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1000000005

第5章 美妆部分(5)

这样的贵妃,这样的女子,脱离了端庄和沉静,有些恣意,又有些悲情,性情绽放,自然如春花开,如秋雨落,如梨花白,如桃花艳。自然不矫情,天真无做作。

在封建社会,女子只有在醉态的时候,才可以释放真性情,压在她们身上的道德枷锁太多了。要三从四德,要从容镇定,要大方大度,要不嫉妒,不吃醋,要守得空房,也要容得情敌,不如此,便是不贤惠,不大度,不够雍容华贵,不够贤良淑德。大帽子随时扣,由不得女子自己主宰情绪和内心,于是,只有醉时,能表现一下性情。只这一二,已经让男人大开眼界,喜不自胜。

世人都迷恋女子醉态微醺,天地为之轻舞的姿态,女子们也愿意配合实时审美,将自己的妆容粉黛奇巧,不但化出醉态美态,亦留给世人一抹轻轻的,淡淡的,如烟似雾的清愁。

酒晕妆应时而现。

酒晕妆的主要化妆品就是胭脂,唐代张萱画的仕女图中的仕女,多化酒晕妆,元代画史著作《图绘宝鉴》写:张萱画妇人,以朱晕耳根,以此为别。

其实,他不是以此和别人的画作做区别,而是因为他那个时代的女子们,流行化酒晕妆。酒晕妆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耳根,和两腮,涂抹胭脂,渲染出一片迷醉迷离。

娇艳的酒晕红,如哀怨自怜的印记,配以烛影摇红,夜赖人静,心情是懒的,身体也是懒的,随便的就要歪一歪,眼风邪邪一扫,眼线如红丝,红唇似烈焰,红色的眼影及腮红,在一张清愁的脸上晕染开来,既浑然一体,又媚态天成,大面积而巧妙的胭脂运用,如同美人醉后的红晕,在脸上开出桃花来,她们娇喘吁吁,她们叹息连连,她们粉泪双垂,她们步影凌乱——她们相思,寂寞,她们需要男人的抚慰,需要爱情的滋润,需要向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做一下小小的,却坚强的抗争。

于是,男人循着酒晕妆的影子,心也化了,所有的一切都顾不得了,他们如她们想象的一样,回到她们身边。就像李隆基终于不肯再负他的玉环,日日夜夜守护在她身边。

女人不要江山,女人不要万人中央,她们只要爱情,清淡也好,轰轰烈烈也好,只要你来,我,没有什么不敢!

酒晕妆是一种浓妆,胭脂水粉,艳丽如花。与之对应的,是浅淡的桃花妆,薄一些,清丽一些,淡一些。

女子长袖抒怀,舞袖轻扬。唇边两点胭脂膏,腮边两靥耳根,红汁晕染,无不鲜艳如桃花,映衬着肌肤如雪,恰似雪里红梅花,天空地旷,舞寂寞,歌清愁,天地间,只剩这一抹艳炽如天成。

酒晕妆就像开的艳丽的红梅花,只可惜,她们开的热闹,开的鲜艳,却不得不守候在冰天雪地中,雪压琼枝,冰落玉颜,酒晕妆给人的感觉,就是热闹的寂寞,喧闹中的孤绝,是一种渴望张扬,又内敛的内心独欢。

酒晕妆是一个人的装,浓艳,张扬,媚态,相思。

宋洪适《浣溪沙》曾写:

报道倾城出洞房。水边疏影弄清香。风流更有小鸳鸯。

蝉鬓半含花下笑,蛾眉相映醉时妆。梦魂不到白云乡。

酒晕妆衬娥眉,少而婉约,愈发显得美人如花似画。

宋李石《扇子诗》也写过:

秋蕊深红胜菊黄,拒霜却是最宜霜。仲谋有子来江表,先与乔娘醉晚妆。

烛影摇红,晚妆新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媚态天然。

同年代的陈济翁《踏青游》,也有写过酒晕妆:

濯锦江头,羞杀艳桃秾李。纵赵昌、丹青难比。晕轻红,留浅素,千娇百媚。照绿水。恰如下临鸾镜,妃子弄妆犹醉。诗笔因循,不晓少陵深意。但满眼、伤春珠泪。燕来时,莺啼处,年年憔悴。便除是。秉烛凭阑吟赏,莫教夜深花睡。

也讲妃子给自己化了一个酒晕妆,欲醉非醉,美艳如仙。

大词人苏轼笔下,亦有对女子酒晕妆的描述和记录《黄葵》: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苏轼笔下的晨妆与午醉,写的便是酒晕妆,描述黄葵之美,像化了酒晕妆的女子。

宋人诗词记录酒晕妆的句子很多,但是酒晕妆最风行的时代,却是大唐,白居易句子:

……合罗排勘缬,醉晕浅深妆。乍见疑回面,遥看误断肠……

便是讲酒晕妆,浓妆为酒晕妆,淡妆便是桃花妆,美丽的女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

唐孙光宪《北梦琐言》写:蜀王衍尝裹小巾,其尖如锥。宫人皆衣道服,簪莲花冠,施胭脂夹脸,号醉妆,因作《醉妆词》。

这样看来,酒晕醉状并不是起始于大唐,只是大唐的富丽丰腴成全了酒晕妆的全盛时代,唐代女子,爱及艳丽妆容和绚丽衣衫,大唐和寒素无缘,她们只要一出现,便是一道道彩虹般,焕发出七彩的光芒,追求一种张扬而高调的美,获得了及其重要的存在感。

唐宇文士及《妆台记》写:美人妆面,既傅粉,復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

眼颊上漫漫而开的红晕是盛唐时期酒晕红妆的最真实摸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一个时代亦有一个时代的风尚。那些逝去的时代,再不复存在的妆容,只可从历史的一角,或者古诗词的字字句句中,一窥风情了。

酒晕妆起源不可靠,却是盛行于唐代,淡于宋,寂灭于元,后来又重新在明代登上历史舞台。

许多大唐华夏文明,都是在元代戛然而止了,开元的外族身份,带来了许多新的气象,同时也摒弃了许多旧的东西。

时世更迭中,女子对美的追求对妆容的不断修正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美是女子终身的使命,就像争夺是潜藏在男人生命中最强盛的因子一样。男人靠争夺竞争获得一切,女人依靠美丽获得自身满足,顺便争夺男人的心,获得爱情的资格。

到了明代,酒晕妆又开始流行起来,并且有了另外的名字:檀晕妆。

唐伯虎《嫦娥持桂图》中的嫦娥,也是在耳根耳垂处染粉。

明焦竑《焦氏类林·冠服》引此文作:酒晕糚。

明代以女子娇弱淡雅为美,和大唐五彩缤纷浓妆艳抹完全不同。明代美人,双眉细而长,又不比卓文君的远山眉,远山如黛,青翠色。明代美人的双眉又称黛眉,完全是黑色的,可入鬓,一定要细而长。唐代的浓眉粗美在明代,会被视为乡下土包子,山野村姑,被人嘲笑。明代小册子《新编百妓评品》记述了一个浓眉之妓,说她:春山两座如屏障。眉毛太粗,好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她的快乐心情。这个妓女没有办法,只好剃眉再画上细细的弯眉,结果:刀剃了又长,线界了又长,萋萋芳草。

她的生活里,比别人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秀眉,剃眉,然后用眉黛石画上应时的细眉。否则,男人就会嘲笑她,眉骨上长了一堆荒草,太丑了。这样她就没有生意,境况凄凉。

因为眉毛生的不够细,连生意都受到影响,可见明代社会审美对女子的要求,是清丽婉约的,可是酒晕妆却是另一个概念,酒晕妆要打浓丽的腮红,眼影,耳根也要打胭脂,像真正的酒醉一样,一张脸,像桃花一样艳。

清丽之美,却混淆着艳妆醉美,我想,是因为酒晕妆不仅是一种装扮,它还向男权社会传达了一种概念:看,真正的我,是这个样子的,并且,我也愿意是这个样子,真实的,淋漓尽致的,表达我的感情。

不过,从明代的一些画作来看,那个时期所谓的酒晕妆,远没有唐代那么恣意张扬和浓艳,它更像是浅淡一些的桃花妆,微微妆面,薄粉轻匀,美,而不艳。

无论浓艳的酒晕妆,还是淡雅的桃花妆,女性对美的追求,对情的向往,一代一代,都大同小异,不过是内容稍微变动而已,但,殊途同归,目的纯粹。

斜红

你爱我,于我无关

《浣溪沙》

扇影轻摇一线香。斜红匀过晚来妆。娇多无事做凄凉。

借问谁教春易老,几时能勾夜何长。旧欢新恨总思量。

(宋·王采)

见曹丕之前,薛灵芸就是个普通少女,父亲做着小小的亭长,清廉平静。她家不富裕,不流俗,需要靠做些针线活儿来补贴家用,渐渐,薛灵芸竟然练就了超级本领——针线活儿远近闻名,许多权贵都只穿薛灵芸做的衣服。她绣出来的衣服,精美绝伦,传说她绣的花朵,能引来蝴蝶和蜜蜂,她绣的衣服,彩绘辉煌。再加上少女的她,容颜娇美,恍如仙子,很快就出了大名,惊动了曹丕。

好女子,是要集中起来入宫的。薛灵芸属于魏国,所以,她理应入宫伺候皇帝,为他一人服务。

历史倒退回三国时代,文帝曹丕听说其名,迎娶她为妃。薛灵芸不慕繁华富贵,却又不敢拒绝,于是含泪登上婚车,告别家乡。一路上,薛灵芸都在伤心流泪,泪水用玉壶盛了,一层又一层,后来竟然红如鲜血,凝固不散。

由此,女儿泪,便有了红泪之说。

为了表示对这位美女的重视,曹丕娶她的时候,聘礼达千金之多。曹丕还特派雕刻着精美花纹的车队来接她,车皆镂金为轮辋,丹青画毂轭,前后缀满了宝石;所驾的青色骈蹄牛,可以日行三百里;沿路烧石叶香。这种石头层层叠叠,形状如云母,所发的香气可以避恶疾;而且。薛灵芸去京的路上,数十里点起膏烛,久久不熄。远望如流星坠地,流光溢彩。一路上,车尘滚滚,香气四溢,烛火如流星划过,浩大而华贵的婚礼并没有取得薛灵芸的欢心,进宫之后,她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清淡,雅致,每日织绣,指尖流淌着繁华锦绣,也流淌着高洁。

这淡然吸引着曹丕,也苦恼着曹丕,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埋首经纬,对眼前富贵无一丝波澜的女子,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薛灵芸对曹丕很淡,对皇宫很淡,但是她不激烈,静水深流,目光平静,她给曹丕裁制织绣衣服,曹丕从此非她亲手制衣不穿,她暗夜里独坐宫苑,不灯不月,亦能飞针走线,将一腔灿烂心意绣于衣帛。

因这神奇的技艺,曹丕特意给薛灵芸赐名:薛夜来。宫里更是将她传为针神下凡。

《拾遗记·魏》记载: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火之光,裁制立成……宫中号曰针神。

曹丕一直宠她,她居住的宫苑华丽,获赐珍珠美玉金银无数,这样的荣耀恩宠,若是寻常女子,早已经眉眼高挑,心生高贵。她却一路伤心一路雨,注定是个明白的清水女儿——皇宫是个金质的笼子,皇帝,就是天边的一缕浮云,降甘霖是幸运,不降雨露是天意,这个乡野女子,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懂得又如何,甄宓未必不懂得,以自己嫁过之身,凭美貌维系宠爱,又会有几时?

懂得却不能改变,才是最悲哀的事情,无可奈何间,匆匆做了男人身后的点缀!

曹丕从此只穿薛灵芸做的衣服鞋子,薛灵芸便为他做,日日无事,无非飞针走线,她不争宠,不张扬,如一朵安静的百合花。

针亦如妙笔,线也像情思,织啊绣啊,许多心事都隐入布帛,替人灿烂。

五代后蜀的词人张泌所著的《妆楼记》写道: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自是宫人俱用胭脂仿画,名晓霞妆。

薛灵芸初进宫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很喜欢她,不但衣服只穿她缝制的,连生活起居也由她照顾。一个晚上,曹丕在灯下读书,四周围都是水晶屏风,灯光又昏暗,水晶通明如无物,薛灵芸端着茶水走向曹丕时,没有看见屏风,径直撞了上去,鬓边划破,血流不止。等擦去鲜血,养好伤疤,伤口处就留下了红色的痕迹,如将散的朝霞,也如新月的痕迹。薛灵芸本就不争宠,对伤口也不在意,并不处理,这样,伤痕她也不处理,鬓边像斜斜的染了一抹红晕,如新月,也如斜红,反倒添了韵致,曹丕对她的宠爱丝毫没有减,反而更甚了。后宫诸妃见薛灵芸鬓边留下那么大的伤口都不减宠爱,纷纷效仿,争相用胭脂或者朱砂等红色颜料在鬓边画两道斜红,开始,被称为晓霞妆,后来渐渐演变成斜红型式。

斜红妆是很奇怪的妆容,在太阳穴两边,眉尾至鬓边,分别画上两道连鬓的斜斜的红痕,类似血痕。开始是以簪、钗、指甲、小指等画上如新月般的勾状,后来又有将之画成朝霞余韵之貌,看似血痕未干,总之,越疑似薛灵芸的伤痕越好。女为悦己者容,那么多的女子,聚集在深宫中,得不到宠爱,得不到怜惜,她们茫然而盲从的,左突右奔,毫无章法——纵使模仿薛灵芸再像,依然得不到曹丕的垂怜和宠爱。

想来命运是如此不公平,那么多的美人儿千方百计获得一次恩宠,垂怜,为此不惜借用化妆品去模仿一道伤痕,给自己化一个奇怪的斜红妆。可是这一切,来自民间的薛灵芸却轻易就得到了,她不争,不抢,不夺,他来了,走了,她都像一株百合花,永远那么安静的,开在宫苑一隅,不言不语,却散发着神秘的幽香,她低头做针线,偶尔抬起头,轻轻叹息一声,她不献媚,不邀宠,也不拒绝,他在的时候,她精心伺候他穿衣吃饭喝茶,他走的时候,她淡淡微笑,似乎于己无关。她给他做所有的衣服,绣线如丝,却并没有锁进情感。这一切,在曹丕眼里,连同她不小心撞伤的眉边疤痕,都有了特别的味道。

曹丕有那么多的美人:神秘而绝色的甄宓;霸气而足智谋的郭女王,妖艳的李美人,许许多多美丽的妃子,但是他一直都迷恋薛灵芸,爱她,恋她。

其实,爱情之于女人,不过是:你躲,他寻,你跑,他追。你站住,他也站住,你爱上他,他开始转身离开,你追,却再也追不上他的脚步!

男人,从得到这一刻开始厌倦、凉薄,所以,是开始,也是结束。

女人,从失去才开始懂得,已经无力回天。

同类推荐
  • 教授风骨

    教授风骨

    严祖佑(原名严祖祐),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9月26日因“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同年秋曾在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邮电俱乐部二处,公开举办该“集团”的“罪行”展览会。1966年被处劳动教养两年,197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1980年获平反。曾做过营业员、中学教师、报社记者。2003年退休于上海经济报社(现改名《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 一九七〇年三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
  •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片段,身边真实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诉说,或者天马行空地做梦,使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微小的、错综复杂的、细枝末节的感动,得到一种共鸣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风格和平实的文字打造温暖的主题,让读者从书中得到慰藉。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共同成长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共同成长

    在书中作者把各式各样的爱情一一摆在你面前,同你一起看看、想想,你的认知会慢慢通透。不管你曾爱过、正在爱、将爱上什么人,你的感情都会在此对号入座,你的观念会因此提升,你的见识亦会因此增长。本书不是高高在上的劝诫说教,而是直言不讳的开导提示。
热门推荐
  • 姻缘劫:倾城如画

    姻缘劫:倾城如画

    她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南宫伊公子,扛上了朝廷之人,嫁入王府,在别人眼中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却是万劫不复的开始,命运让他们纠缠不清。越是对她狠心越是在意她,不知不觉堕入亲手编织的情网中,当他发现一切的真相她已经芳踪难觅。历经生与死的感情何去何从……
  • 网游之厄运先生

    网游之厄运先生

    妄想的病态最终形成真实的世界!看不见的星空下,由每一个冒险者画成地图!
  • 一路红灯

    一路红灯

    红灯,前面十字路口亮起了红灯!刘凯军驾驶着面包车从家里出来,连续在两个十字路口都碰到了红灯。明明看着第三个路口是盏绿灯,谁知眼看快到跟前了,只见那盏绿灯闪了两闪,随后变成红灯。他只好刹车停在那里,坐在车里静静地等待着红灯变成绿灯。每天到书店上班或送儿子去上学,刘凯军都必须经过三四个这样的十字路口。要是走得不顺利,可能会连续遭遇到红灯,在每个十字路口都得等上那么几秒或者几十秒。其实,不仅开车赶路常会碰到红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遭遇红灯。
  • 来安县志

    来安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士的无限之旅

    道士的无限之旅

    有人说,这里是天堂,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得不到的。有人说,这里是地狱,在生死之间挣扎,在杀戮之中沉沦。无数人在这里登临巅峰,无数人在这里堕入泥潭。这里是轮回都市,一个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地方,一个隐藏着无尽恐怖的地方。直至一个末法时代的道士到来,搅起一片风雨,颠覆整个轮回,登临万界之上,化名为圣,横贯时空。
  • 世界如此彷徨,你要坚强成长

    世界如此彷徨,你要坚强成长

    这是一本女性主义者写给女性的私房书。作者曾雅娴用优美的语言,犀利的观点和实用的方法,讲述每个女人从单身到结婚乃至离婚,各个阶段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解决方案,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让无论是处在情窦初开还是怀疑人生的阶段的女性,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 如果未来没有你

    如果未来没有你

    王子安是尹相思用整个青春去爱的人尹相思是王子安爱而无能为力的人尹相思是厉莫阳愿意用一生去守护的人尹相思说“如果未来没有你,我的人生也许就失去了方向吧”后来王子安说“如果未来没有你,我可能就会一直到死都从事我现在的职业”直到很多年以后,两人再次相见时,一个温柔如往昔,一个凌厉如当年,看似未变,实则都早已不是当年的尹相思和王子安。也再没有“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诗意了。
  • 给我一支烟

    给我一支烟

    本书描绘的是一个经典凄美的现代爱情故事,在看似灰色的背景下却有着对人间真情最深情的演绎,读之令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白领李海涛爱上了夜总会小姐叶子,因为她的特别,因为她的令人惊艳的美貌。但叶子同时拥有一颗脆弱的心,因为受过男人的伤害而不肯轻易付出感情。尽管李海涛用自己真诚而独特的方式打动了叶子,但世俗的偏见和人为的磨难却使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与此同时,叶子的朋友小玉也疯狂地爱上了李海涛,并不惜一切代价来拆散他们。最终,叶子还是选择了悄然出走,而机关算尽的小玉因得不到李的爱情而绝望自杀。
  • 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最权威著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
  •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詹姆斯?邦德离开伦敦来到巴哈马的首都拿骚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第二天将要去到迈阿密执行一项例行的调查任务。这是他在拿骚的最后一个晚上。总督特意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一位总督的副官和巴哈马富翁哈维?米勒及其夫人作陪。晚宴上,邦德感到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气氛也不是特别的热烈。人们一直在乐津津地谈论空中旅行,邦德更是觉得非常的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