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9400000003

第3章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3)

《尚书》则没有那么幸运。战国末年,《尚书》之学已经凋零没落,懂《书》、传《书》的人很少。《书》的内容又极为高古,和当时流行的文法有极大差距,而且没有韵脚的规律,有几个人能把这样的内容记在脑海里呢?到了秦代,书籍文本被管制、消灭,不用多久,《尚书》的内容就很难复原了。

注释:

[1]汉初仿秦制设博士官,项目驳杂,文帝时多达七十余人,其中包括《孟子》博士、《孝经》博士、《尔雅》博士、《论语》博士。

哪个版本才可靠

经秦之破坏,汉初《尚书》几近失传。《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这是历史的偶然幸运。伏生在墙里藏了禁书,受战祸影响离开,回来时墙里的书还保存了二十九篇。他拿这二十九篇教学生,留下一点《尚书》经学的种子,到了文帝时,他稍稍注意讲究经学,此时,伏生九十多岁了,竟然还活着,因此才能够把他的《尚书》学问传给晁错。

原来“王官学”传统中的《尚书》,应该有百篇左右,伏生所教的,只剩下不到三十篇。而且伏生传《尚书》,虽说有壁中藏书,但好像主要还是靠他的记忆来口传。一种可能是到文帝时,这二十九篇旧籍已经不存了;另一种可能是伏生所藏的《尚书》是用大篆写成的,秦代施行“书同文”的政策,以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因而到了文帝时,也就没有什么人读得懂大篆了,是以《尚书》的篇章内容,只能靠伏生口说传授。

伏生所传的二十九篇《尚书》,用汉代当时的文字重新抄录过,后来就被称为《今文尚书》。之所以加上“今文”二字以示区别,是因为后来出现了《古文尚书》。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载:“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

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罄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比对文献,《汉书·艺文志》中“武帝末”的说法,恐怕有误。应该是在景帝时,鲁恭王想拆掉保留多年的孔子旧宅,结果在墙壁里发现了用古老文字抄写的书籍多篇。鲁恭王后来打消了拆孔子宅扩充自己宫室的念头,古书则落入孔子后裔孔安国手中,武帝时,孔安国将书献给武帝,所献的《尚书》,比原来伏生口传的,多出十六篇。这是《尚书》分别“今文”“古文”的来历。

不过,孔安国献上的《古文尚书》,当时并没有特别受到朝廷的重视。朝廷已经设立了“五经博士”,《尚书》部分的博士官,都是以伏生所传的“今文”为本的。这些博士官大概读不懂“古文”,也没有动机去改变自己所主掌的知识内容。因为没有立为博士,缺乏朝廷的支持,这些《古文尚书》的篇章,到了西晋,又都散佚消失了。

西汉成帝时,曾经有一个叫张霸的人,他大胆地假造了一套共有一百零二篇的《尚书》呈给皇帝。皇帝要人从库房里找出当年孔安国所献的书予以对照,发现两书中同样的篇名却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王充《论衡·正说》载:“于是下霸于吏,吏白霸罪当至死,成帝高其才而不诛,亦惜其文而不灭,故百两之篇传在世间。传见之人,则谓《尚书》有百两篇矣。”

依照王充《论衡》的说法,成帝虽然明知张霸呈上的《尚书》是假的,却很欣赏张霸的文才,不仅饶他不死,还让他的假《尚书》在世间流传,于是读张霸伪造之书的人,就相信《尚书》全文应该有一百零二篇。

从这段记载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第一,到成帝时,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还留在宫中;第二,皇帝实在不怎么重视《尚书》这门学问,觉得让伪造的《尚书》流传也没什么关系。

再往下,到了东晋。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突然又出现了,是豫章郡内史(太守)梅赜所献。

魏征《隋书·经籍志》载:“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

这次出现的《尚书》共有五十八篇,仔细比对可以发现,有三十三篇的内容和原来伏生所传的二十九篇是重复的,只是将《尧典》和《皋陶谟》两篇给拆开来,其他二十五篇则是《今文尚书》所没有的。

从此以后,在超过千年的时间里,梅赜所呈的《古文尚书》被视为是《尚书》最完整的版本。不过从宋朝开始,就有学者对梅本《古文尚书》提出质疑,觉得不管在字句或意思上,多出来的二十五篇,都和原来的二十九篇有很大的差异。到了清朝,考据学大为发展,阎若璩写了《古文尚书疏证》,仔细罗列所有找得到的文献证据,提出了超过一百条论点,显示《古文尚书》是假的。

阎若璩的书一出,此案算是定了,那二十五篇绝对不是《尚书》原文,于是我们有把握可以阅读的《尚书》原文,又回到了伏生所传的二十九篇。

累积千年的知识层级系统

为什么张霸、梅赜要费那么大工夫去伪造《尚书》?最直接的动机,应该是为了引起朝廷的注意,借此得到名利或升官机会。再进一步问:为什么伪造《尚书》会得到朝廷特别的关注呢?那就牵涉到中国根深蒂固而且愈来愈强烈的“尊古”观念。

我说,大家应该每天早起。这话如果是我说的,多少人会听、愿意听呢?换一个方式,我说,文献中记载,周文王告诫大家,每天早起才能成就事业。话里面的信息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但换个说法,显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

为什么由周文王来说,比你我说的要更有效果?对传统中国社会来说,至少有一个不言而喻、不需要讲、不需要讨论的理由:周文王时代古远,时代愈古远,所说的话就愈近真理,愈具备权威。

“尊古”的精神刺激了中国历史学的蓬勃发达,也创造了我们今天还能读这些千年古书的基本条件。“尊古”,所以才会不惮其烦地保留老东西,宁可花几倍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不方便的文字符号,以及和语言分离的复杂文字文法。不过,“尊古”也让中国文化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其中一个代价,就是养成大家依附古人说话的习惯。中国传统书籍中,占最大部分的,属于“传注”形式,它们一层层地解释古代文献,同时也是一层层地依附古人说话的结构。“经——传——注——疏”是其基本层次,“传”的用途是解释“经”,“注”的用途是解释“经”和“传”,“疏”则用来解释“经”“传”“注”。一层层叠架着,而且里头有着明确的诠释权力安排,底下一层的解释,不能去质疑、改动上一层。

由“尊古”而“崇古”,而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知识权威系统,明白地将后来产生的知识,置于先前的古老知识之下,不准它们平起平坐。后来的人再聪明、再有学问,都只能将力气放在“注”“疏”或“集解”上。大儒如朱熹,因为生在宋朝,他对中国学术所产生的最大冲击和影响,就不会是靠他自己的著作或“语录”,而是靠他对古代经籍所做的“集解”,靠他将《大学》《中庸》从《礼记》里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也就是:靠他懂得如何找到一种将个人哲学意见依附在古书上的办法。

我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到,这套知识层级系统,对于后世有想法、有看法的人,产生了多大的限制。吾生也晚,生在不能写“经”,不能写“传”,只能做“疏”、做“集解”的时代。但就算我有学问可以做“疏”、做“集解”,又被规定“疏”和“集解”既不能破“经”,也不能破“传”,也不能破前人的“注”。这不也就是说:前人没说过、没表达过的,我都不能说、不能表达了?

除非……除非把我要说、要表达的话,想办法塞进古人的口中,让古人来替我说。“尊古”“崇古”的另一面,就是“伪古”带来的强烈诱惑。不只自己想讲的话必须塞进古人口中,就算要和别人辩论、表达反对意见,也得找古人帮忙。有人引用了周文王的话,主张大家都该早起,你不同意,你觉得晚睡晚起也有其好处,如果你真的希望别人听听晚睡晚起的道理,那没办法,唯一的方式是去找到或去发明:帝尧曾经说过,晚起有助于人保持一整天的活力。

今天读中国传统经典,不能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去一百多年,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知识上产生的相应效果,就是革除掉了“尊古”“崇古”的价值,逆转为“追新”“崇新”,于是能够摆脱“尊古”“崇古”产生的偏见,对众多典籍进行总体检、总整理。

传统上说这些文献产生在什么时代,我们不能照单全收。如果是传统上视为西周的文献,我们得提高警觉查看,是什么时代的人如此主张?当年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的“古史层累造成说”,尽管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但仍然有值得我们参考的价值。

那是一个大破坏、大逆转的时代,从传统的极端“崇古”一下子转成极端“疑古”,怀疑中国在西周中期之前的历史都是不可信的。西周“共和”时代之后,有《左传》的资料可供覆案,算是有凭有据,算是信史。但照传统说法,在西周之前,已经有了非常漫长、丰富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到黄帝、蚩尤,到三皇五帝,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是从哪里来的?

顾颉刚的意见,简单说,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一场古史大创造的运动。因为那是个大辩论的时代,迸发出百种千种不同意见,彼此竞争。为了增强自己意见的可信度,压倒论敌,争取支持,很多人不约而同地诉诸假造古代权威。在“尊古”“崇古”的风气下,愈是晚出的想法,就要诉诸愈早的古史权威。

要质疑周代信念,就要将自己的意见依托在周代之前的商代。要推翻号称是商代观念的意见,那就必须将自己的意见进一步依托给比商代更早的夏禹或尧、舜。那么要质疑依托给尧、舜的意见时该怎么办?当然就是找出比尧、舜更早的少昊、黄帝,让他们来替你撑腰了!

于是,说法上时间愈早的人物、事件、思想,往往是愈后来才创造出来的。在那段时间里,中国古史以一种奇特的倒反方向,不断增添更古远的内容。这就是“古史层累造成说”的基本看法。

但是,顾颉刚的说法并不是全然正确。在他提出这个说法之后,安阳殷墟的发掘,已经将中国的信史明确地从西周中期上推到殷商,而且因为《史记·殷本纪》所列世系表和甲骨文所见大致符合,从而推断《史记》中关于殷商建立过程的描述,或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我们也不能机械地看待“层累造成说”,拿来一一对应,主张鲧的时代比夏禹早,鲧就一定是比夏禹晚出的传说。

虽然我们不能全盘接受顾颉刚的说法,但它毕竟还是重要、有用的提醒。提醒我们别用太天真、太简单的方式来看待中国古史。中国古史有其构成的过程,也就有其如何构成的特殊动机。古史的记载,更别说古史的说法,绝不能轻易等同为历史事实。

第二章 三千年前的政治启蒙

一字多义多用途

《尚书》分成三个部分——《虞夏书》《商书》和《周书》。依照传统读法,《尚书》涵盖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了尧、舜、夏、商、周所留下来的政府文书。最早的是《尧典》,然后有以《汤誓》为首的商代文书,最后是以《牧誓》带头的周代文书。

但如果我们认为,按照这种顺序,就能由远而近地认识古代文献,那恐怕就上当了,上了那些伪冒、伪造者的当。感谢顾颉刚的提醒,读《尚书》最好是倒过来读,从《周书》开始,再到《商书》,等到对《尚书》的文风与内容有一定的熟悉了,才来读《虞夏书》。

让我们从《酒诰》开始读起。这是西周初期康叔被封于卫时周公给他的告诫所留下的官方记录。卫这块封地,包括了殷商的旧都城——朝歌,这是商人势力大本营,康叔担负的任务,也就涵盖了统治居住在此地的商人社群。

《酒诰》中的文字与句法,都和金文极为类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内容很可能最早是在正式封建仪式中,铸鼎为盟,刻在青铜器上赐给康叔的。

金文没有标点符号,而且不像《诗》有声音的规律,可以提供断句的线索,所以金文很难断句,于是当时的人就运用了一些符号,来帮忙标示句法。这些符号,也是文字,但其功能既非表示声音,也非显示意义,而是文法上的辅助。《尚书》和金文一样,有许多这类虚字穿插其中,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这套文字系统并没有和语言联系在一起,而是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存在的。

同类推荐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热门推荐
  • 山舍南溪小桃花

    山舍南溪小桃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君好无耻

    夫君好无耻

    本书移动阅读基地平台名为:《龙虎村:唉吆,夫君好无耻》万能高材生穿越了,不是公主,不是皇后更不是杀手!她成了乡村傻女,聪明睿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是老实厚道的村长,笑里藏刀,奸诈的千年老狐狸!当傻女与村长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夫妻...《夫妻暧昧对话》“夫君,你好无耻...”“为夫无耻在哪?”“你好坏,竟然偷偷要人家干那些事儿...”羞羞脸。“那些事儿?这样?...”某夫君不耻下问,直接用行动证明。“夫君,你真的好无耻...”《六岁成年:宝宝篇》“把衣服给我脱了”“不要”“我再说一次,把衣服给我脱了”“不要强迫我”某人捉狂了“你才六岁,为什么全身染满鲜血跑回来?”某六岁宝宝“娘...我错了”唉,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江湖杀手,皇宫贵族,公主抢夫,王子抢妻...唉唉唉乱乱乱,她决定休夫,带着儿子去种田...《此文是乡村+江湖+朝廷+悬疑+神医+宝宝》小乡村,大爱情,大件事。敬请期待——《逆天绝爱:我的爷太残佞》先占坑【收藏】,绝对会更精彩
  • 我来自丐帮

    我来自丐帮

    成立个丐帮如何?我来自丐帮,我想玩转大宋,可我玩不转,我想回家。你是王爷又如何,你能奈我何!你可愿做我最美新娘?
  •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女主先强再弱再强势崛起,本文慢热型,之间至后半段绝对精彩,接洽了我第一本文里的重点人物】想她封灵界第一天才,却识人不淑一朝身死,穿越重生竟是废材小姐,遭人冷眼,被人欺凌,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本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绝地反击,却因能力不足被人重伤!梦中桃林,与神秘男子的一夜缠绵却怀上怪胎,神龙山上的新婚之日,新郎却化身吸血狂魔!神兽山上九龙腾飞,万兽齐鸣又是为哪般?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四大神兽,再次齐聚,她的身份终于特低揭晓,浴火重生,诞下双子,重朔真身强势归来之后,命运终把她们推向什么样的境地……?揭开万年风尘的往事,打开轮回万年的情殇,他们最终能否再次携手笑看风云……。
  • 傻王俏妃(全本)

    傻王俏妃(全本)

    她,一个从小生活在仇恨中的女孩,被迫背着心爱的人而嫁。萧奇,一个疯王爷,只懂得傻傻去爱,却连自身都难保。冷影,武林中人,神出鬼没只为保护她。也许太爱,付出着永不求回报。袁枫,她曾经相爱过的人,一心只求能带她远走高飞,只是,现实总能让他们相对流泪。当林宝儿以为自己就要抱着仇恨过一辈子时,一觉醒来却接到皇后的指婚,要她嫁给疯王爷。当她不得不含恨而嫁时,得到了疯王爷的百般呵护。当她以为自己可以放下仇恨安安稳稳地过完此生时,却被皇上看中,只一瞬间便从王妃变成集宠爱于一身的宝妃。——推荐天琴其他作品:杀手总裁的出逃妻(全本)http://m.wkkk.net/a/89992/出逃妻2:错拐妈咪(全本)http://m.wkkk.net/a/105089/嗜血老公1:错嫁豪门新娘(全本)http://m.wkkk.net/a/137174/嗜血老公2:老婆,有种别逃跑!http://m.wkkk.net/a/265437/报复游戏:绑来的女佣(全本)http://m.wkkk.net/a/118210/错嫁暴君:别惹面具皇妃(全本)http://m.wkkk.net/a/217772/总裁的恨妻(全本)http://m.wkkk.net/a/96601/酷总裁的带罪冷妻(全本)http://m.wkkk.net/a/84658/
  • 你是我想象不到的甜

    你是我想象不到的甜

    【双学霸高甜】【超甜怪力伪萝莉×外冷内骚小狼狗】除了苏知之谁都不知道,河海中学大名鼎鼎的顾烨嗜甜如命。除了顾烨谁都不知道,苏知之有他这辈子吃过的所有糖加起来都比不过的甜。有了她这颗小甜豆儿,所有的糖都变得索然无味。——在顾烨看来,苏知之笑起来甜,生气时甜,连哭起来时都甜的要命,就是打人的时候……疼的要命。苏知之:同学,散打少女了解一下。———顾烨一直以为苏知之是个柔弱的炸毛猫,直到她喝醉了之后扳手腕扳赢了在场的所有男生还把他公主抱起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这哪是猫啊,这分明是大脑斧!自己选的小甜豆儿,哭着也要宠。1v1双宠无虐
  •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二年及八年以后;主人公拉夫烈茨基是已经丧失了农奴主“热情”的贵族的最后代表。贵族之家的没落已无可挽回,农奴制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谁来给俄罗斯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俄罗斯又该往何处去呢?无论是拉夫烈茨基,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作出明确回答。拉夫烈茨基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做点儿什么有益的事情,未来应该是光明的。而作为农奴制贵族阶级的最后代表,回首往事,拉夫烈茨基却感到虚度了一生。“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在抒情诗一般的“尾声”中,拉夫烈茨基无可奈何地这样悲叹。
  • 下堂妇

    下堂妇

    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次意外,来到里朝,成为荆家四小姐。为了荆家女子的责任,为了荆家女子的一世荣华,被迫参与东方无涯的选妻宴。面对东方无涯的鄙夷,东方无涯的厌恶,不以为然。受到东方老爷的喜爱,成为东方家的未来主母,却惹来三姐猜疑,四姨娘的报复。幸而东方无涯的医术,才能化险为夷,也有了心动。大姐夫欧阳风的暧昧,为以后的种种埋下种子……第二卷花逝明明知道东方无涯心有所爱,却仍然是失了心、动了情。初入东方府,东方府遭遇敌对商贾的打击,被下人在背后说我是扫把星,他却会帮我谴责下人,难道他也开始心动了吗……痛失孩子,庄启昇的安慰,又意味着什么?轻烟的到来,对我的种种刁难,在东方无涯眼中,成为了默认。轻烟差点流产,为了给孩子名分,一纸休书,我被休弃……难道,我终究逃不过背叛的命运吗?我认了命,从此淡然生存。却没想到,死于东方无涯之手……第三卷蓦然回首重生,忘记自己的身份,快乐的生活,遇见欧阳风,逐渐想起以前种种。我要复仇,我对自己说……为我那未出生的孩子,为了我曾经的生命,我不介意化身恶魔,搅乱一切!在复仇过后,面对东方无涯的悔恨,欧阳风的默默支持,庄启昇的深情,我又该如何选择?第四卷结局篇东方家的家破,鲜血在庄府别院开始蔓延看着满目疮痍,我只觉得有些荒凉这样的结果,当真是我要的吗?
  • 暗度诸天

    暗度诸天

    青年被冥冥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开启神藏,暗渡诸天世界……!
  • 穿越异界虐菜鸟

    穿越异界虐菜鸟

    远古修真界的遗珠,千万个纪元之后再次苏醒,来到异界虐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