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9400000013

第13章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6)

女性的声腔

另外一件在传统读法中经常被忽视甚至刻意被否认的事实是:《诗经》中充满了女性的声音。传统解释习惯把女人的声音、家庭与感情的诉说,扭转成是比喻、换喻,是男性作者为了政治鉴戒作用而进行的变装表演。

《诗经》中许多最精彩、最重要的篇章,是用女性口吻表述的。非常有可能,这些篇章原本就出自个别或集体女性歌者的创作。例如前面读的《芣苢》,那种期待生子、热闹去采车前子的经验,可能出自男人之手吗?不太像吧!

还有像《摽有梅》,也是一首必须从女性声音角度来理解的诗。“摽有梅”是打梅子的意思,梅子高高长在树上,没办法用手摘,必须用工具去把梅子打落下来。一开头:摽有梅,其实七兮。当我去打梅子时,梅树上还留有差不多七成的果实;接着说: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若有想追求我的男人们,现在是好时候了。

又是如此,“摽有梅”和“求我庶士”,乍看是不相干的两件事。一件是初春梅子熟了去打梅子,一件是女子长大了,等待有人来追求提亲。但只要继续读了第二段,我们就知道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去打梅子,这时只剩下三成的果实还挂在树上,时间晚了,梅子成熟的季节快过了,接着就说:有要追求我的,今天就来吧!

第三段: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去打梅子啦,却发现根本不用打,梅子都落地了,从地上捡捡就一箩筐,唉呀,要追求我的男生,现在就开口吧!

显然,前句的“摽有梅”不只是在讲打梅子的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后句“求我庶士”的时间序列与时间感。打梅子和女生要出嫁,有同样的时间变化,刚开始可以从容自得,接着有点急了,不能再慢慢看、慢慢来,最终眼看最好的季节过了,就露出迫不及待甚至气急败坏的情绪了。

一个女孩成熟过程的心情,就像打梅子。刚到了可出嫁的年纪时,心中有许多期待、许多想象,可以在七成的果实中选着打。过了几年,少了许多期待与想象,如同树上只剩稀稀疏疏三成果实可供你打了。再过几年,眼看快过适婚时间了,心情就变成看到满地都是不值钱的落梅时,那样的焦急与失望了。

“迨其吉兮”到“迨其今兮”再到“迨其谓之”,直接地传递了那份迫近感。这种直接的庶民婚嫁感情,到了后来,就很少在诗歌里见到了,因为后来的礼法认定少女自己不可以如此明白地期待婚姻,必须等待、接受别人的安排。

《诗序》里怎么解释这首诗?“召南之国,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吉时也。”明明是反映一个女生怕失掉婚嫁之时而有的情绪,却偏偏要说成因为这个地方受到文王之风影响,所以保持着男女及时婚嫁的好风俗。这样和诗句明显相反的说法,竟然成为维持了千年的“正解”,不亦怪哉?

不过也还好有这种“正解”扭曲、掩盖了诗里真正表现的女性情怀,才让如此不符合后世伦理偏见的内容,还能流传下来。《诗经》的庶民内容,不只被政治化、教条化,还被男性化了,改成用男性中心的角度来读。

不过诗中有着大量女性声音和女性情感的现象,就构成男性中心的底层,被保留下来,没有完全遗失。后来中国的诗,有一个奇特的传统,一直有一大部分是模仿、模拟女性声音的。最有名的、最醒目的是闺怨诗和大部分的词。虽然作者都是男人,但他们写起诗、写起词来,就理所当然换上了女装,用女性身份讲女性的细腻、哀怨情感。看看欧阳修吧!北宋的大宰相、大知识分子、大历史学家,然而翻开他写的词,几乎没有一首是用男性的、自己的口气写的,都是女性声音。

这当然和词原本是歌女所唱内容,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此外多少也反映了中国传统里被否认却没有消失、长期以伏流存在的诗的根本文类个性。

第三章 庶民生活的切片

闲置的人才

再来读《柏舟》。

开头仍然是自然景象: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在水流之中,漂着一艘柏舟。这里“亦”字是语词,只有声音上的作用。柏舟,是用坚实珍贵的柏木所造的小船。也就是说,一艘应该有用、珍贵的小船,却在水上漫无目的地空泛着。看到这个景象的人,心中难免产生一点惊讶、好奇之感。

然后接着描写人事: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耿耿”二字从火,有发亮的意思,“耿耿不寐”指的是很想睡、很希望自己能睡,偏偏心中如有不熄的火光一直燃着,静不下来,也暗不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中有着幽微、潜伏的痛苦忧愁。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不是没有酒,可以喝了作乐爽一下。接着上面的句子下来,意思是心底的隐忧让我睡不着觉,而且这份隐忧还不是喝酒就能予以排遣的。

这隐忧究竟哪里来的?其内容又是什么呢?第一件痛苦: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的心不是镜子,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现象都映照、收纳进来。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有兄弟,但他们也不是我能依赖的,我去告诉他们我看不惯的事,却被他们生气指责。说到这里,我们有点了解他的隐忧了,显然他不是个很圆滑、能伸能屈的人,他常遭遇看不下去的事,然而他去跟人家吐露这些抱怨,却得不到别人的共鸣,就连亲兄弟都觉得他太挑剔或太啰嗦。

因而他有了更多的感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我的心不是石头,所以不能转动。等等,石头很重呢,可不是一般我们想象很容易转动的东西。因而这句话是强调地说,石头那么重,毕竟都还能被转得动,而我的心比石头还重,是不改变、不能改变的。我的心也不是竹席子,不能任意被卷起来。显然,对于要随别人的意志或环境的条件而更改心意,他有极强烈的抗拒,无论如何不愿意。尊严、原则对他而言如此美好、如此重要,是不能挑三拣四,更不可能放弃的。

我们明白了,使得他“耿耿不寐”的“隐忧”,是他无法委屈尊严、原则去和别人妥协。我们也明白了,他的兄弟之所以骂他,因为他们也受不了他不通人情世故,脾气又臭又硬。他是个固执于自我信念的人。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悄悄”连字,是发自唇间的声音,声音本身便带有尖刺的感觉。相应地字义上就用来形容像是有东西在心头反复刺着的扰痛。“忧心悄悄”不得安宁,是因为我得罪了身边众多小人。为此我付出很大的代价,既要承受庞大压力,还要蒙受他们的侮辱。“言”也是无义的语词。夜深人静时想着,“静”字既呼应前面的“耿耿不寐”,也呼应后面的“寤辟有摽”,指的是躺在床上的夜间状态,正因为“静”,所以制造了“寤辟有摽”的戏剧性对比。被隐忧所苦,辗转难眠,实在睡不下去,醒过来就痛苦地拍打自己的胸口,发出啪啪的声音。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居”“诸”是惯常连用的语词,用来表示呼唤的语气。太阳啊,月亮啊,为什么总是要轮流黯淡不发光呢?意思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不能保持光明,会有那么多阴暗存在。我心中的忧愁,就像肮脏衣服一样,让人极度不舒服。以肮脏衣服来形容,正显示了这个人对人对事对物,都有洁癖。夜深人静中想了又想,想不出解决办法,只能恨不得自己身上长了翅膀,可以飞到遥远的地方去,离开这一切。

这样的个性,这样的痛苦,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吧!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身边,或多或少都遇见过这种有洁癖、坚持原则的人吧!整首诗读完了,我们才警觉,喔,那单独只有一句,后面就没再提起的自然描述,好像也不完全只是个不相干、随口带到的开头。“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在水上漂的,不是一般的小船,而是珍贵的柏舟,好好的柏舟没有被拿来用,浪费在那里,这岂不正反映了一个有洁癖、坚持原则的人在世俗环境中,最常有的痛苦吗?那种痛苦是怀才不遇。自己的才能因为和环境格格不入而无法发挥,不就如同一艘美好的柏舟,空空无目的地漂流在水上吗?

妈妈的辛苦

接着请读《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是温暖的风,从南方吹过来,吹在棘树的新芽上。会有暖风从南方来,这是春天。暖风吹拂下,棘树的嫩芽得以长得茂密美好。先讲了三句描述自然现象的诗,突如其来,一转,接了一句关于人事的“母氏劬劳”-做妈妈的辛苦了!

看见棘树的芽苗在暖风中长得那么好,像是得到妥善的照顾,于是联想到照顾孩子的妈妈,要让孩子长得好,妈妈得付出多少辛劳啊!这可以是兴,由自然现象想到人间的妈妈,也可以是比,用“凯风”来比喻妈妈。

第二段:凯风自南,吹比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温暖的风持续地吹,原本的嫩芽长大长粗了,可以砍来当作柴薪了。前面感慨妈妈很辛苦,这段进一步说明:凯风吹着吹着,棘树就长得那么粗壮,唉,妈妈这么辛苦照顾我们,我们却没有变成像样的人啊!

第三段: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哪里有寒泉呢?在浚城的外面。但这两句和“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有什么关系?也许先往下看最后一段,会比较容易了解这一段的意义连接。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漂亮的小鸟儿,唱起歌来多么好听。生了七个孩子,却不能抚慰妈妈的心。这两者的前后关联比较明白-小小的鸟儿和妈妈没有直接关系,更没有得到过妈妈一点好处,然而它的漂亮形体、它的美妙鸣叫,都可以给妈妈带来快乐,唉呀,由妈妈辛苦养的七个孩子,还不如一只小鸟呢!

传统上对第三段的解释是:冰冷的泉水在浚城之外,多还有灌溉的作用,妈妈养了七个孩子,却都不能帮她分劳。这是一种读法,不能说不对,但总觉有点牵强。文本上看不到一点提到“寒泉”有灌溉作用的意思。因而我比较倾向直接从文本而来的读法:“凯风”和“寒泉”,一温暖一冰冷,形成对比,不必硬要把“在浚之下”说成“在浚城之外”,而是从字面理解为:“哪里有冰冷的泉呢?在浚水底下。”妈妈像暖风,辛苦把孩子带大,然而孩子却像浚水下寒泉那么冷,连一点点温暖都无法回报给妈妈。如此呼应了前面的“我无令人”的自责,也呼应了后面“莫为母心”的深刻遗憾。

这又是一首和家庭有关的诗。

河滨散记

再来挑战一下传统上难解、解得有点勉强的诗,《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仍然是以自然现象开头的。“匏有苦叶”传统上有一种解释,是将“苦”字解为“枯”,葫芦成熟之后,藤上的叶子就枯了,因而要是叶子枯了才将葫芦采下来,那样的葫芦太熟了,没办法吃,只能拿来当作装水的工具。如此联系到“济有深涉”,徒步渡河叫“济”,有时水深些,有时水浅些。水深时,我们就把空葫芦绑在身上,以便增加浮力;水浅时,那就可以在葫芦中装了水,挂在肩上。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将“匏有苦叶”和“济有深涉”分别开来。“匏有苦叶”是一件事,“济有深涉”是另一件。因而“深则厉,浅则揭”只讲涉水而渡这件事,与葫芦一点关系都没有。水深的时候,穿着衣服涉水;但水浅的时候,就先将衣角拉起来再过,可以避免衣服湿掉。

这两种传统解法,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忽略了“匏有苦叶”和“济有深涉”两个句子的形式对仗。“苦叶”或“枯叶”,是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然而若照传统解法,“深涉”二字却成了两个相反形容词的并列。

如果尊重这两句的对仗的话,那么另一种读法,是将“苦叶”视为“匏”的两种状态,和“深涉”两种状态对应。当藤上还长叶子(“叶”)时,那时的果实是可以吃的瓜,但如果等到叶子枯了(“苦”)时,那么果实就纤维化变成葫芦,只能拿来当容器了。同样的“匏”,有两种不同状态,就像同样的是要徒步渡水,也有水深和水浅两种不同状态。

如此接下来,就说,不同状态有不同的因应之道。水深时,反正衣服一定会湿,就直接下水走;水浅,那就花点工夫把衣服揭拉起来再过去。

这是第一段。第二段: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诗经》中若是出现“有”字在前,后面加一个字,通常就等于后来文言文里的“……然”用法。“有弥”因而就是“弥然”,形容水满出来的模样。“有鷕”则是“鷕然”,形容鸟叫声很响亮的模样。度水之处望过去,满满一大片都是水,同时耳边传来雉鸟大声鸣叫的声音。水位高涨了,不过应该还没到淹到车轴头的地步,也就是车子还可以安全地往来渡河。而雉鸟之所以叫,那是母鸟在追求公鸟啊!

第三段: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远远传来雝雝的声音,抬头看,原来是空中大雁的叫声,同时也就看到太阳刚刚升上来。前面一段的描述,是先在视觉上看到满满的水,然后听觉上感知雉鸟在叫。这一段相反,先听到大雁叫声,引着抬头,然后视觉中充满了朝日升起的光泽。如果男士要娶妻的话,得在河上结冰还没解冻融化之前啊!

同类推荐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根源何在。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社交知识全知道

    社交知识全知道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向大家介绍日常社交的知识,其中包括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等。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 泥工吕镰刀和漆工高圆圆

    泥工吕镰刀和漆工高圆圆

    高圆圆做了个阻止他说下去的手势说,本来你也清楚,我是打算和你结婚的,但你骗了我,你伤了我的心,我不想以后被骗。你可能不知道,我一直爱说那句话,如果你真的想和我好,就拿出点真本领来证明自己,我说这句话,就是想考验你。我对自己的婚姻很认真,因为这关系到我一辈子。我甚至设想过我们两个人的未来,开自己的装潢公司,你有技术,我也有技术,到时候我们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场,但想不到原来是鸭吃秕谷空欢喜……高圆圆抹去了悄悄溢出来的泪水接着说,原来,我不想再和你见面的,想就在电话里作个交待好了,但怕你搞不明白,所以就当面和你说了。她的声音哽咽了。
  • 吴逆始末记

    吴逆始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顶级蜜宠

    重生之顶级蜜宠

    【书生最近新建了个群,欢迎各位喜爱本文的亲来,敲门砖是文中各个男女主与男女配的名字。,8。7。9。4。7。2。1。4。】他俊美多金薛氏总裁,黑道的教父。她甜美可人,有时冷静有时迷糊。他宠她无边,无界,无论到哪里他都会带着她。小东西不吃饭他会心疼,小东西到处乱跑怕她摔了。他把她捧在手心里成长。【】【】“小东西,告诉叔叔,你想要什么?”他那低醇而性感的声音响起,那漆黑的眸子闪烁着。“想要的东西很多,最想要的恐怕你不给我。”小女人泪眼婆娑的看着他。“说吧,我会给你。”那双手开始不安分的附上那团小白兔上。“好···请把自由还给我。”擦了一把眼角的眼泪,那双眼中带着乞求。没有说话,只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她的话,绝不同意。三天两夜的缠绵不休。【片段1】“叔叔,那个女人来了。”“恩···小东西你是故意的·”“叔叔,那个女人在喊你。”“恩··小东西,小心晚上我让你下不来床··”“奶奶,你快点,再晚一点就看不见了。”只见薛凝将男人捆绑在一个椅子上,单腿压在那男人的双腿上。他在后悔,为什么当初要答应她去学什么柔道。待后续······推荐区【老公,装斯文】邪魅书生叶莱西火了···她没偷,没抢,没烧她们家的房子,干嘛一副仇人像····什么什么?只因为她长的太过丰满像个小三?妹的,你们家才是小三,你们全家都是小三···就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天神级的人物从天而降···为她解围···斯斯文文···被人夸赞····老妈则是站在一边吼着,也拉稀,你要是不跟这个男人结婚,老娘这辈子的脸算是被你丢尽了····叶莱西看着戴着黑边眼镜,笑的文质彬彬的男人,恨不得杀人。谣传她是他的女人。她跟他在一起了。说话拽文,拽词。虽然是帅哥,但是,她咋看着都想要抽他。处处她都受排挤,受打压。村子里的姑娘们见了更是爱傻了这个斯文的帅哥。他就像是一枚空投的炸弹。整个村子不得安宁。他不是普通的男人,她知道。但是,当他跟她摊牌的时候。她还是汗颜了一把。感情这男人是个军火头子。黑道总裁。她遇上极品了。更甚的是,那双摘掉眼镜后的眸子.........【本文女强,男更强。】
  • 我前面桃花开放

    我前面桃花开放

    粉红粉红的桃花,无边无际地在我的周围蔓延开来。这是青川本土作家李先钺关于地震题材的最新长篇《我前面桃花开放》一书的引题,也是阅读者进入该书的一个切口。随着桃花的牵引,一道山梁上的两个村庄在我们眼前次第铺展,两个民间手艺人在不停地丈量着他们脚下的土地时,也活色生香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故事……
  • 温故(之七)

    温故(之七)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侠客修仙风云

    侠客修仙风云

    武道还是仙道,这是个问题。欢迎收看一个青年的前进之路。
  • 绝宠小杀手

    绝宠小杀手

    前世的我太寂寞,这一世的我太幸福了。有你们的陪伴,我不在独孤。简介小白
  • 幕后女王

    幕后女王

    作为都市女性,找个直男癌的另一半能少奋斗半辈子,不过要忍受随时丧失人权气到吐血的可能;找只小奶(狼)狗会对你嘘寒问暖,可你需要无比强大地为自己挡风遮雨披荆斩棘。你会怎么选?作为职业人士,凭借关系铺就的道路是康庄大道,但路途一切与路尽头的风光早已一览无遗;从零一步一个脚印闯出的是羊肠小道,但一路有永不重复的风景,路尽头更是无限可能的未来。你又会怎么选?
  • 海盗

    海盗

    本书是欧洲最为经典的海盗题材巨作,电影《加勒比海盗》就是以本书的故事内容为原形加以改编而成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奥兰多·布鲁姆和尼·德普倾情演绎,创造了突破10亿美元的票房奇迹。在西方,本书中的主人公名字甚至成为了海盗的同义词,本书名列美国《出版周刊》推荐排行榜榜首,并入选欧美青少年必读书目。本书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系列著名的海盗故事,从布兰德船长的幽灵到杰克巴里斯特的财宝,一幕幕或是妙趣横生或是惊心动魄,使人尤如身临其境。一大批极富盛名的海盗头子,包括著名的黑胡子爱德华·提奇、基德船长、黑色准男爵罗伯茨等都是这段时间海盗史上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