙要薛仁贵把他的计策说了出来……

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奏道:“今有一位老人,精通干海之术,能将海水变干,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太宗听说有此神奇老人,龙颜大悦,立即命张、薛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引领下,穿过一条用帷幕遮蔽的通道,来到一个处所。只见这里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迎候。太宗召见了老人,夸奖了他的法术,并且大张筵席,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饮宴作乐……过了许久,忽闻风声四起,涛声如雷,杯盏倾倒,周围一片摇晃。太宗询问缘由,近臣便揭开帷幕让太宗看,只见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太宗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为何如此波涛汹涌?”这时,张士贵、薛仁贵才从实奏道:“这是为臣用的‘瞒天过海’之计,得一风势,3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到达东岸了。”这就是传说中薛仁贵用的“瞒天过海”之计。

最秘密的计谋往往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半夜偷东西和在僻静的小巷里杀人,是愚蠢的行动,不是谋士所应做的事情。这便是瞒天过海之计对后人的启示。

瞒天过海的关键在于一个“瞒”字。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海”的必要手段。此计中的“天”指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象。只要善于抓住“天”的弱点施谋设计,使“天”变成“聋子”和“瞎子”,解除了“天”的威胁,“过海”也就不难了。

瞒天过海的情形很多,大而言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阳奉阴违。表面上顺从,暗地里不从。这样就使对方失去警觉,为“过海”创造有利条件。

二、制造假象。抓住对方弱点,制造假象迷雾,以假乱真,从中取利。

三、转移视听。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使对方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意图。

四、隐迹潜踪。《孙子兵法》说:“形人而我无形。”即用欺骗的手段使对方暴露企图,而自己却不露形迹。自己无形而对方有形,当然会无往而不胜。

瞒天过海之计实际运用十分广泛。在军事斗争中,不少兵家利用敌方思维定势造成的司空见惯,依靠伪装掩护来完成特别任务。在政治外交舞台上,有人把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隐藏在冠冕堂皇的政治主张之中,或把实质性的外交行动隐藏在闪烁其词的外交套话里面。在商战中,一些精明的商家利用大众媒介和明星效应,在激烈的市场斗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军事谋略例说】

孙膑减灶灭魏军

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庞涓聚集全国兵力,再次攻打韩国。韩哀侯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率齐军直奔魏都大梁。

魏惠王见齐军来攻大梁,急忙命令太子申和庞涓回兵救魏。孙膑深知庞涓有勇无谋,只能智取,不能硬拼。于是,他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计谋。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时,孙膑就命令齐军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时,只见地上满是用来煮饭的灶头,经清点有10万之多。次日,齐军又急急退却,驻地留下5万个灶头。第三天齐军的灶头减少到2万个。庞涓见状,非常高兴,命令魏军继续追赶齐军。

太子申问其故,庞涓说:“我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怕死,三天之内士兵就逃走了大半。我军穷追不舍,定能取胜。”

后来,齐军退到了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见这里溪谷深隘,道路狭窄,很适宜设兵埋伏,就命令士兵砍下树木作为路障,又把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剥去,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接着,孙膑吩咐1万弓箭手夹道埋伏,只等庞涓前来送死。黄昏时分,庞涓带着疲惫不堪的魏军追到马陵道。在士兵清理路障时,有人发现路边大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持火把一照,只见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失色。而在此时,孙膑一声令下,埋伏在两旁的弓箭手对准魏军,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中了箭的庞涓自知生还无望,只得拔剑自刎。

孙膑以减灶的办法,制造士兵数量减少的假象,示假隐真,诱使庞涓上钩,进而一举歼灭了敌人。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0月18日,东条英机正式登上了日本首相宝座,并且兼任陆军大臣、内务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力加快“南侵”步伐,一面与德、意两国签订同盟条约,一面则积极筹划向美国开战。其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珍珠港,希图通过对美国这一最大军事基地的集中打击,使美国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

然而,日军袭击珍珠港却是采取了十分阴险的计谋,用中国兵书上的话讲,就是用了“瞒天过海”之计。

首先,日本利用美国当时的全球战略方针着重点是对付德国***,因而想极力避免太平洋地区短期内发生战争的心理,竭力制造种种和平假象:1941年8月7日,日本政府主动提出建议,希望日美首脑在火奴鲁鲁直接会谈,以解决两国争端。8月26日,日本内阁又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日本渴望维持太平洋的和平”,并再次希望日美首脑会晤,以便为消除相互间的猜疑和误会,“阐明双方见解”。

11月4日,日又派出特使前往华盛顿,协助日驻美大使野村与美国政府周旋。美总统罗斯福还给日本天皇发电:“希望美国总统和日皇共同驱散天空的乌云。”而实际上,这时,日本的特遣舰队、机动部队已经“瞒天过海”,逼近珍珠港所在地——瓦胡岛了。

1941年12月8日上午7时40分,是一个令美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时刻。日军第一批183架攻击机从特遣舰队的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到达瓦胡岛上空,拉开了偷袭珍珠港的序幕,紧接着又有171架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轮番轰炸。当天正是星期天,驻岛美军毫无戒备,故而损失极为惨重:4艘主力舰1艘遭重创,3艘被炸伤;1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以及其他舰艇被炸沉或炸伤;240架飞机被炸毁;陆海军官兵死伤达4500余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次美国海军所遭受的损失超过了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受损失的总和。

苏军巧断德军路

1942年11月,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地区向德国侵略军发起了反攻。担任穿插突击任务的西南方面军第26坦克军,突进到彼烈拉佐夫斯基附近以后,发现德军开始向顿河撤退。

怎么办?就让德军这么轻轻松松地撤走吗?红军指战员进行了认真研究,最后认为,为了迅速切断德军退路,并防止德军龟缩,苏军要利用黑夜,秘密派遣一支坦克先遣队,抢占顿河上剩下的唯一一座桥梁。

可是,怎么才能占领顿河大桥呢?当时顿河大桥仍在德军占领区内,距离苏联红军前沿阵地尚有数十公里,如果发动全面进攻,一则苏联主力部队没有赶到,二则打草惊蛇,会使德军更快速地撤走。如果这样,将给整个对德战争造成不利影响。

于是,苏联红军将领决定派遣坦克先遣队。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摆在了作战室内:在德军占领区有比较强大的反坦克部队,如果白天行进,德军毫无疑问会阻击;如果晚上秘密开,坦克不是步兵,那隆隆的坦克机车声音肯定会响彻长空。

苏联红军经讨论,决定采取“瞒天过海”战术,克敌制胜。他们认为,按照常规,坦克夜间行动应当严格控制灯火,进行严密伪装,因此红军的这支坦克部队必须一反常规,排列成行军纵队,全部打开车灯,一辆紧接一辆地在德军眼皮底下行驶。但这具有多么大的危险性呀!如果这个时候被德军发现,苏联红军的坦克将成为反坦克火器的活耙子!

然而,红军的战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术效果。德军指挥官看到这些坦克从容不迫,竟然连起码的侦察手段都没有采取,因此,连想都没有去想就按常规断定是自己的撤退部队。

就这样,苏联红军的这支坦克部队利用夜幕和高超的“瞒天过海”战术,安然无恙地突入德军纵深数十公里的防御区,抢先一步夺取了顿河大桥。

在战场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有效地打击敌人,必须使用各种各样的、千变万化的方法让敌人成为瞎子、聋子,看不见、摸不着自己,从而使敌人暴露在自己面前,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埃军妙计破巴防线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突破巴列夫防线,也体现了“瞒天过海”这一谋略思想。

巴列夫防线,是用以色列军队原总参谋长巴列夫的名字命名的一道坚固的防线。它以苏伊士运河为天然屏障,沿着东岸原有的沙堤加高修筑工事和障碍,号称是一堵摧不垮、打不烂、炸不断的铜墙铁壁。

埃及军队要突破巴列夫防线,只有在以色列守军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完成战前的兵力部署,然后出其不意地发起突然进攻。然而,在现代侦察条件下,大兵团稍一行动就会被对手发现。怎样才能隐蔽进攻的企图呢?

首先,在开战前,埃、叙双方在阿拉伯国家之间以及国际上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对中东问题强调“和平意图”,以麻痹对方。开战前六天,埃军按照往年惯例举行秋季演习,他们每天公开向运河西岸调运兵力、重装备和渡河器材等。对于埃军的这些行动,以色列开始有所警惕,但看到埃军白天向运河调运兵力,晚上又撤回去,联想到多年来埃军年年都搞这样的演练,便认为这次和往年一样,还是例行的秋季演习,便没有在意。实际上,埃及军队白天向前调一个旅,晚上只撤回两个营,就这样将两个军团兵力集结于前沿阵地。即使在开战的当天下午,埃军士兵还在自由活动,晾晒衣物,在运河里游泳,以迷惑对方。

开战时,在200多架飞机、2000多门大炮和数十艘舰艇的掩护下,埃及地面部队8000多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小时就突破了巴列夫防线。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迅速跟进,三天内就控制了运河东岸宽100多公里、纵深10多公里的广阔地区,掌握了战争初期西线战场的主动权。

【商战谋略例说】

初东明绝地逢生夺商机

1981年,初东明就任郑州化学试剂厂厂长。他上任之时,工厂产品滞销,困难重重,濒临破产。初东明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四方打探有利信息,希望厂子能绝地逢生。几经周折,他了解到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国家商业部所属有关部门进口了一批价值9000万元的油漆,但这批油漆都是按照欧洲地中海区域的特点配制的,在中国不适用,必须重新配制,否则全部报废。商业部连连向国内十多家工厂求援,可是谁也不敢接这种差事,商业部为此一筹莫展。

同类推荐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千字文(普及版)

    千字文(普及版)

    《千字文(普及版)》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天地开辟等自然情况以及人文概貌;第二部分着重讲述为人处世的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修身养性方面的生活。为了传播这部经典读物,普及国学知识,作者金波精心编撰了《千字文(普及版)》。本书围绕着每一个句段的思想内容,经过注释、点评,再用相关故事延伸其内涵,并用“知识链接”进一步扩大其知识面;全书行文新颖,通俗易懂,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教诲,提高修养。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桂学元研究

    桂学元研究

    《桂学元研究》以“桂学”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视角评述桂学研究发展状况及其研究现状,阐发“桂学”概念内涵、外延及其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与文脉精神,辨析桂学作为广西地方学学科性质、特征与定位及其与百越文化、骆越文化、岭南文化、粤西文化、八桂文化、广西民族文化等关系,确立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学理依据,夯实桂学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为桂学学科发展及其桂学研究提供学科基础、文献资源与理论支撑。
热门推荐
  • 中华营养百味:糖尿病调养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糖尿病调养食谱

    《糖尿病调养食谱》介绍防治糖尿病的食谱疗法,采用科学严谨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介绍了糖尿病的饮食宜忌、食疗食谱及日常生活护理。每个菜谱、粥肴、汤羹、茶饮都有原料、功效,又有制作方法,内容翔实,照方制作,即可收到较好的疗效。食疗既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又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为嘛别人穿越不是小姐就是公主,好吃好喝有王子有王爷?而她却成了将军府的替嫁小女儿,一个爹不疼姐不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要不是在市集上救她一命的白衣侠士出现在皇宫里,她才懒得进宫去报恩,哪想她根本不被人想起,反被人嘲笑“太丑想不起”。“哼,我长大了也会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你给我等着。”为了这句话,她闭关修生养性,从此与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为伴。她发誓她的出现一定要惊艳四方让他拜倒在自己的长裙之下。
  • 诺许此生

    诺许此生

    "迟生,迟来的一生有了你,再多的苦难都过去了,今后有我来护你一生。"许诺阳,我许你一生只爱你一人。"没有太多的深情,只有简单的故事,却深深浅浅的的感动着彼此,相爱不易,简简单单地爱着彼此不分离,走到生命的尽头。(甜宠:诺许迟生)
  • 囚子浪子君子

    囚子浪子君子

    这是一部励志小说,曾经的我犯下累累罪恶,在炼狱中洗涤,冲刷那不纯洁的灵魂。出狱后,漫无目的流浪,陌生的环境中寻觅,在物欲横流中流离。最终,在汗水和泪水的洗礼下。我把目光投向远方深隧的宇宙,在那里让我平静,忘确,升华。这里有喜剧,悲剧,闹剧,这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静静地流淌,诉说着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在这片平凡的神奇大地,有我呼吸的一缕空气,有我沐浴的一缕阳光!聆听大自然的心音,完善角色的转换。
  • 重生之摄政女王

    重生之摄政女王

    颜洛,大陆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少女。年仅十五岁,便接任颜家家主之位,以雷霆手段震压了族中不服之人,更是将颜家带上了大陆五大家族之首,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将家主之位让给年幼的弟弟,不顾族中之人的反对,嫁给南宫王朝的景王,助他夺得皇位,却原来一切都是利用。她恨他,在临死之前立下血誓"南宫景,我诅咒你,诅咒你这辈子断子绝孙。"再次睁开眼睛,她重生了。带着滔天的恨意,命运的齿轮也开始变换了轨迹。
  • 风雨龙山镇

    风雨龙山镇

    龙山镇镇长陈长河在酒桌上仍然表现出曾经是军人的那种豪爽作风。他端着酒,一个个地挨着敬客人,在众人钦佩的目光中,他干了一杯又一杯。今天的客人不同寻常。虽然只来了两个客人。可他们是县委领导和县里派到龙山镇任党委书记的吴大江。为了招待好客人,昨天下午陈长河就专门安排镇党政办的邹主任,把镇特种养殖场的娃娃鱼弄了两条来招待客人。龙山镇是峡江县最偏远的一个大山区,离县城100多公里,原先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镇。前些年,镇里发现了大贮量的铁矿。要想富得快。就把矿石卖。几年时间,龙山镇靠开铁矿一下成了全县的首富镇。
  • 凋谢的无名花

    凋谢的无名花

    亚楠在这座城市中是人所共知的美人,一个真正的美人。她的美让人不敢多看,让人看了觉得心疼甚至落泪。但是,见过亚楠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个美丽女人的脸上挂着一种冷酷,冷酷中还流露出一种孤傲,于是就有了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感觉。亚楠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书画家,是这座城市非常有影响的文化名人,诗歌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得各种奖项,书画作品不断参加各种规模的展览。人们都说,她写的诗和人一样美,她画的画、写的字同样跟人一样美。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现代文化的感知,都能明显地渗透在她的笔端和纸背上。于是在诗书画上,就奠定了亚楠的学术地位和高度。
  • 少爷的夺爱陷阱

    少爷的夺爱陷阱

    (虐心,慎入)童年的回忆如同黑色的天空,从她进入这个家开始,她就整日整夜做恶梦,而恶梦的源头,就是她的少爷。六年后,她以为她逃过了恶魔的手掌,可是从天而降的一枚钻戒彻底地打破了她的梦。少爷卷土从来,她避无可避。他说:“你还怎么逃,我的玩具。”她发誓,终有一天,她会将离婚协议甩在他脸上,冷冷道:“少爷,你出局了。”
  • 诚实守信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诚实守信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胡山不归人

    胡山不归人

    崩毁的灵界,长野刘浩然的神秘失踪。名剑楼阁与胡山不归人的恩怨究竟为何。三教治世的遗址,将牵扯出怎样惊世秘密。神秘的祸天族又有怎样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