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已经看到自己会被另外一群人所替代,你所做的抗争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而已。
我们对明天有一种本能的焦虑,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害怕体制内的这个铁饭碗被一种隔空之力打碎了,尽管这不关乎我们是不是努力,是不是勤奋。
当我们欢天喜地投身于体制内时,只在乎安逸、温暖、清闲、有保障,可世间任何事都是一把双刃剑,你得到了多少好处,你就要付出多少代价。
这是一个不安的时代,这是一个未知的时代。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总有一些熟悉的东西不声不响地离我们远去,而一些陌生的东西则急不可待地扑入我们的怀抱。
我灭了你,与你无关。在这场盛宴里,每一刀都是致命的、无情的、不留余地的。
人生最重要的变化一定是在焦灼、忧虑、不安、恐慌中度过的,而只有历经了痛苦,我们才能健康地活下来。
不折腾就不会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才是变革时期所持有的权力态度。
只要你在体制内,纵使一个闲职也需要万般用心才可能守得住。换一句话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没有一件不用心的事情;只要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由不得你自作主张。
体制内是机会也是桎梏,是安逸也是风险,你要万般小心。在这个华丽丽的舞台上,你所扮演的角色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真正的危机不是赶上了这个时代,而是身处这场变革中还画地为牢,耽于安稳。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努力地追赶着这个时代,可事实上时代却在拼命地抛弃着我们。
体制是一个人态度的改变,是一个人胸怀的改变,是一个人脱胎换骨的修炼。
死,也要端上“铁饭碗”
站在社会的大门口,每个人都面临着两重选择:是进入体制内还是走向体制外。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你选择了前者,就等于选择了一条非常之路。
哈尔滨招聘448名清洁工,竟然受到2954名本科生和29名研究生的热捧,为什么?哥端的不是扫把,哥端的是铁饭碗。
温州招聘8个淘粪工,想不到会有1102名大学生纷至沓来,为什么?姐淘的不是粪,姐淘的是事业编。
“天下第一考”何止是火爆。从2009年起百万大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为的是能挤进一家公家单位,而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比例达到3000∶1!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数字,对于每个人来说录取的希望就是零。
高烧从来就没有退下。2012年国考招录比例为1.45%,也就是说在68人中间才会有一个幸运儿,比考研难,比考博难。一些热门职位,你需要淘汰4895人才可以上岗。残酷吧,绝望吧,骂娘吧,但你无论如何想不到好戏还在后边。
2013年200万人挺进国考,即有近三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挺进杀场,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只招1人,却吸引了近万名考生。万里挑一,每个人面前只有一个结果,这就是被淘汰,可纵然是死,还是要拼一把。
接下来风向似乎转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使体制内人员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围攻。纵使这样,连续两年最热岗位竞争比分别达到7192∶1和2847∶1,竞争激烈程度毫不逊色。
就算死,也要端上“铁饭碗”——尽管听起来有点惨烈,但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考进来,再卑贱的职位也有着稳定、轻松、体面、有尊严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高福利有保障有安全感,不交养老金,不办暂住证,即便全世界都失业了自己也不会失业,这是蚁族、群租、北漂、打工仔、创业者们羡慕嫉妒恨的一件事情。上刀山下火海,宁可死在体制内,不可苟活体制外。
是啊,与体制外相比,体制内很稳定。
当前国内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2.9年,每年有100万家企业破产,每天有2740家企业倒闭,每小时有114家企业关门,60%的企业在5年内消失,85%的企业在10年内死亡,大型企业集团平均寿命不过7.8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你在体制外,当企业倒闭的时候,你就得漂泊、煎熬、失业。而另一景象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国家甩掉了粮食、物资、运输等这些国字号包袱后,二十年时间,只有几个体制内单位关门倒闭的,只要自己不开除自己,似乎永远都不会被人开除了。
是啊,与体制外相比,体制内很体面。
三百六十行,人无贵贱,可行业有别。种地的挖煤的搬砖的开车的,风吹日晒,辛辛苦苦,不过是养家糊口。好不容易开个店面,钱还没挣多少,就有人来查你,有没有偷税漏税,是不是违法经营……当然你可以办企业、搞技术、做自由撰稿人,可即便收入很高,你挣下的也只是辛苦钱。而在体制内,只要你从大流,工资不会少,双休日公休假退休工资医疗保障一样不少,更为重要的是,只有体制内的人才有可能当上官,今天一个愣头青,谁知道明日会是何等人物,前途不可估量。
体制内的这条路是九曲羊肠,寒窗苦读十几年,大学毕业便要拼得头破血流。以2012年全国708.9万名公务员为例,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3.4亿人计算,你需要从189人中脱颖而出才能挤进公务员队伍。也就是说你只有在国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才能端上金饭碗。实力就是硬道理,纵然是一丝一毫的差距,也会让你与这个身份失之交臂。
一纸身份、一枚印章、一个编制,体制内和体制外是两种际遇。面对体面与稳定的诱惑,谁敢说自己不动心,只要有一线希望,也值得拼一把。杜鹃啼血,凤凰涅槃,踩着前辈的肩膀,踏着同伴的身体,为的是杀出一条血路,争取一个名额。可喜的是,你杀出来了!
这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年代,人们经常困顿于眼前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正是这种期待让每个人都停不下脚步。他们在拼命地往前赶,不甘人后。纵使前方希望渺茫,也要匍匐前行;纵使考不上公务员,也要考进事业单位,考进国企;纵使端不上金饭碗,也要端上银饭碗、铁饭碗;纵使攀不上国考,也要攀上省考、市考、县考。
死,也要端上“铁饭碗”。这是一场决战,虽然看不到一点血腥,却弥漫着战火和硝烟。在这场决战中大多数人倒下了,少数人站了起来,他们跨过壕沟,看着东方破晓的曙光,带着些许激昂,心中坚信自己从此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可他们万万想不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一代人的怕
见过日食吗?当太阳被月亮遮住时,整个天地就从白昼一下子变成了夜晚,只有太阳周围的几缕强光在夜空中闪耀着,人们称之为钻石环。
体制内给人的感觉就如同钻石环一样炫目。电视上头条新闻是体制内的,报纸上头版稿件是体制内的,农民富了离不开体制内,城市美了还是离不开体制内。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土地每一寸都属于体制内,十三亿人每一个人都在体制的管辖之内。毫无疑问,能在体制内谋一份差事,绝对称得上是高大上,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是一份大有可为的事业。
只要一脚踏进体制内,一切美好都可以用来设想。身在陋室,心比天高;生如蝼蚁,志如鸿鹄。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一脚不仅踹开了体制之门,还踹开了命运之门,只要好好努力,谁还能阻挡自己前行的脚步?似锦未来,指日可待。如果你是这样想的,未免太过幼稚,不过很多人都曾怀有这样的梦想,这不怨你。
公务员历来是天下第一金饭碗。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以及党的各级机关,都是一个个金灿灿的职位。近水楼台先得月,离领导近,离权力近,只要有能力,你就会比别人捷足先登,不仅能成为一匹黑马,还有机会进入后备干部队伍。正因为如此,天下第一考才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稳定、体面、有前途、养尊处优,风光无限,这历来是金饭碗的一个标签。可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和养老金并轨制的实施,公务员队伍首先受到冲击。且看今日,压力与风险并存,权力与责任同在,不管是领导者还是一般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都将受到严厉的问责,谁还敢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地混日子?
事业编,以前是铁饭碗,时下是泥饭碗了。职能不清,身份模糊,政府不像政府,企业不像企业,踢球的是自己,吹哨的也是自己。教育、科研、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气象、检测检验、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城市公共事业和农林牧副渔,4300万人把中国巨人死死地拖住了,不得喘息。
这是一个包袱,一个如山的包袱。为了解绑,国家不得不大幅度削减行政许可,甄别身份,分类推进。随着编制的逐步取消,事业单位改革步入深水区。人员分流,岗位剥离,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简政放权,规范中介。毫无疑问,公有编制会越来越少,这口碗还能端多久,不得而知。
国有企业,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瓷饭碗。中石油、中石化、核工业、电力、银行、保险、电信、烟酒专卖,一股独大,垄断经营。不赚钱无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赚了钱又有损市场公平和效率,国企处于两难境地。为了断尾求生,国企一次次成为了改革的排头兵,分拆、重组、整合,风雨飘摇,一些人笑了,一些人连梦里都在哭。
抬望眼,仰天长啸,经过十多年的市场竞争,国企已然在市场中洗牌革新。可随着竞争性行业与投资领域的渐次开放,城市供水、市政煤气、污水处理、金融、航运、电信运营、公路桥梁等行业改革已是箭在弦上,非禁即入,非禁即准。面对无数竞争对手,狼果真来了,一股独大的国企还能走多远?
变革是必然的,在大部委调整之后,一些行业和部门应声而落,区区几万人、一个单位,不过一抹浮萍,哭爹喊娘管什么用,咆哮呐喊又有什么用?可不管是哪种态度,都没有比自以为是更加糟糕。当整个时代以迅疾之势变化的时候,你死了,可你连对手都找不到;你被淘汰了,可你是被直接OUT过去的,没有人在乎你的存在。
不要以为上面哪个领导会征求你的意见,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会被一笔带过,连一个旁观者都做不成。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变革的可怕性,他们对这种忧心忡忡甚为不解,觉得是杞人忧天,可世界并不以某个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如期而来的变化是迅疾而真切的,这样的变化就是对未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不要以为变革是别人的事情,不要觉得自己很安全,不是吗?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当体制内的一部分单位被推向市场时,他们一律地惊魂不定。一个不能适应竞争的人,只有被市场所淘汰。是啊,体制内呆久的人,就像笼子里关久了的鸟,他们从来不为食物发愁,只关心怎么样讨主人欢心。假以时日,他们以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生活,他们匍匐在地,张不开翅膀,抓不住猎物,淡忘了天空,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一等走出笼子,无一例外成了牺牲品。
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常常高估了自己,以为失去了自己,天下一定大乱,于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翻开部门(行业)立法,每一条每一款都代表着某种利益。无利不起早,当以国家利益名义“行侠仗义”之时,每一幕都会有一群既得利益者,他们像窃贼一样看着受害者悲戚的样子却在暗中发笑。一个项目审批要盖几十个章子,一个工程有数不清的部门在监管。体制外的人就是唐僧肉,盖章子的要吃一口,监管的也要吃一口。
公权力所在的地方必然是垄断,垄断是行政阻隔,绝对不是公平竞争。前者是圈养,后者是放养,别看圈养的肥肥胖胖,只要放出去便很难存活下来。近几年来在公权力退出的地方,一批旧人倒下去了,另一批新人站了起来。邮政、设计院、出版界、幼儿园,还有早些年的通信、汽车、粮食、物资、运输,一朝被推向市场,他们无一例外地死在严冬之中。可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个行业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活了下来,新组织替代了老组织,让人惊叹。
当人类自以为主宰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常常以最残忍的方式告诫人类——这个世界离了谁都可以!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至少把这个行业管好,履行好政府和社会职能,我们的地位就无法撼动。果真如此吗?如果闭上眼睛地球就停止了转动,捂上耳朵外面就停止了喧嚣,这样的人岂不是上帝了?如果你不是政策设计者,你只能充当一个追随者,听天由命。假如你已经看到自己会被另外一群人所替代,那你所做的抗争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而已。
改革走到今天,一个个行业物转星移,一拨拨人马改旗易帜。体制内的地盘越来越小,体制内的棋子越来越少,我们还能够给自己找一方天地,插一块“外人莫入”或者“请勿打扰”的牌子吗?当国企改革的时候,事业单位还在隔岸观火;当事业单位改革的时候,公务员聘用制已经在一些试点地方开始了。如果你回头看看,会发现这两年间,每一天都能听到铁饭碗在喘息,又一个政策出台了,又一个行业改革了,这种变化是那么的急促,又是那么的出乎意料。一叶知秋,能不忐忑不忧心吗?混了一辈子,突然有一天所有的寄托没有了,我们能不害怕吗?
我们对明天有一种本能的焦虑,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害怕体制内的这个铁饭碗被一种隔空之力打碎了,尽管这不关乎我们是不是努力,是不是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