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300000007

第7章 夏衍30年代的电影剧作艺术(5)

综上所述,夏衍这个时期的电影剧本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内容表现方面的现实主义理性原则,开创了左翼电影文化的阶级观念和批判意识。“戏剧必须叙述一个足以说明作者的理论(Thesis)的故事。”[58]这说明剧本创作中理性的必须。夏衍30年代电影剧作以其这种“理论”性和现实表现的严格成为特色。二是剧作形式上的电影化特点,集中体现为自觉运用蒙太奇思维和纪实性叙事风格的开创。“利用平行的镜头段落来表现若干同时进行的动作的可能性,是电影的一个相当独特的特色;因此这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电影剧本所特具的一个可能性。”夏衍这个时期的电影剧作以其用画面进行叙述的丰富创造性、想象力和形象化的恰当的比喻,也使电影剧本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具备了初步完备的形态。著名剧作家洪深在夏衍等翻译的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的著作《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的序言中曾指出:很多作者的剧本“都是应用文学的方法,叙述乃至描写一个戏剧的本事”。而夏衍的剧本(指《狂流》)则是一个“比较地接近”普多夫金著作中关于电影剧本的“基础的方法的作品”。[59][60]从这个意义上说,夏衍这时期的电影剧作具备电影文学剧本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本体要求。

在艺术品质上,与同时电影剧作家相比,如果说洪深以比较温和的伦理剧形式表达进步思想、田汉以激昂的浪漫主义精神表达强烈政治情感和理想、阳翰笙以激烈的阶级、民族对立和正面冲突表现强烈的动作和情绪,从而用戏剧性冲突宣扬无产阶级的斗争观点的话,夏衍则以冷峻的目光和尖锐的笔触再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从农村到城市普遍的社会黑暗与动荡,表现出无情的暴露和深刻展示的品格。这种品格在电影艺术思维方式的帮助下,使剧作呈现出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夏衍电影剧本创作活动延续了三十多年,而其这种创作观和艺术品格是始终如一地贯穿着,并逐渐发展、成熟,当然也有一些变化,这是时代有了根本性变化的结果。尽管在30年代,作为初具形态的艺术形式,他这个时期的电影剧本还存在着诸如有的人物形象相对而言不够丰满,有的作品中文字表达、议论较多,电影化表现手段在运用上有时不够流畅等问题,但毫无疑问的,他这时的电影剧作代表了当时中国电影剧作的高水平,开创了中国电影文学创作的新篇章。

注释:

[1]芜村:《关于〈狂流〉》,《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26日—27日。

[2]尘无:《中国电影之路》,《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

[3]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33页。

[4]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关于《祝福》改编的论述和《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

[5]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6]夏衍:《我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夏衍电影创作经验与理论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转引自《论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443页。

[7]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8]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9]夏衍:《我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夏衍电影创作经验与理论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转引自《论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443页。

[10]韦彧(夏衍):《电影批评的机能》,《大晚报·火炬》1934年11月18日。

[11]同上。

[12]丁谦平、蔡叔声(夏衍):《关于〈脂粉市场〉之结尾原编剧人有所声明》,《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13]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14]同上。

[15]唐纳:《〈时代的儿女〉的时代意义》,《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5月。

[16]丁谦平(夏衍):《〈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25日。

[17]席耐芳(郑柏奇):《电影罪言—变相的电影时评》,《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

[18]柯灵:《影坛杂观……》,《明星月报》第1卷第2期。

[19]丁谦平(夏衍):《〈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25日。

[20]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21]罗晓峰编:《编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25、126页。

[22]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23]蔡叔声(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24]蒋众起:《评〈上海二十四小时〉》,《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4日。

[25]同上。

[26]夏衍:《狂流》(剧本),《夏衍电影剧作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27]玄(沈雁冰):《〈狂流〉与〈城市之夜〉》,《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24日。

[28]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29]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30]夏衍:《夏衍电影剧作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31]苏凤:《新的良好的收获》,《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6日。

[32]柯灵:《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关于〈狂流〉》,《柯灵电影文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3]苏凤:《〈脂粉市场〉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34]丁谦平:《〈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5年5月25日。

[35]同上。

[36]同上。

[37]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38]钟惦棐:《起搏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页。

[39]蒋众起:《评〈上海二十四小时〉》,《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4日。

[40]《夏衍电影剧作集》中《春蚕》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41]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42]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43]蔡叔声(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44]凤吾(钱杏邨):《再论〈春蚕〉》,《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45]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46]凤吾(钱杏邨):《再论〈春蚕〉》,《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47]同上。

[48]叶灵凤:《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49]夏衍:《春蚕》剧本序曲,《夏衍电影剧本集》,中国电影出版社,第27页。

[50]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51]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52]蔡叔声(夏衍):《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53]同上。

[54]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55]凌鹤:《〈春蚕〉再检讨》,《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56]唐纳:《〈春蚕〉、〈小玩意〉、〈挣扎〉三片横的批判》,《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57]参见《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58]洪深:《洪深文集》(3),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5页。

[59]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269页。

[60]洪深:《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中译本)·序》,《晨报》出版社1933年版。

同类推荐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精神的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精神源泉。本书以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为题,旨在从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层面全面阐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全书内容包括了中国画的审美精神、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以及有关意境、写意、形神的辩证关系等论文,对中国绘画目前的写意大家及其写意精神进行论述,指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涵盖了意境、传神、趣味、境界、意趣、写意等精神内涵。可以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艺术加工,立意为象,以“渐悟”和“顿悟”的哲学之思,实现物与象,情、景与境的“天人合一”。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热门推荐
  • 逆天狂夫太嚣张

    逆天狂夫太嚣张

    她,在现代混的爽嘻嘻,却一朝穿成丞相府的废物小姐。说她废物胆小懦弱?好笑!你见过废物修炼速度大陆第一,各种神兽神器猛扑来,丹药西药一炼几百颗,顺带还可以抱、大神大腿的?只是她怎么惹到这个传说中冷酷霸道叼炸天的残暴主儿?他虽残暴无情却唯独对她宠溺入骨,宠到无法无天!某王爷将她揽入怀:“小宝宝,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厘正按摩要术

    厘正按摩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桥

    残桥

    之所以称之为残桥,因为这座桥损坏得快要倒塌啦!两边的桥栏,不是少胳膊,就是缺腿;上边铺的碴子路,早已被来往的汽车和小四轮子拖拉机轧得坑坑洼洼的了。只要是来往的重车经过桥上时,轧得整个的一座桥像发生了8点几级地震似的颤乎。如果遇上了下雨下雪的天气,桥上就变成烂稀薄泥窝子,一旦汽车还是拖拉机陷进里面去,任你司机怎么骂娘也无济于事。司机只得下来亲自去附近的小店里买来几包好烟,点头哈腰地请来几位壮劳力在车厢后面攒劲地推,前边的人还得使劲地开,才能开出来呢!一夜间,残桥下两株桃花开得如火焰般地红艳,那是昨晚上男人女人碰撞的火花点燃的。
  • 办公室里生存的230个小诀窍

    办公室里生存的230个小诀窍

    如果假设自己能够身临其境在别处,或是所遇到的是不一样的工作、环境或人事,生命的一切就会完全改观。但事实上,并不是因为环境、工作,而使我们活得有声有色。真正使我们不枉此生、扭转乾坤的,是个人特有的生命物质、处事态度,以及曾经耕耘、付出的多少。一个人的事业成功,80%来自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趣味横生的小故事阐述了简单的人生真谛,寓意深刻。
  • 杂言

    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炮灰女逆袭人生

    炮灰女逆袭人生

    某女醒来发现怀孕,而且还是上大一的学生,她选择生下来。没想见到原主好友与同学时才知道自己穿到一本书中,还成为了炮灰女配,为了不让自己被炮灰掉,她决心奋斗改变人生,离男女主远远地。
  • Sons and Other Flammable Objects
  • 予此生

    予此生

    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有了交点,却又错开,他们还会再重逢吗? 如果还在17的年纪,沈卿屿肯定说:“不会。”但当他遇见时浅笙后,他说:“把‘不会’变成‘会’的过程很难,但我可以做到!”下雪的冬季。高中时期,沈卿屿总喜欢捂住时浅笙冻红了的耳朵,一边责备:“你是笨蛋吗?心疼死我了!”大学时期,沈卿屿总喜欢把自己的手,伸进时浅笙的袖子里,取暖!不仅如此他还振振有词:“我的人,我牵着有什么问题吗?”后来,在娱乐圈闪闪发光的他们,对着镜头,沈卿屿把时浅笙拥入怀中,亲吻着她的秀发,霸道宣言:“你这一辈子只能属于我。”
  • Once Upon a Crime (Sisters Grimm #4)
  • 沉醉

    沉醉

    那一天,他是一轮明月,她不经意间仰望,就迷失在那皎洁的清辉里。从此,她梦里的那弯玉钩,夕夕成玦。浩荡的东海边,师父说,人就像贝壳,只有找到那相属的一半,才能牢牢护起一枚珍珠。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雪里,身后依旧是当时的月光。然后才发现,他不是她的另一半贝壳,也不是她的月半弯,而是另一颗遥远的星子,无法触及。洞庭荷花盛开,姑苏枫叶转红,钱塘江潮涨起,大理春光明媚,我都会写下来告诉你,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十年,你从来不曾在那日清晨离去,你只是藏在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生命里,陪着我一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