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廷玉,元代彰德(今河南省安阳市)人。生平事迹无考。仅从钟嗣成《录鬼簿》列其名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栏中可知,他是元杂剧的早期作家。《录鬼簿》著录郑廷玉杂剧23种,大多不存。方家学者对其剧作的数量及留存下来的本子做了考证,一般认为现存比较可信的有6种,即《楚昭王疏者下船》、《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布袋和尚忍字记》、《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宋上皇御断金凤钗》和《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郑廷玉剧作由于格调不高,思想倾向复杂,因而长期以来没有引起研究者应有的注意,一些文学史、戏曲史著作,对郑廷玉虽有提及,但都是草草带过。对于一位留存作品较多,在戏曲史上又有一定地位的作家,应当说这种研究是很不够的。郑廷玉杂剧的语言艺术成就比较突出,本文仅就这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郑廷玉剧作语言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敦朴自然”。曲论家论元曲,多将其分为本色、文采两派。郑廷玉是本色派中尤本色者。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把本色派又细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并认为郑廷玉是“敦朴自然派”的代表人物。他为此做了这样的解释:“曲词最俚质而无修饰者为敦朴自然派;恰像用口语说话似的,极自然地作着曲词,而在这种地方,具有妙味。”[1]青木正儿的评论道出了肯綮,他比较客观地说出了郑廷玉杂剧的语言特色。这种语言是把俚俗口语提炼成舞台上的诗而成的。我们知道,戏曲剧本要通过唱词来表现剧中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唱词与其他文学语言的最大不同就是用代言体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日常人的思想和行为很大程度都是通过其口语表达的,但戏曲语言不等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它是按照艺术的需要,从日常口语提炼成的戏曲舞台上的诗。作为一种诗化的戏曲语言,其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就是“本色”。明代的戏曲理论家冯梦龙这样总结道:“词家有当行、本色二种。当行者,组织藻绘而不涉于诗赋;本色者,常谈口语而不涉于粗俗。”[2]这同样谈到一个提炼日常口语的问题。
从郑廷玉现存的6个剧本来看,不管是叙述、描写,还是写景、抒情,无不以本色胜。元刊本《看钱奴》的第一折,正末增福神的唱词就充分显示了这种本色的特征。
〔油葫芦〕一个胡脸儿阎王不是耍,一个捏胎鬼依正法,一个注生的分数不争差。这等人向公侯伯子难安插,去驴骡马豕刚生下。又不曾油鼎内插,剑树上踏。据他那阿鼻罪过天来大,得个人身也不亏他。
〔天下乐〕子好交披上片驴皮受罪罚。他前世托生在京华,贪财心没命煞,他油铛内见财也去抓。富了他三五人,穷了他数万家,今世交受贫乏还报他。
这里借正末增福神之口,对妄想发财的贾仁进行了奚落,说贾仁这样的油锅里见钱也去抓的人,怎么能向公侯伯子队伍里安插。这样的人富了三五个,数万家就会因而受贫穷。郑廷玉能写出这样一如口语的剧诗,大概和他身处社会下层、熟悉平民的生活有关。郑廷玉等本色派作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深深懂得自己是在为广大观众写戏,是在自觉地“为市井细民写心”。他们熟悉生活,了解观众,甚至与他们休戚与共,苦乐相随。因此,他们一旦掌握了杂剧这种新的、最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文体,便驰骋才情,把从生活中摄取的素材艺术地再现在舞台上,使整个剧作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形成“敦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郑廷玉在锤炼语言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捕捉具体、生动的形象化口语,提炼成舞台上的诗。戏曲语言的中心任务就是塑造活生生的能打动人的舞台形象,这就要求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观众不仅能听到,而且似乎能看到,达到真实地刻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的目的。日常口语这座语言的宝库是丰富的,只有提炼那些色彩鲜明、具体可感的浮雕似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郑廷玉在描绘贾仁形象时写道:“他前世托生在京华,贪财心没命煞,他油铛内见财也去抓。”最后一笔就生动逼真地把贾仁贪得无厌的性格描绘了出来。“油铛”即油锅。至今北方还流传着类似的口语:“油锅里的钱也敢抓”,郑廷玉巧妙提炼这种语言,既通俗,又生动。
其二,作为一种诗化的语言,不仅要具体、可感,还要给人以联想,让观众展开想象的翅膀,与作者共同完成形象的塑造。所以,选择富于想象力的口语加以提炼也同样重要。郑廷玉把贾仁的贪财性格描述为前世就如此,又借用佛教的轮回果报说法,指出贾仁前世投胎时应该“披上片驴皮受罪罚”,因而今世“得个人身也不亏他”。这在旧时代的广大观众中间是可以引起很多联想的。这样的语言确实掺杂有迷信的成分,然而终究是以富于想象力的形象语汇,揭示了贾仁那种“富了他三五人,穷了他数万家”的致富的本质。
其三,还要赋予口语以音乐性、韵律感。剧诗具有诗的一切特点,而诗化的语言要富于音乐性、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圆润流畅,才能够更有力地突出剧作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要解决音乐性这个问题,就要掌握戏曲语言的声调和节奏的变化规律。生活口语本来就包含有音乐性的因素,这就需要作家加以提炼,使之规律化。在〔油葫芦〕这支曲子里,郑廷玉用一连串排比句,使节奏感非常强,“一个胡脸儿阎王不是耍,一个捏胎鬼依正法,一个注生的分数不争差”。另外还有一组对偶句:“富了他三五人,穷了他数万家。”这些句式至今沿用在戏曲剧本里。
郑廷玉在编剧过程中,时时注意从生活中汲取有益的养料,将日常语言提炼成舞台上的诗,使之成为具有生动、具体,富于想象力,节奏明快、声调铿锵特色的“敦朴自然”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