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800000006

第6章 时中(1)

本章提出了“时中”的概念。《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对“中”解释的根据之一。然而“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这就是“时中”。“时中”和“在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是“中”,只是有已发与未发之别罢了。君子有此德行,而又随时处中,戒慎恐惧,所以能体现中庸。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行,自然会肆无忌惮,好走极端,和中庸相反。

“君子而时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固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就如组织一场音乐会,指挥就是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中”与“和”的境界。这个“指挥”就是“中”,是各位演奏者注目的中心。指挥是以演奏内容的节奏与情绪表达为“中”;而对于广大听众来说,能够享受到精美的艺术熏陶则为“中”。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1],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2];小人之【反】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1]中庸: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的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含有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做出恰当的抉择,适时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做出适宜的行为。许慎在《说文》中讲:“中,和也。”又曰:“庸,用也。”程颐认为:“庸”就是“常”。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因此,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2]时中:时刻符合中庸之道。[3]小人之中庸也: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朱皆从之。

【译文】

仲尼说:“君子的言行都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小人的言行却违背中庸的准则。君子的言行之所以能符合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随时按照所处的环境做到合度适中。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历代论引】

郑玄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然亦自以为中庸也。又说:“君子而时中”者,其容貌君子,而又时节其中也。“小人而无忌惮”,其容貌小人,又以无畏难为常行,是其“反中庸”也。

孔颖达说:庸,常也。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小人则不用中为常,是“反中庸”也。又说:君子之为中庸,容貌为君子,心行而时节其中,谓喜怒不过节也,故云君子而时中。小人为中庸,形貌为小人,而心行无所忌惮,小人将此以为常,亦以为中庸。

朱子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唯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又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智慧运用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典句札记】

这一章告诉我们“中庸”这个词的由来,是由孔子这位圣人说出的。中庸,其实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之亦无不及的平常道理。孔子认为,能否做到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中庸就处在君子与小人之间,虽然没有如楚河汉界一样有明确的分界线,使人们一目了然,但是,两者的行为风格,总是截然不同。

君子的行为着眼于维护众多人的利益,君子以中庸作为自己处事的原则,所以,人们受到惠泽而不以为恩;小人则只是看重小团体的好处,行事以培植党羽、罗树私恩为重,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反而会得到一些人的感激。

中庸的本质,就是包容以为用,因其势而利导之。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注重适度,即历来认同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进而寻求内在的平衡。

君子拥有博大的胸襟,卓越的见识,能够从伦常大道出发包容众长,容纳众意,处事既不极端,也不偏激,既不专擅,也不投机,顺应自然发展之道。而芸芸众生,则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以现时的占有为得,既不能包容他人,又不愿与人共享,忽视他人的存在,结果与“中庸”之道渐行渐远。

谋略无所谓邪正,也无所谓阴谋或正略,在于运用之心。心正则德着,意舛则恶生。同样的计策,由于不同的人使用于不同的时空,君子运筹于帷幄之中,小人设计于阴暗角落,所导致的结果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影响则截然不同。

如果是维护天地正义,那么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是符合道义的行为,也就是替天行道。如果只是出于一己的私利或是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不论他的所作所为打着何种光明正大的旗号,都无异于攫取与鲸吞,都是抢掠与窃取。

是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你的行为代表着谁的利益,取决于你获取了什么,拿走了什么。

【史例解读】

智者中庸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历史上,立下绝世功勋却由于做事忽略“中庸”二字而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厄运的人不胜枚举,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

清朝末年,重臣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控制的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攻陷金陵,曾国藩也因此而受封一等侯爵。也就是在这时,曾国藩发现他的湘军总数已经达到30万人,并且成为一支只听命于曾国藩本人、除此以外谁也调动不了的私人武装。曾国藩深知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利害关系,于是开始自削兵权,目的就是要解除朝廷对他的顾虑,使自己依然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也正因这一举动曾国藩更受皇帝信赖。曾国藩的“好运”就在于,他深知中庸之道,善于把握做事情的尺度与分寸。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春风得意,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适可而止是最明智的。历史也有着相似的必然规律,这也是中庸之道,遵循中庸之道为人处世,就等于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在佛教中,也提倡类似中庸之道的智慧。佛经中记载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名为二十亿耳尊者,有一次释迦牟尼发现这位弟子诵经时表现得十分悲切、激昂,释迦牟尼于是问道:“你诵经如此悲切,心中一定有很多烦恼,你这些烦恼因什么而起的呢?”二十亿耳尊者说道:“世尊,我出家修行很久了,眼看别人行到了三昧,证得了禅定,乃至于成道、证果,而我不但没有成道证果,连三昧都得不到,所以觉得很悲伤,心也静不下来,诵经也诵不下去,请世尊慈悲开示。”释迦牟尼又问:“你没有出家以前是做什么的呢?”二十亿耳尊者回答:“世尊,我没有出家以前是弹琴的。”释迦牟尼便问他说:“好,我现在问你,怎样才能把琴弹得很好?如果琴上的弦太松了,会不会发出声音?”二十亿耳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松了就根本没有声音。”“那么,把这根琴弦上得很紧,声音好不好听呢?”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紧了弹出来调子不正确,甚至弦还会崩断。”于是释迦牟尼说:“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心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懈怠。太紧张容易生无明、起烦恼,反而定不下心来;太松懈了,又容易懈怠散漫。所以我们的心应当保持不松不紧。诵经的时候也应当这样,做到了就自然有证果可以得到。”

能海上师说:“般若无相。”意思就是说,般若智慧没有什么形象,表现在人身上则是如果这个人做事情有条有理,恰到好处,和谐适度,就是般若智慧的表现。

所以说,做事情是否合中庸之道,不仅仅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是智慧与愚蠢的区别。

【现代活用】

君子行中庸之道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于是公司决定裁员50%,更残酷的是,我和明浩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明浩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明浩是两个相依互动的齿轮。

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很容易就可以决定,唯有我和明浩,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俩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总决定亲自考核我们,并安排一次留岗竞争。

同类推荐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漫画脑

    漫画脑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磐庄如何成了漫画圣地,那里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吉卜力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秘诀?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这本书以幽默、睿智的语言讲述了从人类起源到一战结束近六千年的历史,分为若干个短小精炼的故事,每个故事以时间的顺序发展下去,就像作者开篇画的时间楼梯,一级一级地向上,十年、一百年……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缓慢而坚定地前行。看着后面的故事,对照时间楼梯,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这件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发生于哪个阶段或是占据着怎样重要的位置。
  • 心情好病就少

    心情好病就少

    《心情好病就少》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全面而科学地阐述了情绪与健康的重要关系。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性格开朗、为人随和、豁达乐观、充满爱心的人,很少得流感、咽炎、伤风等疾病,即使得病后也很快痊愈,且不易复发。相反,那些自以为是、自怨自艾、刚愎自用、悲观多疑、心胸狭窄、缺乏自信、神经过敏的人,其身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发生疾病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心情好的人。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份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
  • Opened Ground

    Opened Ground

    This volume is a much-needed new selection of Seamus Heaney's work, taking account of recent volumes and of the author's work as a translator, and offering a more generous choice from previous volumes. Opened Ground: Poems 1966-1996 comes as close to being a 'Collected Poems' as its author cares to make it. It replaces his New Selected Poems 1966-1987, giving a fuller selection from each of the volumes represented there and adding large parts of those that have appeared since, together with examples of his work as a translator from the Greek, Latin, Italian and other languages. The book concludes with 'Crediting Poetry', the speech with which Seamus Heaney accepted the 1995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warded to him, in the word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of Letters, for his 'works of lyrical beauty and ethical depth'.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太清金液神丹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王妃之王爷你走开

    倾世王妃之王爷你走开

    “女人,你不要挑战我的底线”“我就挑战,你想怎样,打我吗,你来啊,你来啊!”“你知道我舍不得我打。”“对呀对呀,我就知道你舍不得打!你就说你想咋滴吧!”
  • 天剑邪尊

    天剑邪尊

    顺为仙,逆为魔,亘古匆匆皆弹指。血染红尘踏轮回,苍茫道上破生死。葬爱颠倒黄泉路,剑气凌霄震九宇。误我今生成永劫,舍我其谁念红烛。
  • 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

    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

    歌曲《少年》中唱道:“记忆中的那个少年,骄傲地发出宣言,伸出双手就能拥抱全世界,相信所有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一切看起来都不会太遥远……”青春期的朋友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心智还不够成熟,总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且长大,面对父母长辈的过多照顾与干预,常常会陷入矛盾之中。《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为青少年朋友排忧解难。
  • 魔造苍生

    魔造苍生

    一个魔,却处处得道,八方来助。他的运气真的就这么好吗?一个人,却时时受阻,四面楚歌。他的人生难道就这么凄凉么?一颗心。却次次碎裂,一世沉沦。他的感情是否就这么脆弱呵?无数的宇宙,空间不断交战吞并,百家争鸣,万族林立,一个强者的崛起,不仅需要无尽的杀戮,还需要历遍轮回苦,尝尽苍生难,苏磊一个尝尽苦难,受尽折磨的少年,能否挣脱命运的枷锁,打破轮回的桎梏,冲破冲冲阻碍,站在众生之巅,创出属于自己的苍生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