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000000004

第4章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奠立(2)

静安先生的批评在于,叔氏所论只能停止在“一人之解脱”而已,对整个世界而言,无异于“蹄之水而注之沟壑”,并不能给人类世界以救赎(王国维译为“救济”)的出路。甚而王国维诘问道:“释迦示寂以后,基督尸十字架以来,人类及万物之欲生奚若?其痛苦又奚若?吾知其不异于昔也。然则所谓持万物而归之上帝者,其尚有所待欤?抑徒沾沾自喜之说而不能见诸实事者欤?果如后说,则释迦、基督自身之解脱与否,亦尚在不可知之数也。”[20]此一诘问是极为有力量的。静安先生并引自己的一首七律作为意蕴的补充,其诗曰:

平生颇忆挈卢敖,东过蓬莱浴海涛。

何处云中闻犬吠,至今湖畔尚乌号。

人间地狱真无间,死后泥洹枉自豪。

终古众生无度日,世尊只合老尘嚣。[21]

这首七律的写作时间当与《红楼梦评论》约略同时,亦即1904年,故诗的意象和文的内容足可互为映照。盖静安先生无法相信人间苦痛真能有最终解脱之日,即佛氏的涅槃,也不过一理想而已。实际上叔本华本人在其著作中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而《红楼梦》的可贵处,恰在于“与吾人以二者之救济”[22],既写出了解脱的出路,又带来艺术的欣赏,所以不愧为“宇宙之大著述”。而《红楼梦评论》在红学研究的历史上,是为第一次用哲学和美学的方法来批评中国古典小说,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奠基意义实不容忽视。

《红楼梦评论》之外,王国维也是最早对中西方哲学思想作比较研究的现代学人之一。1904年至1906年,他先后发表《论性》、《释理》、《原命》三篇论文,就是结合西方哲学思想分梳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有创见之作。由于他把西方哲学(主要是康德、叔本华哲学)作为参照,出发点是“纯粹哲学”,因而对孔子学说的哲学意义有所保留,认为“孔子教人以道德,言政治,而无一语及于哲学”[23],倒是老子、墨子涉及了本体论的问题,有追求万物本原的意向。以此之故,他对晚出但同属儒家统系的《周易大传》、《中庸》两部著作格外重视,提出“儒家之有哲学,自《易》之系辞、说卦二传及《中庸》始”[24]的观点。因为《中庸》凸显了“诚”的概念,里面有“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话,王国维认为已经接触到了根本宇宙观念问题。对宋明理学的核心观念“理”,王国维持的是分析的态度。他说:

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其在哲学,始则有刘敞、欧阳修等脱汉唐旧注之桎梏,以新意说经;后乃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诸大家,蔚为有宋一代之哲学。[25]

又说:

周子之言太极,张子之言太虚,程子、朱子之言理,皆视为宇宙人生之根本。[26]

这是从纯哲学的角度给宋明理学以高度评价。朱熹《语类》有载:“问天与命、性与理四者之别。天则就其自然者言之,命则就其流行而赋予物者言之,性则就其全体而万物所得以为生者言之,理则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则者言之。到得合而言之,则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是如此否?然。”王国维在引用了朱熹上述论断之后写道:“朱子之所谓理,与希腊斯多葛派之所谓理,皆预想一客观的理存于生天、生地、生人之前,而吾心之理不过其一部分而已。于是理之概念,自物理学上之意义出,至宋以后而遂得形而上学之意义。”[27]王国维对宋儒求理于事物之外的作法,并没有表示认同,相反,他更倾向于戴震的理存于事物之中的说法。可是他对朱熹立论的形上意义却不轻忽,说明采取的是现代的具有思辨意味的学术方法。他引据叔本华哲学的充足理由律,指出“天下之物绝无无理由而存在者。其存在也,必有所以存在之故,此即充足理由也”[28]。在阐释“理”、“性”这些概念的时候,他总是既援引西哲之论,又结合中国固有观念,来加以解说,这是王氏一生为学的基本方法。

《释理》一文的篇章结构也很值得注意。第一部分为“理字之语源”,第二是“理之广义的解释”,第三是“理之狭义的解释”,第四是“理之客观的假定”,第五是“理之主观的性质”。整篇文章近七千言,有强烈的理论思辨色彩,而著论则完全是现代论文的写法,逻辑严密,引据丰富,思理清晰。其第五部分论“理”之主观性质,首先引证王阳明的观点:“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王国维认为,这是中国先哲论述“理”这个概念最深切著明的例子。接着又引西哲的例证,从斯多葛派的“理”说,到休谟、康德、叔本华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所谓理者,不过‘理性’、‘理由’二义,而二者皆主观上之物也。”[29]但古今东西谈论“理”者,往往附以客观的意义,为什么会这样?王国维写道:

盖人类以有概念之知识,故有动物所不能者之利益,而亦陷于动物不能陷之谬误。夫动物所知者,个物耳。就个物之观念,但有全偏明昧之别,而无正误之别。人则以有概念故,从此犬彼马之个物之观念中,抽象之而得“犬”与“马”之概念;更从犬马牛羊及一切跂行喙息之观念中抽象之,而得“动物”之观念;更合之植物矿物,而得“物”之观念。夫所谓“物”,皆有形质可衡量者也。而此外尚有不可衡量之精神作用,而人之抽象力进而不已,必求一语以核括之,无以名之,强名之曰“有”。然离心与物之外,非别有所谓“有”也。离动植矿物以外,非别有所谓“物”也。离犬马牛羊及一切跂行喙息之属外,非别有所谓“动物”也。离此犬彼马之外,非别有所谓“犬”与“马”也。所谓“马”者,非此马即彼马,非白马,即黄马、骊马。如谓个物之外,别有所谓“马”者,非此非彼非黄非骊非他色,而但有马之公共之性质,此亦三尺童子所不能信也。故所谓“马”者,非实物也,概念而已矣。而概念之不甚普遍者,其离实物也不远,故其生误解也不多。至最普遍之概念,其初故亦自实物抽象而得,逮用之既久,遂忘其所自出,而视为表特别之一物,如上所述“有”之概念是也。夫离心物二界,别无所谓“有”。然古今东西之哲学,往往以“有”为有一种之实在性。在我中国,则谓之曰“太极”,曰“玄”,曰“道”,在西洋则谓之曰“神”。及传衍愈久,遂以为一自证之事实,而若无待根究者,此正柏庚所谓“种落之偶像”,汗德所谓“先天之幻影”。[30]

王国维借助他长于思辨的特点,把人脑获得知识的特殊功能,即借助概念进行逻辑思维,从具体、个别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形成概念的能力,并从语源学的角度追溯“理”之为理的形成过程,把这样一个极为抽象复杂的问题,论述得步步紧扣,条理分明。他的这些思想固然来源于叔本华,但论述的清晰说明他理解的准确。

王国维肯定“理性”具有构造概念和推演概念之间关系的作用,而“理由”则为人类知识的“普遍之形式”。但联系中国古代的思想资源,他无法不稍加分解“理”之一字是否亦有伦理学的意义。《礼记·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31]于是“天理”、“人欲”两大概念由是而生。《乐记》援引之后,静安先生又具引孟子、二程子、上蔡谢氏,证明“理”之伦理学的内涵。朱子论“天理”和“人欲”有云:“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又说:“人欲也便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32]王国维认为朱子之说颇值得玩味。戴东原解“理”则说:“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者也”[33],王国维也极为重视。他写道:“朱子所谓‘安顿得好’,与戴氏所谓‘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者,则其视理也,殆以‘义’字、‘正’字、‘恕’字解之。于是理之一语,又有伦理学上之价值。”[34]然而依西方哲人的观点,“理”除“理性”、“理由”的含义之外,实别无他义。所以好人行善和恶人为恶,并非缺少理性所致。因此王国维在文章结尾总括写道:“理性者,不过吾人知性之作用,以造概念,以定概念之关系,除为行为之手段外,毫无关于伦理学上之价值。”[35]我们无法不看重《释理》一文的现代思维方式和它所体现的形上的学术求索精神。

《论性》也是一篇典型的有现代理念渗透其中的学术论文,王国维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性之为物”是超乎我们的知识之外的。而所以如此的缘故,是由于世间的知识可区分为“先天的”和“后天的”两类,“先天的知识,如空间时间之形式,及悟性之范畴,此不待经验而生”;“后天的知识”,乃指“一切可以经验之物”。所以他进而论述说:“今试问性之为物,果得从先天中或后天中知之乎?先天中所能知者,知识之形式,而不及于知识之材质,而性固一知识之材质也。若谓于后天中知之,则所知者又非性。何则?吾人经验上所知之性,其受遗传与外部之影响者不少,则其非性之本来面目,固已久矣。”[36]这些论述可视为他的观念的框架,而取资举证则为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学说,从先秦诸子的孔子、孟子、荀子,到汉之董仲舒,再到宋明的王安石、苏东坡、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举凡中国思想史上的涉“性”言论,都被静安先生引来作为自己立说的依据。“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最常见也最易生歧义的概念。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告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尽心下》)这说的是饮食男女、声色欲求是人的本性使然。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董仲舒说:“性者,天质之朴也。”(《春秋繁露·实性》)这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朱熹说:“性即理”、“性只是理”。(《朱子语录·性理》)则是纯哲学化的解释。至于“性善”、“性恶”的种种说法,就更其多多了。王国维用标准的哲学语言写道:“人性之超乎吾人之知识外,既如斯矣,于是欲论人性者,非驰于空想之域,势不得不从经验上推论之。夫经验上之所谓性,固非性之本然。苟执经验上之性以为性,则必先有善恶二元论起焉。”[37]事实确然如此,宋以前中国古代各家的人性论思想,除董仲舒外,大都是就性论性,很少涉及形而上学的问题。至宋代随着新的哲学思潮理学的兴起,方有人性论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可是静安先生同时又强调,抽象的人性是不可知的,超越经验事实之外去探讨人性,容易导致自相矛盾。

王国维与他在上述文章中论及的古代先哲一样,思想是充满矛盾的,构成自己哲学理念的思想资源颇为驳杂,古今中西兼相牵引,显示出思想过渡期的特点。但他有浓厚的哲学兴趣,有理论思辨的能力,是非常自觉地对中西思想作比较研究的尝试,而且能够上升到形上之层次,包括思维逻辑、概念的运用、行文方式和文章结构,都已具有现代学术表达方式的意味应无异义。就文章体制思理而言,《释理》比《论性》更高一筹。我所说的王氏三篇哲学论文的另一篇《原命》,比之《理》、《性》两篇,无论规模还是理趣,都要简略浅显许多,兹不具论,斯举“二”不妨以“三”反可也。

王国维在吸收西学的同时,他的学术思想又是坚实地立基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基地之上的。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他的由哲学与美学转向古器物、古文字和中国古史的研究,由对西方学术思想的介绍和阐释转向对中国古典学问的探究,其转变过程颇富传奇性。具体地说,他的治学历程有三变:一是前期,主要研究哲学、美学和教育学;二是中期,重点在文学和戏曲;三是后期,集中研究古器物、古文字和古史。每一期都有重要学术成果问世。如果以哲学家、美学家称之,则第一期之学术可谓代表。如果以戏曲史专家概之,第二期的以《宋元戏曲史》为代表的成果使他当之无愧。如果论其金文、甲骨文、古器物和古史研究方面的成就,第三期的学术创获,可谓车载斗量、蔚为大观,其中尤以《殷周制度论》堪称典范。传统学术的所谓文史之学,王氏在现代学人中是最富根底的一个。他的学问之路是由新而旧,而结果则是旧而弥新。他开始时介绍新思想固然不遗余力,后来释证古器物、古史,也是以旧为新,创意纷陈。中西、古今、新旧的畛域,是王国维率先起来打破的。他曾说:

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38]

同类推荐
  • 北雁南飞

    北雁南飞

    万里长征,辞去了五朝宫阙,暂住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这是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开头的四句歌词。悲凉而坚定的旋律,倾述了这所后来闻名世界的大学,于离乱之际仓促迁徙的一段历史。“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形势陡转: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同日,天津城在遭日军炮火轰击中,其城南八里台的南开大学首当其冲,这所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私立大学很快沦为废墟。据时为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在《被日寇洗劫的南开大学》一文中回忆:“29日拂晓,驻在海光寺的日军开炮了。第一炮打河北省政府,第二炮打南开大学。接着就是对南大各建筑连续的炮轰。”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孔子不是真理发言机,他会开玩笑,他有自己的生活,有活在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痛苦。本书以《论语·先进篇》为主,配合部分其他篇章作为选读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篇章的阅读,力图显示出这样一个价值和倾向:与其将《论语》当作抽象的道理来吸收、背诵,还不如藉由《论语》看到特殊的“春秋”时代状况,看到极有个性的孔子在面对时代变局时,提出的种种主张,以及这些主张所赖以统合的基础信念。孔子以独特而高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世界,留下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热门推荐
  • 边城忆事

    边城忆事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讲述了一段最纯美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凄凉的谜。傩送和翠翠最终能否走到一起?故事的结局到底是喜是悲?续篇《边城忆事》将揭开谜底。郑重声明:本文美不及《边城》万分之一,笔者才疏学浅,之所以敢以敝帚画西施,完全是出于对沈老和《边城》的热爱。
  • 鸽子

    鸽子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火影之孤傲的鬼剑士

    火影之孤傲的鬼剑士

    前世的遗愿,在今世达成,御鬼术与忍术、疯狂之血与血源界限、瞬间的拔刀与旗木家对抗,他会如何在这乱世中生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阿修罗:“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 常识颠覆异世界

    常识颠覆异世界

    本书简介回归开书时候的本源,贴切的简介这是一个关于无间道的故事。梁朝伟最终领了便当,让这部片子跻身经典,但是异世界的梁朝伟,有必要这么悲壮吗?一个来自地球人的后裔,来到剑与魔法,骑士和龙的世界里,他不会魔法,武力普普通通,可是却希望出人头地,甚至统治世界。但他有很多竞争者,变态的帝王,狡猾的贵族,宗教势力,还有巨龙和神。对于一个不能升级,没有系统的主角而言,要如何才能冲破以上重重阻碍,达到自己的人生巅峰呢?看主角和自己的机器人奶妈周旋在不同的势力之间,上演一出神奇的无间道吧!
  • 寻仙少年

    寻仙少年

    杨通莫名从地球来到一处修仙的世界,这里有未知的旋律,音符,要想修炼竟然要靠杨通带着的那块螺形助听器,且看他是如何用这块东西吸收那些音符,成为一代人祖!
  • 全类型男神攻略

    全类型男神攻略

    这世上男神犹如黑夜繁星,品种良多,五花八门,总有一款适合你,什么?你全都要!嗯……那你需要一款诸天万界独一无二巧谋善计无所不能全天在线指导的神奇系统一部!来来来,让我们先从你那180的体重开始改变!
  • TFBOYS之我们不曾失去过

    TFBOYS之我们不曾失去过

    “小凯!夜晚的星空好美啊!”夏安笑着看着王俊凯,王俊凯看着夏安,眼眸中有说不尽的话语。———“王俊凯!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对不对?这不是真的!”夏安抓住王俊凯的衣领哭了起来,“安安,安安!你听我说……”“我不想听你的解释!”夏安打断了王俊凯的话,她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对你,我不需要顾及姐妹之情。”夏安冷酷无情地对跪在地上求她的夏诗娜说。“难道你就不能原谅我吗?”王俊凯问。“痛过之后就不会觉得痛了,有的……只会是一颗冷漠的心。”夏安没有正面回答王俊凯的话,这也证明了王俊凯伤她,也伤的如此之深……
  • 总裁老公很难缠

    总裁老公很难缠

    新婚夜,身为妻子的她,被迫观摩老公与名模亲热。他是炙手可热的秦氏总裁,娶她不过是为了继承权。她是秦家养女,爱了他十年,如愿嫁他为妻,以为默默守候能等来他的爱。被人设计,他的新欢怀孕,她终于离婚,带着肚中宝宝远走他乡。八年后重逢,她身边已有别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告诉我你会说话

    别告诉我你会说话

    你会说话吗?说话不只是一种“感觉”,还是一门“技术”!就像烹饪有食谱一样,说话也有它的“秘方”。古往今来,但凡不通说话之道者,都难成大事,而能成事者,一定在语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不会做事上,而是输在不会说话上。与不同的人沟通怎样措辞?怎样把握说话的场合和时机?如何领略说话精髓,悟透说话之道,本书以说话技巧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说话时常见的17大误区,21个逻辑表达方法,41个说话技巧;并从上司、客户、下属、家人、熟人、陌生人等多个角度,剖析了说话的方式、原则、方法、禁忌;同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给你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帮助你迅速修炼成为一个说话高手!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