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300000007

第7章 养心之道(4)

即余昔年亦失之高亢,近日稍就平实。周之翰、吴退庵,其弊亦在高亢,然品行究不卑污。如此次南坡禀中胡镛、彭汝琮等,则更有难言者。余虽不愿,而不能不给札,以此衡之,亦未宜待彼太宽而待此太褊也。大抵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大者得正,而小者包荒,斯可耳。

一、浙江之贼之退,一至平望,一至石门,当不足虑,余得专心治皖南之事。春霆尚未到,殊可怪也。

咸丰十年八月十二日

【译文】

沅、季两弟左右:

我于十一日接到沅弟于本月初六寄来的一封信,晚上又接到两弟于本月初八的来信,知道自己当了爷爷,真是天大的喜事。本月初七的家信还没有收到。现将应答复的事情,逐条排列如下:

一、关于进驻徽州之事,等打了胜仗再另行商谈,这个建议很对。如今池州的敌军正准备进攻东、建等地,普营的事也还没办好,我在祁门不宜轻举妄动,已经派次青赶赴徽州接管印信。

二、僧王的失败,说明沅弟去年在抚州的预言得到了应验,可见沅弟的见解确实很有道理。我现在身居要位,常蹈危机,如今又看到陆、何与僧相继战败的厄运,心中更是恐惧,怎样才能够让我免除大难呢?请你深思熟虑之后,详细地告知于我。我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安危考虑,而是害怕自己的过失会使先人蒙受羞辱。

三、对癸冬我摒绝得很严格,你大可放心。对周之翰也不再亲密,有时隔三四天才会与他约见一次,如果过于疏远他,就无法使他安心了。目前绝不可让吴退庵返汉,暂且等到以后再说。文人大多自认为很了不起,不免言辞狂傲,这几乎成了文人的通病。我曾批评他口气强硬、文笔刚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天赋高的人,若适当引导,也可变成得道之士。如罗山、璞山、希庵原本都是非常高傲的人,后来才慢慢磨炼得归于平实。

我过去也是如此,错在高傲,直到近些年来才逐渐变得平淡朴实。周之翰、吴退庵的缺点也是太过高傲,但是他们的品行终究不卑污。像这次南坡信中说的胡镛、彭汝琮等人,就更不可枉下断论了。虽然我心中也不愿如此,但却不得不下公文,用这个来平衡一下,才不至于厚此薄彼。总的来看,天下没有一点缺陷都没有的完美之人,也没有完全没有摩擦和矛盾的友谊。只要在大的方面能够做得正直,一些小瑕疵也可以包容,这样也就过得去了。

四、浙江的敌军已逐渐败退,一部分到了平望,一部分去了石门,都已经不足为虑了。这样我就可以静心治理皖南的军务了。春霆现在竟然还没有到,真有些奇怪,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咸丰十年八月十二日

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不忘君,谓之忠;不失信于友,谓之义。

【原文】

沅弟左右:

初九夜接初五日一缄,初十早又接初八日巳、午刻二缄,具悉一切。

初九夜所接弟信,满纸骄矜之气,且多悖谬之语。天下之事变多矣,义理亦深矣,人情难知,天道亦难测,而吾弟为此一手遮天之辞、狂妄无稽之语,不知果何所本?恭亲王之贤,吾亦屡见之而熟闻之,然其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若驻京太久,圣驾远离,恐日久亦难尽惬人心。僧王所带蒙古诸部在天津、通州各仗,盖已挟全力与逆夷死战,岂尚留其有余而不肯尽力耶?皇上又岂禁制之而故令其不尽力耶?力已尽而不胜,皇上与僧邸皆浩叹而莫可如何。而弟屡次信来,皆言宜重用僧邸,不知弟接何处消息,谓僧邸见疏见轻,敝处并未闻此耗也。

分兵北援以应诏,此乃臣子必尽之分。吾辈所以忝窃虚名,为众所附者,全凭忠义二字。不忘君,谓之忠;不失信于友,谓之义。令銮舆播迁,而臣子付之不闻不问,可谓忠乎?万一京城或有疏失,热河本无银米,从驾之兵难保其不哗溃。根本倘拔,则南服如江西、两湖三省又岂能支持不败?庶民岂肯完粮?商旅岂肯抽厘?州县将士岂肯听号令?与其不入援而同归于尽,先后不过数月之间,孰若入援而以正纲常以笃忠义?纵使百无一成,而死后不自悔于九泉,不诒讥于百世。弟谓切不可听书生议论,兄所见即书生迂腐之见也。

至安庆之围不可撤,兄与希庵之意皆是如此。弟只管安庆战守事宜,外间之事不可放言高论毫无忌惮。孔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弟之闻本不多,而疑则全不阙,言则尤不慎。捕风捉影,扣(般木)扪烛,遂欲硬断天下之事。天下事果如是之易了乎?

大抵欲言兵事者,须默揣本军之人才,能坚守者几人,能陷阵者几人;欲言经济,须默揣天下之人才,可保为督抚者几人,可保为将帅者几人。试令弟开一保单,未必不窘也。弟如此骄矜,深恐援贼来扑或有疏失。此次复信,责弟甚切。嗣后弟若再有荒唐之信如初五者,兄即不复信耳。

咸丰十年九月初十日

【译文】

沅弟左右:

初九晚上接到初五寄来的一封信,初十早上又接到初八巳时、午时的两封信,从信中得悉一切。

初九晚接到的信中,字里行间满是骄矜之气,还有诸多荒谬的话。世间万事变幻莫测,义理玄奥,人情难以通晓,天道也难以预测,而你写出这样一手遮天、狂妄无稽的言辞,不知究竟是凭借什么?恭亲王的贤明,我曾多次亲眼目睹,但他平常的行为举止太过轻浮、聪明太露,虽然多谋,但却多变。如果让他在京城过久,而远离圣上,恐怕时间长了也难以让人满意。僧王所带领的蒙古诸军在天津、通州各地的战斗中,竭尽全力与洋夷拼死作战,又怎么会留有余力而不肯尽力呢?皇上又怎么会下令禁止他们死拼而有意命令他们不尽全力作战呢?只要将士们不遗余力地奋勇杀敌,即使不能取得胜利,皇上与僧王都只有仰天长叹而毫无办法。以前你多次来信都说应该重用僧王,现在不知你从哪里听到的消息,说僧王被皇上疏远,可我这里并没听说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做臣子的应该积极地响应皇上的诏令,分兵北上救援,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现在我们之所以拥有虚名,为众人推崇,都要归因于我们对皇上和朝廷的忠义。不忘朝廷和皇上叫作忠,不失信于朋友叫作义。任凭圣驾远离京城,身为臣子,若不闻不问,难道还能称为忠吗?万一京城重地有什么闪失,热河本来就没有充足的银两和粮食,一旦情势危急,护驾军兵难保不会出现哗变溃散的动乱。如果大清的京师重地丧失,那么即使收复了南方的江西、两湖三省,又岂能保大清不败呢?若果真如此,百姓怎么会主动完粮纳税?商旅怎么会情愿缴纳厘金?各州县的将士又怎么肯听从命令呢?与其不北援京师,而在数月之内同归于尽,还不如挥军北上救援京师,以匡正纲常、弘扬忠义。即使最终百无一成,死后也不至于悔恨于九泉,不至于被后世非议。弟弟曾说千万不可听从书生的议论,我的见解恐怕就是书生的迂腐之见。

安庆城的围兵绝不可撤,关于此事,我与希庵的意见是一致的。你只要负责处理好安庆的战守事务,其余的事无须你肆无忌惮地乱发议论。孔圣人说过:“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你阅历尚浅,平生的听闻本来就不够丰富,心中的疑问却是一个接着一个,以致言谈疏漏狂妄,不够谨慎。仅靠捕风捉影,扣(般木)扪烛,便主观武断地议论天下之事。你以为天下之事当真如此容易了解吗?

大体上讲,若要领兵打仗,对本军的人才必须心中有数,擅长坚守的是哪些人,善于冲锋陷阵的是哪些人;若要治国安邦,必须对天下的人才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保举做督抚的是哪些人,可以保举做将帅的是哪些人。现在若让你立即列出一个保举的奏单,恐怕你会感到很为难吧。像你现在这样恃才骄狂,我担心援敌前来进攻,你会有疏失。这次的回信,对你的批评和指责都很恳切。今后你若再有像类似初五那天所寄的荒唐的信来,我便不会再给你回信了。

咸丰十年九月初十日

满招损,谦受益

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恒营专人来,接弟各一信,并季所寄干鱼,喜慰之至。久不见此物,两弟各寄一次,从此山人足鱼矣。

沅弟以我切责之缄,痛自引咎,惧蹈危机而思自进于谨言慎行之路,能如是,是弟终身载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季弟信亦平和温雅,远胜往年傲岸气象。

吾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进京散馆,十月二十八早侍祖父星冈公于阶前,请曰:“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星冈公曰:“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遗训不远,至今尚如耳提面命。今吾谨述此语告诫两弟,总以除傲字为第一义。唐虞之恶人曰丹朱,傲;曰象,傲;桀纣之无道,曰“强足以拒谏,辩足以饰非”,曰“谓已有天命,谓敬不足行”,皆傲也。吾自八年六月再出,即力戒惰字以儆无恒之弊,近来又力戒傲字。昨日徽州未败之前,次青心中不免有自是之见,既败之后,余益加猛省。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余于初六日所发之折,十月初可奉谕旨。余若奉旨派出,十日即须成行。兄弟远别,未知相见何日。惟愿两弟戒此二字,并戒各后辈当守家规,则余心大慰耳。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恒营派专人送来两弟各一封信,还有季弟寄来的干鱼,很是高兴。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了,现在两位弟弟各寄一次,从此我这山人也有足够的鱼可以吃了。

沅弟接到我寄去的劝勉之信,便自我反省,引咎自责,害怕陷入危机,进而走向谨言慎行之路,沅弟能这样做,乃是终生受益之道,也是家门的幸事。季弟的信也是平和温雅,比往年的傲慢之气好多了。

道光十九年十一月二日,我当时就要进京散馆供职,十月二十八日早上,在台阶前侍陪祖父星冈公,垂首请示说:“此次进京,恳求您给予教导训示。”星冈公说:“你的官途无尽,才能也是好的,但不可骄傲自满。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你如果能做到不骄傲,那什么都好了。”祖父虽已去世,但遗训至今仍如耳提面命,回响不断。今天我谨以此语来告诫两位弟弟,无论何时要以戒除傲字为第一要务。唐虞有个叫丹朱的恶人,傲慢;有个叫象的,也是傲慢;桀纣无道,自以为是,说“能力强足以拒绝别人的劝谏,能言善辩,足以掩饰过错”,说“已拥有天命,敬则没必要实行”,这些都是傲的体现。自从咸丰八年六月复出以来,我一直在尽力戒惰字,以戒除自己没有恒心的毛病,近来又力戒傲字。徽州战役没有战败以前,次青心中不免有点自以为是;失败之后,我更加深入地反省。军事上的失败,傲或惰二者必居其一;大家族的衰败,也是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我初六所发的奏折,估计十月初可接到圣旨的批复,我如果奉圣旨调往外地,十日内就必须起程。此次兄弟远别,不知何日可以相见。只愿二弟戒除这两个字,并训诫各后辈子孙应遵守家规,那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切忌骄傲之气

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朱祖贵来,接沅弟信,强中营勇回,接沅、季二信,皆二十五六日所发。自二十七日以后,弟处发信,想皆因中途有警折回矣。日内不知北岸贼情何如,至为系念。此间鲍、张初二三并未开仗,唐桂生赴祁、建交界之区,亦未见贼也。

季弟赐纪泽途费太多。余给以二百金,实不为少。余在京十四年,从未得人二百金之赠,余亦未尝以此数赠人,虽由余交游太寡,而物力艰难亦可概见。

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前函以傲字箴规两弟,两弟不深信,犹能自省自惕;若以傲字告诫子侄,则全然不解。盖自出世以来,只做过大,并未做过小,故一切茫然,不似两弟做过小,吃过苦也。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夜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朱祖贵抵达营中,带回了沅弟的来信。强中营的士兵回来,又接到了沅弟、季弟所写的两封信,都是二十五六日发出的。自从二十七日以后,你们寄来的信都可能因路上有警又折回去了。近日不知北岸上的敌情如何,特别挂念。这里鲍春霆、张运兰军初二、初三并未开战,唐桂生去祁县、建州交界的地方,也未遭遇敌人。

季弟赐给纪泽的路费太多,事先我已经给了他二百两银子,已经不少了。我在京城为官十四年,从未得到别人二百两银子相赠,我也从没有赠送别人如此大的数目。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由于我交往太少,但物力财力的艰难,也由此可见一斑。

我家的后辈子弟,全都没有经历过艰苦贫困的生活,以致自视甚高,口气过硬,整日呼奴喝婢,最终形成习惯。最让人忧虑的是他们的骄傲之气,已经病入膏肓还未觉察到。上次我写信以“傲”字告诫你们两位兄弟,虽然你们不深信,但能反省警惕;而以“傲”字告诫子侄,他们则无动于衷。大概是他们自出生以来,只做过颐指气使的“娇儿”,从未做过低贱的事务,所以一切艰苦没有经过亲身的体会,显得很茫然,不像两位弟弟做过低贱的事务,吃过一些苦。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夜

骄则满,满则倾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热门推荐
  • 绀珠集

    绀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介存斋论词杂著

    介存斋论词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尸香

    美人尸香

    我有一家客栈,不接阳人,只送阴鬼。阴尸过道,百鬼夜行……东南西北,各含两卦,镇鬼魅,朗乾坤!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2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2

    大三的时候,宿舍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
  • 男配女配

    男配女配

    他是标准的男二号,英俊多金,沉稳内敛;她是标准的女二号,漂亮聪明,手段用尽;终于有一天,两只配角狭路相逢……
  • 我将要放弃的人生

    我将要放弃的人生

    在我28岁的时候,家庭的变故,身体的脆弱让我一度放弃自己的人生。在我33岁的时候,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人,与之结婚后,落入了他家族的谜团中。在寻找真相中,却发现与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仙缘归途

    仙缘归途

    已开新书,欢迎入坑~ 与我一起,是你永生的生命中唯一的选择。暗自吃醋的凤夕诺:凭什么?陌天勾唇凝视着凤夕诺:就凭我是你命定之人!。。。在冗长的生命中,遇见你,在漫漫的归途,陪着你,爱你所说,爱你所做,我们从此执手,千年万年。遇魔斗魔,甘苦与共。
  • 撄宁静禅师语录

    撄宁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杀

    隐杀

    谢谢馒头同学提供的书友群(邪恶者同好会):32632289(已满)由kIsS铭同学提供的隐杀二群(cJ的香蕉):20137707隐杀高V群:43237511(香蕉船)(高V会员加入,进去后请改成起点的呢称)欢迎各位XeYD的同学们莅临指教^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