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000000010

第10章 梁惠王下(3)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2],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3],泽梁无禁,罪人不孥[4]。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5]。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6]。’”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7],《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8]。思戢用光[9]。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10]。’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11]?”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12],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13]。’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14]。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注释】

[1]谓我:劝我。明堂:周天子出巡,东至泰山,在明堂祭天,朝见诸侯,发布政令,故孟子说为“王者之堂”。那时,这些典礼已经不行,明堂旧址还在。毁诸:毁之。已:止,即不毁。[2]岐:今陕西岐山。九一:指“井田”制度,其税率九分抽一,是孟子以为最理想的土地制度。[3]世:即世代承继。讥:查问,干涉。“关”和“市”只检查商贾和行旅的言行,不征税。[4]泽:筑堤阪把水挡住的大池。梁:指渔梁,拦水为“梁”以捕鱼。无禁:任民捕鱼,不加禁止。不孥:只处分罪人本身,不加罚于其妻和子。[5]先斯四者:首先照顾这四种人。[6]“哿(gě)矣”二句:此二句诗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哿:与“可”同。茕(qióng):孤单。[7]公刘:周朝的始租后稷的曾孙,“公”是称号,“刘”是名。[8]“乃积乃仓”以下七句诗引自《诗经·大雅·公刘》篇第一章。乃:助词,无义。积:露天堆积粮谷。仓:库房内堆积粮谷。糇(hóu):干粮。橐(tuó)、囊:都是装裹粮食的口袋。“橐”无底,结束两端;“囊”有底,结束一端。[9]戢(jí):安,和睦安定。用:犹“以”。光:大。[10]斯:犹“则”。干、戈、戚、扬:皆古兵器。干用以捍卫(即盾),戈用以刺击,戚和扬都是斧类,扬比戚大。爰:犹“于是”。方:开始。启行(háng):开辟道路。[11]何有:犹言“没有问题”。[12]太王:即“大王”,公刘九世孙,文王的祖父,本号“古公”,名“亶”,后被尊为“太王”。[13]《诗》云:以下六句诗引自《诗经·大雅·绵》篇第二章。率:沿着。浒(hǔ):水边。及:俱。姜女:姜氏女,周太王之妃。聿(yù):助词,无义。胥:视察。宇:居处的地方。胥宇:考察地势,规建宫室。[14]怨女:过时没有结婚的女子。旷夫:过时没有结婚的男子。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人们都劝我把泰山周天子东巡时的明堂毁掉,是毁掉好呢?还是保留好呢?”

孟子回答说:“明堂是王者会见诸侯的地方。大王想要施行王者之政,就不用毁掉它了。’”

齐宣王问:“关于王政可听您讲一讲吗?”

孟子说:“过去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时候,种田的人按九中取一的比例纳税;做官的人可世代享受俸禄,关口和市场上货物只盘查有无违禁品,但并不征税,水中的鱼鳖也任百姓去捕捞,犯罪的人只需自己受罚,不涉及他的家小。老来没有妻子的叫鳏夫,老来没有丈夫的叫寡妇,老来没有子女的是孤老,年幼就没有父母的叫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办法生活而又无处求助的。周文王考虑政治措施时,一定先考虑他们。《诗经》上说:‘富人过得真潇洒,可怜的是这样孤单的穷人!’”

齐宣王感叹道:“说得好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认为好,为什么不去施行呢?”

齐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财物。”

孟子说:“过去公刘也喜爱财物。《诗经》上说:‘把粮食堆积起来,储存在仓库里,制成干粮,装进袋中,想着安定人民,让国家繁荣富强。拉满弓搭上箭,枪刀斧头一齐上,于是出发向远方。’所以说住下来要有储备的粮食,出行要带干粮,这以后才可以到远方去。大王如果喜爱财物,跟老百姓共同拥有,这又有什么困难呢?”

齐宣王说:“我还有一个毛病,我喜欢美女。”

孟子说:“过去周太王也喜欢美女,爱他的妻子。《诗经》上说:‘太王早晨骑着马,顺着水边到歧山下。带着他妻姜氏女,来看新居差不差。’这个时候,家中没有到了婚龄尚未出嫁的姑娘,也没有该娶未娶的小伙。大王如果喜爱美女,和老百姓一起来喜好,这又有什么难的呢?”

【历代论引】

赵氏曰:“明堂,太山明堂。周天子东巡守朝诸侯之处,汉时遗址尚在。人欲毁之者,盖以天子不复巡守,诸侯又不当居之也。王问当毁之乎?且止乎?”

杨氏曰:“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充其善心而格其非心,不止就事论事。若使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岂不能尧舜其君乎?”

朱子曰:“先王养民之政:导其妻子,使之养其老而恤其幼。不幸而有鳏寡孤独之人,无父母妻子之养,则尤宜怜恤,故必以为先也。”

又曰:“愚谓此篇自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己复礼之端矣。”

【评析】

这段话写孟子告诉齐宣王什么是“王政”(仁政)。

孟子认为,像周文王治理岐周时那样,赋税很轻,老百姓都能自由生产,过上好日子,处罚罪犯而不株连无辜,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者得到照顾,这便是施行“王政”了。

孟子认为,齐宣王“好货”(喜欢钱财)、“好色”都不是毛病,而是人的正常需求。但齐王应该认识到,老百姓同样“好货”“好色”,他们的正当需求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因此齐王应“与百姓同之”,这才算施行“王政”。

从表面看来,孟子似乎一味退让,纵容齐宣王的种种弱点,其实他采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法,使齐宣王没有退路,难以遁出王道政治的“彀中”。其用心良苦,实在值得我们今天的读书人细心体会。

【史例解读】

鳏寡孤独

汉朝庞仲达做汉阳太守的时候,郡里有个叫任棠的人,非常有气节,他隐居在乡下,以教学自乐。庞仲达求贤若渴,酷爱人才,一到任就去拜访任棠。

任棠那天正在堂屋读书,见太守来了,他也不与太守打招呼、交谈,只是拿了一大把薤,并端了一盆水放在门内屏风前面,然后自己抱起孙子蹲在门边和孩子逗趣。跟太守一道来的侍从很生气,对太守说:“这个人太傲慢了!”但庞仲达却高兴地说:“他并不是傲慢,而只是暗示我做官的道理罢了,他的用意是很好的!”

庞仲达沉思着说:“任棠并非无礼,而是在晓谕本太守呀!一盆清水,是要我为官清正;拔出一大棵菜,是要我严惩横行乡里的强势宗室;抱孩子挡住门户,是要我体恤鳏寡孤独呀!”

庞太守感叹不已地回府了,以后在施政过程中根据任棠的暗示,压制豪强,扶持贫弱。后来由于施行仁爱、宽厚的政策,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公元134年,春季和夏季连续干旱,汉顺帝下诏大赦天下,并且亲自到德阳殿东厢庭院中,露天而坐,祈求上天降雨。

如同以前发生自然灾害时一样,顺帝要求官员们提出意见。尚书周举才学兼优,顺帝特地就此征询他的意见。周举回答说:“陛下废弃文帝、光武帝所建立的朴素节俭传统,而因袭导致秦朝灭亡的骄奢淫逸的做法,使宫廷内增加了许多美女,宫外却有许多娶不到媳妇的男子。自从发生大旱以来,整整过去一年了,而没有听说陛下有改过的做法,现在以至尊之体露坐风尘,祈求缓解干旱,不过是在问题的表面上下工夫,而不去寻找它的实质所在,于事无补。”

顺帝问他应该怎么办,周举回答说:“应该诚心诚意地革除弊政,遵守先王制定的规章制度,改变目前奢侈腐化的混乱局面,省去御膳房制作奢侈菜肴的费用。同时放走未曾召幸过的宫女,使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易传》上说:‘天子为善一日,上天立刻以善来回报。’请陛下圣意裁夺!”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1]。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2],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3]。”

曰:“士师不能治士[4],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5]。”

曰:“四境之内不治[6],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7]。

【注释】

[1]之:到,往。[2]比:及,等到。反:同“返”。馁:饥饿。[3]弃之:和他绝交。[4]士师:狱官。治士:管理下属。[5]已:停止,罢免。[6]四境之内:国境以内。不治:政事坏乱。[7]顾:回头看。言他:谈别的事。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个君王的臣下把家小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等他回来的时候,家小又冷又饿,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接着说:“狱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又问他:“一个国家不能治理好,这样的国君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转移了话题。

【历代论引】

赵氏曰“言君臣上下各勤其任,无堕其职,乃安其身。”

朱子曰:“孟子将问此而先设上二事以发之,及此而王不能答也。其惮于自责,耻于下问如此,不足与有为可知矣。”

【评析】

齐宣王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而他到楚国去了。等到他从楚国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挨冻受饿。对这样的朋友,齐宣王认为应该“弃之”,与他绝交。同理,如果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好下级,齐宣王认为,应该“已之”,就是撤他的职。那么,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搞不好,又该如何呢?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说理,善用类比法,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浅而深,因此说理透彻,而且说服力很强。孟子这一次把齐宣王说得“王顾左右”,倒不是非要出他的洋相,不过是因为他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一激他,迫使他作出选择罢了。

孟子一向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本章把不称职的国君比作不称职的朋友,不称职的“士师”,认为国君没把国家治理好,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该另立新君,这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史例解读】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工于辞赋。汉武帝即位后,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汉书·东方朔传》中说他“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

武帝好奢侈,造上林苑专供他游猎、休憩。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东方朔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述志向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东方朔以言论诙谐著称,但也有深刻、尖锐的地方,更不是一味阿谀颂扬,以顺遂汉武帝的心意为目的。他直陈的见解,常常是公卿大臣所不敢表示的。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寡居而私宠董偃,挥霍财物,不计其数。满朝权贵都以结识董偃为荣,汉武帝也准备“置酒宣言”,以隆重的礼节来接待董偃。东方朔对此极为不满,据理力争,指斥董偃为“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终于使汉武帝不得不改变主意。因为这些事情,后来汉武帝问他:“先生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不肯违心谄事皇帝,就顾左右而言他,不回答武帝的问题。既显示了他的机智,也表现了他傲岸不群的性格。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1]。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2]。”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3]?”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4],将使卑逾尊,疏逾戚[5],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6];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7]。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同类推荐
  •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金华永康市地方特色的系列图书之一,是对永康民俗文化横纵交织、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尤其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相机,永久地记录下了反映永康民俗文化的场景,使其意义更加深远。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照片多。作者是永康本地人,又是著名民俗摄影专家。本书为永康人写永康事,永康人拍永康照,将永康民俗用最家乡的视角、最永康的语言进行了描绘。该书对于永康、金华市及至周边省市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诗经开讲

    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热门推荐
  • 陆先生:站住别动

    陆先生:站住别动

    陆于琛救过我的命,从此也掳走我的心……我爱他胜过世间一切。爱到尽头,我累了、倦了,我对他说“分手吧”,可陆于琛却说:“我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 快穿逆袭之宿主黑化中

    快穿逆袭之宿主黑化中

    [爽文一对一][女主双人格]第一次做任务,她就把位面男主给杀了,杀了!君无樾表示:扯平了,他最后也拉她垫背了。系统:[…]MMP她只想好好做任务,救她的小离,可三千世界,总有一个男人阴魂不散。说好的暖化就可以了呢?“姐姐,你的眼睛好漂亮,我可以藏起来吗?”“木木~请,杀了我。”“哥哥,我已经控制不住,想要把你……”……当事实浮出水面,她的小离原来就是那些位面的boss。……“欢迎回家~”“我要你,把小离,还给我。”她掐着男人的脖子,眸子血红,一字一句的说道。[黑化女主vs病娇男主]
  • 似乎在哪见过你

    似乎在哪见过你

    一觉醒来,迷棠发现自己的整个生活都变了,还挺有趣的
  • 星辰1起源

    星辰1起源

    这个宇宙早已被来自黑暗的力量藐视已久,待他们的入侵,蓝瞳与人类又如何化险为夷。
  • 焚琴煮禾

    焚琴煮禾

    内脏器官外露者,勿进;四肢脑袋等有任何一部分不在原位者,勿进;流血不止者,勿进。我可不想每天做完生意,连饭都吃不下去。你以为谁都和司冥那变态一样,每天将十八层地狱巡逻一圈还能优哉游哉的喝两口小酒?”本神君守着一座城,做着起死回生的买卖,没事和司冥那厮抢抢生意,日子颇为舒心。直到——美人计?开什么玩笑?那大魔头残忍嗜血,捏死个神仙眼都不眨一下,让我去勾引他?去你妹的三界苍生,本神君不干!咦?这大魔头有点眼熟?打住!剧情发展怎么有点不对劲,这到底是谁勾引谁啊!你一个魔头长成这副模样诱惑本神君,老实说你到底有什么企图?男人勾唇浅浅一笑,“小离,挣扎总是徒劳无功的,反抗总是被镇压的。你就从了我吧!”
  • 嫡妃复出震江山

    嫡妃复出震江山

    又聋又哑的丑妃夏涟漪被南平王赶回娘家一年后,王府一道密令,她再次回到“自己”昔日惨败的战场上。一年后重新站在气势恢宏的王府门口,涟漪明白,等待她的除了捉摸不定闷骚冷酷的南平王元君离。还有一众想把她拉下嫡妃宝座的蛇蝎美人们。有二八年华的名门小妾,年轻貌美舞艺了得。有新入门的端庄侧妃,八面玲珑靠山雄厚。还有斗过无数次的老对手,谋略过人的将门婆婆,以及那表面单纯无害的亲妹妹。涟漪看似是被逼着回来的!她泪水连连,委曲求全,恨不得将自己龟缩在王爷看不到的犄角旮旯。可不管怎么躲,王爷还是能慧眼识“猪”的找到她!外面传言她丑陋不堪,花痴浪荡…可看在他南平王元君离眼中,她怎么就是腹黑阴险,胆大包天呢?甚至…还是唯一挑起他性趣的女人!王爷以为夏涟漪一定会爱上他,刚刚开始放松警惕,她就上演了一出红杏出墙记!这一次,他被她狠狠地咬了一口,到头来,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把她留在身边自取其辱!他那千年寒冰般的眸子一次次因为她怒火翻涌…涟漪的复出之路光芒万丈,随时随地吸引一众绝世美男为她出谋划策!且看,被雪藏一年的嫡妃夏涟漪一朝付出,将与南安王展开怎样一番惊心动魄的pk大战!【夏涟漪,元君离,纪白楼,元子潇,独孤绝琊,女强,一对一】
  • 不灭剑主

    不灭剑主

    大千世界,十万年前的至尊重生。一年一度的落阳聚会,四年一届的天才盛宴,谁主沉浮?古老的生命禁区,神秘的帝王陵墓,深埋在无尽深海中的归墟之地,隐匿在虚空乱流中、万年一现的天空之岛……世间,早已不见传奇的诞生,直到他横空出世!QQ群:432754418,推荐新书《仙道九万年》
  • 火影之最强震遁

    火影之最强震遁

    海贼王世界的震震果实,在火影世界变成了可以震碎一切的震遁血继限界!尘遁木遁?须佐能乎?全部一拳震碎!“当力量达到极致,没有什么是一拳无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拳。”………………………………………………新书《世尊》已发布,求收藏!
  • Miscellaneous Papers

    Miscellaneous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

    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