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9800000003

第3章 老子庄子不一样

游于道,善用道

《庄子·秋水》中有一段故事,说惠子(惠施)在梁为相,庄子要到梁去见惠子。有人跟惠子说:“庄子来,是要取代你为相。”惠子担心了,就派人在梁国境内三天三夜大搜庄子的行踪。他们没有找到庄子,庄子则自己按照计划来见惠子。见了面后,庄子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鸟,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起飞,一路飞向北海,沿路只停栖在梧桐木上,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甘美的泉水。在鹓雏飞行途中,有一只猫头鹰捡到了腐烂的老鼠尸体,发现鹓雏从它头上飞过,就抬起头来看着鹓雏,威胁地发出‘吓’的声音。唉,现在你就是为了护住你的梁国,而要吓我吗?”

《庄子·秋水》的另一段故事则说,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要来拜访他,先派两位大夫前行转达:“希望将楚国的国政托付给您。”庄子手里拿着钓竿,头都没有转过来,就说:“我听说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楚王特别把他小心翼翼地包好藏在小竹箱里,供奉在庙堂上。你们觉得这只龟比较喜欢死了留下骨头得到尊贵待遇,还是宁可活着在泥里摇尾巴呢?”两位大夫回答:“应该是活着在泥里摇尾巴吧!”庄子就说:“那就去吧,别烦我,我还要在泥里摇尾巴呢!”

这是庄子对待政治权力的基本态度。别人努力想要争取,随时担心失去的,在他眼中,那是“腐鼠”,根本不值一顾,遑论要抢夺或保护。权力和权力带来的地位,在他看来反而窒息了一个人自然活泼的生命,把他关在一个不是由他自己决定,也必然违背他本性的牢笼里。

老子就不是这样看权力的。老子和庄子都以道为本,都相信在所有现象变化之后有一套自然的规律,为其真宰;也都相信,最重要的是明了道的存在,追索道的规律。但两人的相同之处,也就到此为止。

在庄子,明了了道,于是能洞视我们执守的许多价值,其实源自狭窄的自我中心眼光,那么我们就能看清楚不是所有人、所有动物都想要腐鼠,就可以不必陷入那些外在的标准,而能自在地活着。

在老子,了解了道,是为了将道拿来运用在处世与安排权力上。了解道的人,比不了解道的人,可以更有效地取得权力、运用权力、保有权力。

庄子了解了道,就必然有避世的态度。世俗的权力、享受、安逸,一般人汲汲营营计较的,其实不过就是猫头鹰嘴里咬的一只臭掉的老鼠,我们何必跟着人家去计较去争夺呢?老子了解了道,则采取了一种吊诡的态度-取得权力、保有权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像没有权力,好像不在乎权力一样。

万物混同,以虚为本

《庄子·天下》论列战国诸子,是将庄子和老子分别处理的。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恍惚暧昧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规律地不断变化,这是生呢,还是死呢?是和天地并存的吗,还是随着神明而来去的?茫然看不出要去哪里,倏忽匆忙看不出又去到了哪里。所有的事物通通各自罗列,没有办法归类整理。

这是庄周学问、思想的来历。看《庄子·天下》的写法,让人想起《楚辞·天问》,一连串的问题,而不是任何具体、坚实的主张。应该说,和《天问》一样,庄子的学说,问比答更重要,有些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回答的。一旦回答了,那答案就必然将原本无形的强解为有形;也就将原本无常的改写成有常。所以庄子表达其意见: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厓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矣。间接迂回、无稽悠远、大而无当、四处晃游,不偏在任何一边,才不会逆反了自己的本心本意,把无形讲成有形,把无常固定为有常。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没有真的要和同时代的人对话,没有要教他们什么。他不说正经的话,随机发挥展开,有时重复别人说的话来证明道理,有时用寓言来开拓道理的范围。他真正的思考友伴是开阔无涯的天地精神,但也不轻视万物,不否定世俗的是非,混居其间。

老子则不然。《庄子·天下》的说法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也就是说,本源道理是精微的,万物实体不过是这种本源道理的粗糙显现(所以不能执着于物体本身,要依照本源道理行事),有所积存反而是不足的,最好的方式是弃绝一切,独自与不受物体拘限的神明共处。古代有强调这方面的思想,吸引了关尹、老子,以无、常、有三个观念为基础,以太一为其主导原则,主张表面上应该濡弱谦下(效法水),实质上则保持空虚状态,不破坏既有的万物。

老子这一派主张存在之物不值得我们耗费心神去追求,在物的背后有本,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本的规律,是吊诡的辩证。表面上愈富有的,实质上愈穷。所以最坚强、最能成功的,反而是最软弱最谦下,看起来没有权力也不坚持的那种人。整个世界最宝贵的,不是任何一项具体的东西,而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虚,因为空虚才可以包纳万物。

治世黄老,乱世老庄

从战国末年庄周弟子的眼中看去,庄子和老子不是同一派。往下到了汉代,汉承秦弊,刘家天下是建立在秦始皇的错误上的,所以他们早早选择了一套相反的统治逻辑,尊崇“黄老”。那时候的道家,重点在于政治与统治上的无为,与民休息。道家的代表人物是黄帝、老子,没有庄子。

黄老是政治权力上的原则,与一般个人没太大关系,讲的是握有权力的人如何“无为而无不为”,谦冲下人反而能运用更大的权力,更紧密地把握权力,反而能做出更有利的事来。贯串整个汉代,流行的都是这样的黄老道家,一直到汉末,才由黄老道家转成老庄道家,几百年未受重视的庄子咸鱼翻身,被拉上来和老子并列,相应地将黄帝抛弃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一个主要的因素是,思想的对象改变了。汉末大乱,刘家政权瓦解,从皇帝到官僚体系最下层都无法维系原本的运作,政治的主体都不在了,还需要什么政治原理呢?相反地,动乱中,一切变得不可依恃,人们需要可以用来整理痛苦、惶惑、不安经验的新态度与新智慧。

庄子的豁达、开阔,可以对活在动乱中追求新态度、新智慧的士人说话,而老子则提供了庄子没有的一份知识权威。于是黄老退位,老庄升起,道家也就从一套政治哲学、一套统治原理,转型为一套人生哲学、一套乱局中的世界观。

那个时候又有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佛教教理的核心是空,佛教关注的是如何应对人生的苦。在社会秩序大毁坏的时代,人们切身真实感受活着的苦,很容易、很愿意接受佛教的前提,而空的观念又和道家的无有相似相通之处,于是在这个时代,佛和道又紧密地联系起来。

王弼注《老子》,郭象注《庄子》,都在他们的注释中引用了当时新鲜的佛教观念,又将《老子》与《庄子》的文句用来彼此互证,如此一来,不只是成功地让外来的佛教“中国化”,而且把老和庄拉在一起,从此建立起老庄同家、老庄不分的印象。

同类推荐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论语(全集)

    论语(全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哲学巅峰之作。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便于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本书在编撰体例上对《论语》的20篇分别逐一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力求以详细的解析和现代的眼光进行有实际意义的阐释。
  •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是我国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诗人阿不都热依木·那札尔(1770~1848)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品通过古代王子帕尔哈德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和美丽的西琳公主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劳动,歌颂了勇敢、忠诚、不贪富贵、不畏强暴的高贵品德,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不满。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姻缘绯定

    姻缘绯定

    穿越成古时绯闻女主角的顾芝容,这才明白“一朝被绯闻缠身,终身被绯闻缠身”的可怕,绯闻背后却有个见不得人的阴谋,她母亲留下的丰富田产,大夫人要谋夺,二夫人要算计,老太太也想掺和进来分一羹。不行,一分一厘都不行,吃下去都给我吐出来。只是那个绯闻中清冷王爷,你掺和进来做什么?某人厚着脸皮笑嘻嘻道,你看,我们的马儿都成亲了,我们也成亲吧!
  • 陌上晚斜阳

    陌上晚斜阳

    情落红尘为情伤,浊酒一壶苦断肠。此生惟问佳人意,天涯两隔泪情伤。她——前世未享有的亲情,在这个世界拥有了,然而却在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是谁,夺走了她温暖?让她又再一次回到了前世的孤独。他——梁国的熙王,未来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皇子,却不料被亲兄弟抢了未婚妻,设计陷害,最后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残生。欲相守,难相望,人各天涯愁断肠。爱易逝,恨亦长,灯火阑珊人彷徨。前世孤寂,今生情缘,红尘轮回梦一场。"
  • 杠上绝色腹黑王

    杠上绝色腹黑王

    某王爷:请问姑娘芳名?某豆儿:唐——豆儿。某王爷:这名字很甜啊,某豆儿:嘿嘿,那是自然,本小姐长得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甜美可人,人如其名!某王爷戏谑:确实人如其名啊,吃货一头!果然是个祸害,难怪自从你进了王府以后,就鸡飞狗跳,祸事连连!来人哪,把这个神棍拖出去喂猪!一个最怂的特种兵,一粒最傻的豆子,却偏偏杠上了以狡猾闻名天下的腹黑王爷。斗智斗勇,机关算尽,推来推去,到底是谁吃了谁?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 我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的

    我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的

    生活冰冷残酷不尽人意,但请不要放弃希望...这是一个关乎于信仰的故事。(此书多章节被屏蔽,请勿订阅,作者鞠躬道歉,对不起!!!!)
  • 锦绣夫人:侯府我做主

    锦绣夫人:侯府我做主

    数年经营,却因一朝穿越付之一炬。她咬牙重来,誓要在这古代,活出自己的姿态!侯爷:“女人,你别太猖狂。”她傲然一笑,“这府上,我说了算!”某男微微眯眼,“是么?”翻身,压倒之!某女掀桌!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校草前男友

    我的校草前男友

    讨厌她吗。不,是太爱,是余情未了。 讲了一个女生怎么追上一个男生又是怎么甩了他然后在追他。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帝楚云传

    女帝楚云传

    凌楚云,修真界的天才,被师姐嫉恨而遭九宗四殿联手追杀;身死魂不灭,闯冥界,入轮回。帝都风云,家族倾轧,重生前的她,三魂七魄不全痴傻如幼儿,灵根杂乱,天赋极差;新生后,炼丹药,修术法,收灵宠,在帝都混的如鱼得水。直到四大家族纷争起,揭开十五年前的多桩阴谋,从此六界再不复宁静……百国争鸣,延绵不绝的山脉,这是一个人鬼妖魔仙共存的奇幻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园谷香

    田园谷香

    重生农家小姑娘,家长里短是非多。家穷势薄遭人欺?不怕!有爹有娘有大哥哩!一家齐心好温暖,看咱带着家人奔小康。夫君?咳咳,伦家还木有想好挑哪个呢……**********************************感谢《锦医夜行》作者未眠君做的封面!
  • 一见钟情:许少偏执爱不停

    一见钟情:许少偏执爱不停

    她盯着陌生的他,无赖而坚决:“我想嫁给你。”男人挑眉:“好。”某天,她问:“当初为什么答应我?”许晟彬侧目看她,暗瞳星光熠熠,讳莫如深:“我这一生步步为赢、肃冷倨傲,直到遇到你,计算出现偏差,挫败日渐浓重……”他俯下身薄唇掀动,“唯有娶回家才好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