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600000003

第3章 台湾民主地图

这个岛屿在20世纪的历史,就是一页民主的斗争史。

从民主转型的理论来说,并不是民间先挑战威权导致威权体制解体,而是既有的统治集团因为遇到某种危机而出现分裂,因此给予民间力量崛起的机会,而这正是台湾1970年代初的情况。

这个岛屿在20世纪的历史,就是一页民主的斗争史。

从1920年代开始,出现各种政治运动:有要求设置台湾议会的立宪主义,有为工人农民争取权益的左翼斗争,还有追求民族解放的运动。

当然,并没有成功。

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党政权接收台湾,许多台湾人原本兴奋地期待回归祖国,没想到新的政权仍然如殖民统治般歧视与压迫他们。在这个背景下,1947年发生“二二八事件”,本地民众武装起义,国民党政府武力镇压,屠杀成千上万民众,其后更进一步进行“清乡”,肃清许多政治与知识精英。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失败,年底迁移台湾。就在国民党中央政府来台之前,5月20日台湾开始实施全面戒严,为战后台湾政治拉下了浓厚沉重的巨大黑幕。

在那个黑幕下,是一条坎坷蜿蜒的民主抗争长流,水上漂着的是腐烂的青春之花,沉在河底的是流淌着鲜血的肉体。

数千人因为政治理想,或因为错假冤案,死于独裁体制的暴力之下;另外几千人被囚禁、被虐待,耗尽他们的青春与生命。更多没有被囚禁、被消失的人,是在巨大的伟人铜像前,在无数的“爱国”标语和比标语更多的特务前,沉默噤声、心怀恐惧。

此刻,年轻的你试着掀开这个黑幕,看看里面的人是如何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挣脱黑暗,争取自由,并且最终拆下这片黑幕。

在这条历史之河中,黑潮退却了,但河中那些不断被历史冲击的小岛仍背负着无数悲伤与苦痛,或者理想与激情。你决定一一拜访那些沉默之岛。

首先,你来到台湾东南方外海的绿岛。

这个迷人的小岛现在是台湾的旅游胜地,充满青春、阳光与欢笑,拥有美丽的珊瑚,以及台湾独一无二的海底温泉“朝日温泉”。

但曾经,这是一座恐怖的岛屿。海岸边是两座白色恐怖时期专门囚禁政治犯的监狱: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训导处(1951-1965年),和“国防部”绿岛感训监狱(1972-1987年,通称绿洲山庄)。

现在,这些牢笼和外围区域成为绿岛人权纪念园区。在刺人的阳光下,你会先看到海边的“人权纪念碑公园”,这个公园成立于1999年12月10日。在广场中有一块垂泪碑,上面刻着曾被囚禁于此的柏杨先生的句子:“在那个时代有多少母亲,为她们囚禁在这个岛上的孩子长夜哭泣。”

在公园坡道的墙上,刻着一千多名为追求民主、人权而遭到政治迫害者的姓名。你轻轻摸着那些早已被无数人摸到发亮的名字;是的,这些名字正是那历史之河中最闪亮的光芒。

两座监狱现在则改为展示厅,展出白色恐怖的历史资料与相关文件,并让人们感受当时囚犯的生活状况。在那些依然幽暗的囚房中,你仿佛还听得见那些暗夜的叹息之声。

比囚禁绿岛更悲哀的,当然是生命的消逝。

你来到台北,走到新店溪畔的“青年公园”。现在这里是人们散步玩耍的地方,洋溢着幸福的味道:青年人谈恋爱,爸妈带着小孩散步,老人坐着享受时光。

但这里曾是最森冷痛苦之地:新店溪畔的草地是1950年代枪决政治犯的刑场。日治时期这一带叫做“马场町”,现在这里叫做“马场町纪念公园”。

在公园的纪念碑上写着:

“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内战加剧,国民政府退守到台湾,为了坚壁清野大肆拘捕异己分子,当时追求社会正义及政治改革的热血青年,皆因触犯戒严令法而被逮捕,并在这马场町枪决身亡,因血流满地不断铲土覆盖,最后竟形成一座土丘;现为追思死者并纪念这一历史事迹,特为建造马场町河滨公园纪念丘,追悼千百个在台湾牺牲的英魂,并供后来者凭吊及瞻仰!”

然而,公园中并没有一一刻上这些受难者的姓名,当时的历史也没有被完整书写。

一如台北市的另一座纪念公园。

你从马场町来到台北六张犁的一座小山上,你知道,这也是当年许多在马场町消逝的灵魂飘荡的路线。

1993年5月,政治受难者曾梅兰多年追寻1950年代同案被处以死刑的异姓哥哥徐庆兰尸首,终于在六张犁的乱葬岗发现了他死去兄长的墓碑。这里不只是他哥哥,还有二百多位白色恐怖死难者的坟冢。

这些墓碑分布于六张犁墓园三个地方,一人一小块立石,上面刻着姓名、死亡年月日,有的刻有死亡地点如“马场町”。当年被处以死刑的政治犯,若无亲属领回尸体,多埋葬于此。徐庆兰当年被枪决后,因其家境贫穷,家人无钱领尸,遂被草草葬于此。

经由政治受难者团体争取,台北市市长陈水扁决议在马场町、六张犁设立纪念公园,并进行相关历史研究。后来在马英九市长任期内,先后成立“马场町纪念公园”和六张犁的“戒严时期受难者纪念公园”。

只是,虽然公园落成,此地却仍是一片荒烟蔓草,一如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故事是一段被人们遗忘的记忆。显然,我们的政府仍是如此轻忽那些白色恐怖受难者以及那段历史!

离开城市边缘,你回到台北的中心地带:忠孝东路的“喜来登饭店”。这里附近有“行政院”、“立法院”,是台北的权力核心区。但1968年,这个饭店和附近区域是“警备总部军法处”和看守所的所在地,意即台湾恐怖统治的核心。不论后来是送去绿岛,还是送往马场町,被逮捕的政治犯都会先送到这里来拘押、审判,甚至行刑。1968年之后,这个单位搬移到景美,附近还有负责侦防、逮捕和侦讯的调查局,负责军事审判的“军法处”和“军法局”,执行监禁的“军法处看守所”和“新店军人监狱”,以及枪决死刑犯的安坑刑场。连成一气的死亡地带。

几年前,景美的“军法处”和“看守所”改制为“景美人权园区”。你在一个无人的午后来到这里。一切都很安静,天空有些阴暗。

园区保留了当时的建筑如法庭、牢房、接见室、洗衣场等等,并且有几个展示区:一区是政治受难者的文学、艺术与电影的文化展,包括他们出版的书籍与影片;另一区是台湾人权历史与史料文物展;还有一栋独立屋舍是为涉入“江南案”而被软禁的前“情报局”局长汪希苓特别建的“高级”牢房,内有书房、客厅与寝室。

在园区中的“第一法庭”,曾经进行了台湾民主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一场审判:1980年3月的美丽岛军法大审。

1980年2月,黄信介、施明德、林义雄、姚嘉文、陈菊、吕秀莲、张俊宏、林弘宣八人被以叛乱罪提起公诉,并在3月进行九天的军事审判。

你不知道看过多少次那八个人走进军事法庭前的照片,他们的从容、坚定与勇气总让人落泪。但落泪的不只是你。国民党因为受到国际压力,且以为可以让民众看到他们俯首认罪的样子,所以这场审判当时对媒体公开;没想到,许多记者却得以首次完整听到这些民主运动者的理念,一面记录一面落泪;而透过他们的报道,民众眼前所见的,是这些受刑者或悲壮或无畏地走进法庭,侃侃而谈他们对政治改革与台湾前途的理念。

最后,八人全部被判有罪,其中施明德被判无期徒刑。

在前美丽岛的历史,除了被处死被囚禁,还有更多人失去了自由。

你从景美来到台北最具艺文气息的街道:温州街。

温州街的一头是无数的文青咖啡馆、小书店,但在这一段住宅区,你如果拐两个弯,会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一片日式住宅区。这一带大都是当年台大教授的宿舍,最特别的是殷海光故居。

你当然知道殷海光。他的名字和雷震、《自由中国》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是自由主义在台湾的重要传承者,但也因此不容于国民党。

殷海光晚年一直居住于此。在庭院中,有他自己挖掘的“愚公河”和“孤凤山”(其实只是一座小丘)。1960年,雷震被以匪谍罪逮捕后,殷海光很难再发表言论,并被特务严密监控。1966年,台大受到政治压力,不再续聘殷海光。1969年,殷海光在此郁郁而终。

但就在殷海光过世的历史时刻,时代正要改变。

从殷海光故居走五分钟,你会来到台北市现在重要的文化地标“紫藤庐”。许多人来这里品茶,看饶富味道的建筑,也感受丰富的历史。

这是一栋日治时期建筑,1950年后成为“关务署”署长周德伟的宿舍。周德伟先生本身是哈耶克学生,是一名自由主义者。1950年代时,雷震、殷海光、夏道平等人经常在此聚会讨论。1970年代中期后,此屋由其子周渝居住;由于周渝参与党外运动,因此许多党外人士与文化界人士经常于此聚会,举办活动。1981年,正式改为公开经营的茶馆,有更多思想与文化座谈,迄今如故。

这个场所真正见证了台湾从1950年代至今的民主与思想的火光。

你沿着这条历史之河,已经来到1970-1980年代爆发的民主运动。你必须再次离开台北,来到高雄,去见证威权体制如何反扑1970年代的改革力量。

1979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美丽岛》杂志在高雄举办了一场示威游行,从《美丽岛》杂志社来到新兴分局派出所前的圆环举办演讲,警方强力镇压引发警民严重冲突。政府说警察对民众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反对人士则指控警方“未暴先镇”。更重要的是,事后军警单位展开了大规模逮捕。

当年的新兴分局如今还在,前面的圆环街道当然不复见当年的烟硝。高雄捷运站则设立了一个“美丽岛”站,并且有美丽的玻璃艺术“光之穹顶”。当年的美丽岛事件受刑人陈菊现在是高雄市市长。

美丽岛事件是台湾政治史上关键的转折点。整个1970年代的政治改革与文化运动风潮,到美丽岛事件画下了一个黑暗的句点,而可能让台湾陷入更肃杀阴冷的气氛。然而,民间社会崛起的力量已非“党国”威权体制可以压制得住,它将在1980年代更沸腾地展开。

你再度回到台北。就在高雄的美丽岛事件到次年3月景美的军事审判之间,还有一个地方,一个台湾民主运动史的巨大悲剧地点,你必须去。但记住,你必须忍住泪水。

1980年2月28日,当台湾民主运动的重要精神领袖林义雄还在牢里等待审判时,他在家中的母亲和一对七岁的双胞胎女儿,被不明身份的歹徒闯入屋内极为残忍地杀害,长女林奂均被刺六刀重伤。林义雄赴殡仪馆时,用头猛撞着无情的冰柜,痛哭哀号:“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你们都死了……”(此刻,当我写下这些字眼,仍然背脊发凉,眼睛湿润。)

林义雄的住宅后来被基督教长老教会买下,建为“义光教会”,每年“二二八”早上都会举行追思礼拜。

你知道,台湾的民主转型是以和平著称,没有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讽刺的是,整个1980年代转型是以林宅血案拉开序幕,而以郑南榕的自焚结束。

那是1989年4月7日。

党外人士郑南榕办过一份又一份的党外杂志,并一再被国民党查禁。他的杂志社的口号是“争取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

1989年1月,郑南榕因为言论不为国民党所容,收到“高等法院检察署”签发“涉嫌叛乱”的传票。他公开宣布“国民党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尸体”,并开始在杂志社里展开自囚行动,拒绝出庭应讯。

4月7日,警方前往《自由时代周刊》杂志社准备拘捕郑南榕,郑以准备好的汽油自焚而亡,留下妻子与女儿。

1999年,在这间郑南榕当时自焚的原址成立了郑南榕纪念馆及基金会。你来到这一间寻常台北社区的公寓楼房,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有这么一场悲壮的大火。小小的纪念馆中当然有许多历史文物与资料,但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郑南榕自焚后被保留下来的办公室。

郑南榕自焚的一年多前,1987年7月15日,台湾解除长达三十八年的戒严,但这只是开启政治自由化的大门,真正的自由和民主还非常远:基本的言论与集会自由仍大受限制,“国会”也尚未改选。

于是,1990年,爆发了“三月学运”。

你来到“中正纪念堂”——这是为了纪念蒋介石这个现代帝王而修的庙,而几步路之外就是“总统府”:独裁者总是不愿意离开权力中心。然而,建造者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广场会成为一座人民的广场,抗议的广场。

1990年3月,数千名学生来到他们戏称为“中正庙”的广场展开大规模静坐,提出四大诉求:“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国会全面改选”、“召开国是会议”、“订定政经改革时间表”,并以“野百合”作为三月学运之精神象征。青年的火焰在广场上燃烧着历史的新页。

一周后,在李登辉接见学生代表的次日,学生宣布撤退。某种程度上,当年野百合学运的前三个诉求都达成了,尤其是“国会”全面改选,让台湾在进入1990年代的门槛时更往民主体制的架构迈进一大步。但这当然不全是学生的功劳,而是民主运动长期推动累积的社会能量,学生们只是扮演了关键的临门一脚。

走出“中正纪念堂”,你来到旁边这条通往“总统府”前的大道。在野百合学运时,这里还叫做“介寿路”,但1990年代中期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这里曾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禁域,多停留几分钟就会被密布的宪警盯上;1980年开始,许多抗争游行都以此为终点,1994年陈水扁任市长时在这里举办一场舞会,被称为“空间解严”。

这里曾爆发一场又一场的抗争,气氛或紧张或温馨;例如1997年,数万人为了抗议治安败坏而游行到这里,用镭射光在这栋代表最高权力的建筑上打上两个字:“认错”。这是以高度创意进行意涵深远的反抗。2006年,“红衫军”曾在这个凯达格兰大道集会多日,也创下纪录。这两年仍不断有许多抗议活动,如农民连续两年高喊“土地正义”。

这些活动大部分是温驯而有礼的,不像1980年代的剑拔弩张。以背后的“总统府”为布景,人们在这里演讲、唱歌、喊口号,有时席地而坐,直至天明,然后平和地结束。

的确,在这个时代,大部分时候的抗争剧目你都已经熟悉,少见激烈冲撞。但能在“总统府”前守夜抗争,能用镭射光羞辱这个“最高权力中心”,这不正是那些被囚禁的青春、被牺牲的生命,用他们的一生所争取而来的吗?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 新反经(下)

    新反经(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本书讲述了自由的故事,解释了为什么自由与其说是“西方的”、毋宁说是“英国的”独特发明。它向我们揭示了欧亚大陆西端一角的居民如何偶然间发现了国家是个人的公仆而非主人的观念。这一革命性观念创造出了财产与契约的概念,反过来又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进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同一种语言,同样的圣歌,同样的观念、盎格鲁-撒克逊式自由、重新发现英国、自由与财产、第一次盎格鲁圈内战、第二次盎格鲁圈内战、盎格鲁圈在全球等。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览现代世界大国之兴衰,一个大国要振兴,非有自己的兴邦之道不可。英、法、美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之路,德、日走的是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之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政府全面管理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都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探索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热门推荐
  • 佛说释摩男本经

    佛说释摩男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天上沉重着大块大块的雨云。云压在大野上,翻腾起伏着。在云天与大野之间,一条白色大道伸向远方,由南向北,像一条银灰色的河,无声无息泻着。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辆白色的尼桑停在路边。石兰走出小车,站在大开的车门内侧,直了直腰,这才把目光投向路边的白桦林。白桦树棵棵笔直着身材,像一群穿白连衣裙的少女准备登上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舞台。这让石兰想到了自己少年时的一次演出,禁不住心头升起一缕惆怅,淡淡的。弯腰,她用左手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两束鲜花,又用右手提起裙摆,走下大道,朝白桦林走去。白桦林外,靠近大道的这一边,有两座坟茔。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结婚互助组

    结婚互助组

    本书描写了宁家三姐妹在情感和婚姻上的不同际遇和坎坷经历,而最终都找到了各归属于自己情感的那一部分。
  • 红楼之情满潇湘

    红楼之情满潇湘

    初秋时分,暑热并没有褪去。枝上的鸣蝉正不厌其烦的宣泄着自己的烦躁。潇湘馆显得静悄悄的,炕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些婆子以及粗使的小丫头。雪雁和春纤在东屋里休息,而林黛玉正在里屋午睡。紫鹃正坐在回廊上做着针线。院中上百竿的翠竹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翠欲滴,窗格子上印出些斑驳的影子。紫鹃看了看挂在月洞上的鹦鹉,也半闭着眼睛正昏昏欲睡呢。她低头做了一回针线,无奈困意实在厉害,……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顾先生,您有个儿子请签收

    顾先生,您有个儿子请签收

    车祸之后,她被他从医院带回家。记忆全无,她只能缠上他。失忆时的她琢磨着怎么逼婚,恢复记忆的她琢磨着怎么逼婚逼婚逼婚。终于在她的步步紧逼下,他决然丢出一叠照片。车祸真相大白,本以为一切都该归位时,她扔给他一张宝宝B超图。于是,八个月后顾念收到了一个快递,里面装着他亲儿子。还有一张照片,一模一样两个宝宝边上提字:AA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紫血剑皇

    紫血剑皇

    “天地不公,那我敬这天有什么用;人心险薄,那我尊这礼法又有什么用?当我剑指天穹之日,便是这世间换天之时!”萧凌天对天骂道。天在这时似乎变得更黑了,天上的紫雷似乎变得更加愤怒了,一道道的亮光闪过天际好像一群毒蛇般锁定了他,几欲待发。……………………
  •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