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000000009

第9章 梁惠王下(2)

【注释】

[1]汤事葛:详见《滕文公下》第五章。葛:商的邻国。[2]昆夷:又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3]太王事獯鬻(xūn yù):详见本篇第十五章。太王:周部族首领古公亶父,文王的祖父。獯鬻:猃狁(xiǎn yǔn),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4]勾践事吴: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向吴国求和,本人为吴王服役,后终于灭吴。[5]天:理,天理,天命。乐天:自然合理。畏天:不敢违理。[6]《诗》:指《诗经·周颂·我将》篇。于时:于是。引诗见《诗经·周颂·我将》,是一篇祭祀上天和周文王的诗。[7]《诗》:指《诗经·大雅·皇矣》篇。王:指周文王。爰:于是。[8]以遏徂莒:遏,阻止。莒(jǔ):《诗经》作“旅”,指密国入侵来犯的部队。[9]笃:厚,指增添。祜(hù):福。以上引诗见《诗好·大雅·皇矣》,这首诗主要写文王伐崇、伐密的功绩。[10]《书》:指《尚书》,此段见《尚书·周书·泰誓上》。[11]一人:指商纣王。衡:同“横”。

【译文】

齐宣王问道:“与邻国交往有讲究吗?”

孟子答道:“有。只有仁爱的人能以大国服侍小国,所以商汤服侍葛伯,周文王服侍昆夷。只有聪明的人能以小国服侍大国,所以周太王古公亶父服侍獯鬻,勾践服侍吴王。以大国服侍小国的,是乐安天命的人,以小国服侍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乐安天命者保有天下,敬畏天命者保有自己的国家。《诗经》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保有这国家。’”

宣王说:“你的话真是堂堂正正啊!我有个毛病,我喜爱勇武。”

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爱小勇。按剑瞪眼说道:‘他怎敢阻挡我呢!’这是匹夫的勇,只能敌得住一个人。大王请把它扩大。”

“《诗经》说:‘周文王勃然大怒,于是整肃部队,阻止不义之师,增添周人福祉,来报答天下仰望之心。’这是文王的勇。文王一发怒而安定天下人民。”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民众,又为他们降生君王,又为他们降生师傅,他们只是帮助天帝爱护人民。四方之内,有罪的我去征讨,无罪的我来爱护,责任都在我一人,天下有谁敢越过本分为非作歹?’有一个人横行于天下,周武王以为奇耻大辱。这是武王的勇。武王也是一发怒而安定天下人民。假如现在大王也是一发怒而安定天下人民,人民唯恐大王不喜爱勇武呢。”

【历代论引】

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知此,则可以见性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朱子曰:“仁人之心,宽洪恻怛,而无较计大小强弱之私。故小国虽或不恭,而吾所以字之之心自不能已。智者明义理,识时势。故大国虽见侵陵,而吾所以事之之礼尤不敢废。”

又曰:“天者,理而已矣。大之事小,小之事大,皆理之当然也。自然合理,故曰乐天。不敢违理,故曰畏天。包含遍覆,无不周遍,保天下之气象也。制节谨度,不敢纵逸,保一国之规模也。”

又曰:“王若能如文武之为,则天下之民望其一怒以除暴乱,而拯己于水火之中,惟恐王之不好勇耳。此章言人君能惩小忿,则能恤小事大,以交邻国;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评析】

本章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交策略;二是匹夫之勇与仁者之勇的问题。

关于外交策略,孟子认为,大国要仁,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而要和小国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小国要智,不要搞闭关锁国,不要夜郎自大,而要和大国搞好外交关系。

关于论匹夫之勇与仁者之勇的问题,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一是匹夫之勇,动不动就斗狠,最棒的只能当西楚霸王项羽,最差的就成了乡间街头的流氓;二是智者之勇,如周太王服侍猃狁,越王勾践服侍吴王夫差,他们其实并不怕猃狁和夫差,只是为了保境安民,暂时这么做罢了;三是仁者之勇,如商汤服侍小国葛,周文王服侍小国昆夷。但只要人民需要,时机成熟,这些仁者就会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很显然,孟子希望齐宣王具有仁者之勇,而不要当一个匹夫,只有匹夫之勇。孟子常讲仁者无敌,这段话也是这个意思。

【史例解读】

匹夫之勇

韩信是秦朝末年的大军事家。他起初在项羽部下,没有被重用,便改投刘邦,经过萧何的竭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刘邦一心想向东发展,消灭主要的对手项羽,统一全国,于是请韩信分析形势。韩信直截了当地对刘邦说:“目前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不就是项羽吗?”

刘邦说:“是啊!”

韩信便反问道:“您认为自己在勇猛和仁义两方面与项羽相比如何?”

刘邦沉默不答,好半天才说:“我都不及他。”

韩信拜道:“不错,我也觉得您不如他。不过,我曾做过他的部下,我相当了解他。项羽之勇,一声呼喝,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他不善于任用贤能的将领,只能算是‘匹夫之勇’。说到仁,项羽对人还比较关心,然而也只能略施小恩小惠,不能顾及大体。而且分封地盘不公,诸侯都有意见,军队扰害地方,百姓怨恨在心,人们并没有向着他,不过怕他一时的威势而已。所以他目前虽然强,其实很快就会变弱的。”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就向东进军,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1]。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2]。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4]:‘吾欲观于转附、朝儛[5],遵海而南,放于琅邪[6],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7]?’”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8],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9],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10]。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11]。夏谚曰[12]: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13]。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14],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15]。方命虐民,饮食若流[16]。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17]。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18]。’”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19]。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20]:‘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21]。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22]。”

【注释】

[1]雪宫:齐宣王的郊外别墅。[2]非:非议。[3]以:有连及之意,作介词用。连及天下为乐为忧,即与天下同乐同忧的意思。[4]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齐景公:原名姜杵臼,齐庄公的异母弟。[5]转附、朝(cháo)儛(wǔ):二山名。[6]遵:循,顺。放:至。琅邪(láng yá):山名。[7]修:方法,办法。观:游览。[8]适:往。巡:出去视察。狩:与“守”通用。[9]朝(cháo):朝见于天子。述:陈述。[10]无非事者:天子诸侯离开国都是没有空行的,总是有事。[11]省:察看。敛:收获。[12]夏谚:夏朝时人民的歌谣。[13]“游”和“休”,“豫”和“助”“度”押韵。度:法度,榜样。夏王这样关心民事,施行恩惠的游览是诸侯的榜样。[14]师行而粮食:兴师动众,聚敛粮食。[15]睊睊(juàn):眼睛表示出恨人的样子。胥:皆,相。谗:说坏话。慝(tè):藏在心坎深处的念头。[16]方命:放弃先王的教训。方:放弃。饮食若流:饮食纵情享乐,像水流一样地没有穷尽。[17]从流下:顺水行舟。从流上:逆水行舟。忘反:纵情事乐,没有止境。反:同“返”。连:有用人力勉强拉着走的童思。从兽:跟着禽兽追赶。无厌:没有满足。荒:荒度政事。亡:亡国,亡身。[18]惟君所行:看你走哪条道路。[19]大戒于国:郑重地发布指示于国中——准备“兴发”“补不足”的事。出舍于郊:留宿郊外。[20]大(tài)师:即太师,宫廷乐长。[21]盖:大概。《徵(zhǐ)招(shào)》、《角招》:二乐章名。畜君何尤:乐章中的诗句。畜:限制。尤:过失。

【译文】

齐宣王在他的行宫雪宫接见孟子。齐宣王问道:“贤德的人也想有这样的享受吗?”

孟子回答说:“是的。但是,人要是得不到这种享受,就会非议他的君长,不能得到享受而非议君长,这是不对的。作为老百姓的君长而不能与民同乐,也是错误的。以百姓的欢乐为欢乐的,老百姓也以他的欢乐为欢乐。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老百姓也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与百姓同忧同乐还不能称王于天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过去齐景公曾向晏子请教说:‘我想到转附、朝儛山去游览,然后沿着大海向南,一直到琅琊山,我怎样做才能跟先王的出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啊!天子到诸侯那里叫作巡狩,所谓巡狩,也就是巡视所掌管的领土。诸侯朝觐天子叫作述职,所谓述职,也就是报告自己的任职情况。天子诸侯离开国都都是有许多事务要做的。春天视察耕田播种,救济不能度春荒的人;秋天视察收获,也要帮助生活艰难的人。夏朝时的谣谚说:我们君王不出来游览,我们怎么有机会休息?我们君王不娱乐,我们怎么能得到救助?天子的游玩娱乐,可为诸侯做出表率。”现在可就不同了:国君出发时,带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一出动,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以至于让饥饿者不得食,劳动者不能得到休息。他们侧目而视,埋怨君王。放弃先王的教训,残害百姓,吃喝毫无节制。流连荒亡,成为全国各地官员的心病。沿着河流朝下游去,忘了回来叫作流,溯河而上忘了回来叫作连。无节制地追野兽,叫作荒。大量酗酒而无满足,叫作亡。先王没有流连的快乐,也没有荒亡的行为。关键是看您怎样做了。’

“齐景公非常高兴,在国中宣布禁令,自己离开宫殿,住在郊区。打开仓库,救济贫民,召集乐师,命令道:‘替我创作君臣相乐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徵招》《角招》之类。其歌词中说:‘限制君王还能犯什么错误呢?’限制君王的人是爱护君王啊!”

【历代论引】

朱子曰:“人君能与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则下之不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贤者共之而已也。”

又曰:“乐民之乐而民乐其乐,则乐以天下矣;忧民之忧而民忧其忧,则忧以天下矣。”

又曰:“晏子能畜止其君之欲,宜为君之所尤,然其心则何过哉?孟子释之,以为臣能畜止其君之欲,乃是爱其君者也。”

尹氏曰:“君之与民,贵贱虽不同,然其心未始有异也。孟子之言,可谓深切矣。齐王不能推而用之,惜哉!”

【评析】

齐宣王住在别墅雪宫里,快乐无比,却不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借晏子教训齐景公的话,来教训齐宣王,希望齐宣王能像齐景公那样,认识到荒淫无度的危害,从而关心自己的百姓,当一个好君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

这也使我们想到,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传诵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是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而生发出来的吗?

【史例解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北宋诗人王禹偁,巨野人,字符之,出生在清贫的农家,父亲做过磨工。

王禹偁从小就热爱学习,聪颖过人。有一次替父亲到齐州府去送面粉。齐州府有个小官正在衙前教子弟对课。王禹偁到近前去听,哪知这个小官见他穿着破烂,一副土里土气的样子,便念出了一句上联:“鹦鹉能言宁比凤?”

王禹偁一听这小官出言不逊,嘲笑自己出身贱微,于是毫不客气地回敬下联道:“蜘蛛虽巧不如蚕!”那小官被他刺得张口结舌,无话可说。三十五岁时,王禹偁被拜为左司谏,担任给皇帝起草诏书的知制诰,并曾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等职。由于他为人正直刚毅,在朝堂上勇于直言讽谏,先后被贬放商州和滁州。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还京,复任知制诰。王禹偁修《太祖实录》,因为直书赵匡胤篡周而得天下,得罪了朝廷,第二年又被贬出京城,去了黄州。

但王禹偁是个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被贬官而后悔,反而因为自己直言而欣慰。他在描写自己命运的《三黜赋》里是以这样的语句表明自己的道德志向的:“屈身兮不屈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1]?”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同类推荐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全3册)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全3册)

    《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钱穆学术文化九讲》国学大师钱穆珍稀三书!尘封60年。
热门推荐
  • 陀罗尼集经

    陀罗尼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三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 快穿:宿主总对BOSS一见钟情

    快穿:宿主总对BOSS一见钟情

    【双洁,唯一男主,苏苏苏!】苏苏:可爱,想……系统:他还只是个幼崽啊,三年起步,最高死刑!苏苏:……我只是想摸摸他。系统:男……男女授受不亲!苏苏:可他现在只是只猫啊!!·多年以后,当年的猫也成了精……曾经的猫(委屈巴巴):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喵~你当年还叫人家小可爱的喵~苏苏你始!乱!终!弃!喵~!苏苏(冷漠):可你现在已经不是猫了。·一阵白光闪过,少年变成了一只大白喵,额上的三横一竖极其碍眼。……
  • 梦之旅

    梦之旅

    安东尼·德斯蒂法诺的《梦之旅》,大胆地为但丁的作品赋予了全新的面貌,迷人之余,亦发人深省。对不同教派的基督信仰者,以及其他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阅读《梦之旅》都会是一趟愉悦的旅程。本书洋溢着来世的绚丽色彩,相形之下,连前往彩虹的寻牛之旅也不禁黯然失色。
  •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为中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营养配餐,提高中老年生活质量。
  • 忘川归来

    忘川归来

    第一世昆仑山巅,魔神战死之地,生出一朵通体漆黑的莲花,众仙深感不详,意欲除之。寿与天齐的昭华上神,游历八荒,强大恣意,将黑莲移到自家后院莲池中,助其成仙。“她简单,淳朴,没有心机,还很淘气,有时像个孩子一样脆弱,有时又勇敢得不顾一切。”“在我心中,她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女子。”这样一个女子,终还他再造之恩,为他挡下致命一击。报恩吗?是爱。第二世阴司末位拘魂使,谁也想不到的身份,她无忧无虑三百年。胥离,昭华上神以本名和她开始了新的缘分。消魂钉根根刺入,她将魂飞魄散永无再凝之日。纵然苦等八百年,他和她的结局还是不曾改变吗?他不由得惨然一笑,终究是他的执念害了她。第三世前尘往事,尽归尘土。再相见,已不识眼前人。“你怎么哭了?”“我看见了一个人,可我想不起他是谁。”缘浅缘深,路长路短,能携手走过一遭已是幸事,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呢。
  • 重生之唯我独仙

    重生之唯我独仙

    大修士萧焰,在渡劫之际被仇家暗算,却因此重生在少年时代,带着从前的雄厚积累,萧焰再踏仙途,逆天崛起!遗憾的,弥补!失去的,夺回!是兄弟的,再续情谊!是仇敌的,一概灭杀!王者临世,只手遮天,飞升不易,唯我独仙!书友群:128467830(旋风)
  • 鬼才傲妃

    鬼才傲妃

    作为一个在实验室中被炸成穿越的人,她还是相当幸运的,不仅是个富豪家主,还有一副绝美的容颜,至于坏处嘛,无非就是一醒来就遭受陷害而身处火海,自己无良的老爹两年前就带着她美丽的娘亲和别人走了,留下的人都反叛,自己的前身还是个不能修炼的废材……没事,让她继承这一大堆破事她没意见,不过这烂摊子也不是白收拾的,不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顿她就不是鬼才殁医!小日子过得照样滋润,身边的美男美女接连不断,不过,谁能来解释一下怎么她突然冒出了一个未婚夫?!这么霸道强势,而且实力更是强到无上限,世人所疯狂追求的上古神器都被他随手拿来当做礼物……当他的王妃?这个嘛,看在他颜值的份儿上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 共和国劫机第一案

    共和国劫机第一案

    这是一起尘封了长达二十六年的旧案。打开这厚厚的历史卷宗,那已经被遗忘的曾经轰动国际社会的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第一起劫机案,以及那几个劫机歹徒的可悲下场,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1983年5月5日,一架英制“三叉戟”飞机静静地停在沈阳机场。飞行大队长、296号航班机长王仪轩,这天担当从沈阳飞上海的航班任务。飞机上一共有九十六名乘客,其中三位是日本人,其余的都是中国人。这次航班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考察一位机长,他叫和长林。
  • 玄魔黑刀

    玄魔黑刀

    我是谁?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感觉不到心脏的跳动?为什么自己的体内有着一颗黑色的珠子?一切的一切似乎自己已经忘记,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往事皆为空白。踏遍大陆,寻遍天下,只为补充失去的记忆,也只为问她一句到底为何?踏遍世间暗摘花,无心摘花香自来,这该如何是好?拯救世间,流芳千古名,女子为暗倾心,到底如何是好?欲知如何,敬请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