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300000007

第7章 夏衍30年代的电影剧作艺术(5)

综上所述,夏衍这个时期的电影剧本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内容表现方面的现实主义理性原则,开创了左翼电影文化的阶级观念和批判意识。“戏剧必须叙述一个足以说明作者的理论(Thesis)的故事。”[58]这说明剧本创作中理性的必须。夏衍30年代电影剧作以其这种“理论”性和现实表现的严格成为特色。二是剧作形式上的电影化特点,集中体现为自觉运用蒙太奇思维和纪实性叙事风格的开创。“利用平行的镜头段落来表现若干同时进行的动作的可能性,是电影的一个相当独特的特色;因此这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电影剧本所特具的一个可能性。”夏衍这个时期的电影剧作以其用画面进行叙述的丰富创造性、想象力和形象化的恰当的比喻,也使电影剧本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具备了初步完备的形态。著名剧作家洪深在夏衍等翻译的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的著作《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的序言中曾指出:很多作者的剧本“都是应用文学的方法,叙述乃至描写一个戏剧的本事”。而夏衍的剧本(指《狂流》)则是一个“比较地接近”普多夫金著作中关于电影剧本的“基础的方法的作品”。[59][60]从这个意义上说,夏衍这时期的电影剧作具备电影文学剧本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本体要求。

在艺术品质上,与同时电影剧作家相比,如果说洪深以比较温和的伦理剧形式表达进步思想、田汉以激昂的浪漫主义精神表达强烈政治情感和理想、阳翰笙以激烈的阶级、民族对立和正面冲突表现强烈的动作和情绪,从而用戏剧性冲突宣扬无产阶级的斗争观点的话,夏衍则以冷峻的目光和尖锐的笔触再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从农村到城市普遍的社会黑暗与动荡,表现出无情的暴露和深刻展示的品格。这种品格在电影艺术思维方式的帮助下,使剧作呈现出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夏衍电影剧本创作活动延续了三十多年,而其这种创作观和艺术品格是始终如一地贯穿着,并逐渐发展、成熟,当然也有一些变化,这是时代有了根本性变化的结果。尽管在30年代,作为初具形态的艺术形式,他这个时期的电影剧本还存在着诸如有的人物形象相对而言不够丰满,有的作品中文字表达、议论较多,电影化表现手段在运用上有时不够流畅等问题,但毫无疑问的,他这时的电影剧作代表了当时中国电影剧作的高水平,开创了中国电影文学创作的新篇章。

注释:

[1]芜村:《关于〈狂流〉》,《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26日—27日。

[2]尘无:《中国电影之路》,《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

[3]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33页。

[4]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关于《祝福》改编的论述和《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

[5]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6]夏衍:《我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夏衍电影创作经验与理论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转引自《论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443页。

[7]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8]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9]夏衍:《我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夏衍电影创作经验与理论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转引自《论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443页。

[10]韦彧(夏衍):《电影批评的机能》,《大晚报·火炬》1934年11月18日。

[11]同上。

[12]丁谦平、蔡叔声(夏衍):《关于〈脂粉市场〉之结尾原编剧人有所声明》,《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13]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14]同上。

[15]唐纳:《〈时代的儿女〉的时代意义》,《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5月。

[16]丁谦平(夏衍):《〈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25日。

[17]席耐芳(郑柏奇):《电影罪言—变相的电影时评》,《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

[18]柯灵:《影坛杂观……》,《明星月报》第1卷第2期。

[19]丁谦平(夏衍):《〈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25日。

[20]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21]罗晓峰编:《编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25、126页。

[22]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23]蔡叔声(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24]蒋众起:《评〈上海二十四小时〉》,《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4日。

[25]同上。

[26]夏衍:《狂流》(剧本),《夏衍电影剧作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27]玄(沈雁冰):《〈狂流〉与〈城市之夜〉》,《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24日。

[28]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29]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30]夏衍:《夏衍电影剧作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31]苏凤:《新的良好的收获》,《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6日。

[32]柯灵:《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关于〈狂流〉》,《柯灵电影文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3]苏凤:《〈脂粉市场〉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34]丁谦平:《〈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5年5月25日。

[35]同上。

[36]同上。

[37]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38]钟惦棐:《起搏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页。

[39]蒋众起:《评〈上海二十四小时〉》,《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4日。

[40]《夏衍电影剧作集》中《春蚕》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41]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42]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43]蔡叔声(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44]凤吾(钱杏邨):《再论〈春蚕〉》,《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45]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46]凤吾(钱杏邨):《再论〈春蚕〉》,《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47]同上。

[48]叶灵凤:《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49]夏衍:《春蚕》剧本序曲,《夏衍电影剧本集》,中国电影出版社,第27页。

[50]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51]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52]蔡叔声(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53]同上。

[54]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55]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56]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57]参见《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58]洪深:《洪深文集》(3),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5页。

[59]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269页。

[60]洪深:《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中译本)·序》,《晨报》出版社1933年版。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

    民间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艺术教学有很强的互动性。一个角色的塑造、一首歌曲的演绎、一幅作品的构图、一个画面的捕捉等,往往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有过踌躇,有过烦恼。更有过欢乐,有过向往。学院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本书所收文章便是教师们朴实无华的肺腑之言,是建院十年教学工作最生动的佐证。
热门推荐
  • 俺村里的知青们

    俺村里的知青们

    山脊小道上,插队知青陈中文立在一棵虬曲的老松下极目远眺。视野中,远处的河流、村庄,近处的树林、花草等物渐渐剥离了浓浓的政治色彩,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清新、自然而又纯朴。从表情上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陈中文被一颗好奇的心完全主宰了。确实如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润才庄对这个初来乍到有着古文学功底的男知青而言,简直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水墨山水画。陈中文立足的那座山,是大泽山的余脉,名字唤作青峰山,仿佛一把巨大而又古旧的铜锁,把山里山外截然分开。
  • 深瞳

    深瞳

    故事从一连串离奇的自杀开始。莫名其妙坠楼的老头儿、三十二个跳下地铁站台的乘客……死者的死亡原因匪夷所思,完全看不出自杀的动机。而后的线索却将案情引向一个与刑事案件毫不相关的学术领域:眼科学。故事在这里飓风般转向,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场。突患眼疾的孩子、深藏不露的官员、心怀怨恨的喇嘛……所有的一切都暗示着世界正发生着某种变化;但人们仍旧对此茫然无知,也很少有人预见到一场惊心动魄的自然选择马上就要爆发--就在下一夜,整个世界都将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异狂潮,没有人能逃脱那亿万年来伟大的进化革命。
  • 重新生活(长篇小说连载二)

    重新生活(长篇小说连载二)

    市委书记被“双规”,不但让当地政坛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他的亲属也跟着陷入了困境。市委书记特别疼爱的外甥女绵绵在市里的重点高中上高三,曾经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身兼班干部团干部校干部数职,此刻,却面临勒令退学的危机。绵绵的父母,也就是市委书记的姐姐姐夫,他们本与市委书记的腐败问题无关,但也受到波及。诸多以前在他们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全都成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市委书记上初三的儿子又被打伤了……
  • 百年诸神

    百年诸神

    北海之地,深入千丈,有预言之子坐镇。昔年天机城主指北斗以神魔之战的预言奠定了知晓古今之名声,其子舍弃天机城而深入北海,每隔十年便广布预言,预言之中告知了世间所有生灵后十年的运程及生死,且每每成谶。如今,十年之期又至,他的预言再一次传遍天下。.......
  • 星泪传奇

    星泪传奇

    腾龙国君瑕玉帝被其弟兆猗逼迫退位后,其妻产下一名男婴后难产而亡,适逢巨变,忠仆徐公公建言诈称生女胎死腹中,却暗中将婴儿带出,最终交予武林隐士仇问,同年,兆猗夺位成功后,私纳青楼女唐娇为妃,后兆猗被推翻,桂王在德仁的拥护下登基,唐娇与腹中子遭逐……前后衔接有Bug也不改了,一段新的传奇正在展开!
  •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袭衣

    红袭衣

    都说道士绝情,可他却…都说白狐痴情,可她却…当恒山生灵涂炭,当天地化为乌有,他负手站在她面前,她依旧一袭红衣,依旧笑得动人心魄,“你赢了。”他说道。当大仇得以想报,当真相浮出水面,她持剑站在他面前,他依旧一袭白袍,依旧温文尔雅,“你输了。”她念道。千百年后,“师父,你说鱼儿为什么总是舔我脚啊?”…“师父,你说月亮会冷吗”男子身后一个娇小的身影问道,见男子未减脚步,跺脚疾步赶了上去,“师父…”男子依旧一袭白袍,女子依旧一袭红衣。
  • 帝尊狂宠:神医特工废材妃

    帝尊狂宠:神医特工废材妃

    佟颜:“王爷,我需要你澄清一下,有谣言说你喜欢我。”某王爷:“嗯……我澄清一下,那不是谣言。”佟颜:“……”她只想低调低调再低调,做个混吃混喝的米虫渣渣找到时机回现代。奈何某腹黑大佬总喜欢顺带着她升级打怪,再加上她的逆天好运,一不小心就成了最强全能师了。好吧,既然这样那只能强势出击了。“王爷,不瞒你说我是军情九处王牌特工,你躺好,我带你!”“哦,是吗?我是军九高级顾问,你是哪届学员?”“……王爷,你特么也是穿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送苗七求职

    送苗七求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血劫

    剑血劫

    已是半夜时分,瓢泼大雨丝毫没有停歇。面前的又一支红烛即将燃尽,但是赌王朱年的脸上依然看不出丝毫焦急,他静静地坐着,安闲地端着紫砂茶壶品茶。“客官,你既不住店也不走人,小店要关门了。”小二又上前来催促。“客人还没到呢!”朱年品了一口茶,低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