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800000010

第10章 鼓书与评书(3)

傅金华(1880—1970):山东齐河县人。其夫为著名弦师傅玉河,民国初年入济南,在大明湖畔鹊华居、趵突泉畔望鹤亭书茶社,与谢大玉、杜婉君、李大玉同台献艺。她的嗓音宽厚明亮,吐字清晰有力,表演气势深沉,深受听众喜爱。民国五年(1916)到开封相国寺演唱,所唱《古城会》、《取成都》、《华容道》、《荐诸葛》等“三国”段,以浑厚奔放的气势,令相国寺听众耳目一新。“民国六年《豫言报》评其演唱为‘金华奔放,钲鼓齐鸣’,在相国寺名家角逐中自成一格。不因年大麻脸而失去人缘,反能与‘色艺俱佳’者相抗衡,足见其演唱功力之佳。”[6]20世纪30年代初,夫妻返回济南,与妹妹“傅大抓髻”、儿媳傅大贵一起,在茶社、书场演唱。济南被日寇占领后,便不再演唱。

谢大玉(1890—1978):山东武城县人。其父谢化南是为王小玉姐妹伴奏的著名弦师。在父亲的教导下,其演唱颇有王小玉姐妹之遗风。13岁成名,有“十三红”之誉。其艺在“四大玉”之首。她曾到多处献艺,济南、开封、徐州、南京、上海、天津、北京、大连、长春,都曾去演唱过。擅长的曲目有《草船借箭》、《剑阁闻铃》、《单刀赴会》等。民国六年(1917)《豫言报》称她:“山东大鼓人才,以现在计,当以谢大玉为领袖。”[7]民国七年(1918)《河声日报》称她:“谢大玉,玉容桃腮,风度翩翩,一叹一笑,有倾泰山撼阳城之意,所以群侪望尘莫及也。”[8]民国十年(1921)她于北京新世界游艺场三楼演唱时,与在二楼演出的刘宝全同样满座两个月。她在天津行艺多年,所唱《黑驴段》、《草船借箭》、《自强传》、《昭君出塞》等曲目,由天津百代公司灌制成唱片发行。民国十四年(1925),她定居济南,常在大明湖畔鹊华居、趵突泉畔望鹤亭书茶社等较著名场地演唱。日寇占领济南后离开舞台。

杜大桂(1903—?):山东嘉祥人。出生梨花大鼓世家,父杜增益,母杜婉君(白菜心)。幼学梨花大鼓,14岁随父母至开封献艺,一鸣惊人。《豫言报》称她:“玉润珠圆字字娇,水弦夹韵响春涛。最恰铜板梨花鼓,风沾蝶衣雨打蕉。”[9]返回济南后,渐以演唱《红楼梦》故事的曲目为主,擅长的有《黛玉悲秋》、《黛玉焚稿》、《宝玉探病》及《黑驴段》、《黑牛段》等。其演唱颇为考究,行腔低回婉转,字字有情动人,被誉为“说书女状元”,人称“杜派”,并成为当时可与“四大玉”齐名的梨花大鼓艺人。惜成名后不久嫁人,不知所终。

鹿巧玲(1911—1961):山东夏津人。出生鼓书世家,其父人称“花弦鹿”,其母即誉满济南的“傅大抓髻”。她幼习梨花大鼓,天资聪颖,13岁登台。她那闪展腾挪,赶板夺字,玲珑巧俏的演唱,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以擅唱《昭君出塞》闻名。为长见识,其父带她先后在济南、潍县、青岛等地演唱。民国十九年(1930),《济南晚报》组织评选鼓界皇后,恰逢她在趵突泉观澜亭演唱《昭君出塞》,因此便以票数最多而被当选“鼓界皇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济南《中报》称她:“鹿的艺术却也超群,所以当选为皇后,直到现在,在济南的梨花大鼓,仍推鹿巧玲为上乘。她的拿手戏为《黑驴段》、《鸿雁捎书》……黑白姑娘后,梨花首推鹿巧玲。”[10]“她在翠卖场二楼及松菊园等处演唱时,有些京、沪等地过境旅客都要专程找她听书。”[11]成名后她曾到北京、天津、南京、上海以及东北地区行艺,影响较大。日寇占领济南不久,不再演唱。

梨花大鼓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渐衰微,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社会动荡不安,一些著名的女艺人多因日寇占领国土,不愿遭受凌辱而不再演唱;一方面是艺术的停滞不前,唱腔少改革,歌者一味追求华彩而趋于缓慢死板的唱腔,虽有艺人在演唱中加进了大段皮黄唱腔,仍无济于事,听者无新鲜感而日渐减少。当西河大鼓及河南坠子进入山东境内后,新腔新调给观众以新奇之感,梨花大鼓从此一蹶不振。在农村流行的“老北口”、“南口”梨花大鼓也因上述原因陷入了困境,至20世纪40年代,“老北口”、“南口”艺人多改唱西河大书;济南及鲁中、鲁西南的梨花大鼓艺人如谭金芳、谭金秋、徐玉霞、徐玉兰以及年龄很小的郭文秋等,也都改唱了河南坠子。

二 各地评书的发展

民国以后,京津两地的评书有了更大发展。其表现为两地艺人向着东北、华北及中原地区开拓市场,在行艺过程中广泛收徒传艺。使以北京话说讲的评书覆盖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北方各地。此外在各地还流行着许多方言评书,如湖北评书、四川评书、安徽评书、山东评词及流行河南、湖南的评书(又称评词)等。它们在表演、书目等方面各有特色,也出现一些著名艺人,然其艺术却参差不齐。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书界在求生存的竞争中,出现了上演书目混杂现象,荒诞淫秽的剑侠书充斥书场,传统的优秀书目受到冲击。

(一)评书在京津的新发展。继清代北京评书的繁荣,入民国后在北京说评书的艺人已达百余位,许多人往返京津之间,他们在承继先辈评书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与特色。民国初,受新思潮的影响,北京成立了评书研究会,双厚坪被推举为会长。民国五年(1916),会长一职由潘诚立接任,并由当时教育部学务部刘葆初兼任名誉会长。初始是一个评书的研究团体,民国八年改组为同业公会,民国十六年(1927)因潘诚立去世停止活动。其间,北京评书界的代表人物双厚坪、潘诚立等率先净化书目,并以评书研究会来带动评书艺人改进评书艺术。他们将经常上演的四十余部大书进行了一次修订整理,确定准演书目28部(一说29部)。这一活动对北京乃至整个北方评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反映出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艺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心。

从20世纪30年代起,北京出现了商业电台,如中国广播电台、增茂广播电台、北平胜利电台、百力维电台等。这些电台争相聘请评书艺人为其播讲评书,兼播商业广告。商家为招徕顾客,也在商店门口摆放扩音器播讲评书以招引路人。王盓魁在电台播讲《包公案》获得“静街王”的美誉。品正三的全部《隋唐》,连阔如的《三国》、《东汉》,袁盓英的《五女七贞》,赵英颇的《聊斋》,段兴云的《济公传》等,都曾在电台播讲并极受听众欢迎。

进入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已无心听书,为招引听众求生存,京津地区开始流行剑侠书。先是常杰淼据《吕四娘》编演了《雍正剑侠图》,其后张杰鑫据《清列传》编撰了《三侠剑》。这两部剑侠书问世后,出现了许多续书。如沈阳艺人张青山编演的《水浒拾遗》、《洪武剑侠图》等书,使一时剑侠书走俏,导致部分评书艺人放弃了原来的袍带书改说剑侠书。

民国时期北京的评书对北方评书界造成的影响有二:一是评书研究会的成立,为各地评书界所效法,推动了各地评书艺术的发展;二是开了剑侠书的先河,致使剑侠书在各地泛滥。

同类推荐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wkkk.net)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科克托戏剧选

    科克托戏剧选

    本书收录的科克托的戏剧代表作包括《人声》《艾菲尔铁塔上的新郎新娘》《俄耳甫斯》《双头鹰》《打字机》《在劫难逃》《克莱芙王妃》等。这些代表剧作包含科克托对爱情和死亡的剖析、对自由的追求,充分展现其非凡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和高度的自信,其中不可避免地打上的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思潮、回归古典主义等烙印,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20世纪法国风云际会的艺术风貌。科克托的剧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值得品读、鉴赏和收藏。
  • 摄影入门:知道这些就够了

    摄影入门: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简明扼要,但又涉及到摄影知识与技巧的方方面面。若你是摄影爱好者,本书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 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山在那里

    这是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8000米雪山行走拍摄的摄影家的孤独逐梦之旅。 从喜马拉雅到喀喇昆仑,1个人,10年,10万公里自费攀援独走。 以绝无仅有的百幅珍贵照片,和不曾为外人道的绝境生命体验, 讲述一个人的十年雪山故事。
热门推荐
  • 别枝惊鹊

    别枝惊鹊

    工区坐落在盆地底部,一座二层小楼,围在一个小院内。从高处望下去,仿佛剩在碗底的一颗米粒。高处是铁路桥,桥高十二米,又建在山顶,因此显得更高。站在桥上往下看,工区显得更小。灰顶白墙,连同方方正正的院墙都变成铅笔画出来的俯视图。倒是院墙边的那棵柏树,不知道为什么,越发显得高大起来。那棵柏树,听说有八百岁了,是方圆几十里年岁最长的树。每逢春节、七月初七还有八月十五,就有老年村民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到树下祭奠。祭奠完了,在树枝上拴上红色的祈福带。柏树长得高大,树枝也高,那祈福带挂得就高,微风吹拂,祈福带像飞扬的雪花,飘得厉害。
  • 陆海

    陆海

    从北山到南山,青春献祭万里千年的八百里秦川!
  • 天荒神纪

    天荒神纪

    诸天万界,苍茫无边,万族并立,群雄争霸。古老的神域,伫立九天上的天宫,九幽之地的冥府,茫茫无尽的大荒,演绎着一段段惊天动地的神史。一颗巨星从天陨落,掉入大荒之中……
  • 钟情予你

    钟情予你

    小说简介。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吗?就在我见到你的那一秒——沈云烟原本是沈家的养女,却因为异父异母的哥哥,在十二岁的时候独自一人出去居住。多年之后,俩人再遇,却又是另一番光景。无微不至的照顾,体贴细微的照顾,使她一步一步地沦陷。宛若朝阳的温暖,是否能温暖那早已冰冷的心?当那层坚冰破碎,往事带来的痛又从哪里修补?
  • 芜笙传

    芜笙传

    剩女顾芜笙,顾家继承人。本应一生顺遂,奈何世事难料,于车祸中丧生。再睁眼,已成了诏月国的风流王爷——南风芜笙。被长姐打压,被心爱之人背叛,最后落得个不得好死的结局,而这一切悲惨的命运都将由顾芜笙改写……
  •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每个女人都爱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紧身衣、高跟鞋、眼影、口红之类的东西。可女人往往又很胆小,不敢面对美丽过后的健康问题。于是,女人开始在高跟鞋和平底靴之间左右摇摆,迟疑不决,放下哪个都舍不得。《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便教给你一些美丽过后的补救秘诀,让你轻松把握美丽与健康之间的平衡。做女人,就要做到美丽——不受伤。《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包括身体、形体、生活三部分,介绍了99个美女健康生活的补救方案,是女性的必备手册,也是男士送给妻子、女友、女儿的贴心礼物。
  • 苍溟

    苍溟

    坠落山崖,意外的偶遇,自此她的生命不再普通,为了报答苍冥,陆琦把他带出了森林,想要他过的向人一样。可事实并不简单,因为一些迫不得已,苍冥显露出了自己非凡的力气,可能,事情并不简单,遭到了人们的排挤,被人丢出了陆府,本以为可以安静的度过这生。却因为要就陆琦,彻底暴露了他的身份,贪婪的人类,编织牢笼准备追杀,为了护他周全,舍身,打开了妖界之门。
  • 苍皇

    苍皇

    身为倾天魔王,他本拥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为红颜,他与众界之主反目成仇,也因此失去所有,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堕入凡间,一切皆要重头,曾经叱咤天下的王者成了无修无为的凡夫俗子,重返天界成为遥不可及的冀望,但这无法动摇王者之心,奈何凡间心机攻防,斗破大陆,危机重重,他是倾天王,即使道路再坎坷,他也必会踏上王者之路!
  • 神捕王妃

    神捕王妃

    王府中刁钻毒辣的王妃,一夜之间性情大变,不仅身怀绝技,更成了一等一的训马高手,原本避之不及的王爷,却渐渐迷恋上了她………女神捕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香消玉损,竟魂穿到毒辣王妃身上,且看神捕王妃如何牵扯出朝中阴谋诡计,带领王爷玩转江湖,找出真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苦难的还原

    苦难的还原

    我与阎连科虽是同乡却不熟,仅记得1999年暮秋,在河南新乡小冀召开的“中原论坛”讨论会上见过一面。我们当时是作为河南省籍在省外工作的作家回去参加这次会议。北方的深秋,寒意已经十分明显。迎面走来的阎连科,中等个头,面相老成,身架墩实。他穿得厚厚囊囊,不甚利落,整个给人很沉的感觉。他的表情,也不机敏,显得沉郁和拙笨。当他站定那里时,透过树隙,花花搭搭的光线照着他。他厚沉得有些像岩石,但不那么尖硬、冷冽。沉默中,他的身后,是苍凉而古老的中原乡村。白天的天空依旧湛蓝,却是可以感觉到当阳光隐去以后,残缺的夜色,移动的影子,晃动的是难眠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