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迅速的应变能力是指面对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正确、适当的措施和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应变能力是一个人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应变能力可以使你迅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然后采取对策进行解决;可以使你牢牢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并将其导向自己的控制范围;可以使你及时化解突然出现的不利形势,变被动为主动。
郭子仪精于黄老之术
【原文】
汾阳王宅在亲仁里,大启其第,任人出入不问。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持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他日子弟列谏,不听,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隆赫,而不自崇重,贵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公笑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诸子拜服。
【译文】
汾阳王的府第在亲仁里,大开门户,任人进出而不过问。郭子仪属下有位将军要离开京师去藩镇,前来向他告辞,当时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正在梳妆,就让郭子仪拿毛巾,端洗脸水,就像使唤仆役一样。过后子弟们前来规劝郭子仪,郭子仪不听,他们就哭着说:“大人的功业显赫,但如果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论地位高低,谁都可以在内室里走动,我们认为即使是伊尹、霍光那样的贤德之臣也不应如此。”郭子仪笑着说:“这不是你们所能料想到的,我有五百匹马吃公家的草料,一千人吃公家的米粮,我位至极品,不能再高了,虽欲隐退,亦不可得。假使我围起高墙,关闭大门,内外不相往来,一旦与人结下怨仇,他们就会设计诬陷我不守臣子的法度,再加上那些贪功邀赏、陷害贤能的人借此来促成其事,那时我们家族的人将化为齑粉,到时后悔都来不及。现在让它空荡荡没有阻隔,四门大开,即使有人想进谗言诋毁,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子弟们听了,都拜伏在地,心中钦佩不已。
【梦龙评】
德宗以山陵近,禁屠宰。郭子仪之隶人犯禁,金吾将军裴谞奏之。或谓曰:“君独不为郭公地乎?”谞曰:“此乃所以为之地也。郭公望重,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故我发其小过,以明郭公之不足畏,不亦可乎?”若谞者,可谓郭公之益友矣。
看郭汾阳,觉王翦、萧何家数便小。王、萧事见《委虵部》。
【原文】
鱼朝恩阴使人发郭氏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帝唁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亦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修具邀公,或言将不利公,其下愿裹甲以从。子仪不许,但以家僮数人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子仪告以所闻,朝恩惶恐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
【译文】
鱼朝恩暗中派人掘开郭氏祖宗的坟墓,没有盗得任何东西。郭子仪从泾阳来朝见皇上,皇上就盗墓之事前来吊唁,郭子仪就哭着说:“臣长期带兵,不能禁止部下摧毁他人的坟墓,现在别人也掘了我家祖坟,这是上天对我的谴责,并非人为的祸患。”鱼朝恩又曾备下酒席宴请郭子仪,有人说这不利于郭公,部下们愿意穿戴铠甲陪郭公前往。郭子仪不答应,只带着几个家僮前往赴宴。鱼朝恩对郭子仪说:“为何随从的车马如此少呀?”郭子仪便将听到的告诉他,鱼朝恩惶恐地说:“如果不是郭公这样的长者,不可能不怀疑我!”
【梦龙评】
精于黄老之术,虽朝恩亦不得不为盛德所化矣。君子不幸而遇小人,切不可与一般见识。
【评析】
官场中,趋利避害的关键是自己的行为要光明磊落,不给别人陷害、中伤自己的机会。郭子仪为官几十年,深知官场险恶,虽然已经官至郡王,但是难免有和自己结仇的人伺机报复,躲避暗箭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别人落以口实。将家门敞开,表明自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这种办法看似委屈了自己,实则是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
吴履和事化仇恨 叶南岩调停平讼
【原文】
国初,吴履为南康丞。民王琼辉仇里豪罗玉成,执其家人笞辱之。玉成兄子玉汝不胜恚,集少年千余人,围琼辉家,夺之归,缚琼辉,道箠之,濒死,乃释去。琼辉兄弟五人庭诉,断指出血,誓与罗俱死。履念狱成当连千余人,势不便,乃召琼辉,语之曰:“独罗氏围尔家耶?”对曰:“千余人。”曰:“千余人皆辱尔耶?”曰:“数人耳。”曰:“汝憾数人,而累千余人,可乎?且众怒难犯,倘不顾死,尽杀尔家,虽尽捕伏法,亦何益于尔?”琼辉悟,顿首唯命。履乃捕箠者四人,于琼辉前杖数十,流血至踵;命罗氏对琼辉引罪拜之。事遂解。
【译文】
明朝初年,吴履任南康丞。有个名叫王琼辉的百姓仇视里中的豪族罗玉成,竟捉住他的家人加以鞭打羞辱。罗玉成的侄子罗玉汝非常愤怒,聚集了一千多个少年,包围王琼辉家,把他捉走,绑在路上鞭打,直到性命垂危才放了他。王琼辉的兄弟五人一起跑到衙门控告,他们切断手指,流血发誓要和罗家拼个死活。吴履想到如果讼案成立,将连累一千多人,实在不好办,就召来王琼辉对他说:“只有姓罗的人包围你家吗?”王琼辉回答说:“一千多人。”吴履又问:“一千多人都羞辱你吗?”王琼辉回答说:“只有几个人。”吴履又问:“你恨几个人,而要连累一千多人,好吗?况且众怒难犯,如果他们也不顾性命,杀光你全家人,即使把他们捉来全部处死,对你又有什么好处?”王琼辉领悟了,叩头从命。吴履就把动手鞭打王琼辉的四个人抓来,在王琼辉面前杖打数十下,血一直流到脚后跟,又命令罗玉成向王琼辉谢罪道歉,事情才得以解决。
【梦龙评】
此等和事佬该做,以所全者大也。
【原文】
叶公南岩刺蒲时,有群斗者诉于州。一人流血被面,经重创,胸几裂,命且尽。公见之恻然,时家有刀疮药,公即起入内,自捣药,令舁至幕廨,委一谨厚廨子及幕官,曰:“宜善视之,勿令伤风。此人死,汝辈责也,其家人不令前。”乃略加审核,收仇家于狱而释其余。一友人问其故,公曰:“凡人争斗无好气,此人不即救,死矣。此人死,即偿命一人,寡人之妻,孤人之子,又干证连系,不止一人破家;此人愈,特一斗殴罪耳。且人情欲讼胜,虽于骨肉,亦甘心焉,吾所以不令其家人相近也。”未几,伤者平而讼遂息。
【译文】
叶南岩任蒲州刺史时,有一群打群架的人到州府告状。其中一人血流满面,受了重伤,胸膛几乎裂开了,即将死去。叶南岩看后心生怜悯,当时他家中有治刀伤的药,他便起身到屋内,亲自捣药,而后叫人把伤者抬到官舍,委派一个谨慎厚道的差役和幕官看护,对他们说:“你们应好好看护,不要让他得破伤风,这人死了,是你们的责任,也不要让伤者家人靠近。”于是叶南岩稍加审问调查,把打人的凶手打入牢狱,释放了其他的人。叶南岩的一位朋友问他为何这样处理,叶南岩说:“但凡人们斗殴,总没有好气,这个人如果不立即救治,就会死去。这个人一死,就要有一个人偿命,这又会使偿命人的妻子变成寡妇,儿子变成孤儿,而且又会牵连与案件相关的人,那就不止使一人家破人亡。如果受伤的人痊愈了,就只是一件斗殴案件罢了。况且想胜诉是人之常情,即使牺牲自己的亲骨肉也心甘情愿,所以我不让受伤人的家人靠近他。”没过多久,伤者痊愈,官司也就平息了。
【梦龙评】
略加调停,遂保全数千人、数千家,岂非大智?
【评析】
两个官员对于斗殴事件,采取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从而保全了很多人,使得事情没有再被激化。这种斗殴的事件,很多时候是因为几个人之间的矛盾引起的,所以找到矛盾的起因,把矛盾解决了,往往事情也就随之而解。
赵豫缓讼
【原文】
赵豫为松江府太守。每见讼者非急事,则谕之曰:“明日来!”始皆笑之,故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不知讼者来,一时之忿,经宿气平,或众为譬解,因而息者多矣。比之钩距致人而自为名者,其所存何啻霄壤?
【译文】
赵豫任松江太守时,每当遇到诉讼的人,只要不是紧急的讼案,就会对诉讼的人说:“明天来!”起初大家都笑他,所以就有了“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殊不知来诉讼的人往往只是一时的愤怒,经过一夜后怒气就平息了,或被众人劝解,因而很多人就停止诉讼了。比起那些用尽心机置人于罪、为自己博取名声的人,赵豫存心的厚道与有些人的阴险狡诈,何止是有天壤之别呢?
【梦龙评】
李若谷教一门人云:“清勤和缓。”门人曰:“清、勤、和,则既闻命矣,缓安可为也?”李公曰:“天下甚事不自忙里错的?”“明日来”一语,不但自不错,并欲救人之错。按是时周侍郎忱为巡抚。凡有经画,必与赵豫议之。意亦取其详审乎?
陆子静九渊知荆门军,尝夜与僚属坐,吏白老者诉甚急,呼问之,体战,言不可解,俾吏状之,谓其子为群卒所杀。陆判“翌日至”。僚属怪之,陆曰:“子安知不在?”凌晨追究,其子盖无恙也。此亦能缓之效,然唯能勤而后能缓,不然,则废事耳。
【评析】
赵太守的“明日来”自然不是一剂“万能汤”,只是一种“冷处理”的“缓冲术”。遇到一些恼火的事,只要能说服自己“等到明天”,“今天”就可以转化成思考的时间,可以重新审视自己,把握事态,即使明天还坚持要去,也可以使今天在匆忙中所作的决定进一步完善。实际上,把自己“拖到明天”与动员自己“只争朝夕”一样,也是一种人生谋略。
迎刃卷四
【原文】
危峦前阨,洪波后沸。人皆棘手,我独掉臂。动于万全,出于不意。游刃有余,庖丁之技。集《迎刃》。
【译文】
前面有险恶的山峰挡住了去路,后面有惊涛骇浪席卷。面对这种局面,人人都感到很难应付,唯独我能奋勇直前。在行动时已有充分把握,一行动就会出其不意。行事游刃有余,如庖丁解牛般自如。因此集《迎刃》卷。
王旦善处大事
【原文】
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旻,被旨选兵,下令太峻,兵惧,谋为变。上召二府议之。王旦曰:“若罪旻,则自今帅臣何以御众?急捕谋者,则震惊都邑。陛下数欲任旻以枢密,今若擢用,使解兵柄,反侧者当自安矣。”上谓左右曰:“旦善处大事,真宰相也!”
【译文】
北宋真宗年间,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旻受旨挑选士兵,他执行命令太过严厉,士兵们都很害怕,便谋划发动兵变。皇上于是召来中书省、枢密院官员商议对策。宰相王旦说:“如果处罚张旻,那以后的将帅要怎么指挥带兵?如果马上逮捕谋变的人,就会震惊全城。陛下几次想任用张旻为枢密使,现在如果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他,就可以解除他的兵权,同时那些谋反的士卒自然就会安定下来。”皇帝对左右的人说:“王旦善于处理大事,真是当宰相的人才啊!”
【梦龙评】
借一转以存帅臣之体,而徐议其去留,原非私一旻也。
【原文】
契丹奏请岁给外别假钱币,真宗以示王旦。公曰:“东封甚迫,车驾将出,以此探朝廷之意耳。可于岁给三十万物内各借三万,仍谕次年额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惭。次年复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帛六万,事属微末,仰依常数与之,今后永不为例。”
【译文】
契丹奏请朝廷,除了每年给他们进贡外,另外再借些钱币,真宗把事情告诉了王旦。王旦说:“皇上东行封禅的日子已近,车驾即将出发,他们不过是想利用这件事来试探朝廷的意图而已。皇上可在每年给他们三十万物品外,再各借三万钱给契丹,并说明这些钱币要在次年的定额中扣除。”契丹得到借款后,感到非常惭愧。第二年,真宗告诉主管发放钱财的人说:“契丹借我朝的六万两钱物,这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还是按往年的数目给他们,不必扣除,但今后永不为例。”
【梦龙评】
不借则违其意,徒借又无其名,借而不除则无以塞侥幸之望,借而必除又无以明中国之大,如是处分方妥。
【原文】
西夏赵德明求粮万斛。王旦请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而诏德明来取。德明大惭,曰:“朝廷有人。”乃止。
【译文】
西夏赵德明要求向朝廷借粮食一万斛,王旦请皇上下令让有关官吏在京师准备好一百万斛小米,并通知赵德明自己来取。赵德明惭愧地说:“大宋朝中有贤人。”于是才停止了这些无礼的要求。
【评析】
解决问题,要注意把握分寸。把握分寸就是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讲求平衡。平衡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倡平衡,就是把握事物发展中各个方面的平衡,失去平衡,过分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矛盾就会激化,就会出问题。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枉过正?其实是可以的!但极端到底,就会引起强烈的反作用。每一种力量都像弹簧一样,压的力量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造成这种局面,不就是破坏了事物内在的平衡吗?王旦的处理方法真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