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700000005

第5章 也谈《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建构(3)

同时,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学过于强调阶级分析,过于强调农民起义,正像戴逸所说:“农民战争史代替了整个的中国历史,讲到每个朝代都以农民战争开头……中国历史成为一部农民起义史。”[23]其实,《清宫秘史》和《武训传》受到批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再现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前者把义和团描写成乌合之众,后者则侧面描写了太平军的失败。

经过一次次的批判和运动,“政治正确”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令人感到无所适从的是,这种“政治正确”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因此,尽管《发展史》以《新民主主义论》为基础,按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来构建和评价中国电影实践,但终究因为建国后历史研究的革命化、政治化,以及党内日趋尖锐的思想斗争和越来越高的革命调门,在出版三年后遭到全面否定。陈荒煤在《发展史》和再版前言中已对这本书在“文革”中的遭遇作了充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只想强调的是,《发展史》的历史观与《新民主主义论》相一致,它对左翼电影的肯定,与建国后逐渐确立的革命史观不相吻合,没有达到后者所要求的“政治正确”的标准,这应该是它被打成“毒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左翼电影与人民电影

中国革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发展,左翼电影和社会主义电影则分别对应着这两个阶段,延安时期的人民电影则是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和联结。这三者构成了一条清晰的中国革命电影传统。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由于两个时段的革命目标不同,三种电影在形态上有重要的区别,《发展史》强调了它们之间的连续性,虽然意识到其中的差别,但并未就此展开明确的阐释和分析。

左翼电影是指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党进入电影界后在中国影坛上出现的一次电影文化运动。1931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时就表达了对电影的关注;1931年5月,夏衍、钱杏邨、郑伯奇加入明星公司并成立了电影小组;1933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拉开帷幕。[24]受当时社会史论战的影响,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后,就展开了中国电影的性质和任务的讨论,并提出了中国电影应确立“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和大众化方针。由此可见,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在理论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就其宗旨而言,它仍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则具有明显的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这是一个包括了电影界广大人士参加的,以爱国、进步为共同目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进步文化组织”。[25]从左翼电影的初期作品来看,它们也是多姿多彩,有的作品表达了鲜明的反帝主题,如《渔光曲》《春蚕》,有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但同时也有作品表达的是普世的人道主义观点,如吴永刚的《神女》。因此,左翼电影在思想性上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只要表达一定的进步意识,对社会的黑暗有所批判,与一切落后的、反动思想进行斗争的作品,都受到肯定和接纳。

而且,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电影业,仍然是商业电影体系。左翼文化人士最初被接纳到电影业中,一部分也是出于商业考虑。即使左翼电影在其高潮时期,也仍是在电影的商业体系内发展的,因此,正如夏衍所说,“我们是处在‘寄人篱下’的地位,不可能如心所愿地选择题材,更不可能畅所欲言地发抒己见”,只能“转弯抹角、点点滴滴地在资本家经营的电影商品中间加进了一些进步思想,而执拗地把电影引向为政治服务的方向”[26]。因此,从电影形态上说,左翼电影是传统的商业电影与进步思想的融合,早期的创作尤其如此。而且,由于生活现实尚未经过革命的颠覆和洗礼,因而进步思想大多表现为纯粹的观念,与电影对生活情态的描摹有一定的距离感,常常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疏离。只是到了战后,由于进步影人经历了战乱、颠沛流离的生活,更广泛地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因此,这一时段的进步电影明显克服了左翼电影的疏离感,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较高程度的圆融统一。

与左翼电影不同,人民电影是在解放区出现的电影形态。虽然这一阶段时间不长,但文艺工作者于戎马倥偬之中,克服物质匮乏的困难,勉力为一种新型电影打下了基础。如果说,《新民主主义论》是为左翼电影提供了理论阐释的话,那么,毛泽东发表于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成为人民电影的准绳。正如《发展史》指出的那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地规定了中国的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出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途径,并把一切问题的中心放在文艺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相结合,从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取得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个根本问题上,这就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五四’以来中国革命文艺工作者所一直企图解决而没有能够彻底解决的革命文艺同人民大众结合的任务。”[27]应该说,文艺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是革命文艺必然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这一改造才能培养出属于无产阶级自身的文艺知识分子,即葛兰西所说的“有机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说,经过世界观的改造,文艺知识分子才可能不仅仅是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而且是超越其知识分子本身的局限,成为工农群众的一分子,从而真正获得工农阶级的视角以表现现实生活。显然,《讲话》后的文艺发展方向已经与左翼电影的反帝反封建诉求有着很大的不同了。因此,虽然说左翼电影与人民电影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同时它们又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观,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电影则是人民电影的进一步强化,它一方面遵循着《讲话》所提出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与此同时,又加强了阶级分析的分量,在“政治正确”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最终发展到极端,随着“文革”的失败而破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革”期间对《发展史》的否定显然是一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左翼电影是中国革命电影传统的源头,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史》依托唯物史观所构建起来的中国电影传统,本身也包含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比如对1931年之前的中国电影的评价,再比如左翼电影与人民电影及社会主义电影的关系。特别是,如果站在今天重写电影史的角度,我们更需要考虑左翼电影传统与百余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问题。而《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是,重写电影史的首要任务便是史观的构想。

(原载丁亚平主编:《电影史学的建构与现代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

[1]陈山:《电影史学的建构——对〈中国电影发展史〉文本的史学研究》,《电影艺术》2008年第6期,第102页。

[2]李少白:《关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一件事实》,《电影艺术》2009年第2期,第97页。

[3]罗艺军:《一部书的是非和两个人的遭遇》,《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120页。

[4]陈荒煤:《中国电影发展史·重版序言》,《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5]戴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总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11页;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划分方法,认为第一个时期是从1900年到辛亥革命,属现代史学的奠基时期;从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第二时期,史学近代化基本完成;第三时期是1937—1949年,各派史家受到战争洗礼;第四个时期是1949年之后,唯物史观占据主导地位。参见周文玖、王记录:《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发展大势略论》,《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第55—60页。

[6]梁启超:《新史学》,陈其泰、陆树庆、徐蜀编:《梁启超论著选粹》,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71—679页。

[7]关于西方史学和汉学对20年代初中国史学的影响,参见常建华:《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历程》,《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0卷),2009年,第366—389页;陈辉:《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5—26页;周文玖、王记录:《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发展大势略论》,《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第55—60页。

[8]陈辉:《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307页。

[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7页注释1。

[10]梁启超:《新史学》(1902),陈其泰、陆树庆、徐蜀编:《梁启超论著选粹》,第676页。

[1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7—68页。

[12]戴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总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3]秦喜清:《一部书与一个传统——〈中国电影发展史〉与影视所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影视文化》第3期,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第186—187页。

[14]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初载于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15日),同年2月20日刊登于延安出版的《解放》杂志(九十八、九十九合刊),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1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709页。

[16]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52—53页。

[17]立尼:《中国电影战斗道路和革命传统——〈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读后》,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1993年版,第921页。

[18]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明星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3期,转引自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第47页。

[19]董立甫:《明星电影制片公司初探》,《电影文化》1983年第3期,转引自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第42—43页。

[20]霞飞:《〈清宫秘史〉的前前后后》,《党史博采》2009年第9期。

[21]见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81—84页。

[22]戴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总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23]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81—84页。

[24]关于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情况,参阅高小健:《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2页。

[25]高小健:《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26]夏衍:《中国电影的历史和党的领导》,《夏衍电影文集》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807页。

[27]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39页。

同类推荐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生活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生活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生活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受欢迎的开心果。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在对新时期以来全国戏曲创作做宏观把握的同时,重点选择了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走向进行了系统介绍和理论阐述。书中还对新时期以来以热情和勇气为这个时代奉献出智慧和心血的多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理论概括。作者从审美理想的视角选择,审美价值的意趣判断,审美感受的形象摹写等方面,论述了从审美理想到审美表达的创作过程。作者还用具体地区的实例,对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成因进行了考论。特别是本书对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和儿童题材戏曲创作做了较为系统论述和理论总结。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热门推荐
  • 霸气冲天系列10

    霸气冲天系列10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母亲的选择

    母亲的选择

    本书是故事家肖冰先生的一部中短篇故事结集。《母亲的选择》书写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母爱情怀,让人感动。书中故事多通过精巧的构思,幽默的语言向人们道出人性中很温暖的一面,如孝心、善良的力量、为人的实在与厚道以及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美德,等等,饱含着正义的力量。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太空环游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太空环游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变身之血海芳菲

    变身之血海芳菲

    为祸一方大陆的血海老魔被正道十大门派围攻致死,仅留一缕魂魄逃脱升天,无奈之下夺舍一名偏远乡村女童,重修大道。当他(她)再次归来之时,又将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本书单身,慎入!)方媛仙子后援会:856908831
  • 明季三朝野史

    明季三朝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古神帝在都市

    太古神帝在都市

    赵辰,一个混迹都市的小子,一次寻宝,得到神帝传承,从此一飞冲天!通天石碑,可以穿越位面做最牛逼的虚空商人。轮回之力,不死不灭!十万法则,信手拈来,我就是天才,我要当神帝,一统三千大世界,喝最烈的酒,打最牛的怪,泡最美的妞!好吧!其实小爷就喜欢装个逼。新书,萌萌修仙系统,起点首发!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纯事录

    纯事录

    一段高中时代的经典录制,白纯平凡不平淡的故事开始了。小说内容主要包括主角白纯从高一到高三的经历,尽量描摹现实不虚构,不脱离实际。此书为刍见木早期作品,是一部青春日常系小说,语言风格轻松幽默,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现实中,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女人,即使有知识、有技能,恐怕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胜于专业本领。所以聪明的女人会知道,从一进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人际关系就是不可或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