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300000004

第4章 养心之道(1)

求速效必助长,

非徒无益,

而又害之。

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

便是一分学,

尽十分便是十分学。

勉在孝悌上用功

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

【原文】

澄侯、叔淳、季洪三弟左右:

五月底连接三月一日、四月十八两次所发家信。

四弟之信,具见真性情,有困心横虑、郁积思通之象。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来书往往词不达意,我能深谅其苦。

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弟两字上用功?《曲礼》《内则》所说的,句句依他做出,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若诗文不好,此小事,不足计;即好极,亦不值一钱。不知贤弟肯听此语否?

科名之所以可贵者,谓其足以承堂上之欢也,谓禄仕可以养亲也。今吾已得之矣,即使诸弟不得,亦可以承欢,可以养亲,何必兄弟尽得哉?贤弟若细思此理,但于孝弟上用功,不于诗文上用功,则诗文不期进而自进矣。

凡作字总须得势,务使一笔可以走千里。三弟之字,笔笔无势,是以局促不能远纵。去年曾与九弟说及,想近来已忘之矣。九弟欲看余白折。余所写折子甚少,故不付。大铜尺已经寻得。付笔回南,目前实无妙便,俟秋间定当付还。

去年所寄牧云信未寄去,但其信前半劝牧云用功,后半劝凌云莫看地,实有道理。九弟可将其信抄一遍,仍交与他,但将纺棉花一段删去可也。地仙为人主葬,害人一家,丧良心不少,未有不家败人亡者,不可不力阻凌云也。至于纺棉花之说,如直隶之三河县、灵寿县,无论贫富男妇,人人纺布为生,如我境之耕田为生也。江南之妇人耕田,犹三河之男人纺布也。湖南如浏阳之夏布、祁阳之葛布、宜昌之棉布,皆无论贫富男妇,人人依以为业。此并不足为骇异也。第风俗难以遽变,必至骇人听闻,不如删去一段为妙。书不尽言。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译文】

澄侯、叔淳、季洪三弟左右:

五月底接连收到三月一日、四月十八日所发的两封家信。

四弟的信,真情实意漫溢于字里行间,有苦闷忧虑之心过重而需要发泄疏通的迹象。只是这样的事绝不可以求速效,求速效必如揠苗助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要日积月累,好似愚公移山,终究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急于求成则会永无出头之日。至于你的来信中有多处词不达意,我深深谅解你的苦处。

现在的人对“学”字的理解都有些偏颇。如果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可见绝大部分学问都可以体现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在“孝悌”两字上尽力一分便是一分学问,尽力十分便是十分学问。现在的人读书都是为了科举功名,对于孝悌伦纪这些大道理,好像觉得与读书做学问没什么关系。殊不知古书的记载,做文章时代圣贤所说的,无非是要阐明这个道理。如果行动时时符合孝悌,即使笔下说不出又有何妨?如果时时违背孝悌,甚至有愧于伦理纲纪这些大道理,即使文章写得再出色,也只算是个名教中的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诗文并不见长,何不天天在“孝悌”两字上用功?若按《礼记》中《曲礼》《内则》章所说的句句照做,一定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心;对下则兄弟妻儿都和蔼有恩,家庭井然有序,这才是大学问。像诗文不好的小事,不足以计较;即使写得再好,也不值一文。不知贤弟肯听这话不?

科举功名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得到后足以使长辈高兴,是因为拿了奉禄可以侍奉双亲。现在我已得了功名,即使各位兄弟得不到功名,也可以让长辈满足,可以供奉双亲,何必大家都要得功名呢?贤弟如果仔细想一下这个道理,就在孝悌上用功,不在诗文上用功,那么诗文也会不指望它进步却自然进步的。

每每写字之时,总要有气势,务必做到一笔下去可走千里。三弟的字,笔笔无势,是因为太拘束不能放开的原因。去年曾和九弟说到这个问题,想来近日已淡忘了吧。九弟在来信中说想看我写的白折,只是最近所写的折子很少,暂时就不寄了。大铜尺现已找到。至于寄笔之事,目前实在没有合适的机会,待秋天一定寄回。

去年写给牧云的信没有寄去,信中的前半部分是对牧云进行劝勉,后半部分劝凌云莫找地仙看风水,这是有道理在其中的。九弟可将此信重抄一遍,仍交给他,不过要将纺棉花一段删去。地仙为人主持丧葬之事,害人一家,简直丧尽天良,导致家破人亡的更不在少数,为此不可不尽力劝阻凌云。至于纺棉花一事,像直隶的三河县、灵寿县,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人人靠纺布为生,如同我们家乡人人以耕田为生一样。江南妇人种地,如同三河男人纺布一样,湖南如浏阳的夏布、祁阳的葛布、宜昌的棉布,也都是不论贫富男女,人人以此为业,不值得为之惊奇。各地的风俗难以一时就有改变,肯定有的是骇人听闻,不如删去这一段为妙。文字难以一一表达我内心的想法。

兄国藩手书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除骄傲习气,勿夜郎自大

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二十三日男发第七号信交折差,七月初一日发第八号交王仕四手,不知已收到否?六月二十日接六弟五月十二日书,七月十六接四弟、九弟五月二十九日书,皆言忙迫之至,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即县试案首前列皆不写出。同乡有同日接信者,即考古老先生,皆已详载。同一折差也。各家发信,迟十余日而从容;诸弟发信,早十余日而忙迫,何也?且次次忙迫,无一次稍从容者,又何也?

男等在京大小平安,同乡诸家皆好。惟汤海秋于七月八日得病,初九日未刻即逝。六月二十八考教习,冯树堂、郭筠仙、朱啸山皆取。湖南今年考差,仅何子贞得差,余皆未放,惟陈岱云光景最苦。男因去年之病,反以不放为乐。王仕四已善为遣回。率五大约在粮船回,现尚未定。渠身体平安,二妹不必挂心。叔父之病,男累求详信直告,至今未得,实不放心。甲三读《尔雅》,每日二十余字,颇肯率教。

六弟今年正月信,欲从罗罗山处附课,男甚喜之!后来信绝不提及,不知何故?所付来京之文,殊不甚好。在省读书二年,不见长进,男心实忧之而无如何,只恨男不善教诲而已。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四弟、九弟虽不长进,亦不自满。求大人教六弟,总期不自满足为要。余俟续呈。男谨禀。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儿于六月二十三日将第七封信交给信差,于七月初一将第八封信交给王仕四,让他顺便带回去,不知是否已经收到?我于六月二十日收到六弟写于五月十二日的信,七月十六日,又接到四弟、九弟写于五月二十九日的信。这些信中都说自己非常忙,整篇不过寥寥几句话而已,而且字迹也潦草不堪,甚至连县里考试的头名和前几名,都没有在信中告知。同乡中有同一天接到家信的,即使是考古的老先生,也都一一详细地叙述。同是一个信差,各家也是同一时间发信,迟十多天也从容不迫,而弟弟们早十多天却如此忙碌无序,这是什么原因?况且每次信中都说很忙,没有一次悠闲从容的时候,这又是为什么?

儿等在京城生活安定,大小都很平安。同乡的各家情况也都不错,唯有汤海秋在七月初八生病,初九日未刻便离世了。六月二十八日考教习,冯树堂、郭筠仙、朱啸山都被录取了。湖南今年的考差,只有何子贞得了,其余的都没有放,只有陈岱云的情形最苦。儿子因去年的病,反而为不外放而高兴。王仕四已经妥善地遣送回去。率五大约乘粮船回,现在还没有定。他们身体平安,二妹不必挂念。叔父的病,儿子多次请求将详情据实告诉我,至今没有收到,实在不放心。甲三读《尔雅》,每天二十多字,颇肯受教。

六弟今年正月的信里说,想从罗罗山处学习,儿子很高兴。然而后来的信绝不提这件事,不知为什么?所寄来的信,写得不好。他在省读书两年,看不见进步,儿子心里很忧虑,但又无计可施,只恨儿子不善于教诲。要有所进步,首先要去掉骄傲气习。腹中空空,又夜郎自大,这个最坏事。四弟、九弟虽说不长进,但不自满,求双亲大人教导六弟,要以不自满自足为紧要。其余下次再呈告。儿子谨禀。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二十七日接信,快畅之至,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当面拜为门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长者仍得两榜。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遣去之后,家中亦甚整齐,待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省。季弟天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作不具。

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译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天接到二十七日的来信,我欣喜不已,因为信写得多,所写之事又很详细明白。四弟的七夕诗写得很好,我已在后面批注了意见。以后最好多作些诗,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我在作诗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可惜今天没有韩昌黎、苏东坡、黄庭坚这些人在世,与我一同直抒胸臆。我的人事应酬太多,不能经常作诗;用心思索,就时刻不敢忘。

我们这些人只有进德、修业这两件事靠得住。进德是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则是写文章、作诗、写字。这两件事我们可以自己做主,得一尺就进一尺,得一寸就进一寸。今天要是进了一分德,就当是积了一升米;明天要是修了一分业,就当是余出了一文钱。这样,德业一起并进下去,家业就会一天天兴起。功名富贵都是命中注定的,自己一点也不能做主。从前有一个做官的人,他有一个学生做了他那个省的学政,他就把两个孙子托付给这个学政,认作门生。后来,这两个孙子在岁考的时候患了大病没有参加考试,到了科考的时候,又因有孝在身不能入学。几年之后,两个孙子入了学,长孙还考中了两榜。可见事情成功的早晚都是命定的,使多大的力气由自己决定,能不能有成效则由天决定,一点也不能妄想。六弟的天分比几个弟弟都高,今年没有考取,不免气愤埋怨,但可趁此艰难痛苦之际,静下心来好好思虑一番,拿出卧薪尝胆的勇气和决心来,切不可因为气愤而废弃学习。

九弟劝我治家的方法很有道理,我深感欣慰。自从打发走了荆七以后,家中整齐了,率五回去后你们就会知道的。《尚书》上说:“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我亦深有同感,但为人不能太严肃、太厉害了,使人见了就像看到神似的。自此以后,当将九弟的话告知诸位绅士,以便时时警惕。季弟天性忠实厚道,就像四弟说的“是何等的快乐”。要我说说读书的方法和进德的途径,我在别的纸上一一列出。其余的便不再赘述了。

国藩手书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足下:

四月十四日接到己酉三月初九所发第四号来信,次日又接到二月二十三所发第三号来信,其二月初四所发第二号信则已于前次三月十八接到矣,惟正月十六七所发第一号信则至今未接到。

同类推荐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
  • 大学(全集)

    大学(全集)

    《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安人)的思想,其内容涉及整个封建道德体系的构成。此书既是“初学入德之门”,又是一本修身大全。本书吸取了其他《大学》版本的精华,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将《大学》一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呈现给读者。
  • 趣生活

    趣生活

    这是写给都市青年的一本生活励志书。觅趣,不是让年轻人握着拳头,热血沸腾地喊一句口号,也不单单是为了猎奇、寻趣,更为打开生活多扇门之时,看到成长过程中,不曾领略的风景,见证不走寻常路的人生的诸多可能。书中的人和事是具体的,一纸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启发有多大,思想行多远,这不需要问别人,只需看自己,是否有一个知道去哪里、怎么去的头脑,一双拿得起放得下的手,和一颗能走出去走回来的心。
  •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是我国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诗人阿不都热依木·那札尔(1770~1848)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品通过古代王子帕尔哈德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和美丽的西琳公主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劳动,歌颂了勇敢、忠诚、不贪富贵、不畏强暴的高贵品德,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不满。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Hero Tales From American History

    Hero Tales From American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声轻落

    寒声轻落

    【盛夏城事】——你在等什么?——我在等那个人回来。十年前,他坐在豪车里对着她冷漠的背影喊着:“韩轻落,我会回来娶你!”她背对着他,“笙笙,永别了,我们应该不会再见。”十年后,他搂着另一个女生笑得一脸不屑,“不要想接近我,我对你这种乡下妞没兴趣!”她只是淡漠地望着他,“同学,你挡路了。”一场长达十八年的等待,两代人的恩仇。等到最后,韩清落只等到了一脸恍然。一个是飞蛾扑火的疯子,一个是盘缩如鼠的傻子,一个是默默守候的呆子。二十年前,三个人,一场邂逅一桩罪。二十年后,四个人,一场青春一世劫。——你在等一个人,还是一个故事?——我在等一颗心。
  • 冷血王爷:腹黑嫡女乖乖来

    冷血王爷:腹黑嫡女乖乖来

    21世纪的顶级女杀手华丽穿越,她的人生直接跨过恋爱这等花事,一跃未婚生子,二跃意外获得圣火金针,她一手翻云救人,一手覆雨杀人。在小说里才能看见的绝世美男也跃进她的生活,谁能告诉她,冷血王爷与邪魅侠客哪个才是孩子他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罗大陆之巅峰对决

    斗罗大陆之巅峰对决

    这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却有武魂。命运的轮盘缓缓转动,群英并起,旷世之战,巅峰之争,脱颖而出何谁?
  • 持世陀罗尼经

    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柳柳成荫

    情对她来说,本就奢侈。为情所伤后,她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一个她不知道的异世。平凡如她,却遇到了他、他、他、他。他,夏韩洛,生得一张祸国殃民的脸皮,拥有无数家产,但他的眼里,只有她;他,上官翌,俊逸儒雅,却凉薄自持,只有对着她,才会展现真实的自己;他,上官冷渊,以冷酷狠戾闻名的他,只愿对她展现出自己仅有的温柔;他,雷潇,在朝廷与权术之间总是游刃有余的他,偏偏只有对着她,便会屡屡感受到无可奈何。而她,单诗诗,不知情为何物,不知自己心系何人,只会逃、逃、逃……
  • 大圣师父吃醋了

    大圣师父吃醋了

    西游世界中,浑浊的天空人类惶恐着,疫情蝗灾地震…… 灾难毫无预兆的来了…… 五色灵石何时会补齐现实与虚数空间的虫洞?金蝉儿与孙悟空师徒二人,在时代伟人姜子牙,嬴政,韩信,诸葛亮,李白五人中周旋,爱恨情仇的故事里,孙悟空面具脱落,竟是……魔兽大军来袭,金蝉儿故意高声道:“师父!他们希望什么?”齐天大圣沉默良久淡淡道:“愿你眼里再无哀伤!” 猛然惊醒的金蝉儿,脑海中的记忆纷至沓来,曾经五个并肩作战的朋友,原来都是他。 前世,大圣他不甘守护这世间,这一世…… (甜宠1v1)
  • 成皇霸业

    成皇霸业

    奇怪的意外导致周寒穿越,让他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国君,且看一名没有做过领导者的上班族,是怎样学习成为一名国君,带领自己的国家争霸天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是男人的梦想,身为一国之君,怎能没有?文臣武将,任你能力多大,都得向自己低头行礼,这是男人的志向,怎能没有?
  • 随身空间之无良大小姐

    随身空间之无良大小姐

    唐路儿,21世纪豪门大小姐,父母从她小时候就逝世了,一直是自己的爷爷把她拉扯长大的。终于,当自己当上唐氏集团总裁的那一天爷爷也去世了,顿时唐家的叔叔伯伯堂叔堂伯表叔表婶们开始新的一轮争权大战。唐路儿以自己的雷霆手段将自己名下的股份全都划到实力最强的叔叔的儿子的名下,却没想到当事情结束的时候却被那一大堆的叔叔伯伯给密谋害死。想她堂堂唐氏集团的总裁大小姐,更是黑道上赫赫有名的黑道女王“灭天”,却被自己的叔叔伯伯们给害死了。唐路儿,秋阳国丞相嫡女,更是丞相府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傻子小姐。据说,丞相府大小姐天生痴傻,更是草包花痴。据说,唐家大小姐唐路儿心系当今四皇子宫若玥,却被四皇子当众羞辱。据说,四皇子羞辱唐路儿之后,爱女心切的唐丞相就不再支持四皇子的阵营。据说,唐路儿再一次跟四皇子告白,结果被四皇子一脚给踹晕了。据说,醒来后的唐路儿跟换了个人似的,变得不花痴了。据说……很多很多的据说,但是他们却知道闻名不如见面。他,是翩翩谪仙雪名千,当今的太傅。永远的一袭白衣示人,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更是他的标志。他,是风情万种,美色妖娆的邪教教主,永远的一袭红色华贵的长袍,更是衬得他绝色妖娆的一张倾国倾城的俊脸。他,是温润如玉,温柔多情的京城第一才子,吹得一手的好笛声。一袭青绿色的长袍更是衬得他整个人清新自然,温暖人心。他,是冰冷无情的第一杀手,更是天下第一杀手楼和情报楼的楼主,弹指间可取人性命于无形。永远的冷着一张俊酷的脸,永远的一袭黑色的没有任何花纹的袍子。他,是最华贵的三皇子,紫色的长发更是他整个人最雍容华贵的象征,但是他却无心于皇位的争夺,只为了寻求心中的那一个人。***空间简介:带着一个奇幻的空间,唐路儿穿越到了秋阳国丞相嫡女,也是丞相唯一的女儿唐路儿身上。万亩良田,万顷鱼塘。外加一栋七层豪华别墅和一座农家小院的奇幻空间。七层别墅一共一百一十一个房间,其中有七十二个客房、一十七个书房、一十一个实验室外加一个一百五十坪的客厅和一个一百坪的豪华式厨房。别墅外是一座花园,别墅五十米开外是一座农家小院,含鸡鸭鹅等家禽、猪狗牛羊等家畜的圈棚。这些住宅地不再耕地范围内。别墅中的一十七间书房含世界百科各大类书籍数不胜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知生活右知生物,前知文艺后知……总之就是书房内的书籍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