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000000009

第9章 梁惠王下(2)

【注释】

[1]汤事葛:详见《滕文公下》第五章。葛:商的邻国。[2]昆夷:又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3]太王事獯鬻(xūn yù):详见本篇第十五章。太王:周部族首领古公亶父,文王的祖父。獯鬻:猃狁(xiǎn yǔn),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4]勾践事吴: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向吴国求和,本人为吴王服役,后终于灭吴。[5]天:理,天理,天命。乐天:自然合理。畏天:不敢违理。[6]《诗》:指《诗经·周颂·我将》篇。于时:于是。引诗见《诗经·周颂·我将》,是一篇祭祀上天和周文王的诗。[7]《诗》:指《诗经·大雅·皇矣》篇。王:指周文王。爰:于是。[8]以遏徂莒:遏,阻止。莒(jǔ):《诗经》作“旅”,指密国入侵来犯的部队。[9]笃:厚,指增添。祜(hù):福。以上引诗见《诗好·大雅·皇矣》,这首诗主要写文王伐崇、伐密的功绩。[10]《书》:指《尚书》,此段见《尚书·周书·泰誓上》。[11]一人:指商纣王。衡:同“横”。

【译文】

齐宣王问道:“与邻国交往有讲究吗?”

孟子答道:“有。只有仁爱的人能以大国服侍小国,所以商汤服侍葛伯,周文王服侍昆夷。只有聪明的人能以小国服侍大国,所以周太王古公亶父服侍獯鬻,勾践服侍吴王。以大国服侍小国的,是乐安天命的人,以小国服侍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乐安天命者保有天下,敬畏天命者保有自己的国家。《诗经》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保有这国家。’”

宣王说:“你的话真是堂堂正正啊!我有个毛病,我喜爱勇武。”

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爱小勇。按剑瞪眼说道:‘他怎敢阻挡我呢!’这是匹夫的勇,只能敌得住一个人。大王请把它扩大。”

“《诗经》说:‘周文王勃然大怒,于是整肃部队,阻止不义之师,增添周人福祉,来报答天下仰望之心。’这是文王的勇。文王一发怒而安定天下人民。”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民众,又为他们降生君王,又为他们降生师傅,他们只是帮助天帝爱护人民。四方之内,有罪的我去征讨,无罪的我来爱护,责任都在我一人,天下有谁敢越过本分为非作歹?’有一个人横行于天下,周武王以为奇耻大辱。这是武王的勇。武王也是一发怒而安定天下人民。假如现在大王也是一发怒而安定天下人民,人民唯恐大王不喜爱勇武呢。”

【历代论引】

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知此,则可以见性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朱子曰:“仁人之心,宽洪恻怛,而无较计大小强弱之私。故小国虽或不恭,而吾所以字之之心自不能已。智者明义理,识时势。故大国虽见侵陵,而吾所以事之之礼尤不敢废。”

又曰:“天者,理而已矣。大之事小,小之事大,皆理之当然也。自然合理,故曰乐天。不敢违理,故曰畏天。包含遍覆,无不周遍,保天下之气象也。制节谨度,不敢纵逸,保一国之规模也。”

又曰:“王若能如文武之为,则天下之民望其一怒以除暴乱,而拯己于水火之中,惟恐王之不好勇耳。此章言人君能惩小忿,则能恤小事大,以交邻国;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评析】

本章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交策略;二是匹夫之勇与仁者之勇的问题。

关于外交策略,孟子认为,大国要仁,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而要和小国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小国要智,不要搞闭关锁国,不要夜郎自大,而要和大国搞好外交关系。

关于论匹夫之勇与仁者之勇的问题,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一是匹夫之勇,动不动就斗狠,最棒的只能当西楚霸王项羽,最差的就成了乡间街头的流氓;二是智者之勇,如周太王服侍猃狁,越王勾践服侍吴王夫差,他们其实并不怕猃狁和夫差,只是为了保境安民,暂时这么做罢了;三是仁者之勇,如商汤服侍小国葛,周文王服侍小国昆夷。但只要人民需要,时机成熟,这些仁者就会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很显然,孟子希望齐宣王具有仁者之勇,而不要当一个匹夫,只有匹夫之勇。孟子常讲仁者无敌,这段话也是这个意思。

【史例解读】

匹夫之勇

韩信是秦朝末年的大军事家。他起初在项羽部下,没有被重用,便改投刘邦,经过萧何的竭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刘邦一心想向东发展,消灭主要的对手项羽,统一全国,于是请韩信分析形势。韩信直截了当地对刘邦说:“目前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不就是项羽吗?”

刘邦说:“是啊!”

韩信便反问道:“您认为自己在勇猛和仁义两方面与项羽相比如何?”

刘邦沉默不答,好半天才说:“我都不及他。”

韩信拜道:“不错,我也觉得您不如他。不过,我曾做过他的部下,我相当了解他。项羽之勇,一声呼喝,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他不善于任用贤能的将领,只能算是‘匹夫之勇’。说到仁,项羽对人还比较关心,然而也只能略施小恩小惠,不能顾及大体。而且分封地盘不公,诸侯都有意见,军队扰害地方,百姓怨恨在心,人们并没有向着他,不过怕他一时的威势而已。所以他目前虽然强,其实很快就会变弱的。”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就向东进军,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1]。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2]。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4]:‘吾欲观于转附、朝儛[5],遵海而南,放于琅邪[6],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7]?’”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8],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9],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10]。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11]。夏谚曰[12]: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13]。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14],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15]。方命虐民,饮食若流[16]。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17]。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18]。’”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19]。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20]:‘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21]。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22]。”

【注释】

[1]雪宫:齐宣王的郊外别墅。[2]非:非议。[3]以:有连及之意,作介词用。连及天下为乐为忧,即与天下同乐同忧的意思。[4]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齐景公:原名姜杵臼,齐庄公的异母弟。[5]转附、朝(cháo)儛(wǔ):二山名。[6]遵:循,顺。放:至。琅邪(láng yá):山名。[7]修:方法,办法。观:游览。[8]适:往。巡:出去视察。狩:与“守”通用。[9]朝(cháo):朝见于天子。述:陈述。[10]无非事者:天子诸侯离开国都是没有空行的,总是有事。[11]省:察看。敛:收获。[12]夏谚:夏朝时人民的歌谣。[13]“游”和“休”,“豫”和“助”“度”押韵。度:法度,榜样。夏王这样关心民事,施行恩惠的游览是诸侯的榜样。[14]师行而粮食:兴师动众,聚敛粮食。[15]睊睊(juàn):眼睛表示出恨人的样子。胥:皆,相。谗:说坏话。慝(tè):藏在心坎深处的念头。[16]方命:放弃先王的教训。方:放弃。饮食若流:饮食纵情享乐,像水流一样地没有穷尽。[17]从流下:顺水行舟。从流上:逆水行舟。忘反:纵情事乐,没有止境。反:同“返”。连:有用人力勉强拉着走的童思。从兽:跟着禽兽追赶。无厌:没有满足。荒:荒度政事。亡:亡国,亡身。[18]惟君所行:看你走哪条道路。[19]大戒于国:郑重地发布指示于国中——准备“兴发”“补不足”的事。出舍于郊:留宿郊外。[20]大(tài)师:即太师,宫廷乐长。[21]盖:大概。《徵(zhǐ)招(shào)》、《角招》:二乐章名。畜君何尤:乐章中的诗句。畜:限制。尤:过失。

【译文】

齐宣王在他的行宫雪宫接见孟子。齐宣王问道:“贤德的人也想有这样的享受吗?”

孟子回答说:“是的。但是,人要是得不到这种享受,就会非议他的君长,不能得到享受而非议君长,这是不对的。作为老百姓的君长而不能与民同乐,也是错误的。以百姓的欢乐为欢乐的,老百姓也以他的欢乐为欢乐。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老百姓也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与百姓同忧同乐还不能称王于天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过去齐景公曾向晏子请教说:‘我想到转附、朝儛山去游览,然后沿着大海向南,一直到琅琊山,我怎样做才能跟先王的出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啊!天子到诸侯那里叫作巡狩,所谓巡狩,也就是巡视所掌管的领土。诸侯朝觐天子叫作述职,所谓述职,也就是报告自己的任职情况。天子诸侯离开国都都是有许多事务要做的。春天视察耕田播种,救济不能度春荒的人;秋天视察收获,也要帮助生活艰难的人。夏朝时的谣谚说:我们君王不出来游览,我们怎么有机会休息?我们君王不娱乐,我们怎么能得到救助?天子的游玩娱乐,可为诸侯做出表率。”现在可就不同了:国君出发时,带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一出动,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以至于让饥饿者不得食,劳动者不能得到休息。他们侧目而视,埋怨君王。放弃先王的教训,残害百姓,吃喝毫无节制。流连荒亡,成为全国各地官员的心病。沿着河流朝下游去,忘了回来叫作流,溯河而上忘了回来叫作连。无节制地追野兽,叫作荒。大量酗酒而无满足,叫作亡。先王没有流连的快乐,也没有荒亡的行为。关键是看您怎样做了。’

“齐景公非常高兴,在国中宣布禁令,自己离开宫殿,住在郊区。打开仓库,救济贫民,召集乐师,命令道:‘替我创作君臣相乐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徵招》《角招》之类。其歌词中说:‘限制君王还能犯什么错误呢?’限制君王的人是爱护君王啊!”

【历代论引】

朱子曰:“人君能与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则下之不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贤者共之而已也。”

又曰:“乐民之乐而民乐其乐,则乐以天下矣;忧民之忧而民忧其忧,则忧以天下矣。”

又曰:“晏子能畜止其君之欲,宜为君之所尤,然其心则何过哉?孟子释之,以为臣能畜止其君之欲,乃是爱其君者也。”

尹氏曰:“君之与民,贵贱虽不同,然其心未始有异也。孟子之言,可谓深切矣。齐王不能推而用之,惜哉!”

【评析】

齐宣王住在别墅雪宫里,快乐无比,却不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借晏子教训齐景公的话,来教训齐宣王,希望齐宣王能像齐景公那样,认识到荒淫无度的危害,从而关心自己的百姓,当一个好君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

这也使我们想到,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传诵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是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而生发出来的吗?

【史例解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北宋诗人王禹偁,巨野人,字符之,出生在清贫的农家,父亲做过磨工。

王禹偁从小就热爱学习,聪颖过人。有一次替父亲到齐州府去送面粉。齐州府有个小官正在衙前教子弟对课。王禹偁到近前去听,哪知这个小官见他穿着破烂,一副土里土气的样子,便念出了一句上联:“鹦鹉能言宁比凤?”

王禹偁一听这小官出言不逊,嘲笑自己出身贱微,于是毫不客气地回敬下联道:“蜘蛛虽巧不如蚕!”那小官被他刺得张口结舌,无话可说。三十五岁时,王禹偁被拜为左司谏,担任给皇帝起草诏书的知制诰,并曾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等职。由于他为人正直刚毅,在朝堂上勇于直言讽谏,先后被贬放商州和滁州。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还京,复任知制诰。王禹偁修《太祖实录》,因为直书赵匡胤篡周而得天下,得罪了朝廷,第二年又被贬出京城,去了黄州。

但王禹偁是个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被贬官而后悔,反而因为自己直言而欣慰。他在描写自己命运的《三黜赋》里是以这样的语句表明自己的道德志向的:“屈身兮不屈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1]?”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同类推荐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论语》到勾勒生物和人类的历史轨迹的《世界史纲》;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国富论》到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名著《法哲学原理》,本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著作,是研读中西文化经典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穿越0d

    穿越0d

    一个现代女强人,除了做饭样样精通。一次意外,她竟然穿越了!?在另一个世界里,她能听懂动物的话,和许多动物成为了朋友;她翻云覆雨只为让那些欺负过她的人付出代价。这样的她又将会遇到什么,经历什么呢?
  • 红土黑血

    红土黑血

    长征纪实文学丛书《长征纪实文学丛书》三部曲之一青年军旅小说家石钟山,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平实的语言,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有史以来检验生命强度最悲壮的一幕。这是一部滴血的书更是一部高扬生命旗帜的书!作者关注人在绝境中的生存状态,把犀利的笔触逼近人的心灵,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蒋介石、毛泽东、朱德、博古、李德、周恩来等国共领袖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心态、举措、处事方法和由此造成的起伏沉沦的不同命运,而且还浓墨重彩地展示了主铁与于英、张东来与吴英、王伟与汪芳这几对恋人惊心动魄的爱情际遇,令人读后扼腕长叹 本书采用传统的章回体笔法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予人以强烈的阅读快感。
  • 大同纪事

    大同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话高手

    说话高手

    本书将教你用最短时间学会如何说好、说巧的方法,全书共有8章,包括:“怎样成为说话高手”、“怎样做好谈话准备”、“如何打动你的听众”、“如何巧妙反驳对手”等。
  • 爱已到家

    爱已到家

    云贵出事那天早上,天空晴朗,没有任何征兆。他和以前一样,跑到工程队驻扎边上的一处高点,吹了半个小时的笛子。那悠扬的笛声,动人的音符,飘在山川溪流,像一台闹钟,吹醒工友们的睡意,然后很享受地起床,洗脸、刷牙、早餐,最后陆陆续续前往工地作业。云贵出事在十点钟,太阳已高升。他的太太龙奇花挺着大肚子,在云贵作业不远的小河边,和云贵的发小婷林在洗衣服,两人边洗衣服边聊天。龙奇花问,你还不怀孕?婷林回答说,他什么时候把赌瘾戒了,我就什么时候怀孕。
  • Toys of Peace

    Toys of Pe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左爱,向右看

    向左爱,向右看

    结婚三年,我为丈夫变成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职贤妻。结果换来了他前女友的霸气回归,还顶着球把我净身顶出户。再回职场,我重整山河。姐不要烂桃花,要摘就摘新鲜的桃儿。“你,有技术么?”我自豪:“药科大连年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学术扎实基础过硬,你说我胜不胜任?”“那,你会做饭么?”我骄傲:“新东方厨师专职主妇培训优质证书,满汉全席色香俱全,你说我贤不贤惠?”“很好,会暖床么?”啪——“流氓!”
  • 星耀韩娱

    星耀韩娱

    新的尝试,驭宠幻世~无聊中写写新的。
  • 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场车祸,一个死了又活过来的孩子。当年的事情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这个男人到底是真心还是歹意?谁能来解答?当年又不是她抛夫弃子,为啥现在要认命的伺候这个少爷……到底还有没有天理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