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000000005

第5章 吃的逻辑与禁忌(3)

照今天香港人的标准看来,这段对话真是不可思议。首先,上厕所应该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怎可能让两个恰巧同时在茅房里大便的邻居闲话家常呢?更何况他们的话题竟然还是吃。一边拉屎一边谈上午刚刚吃过的东西,这真是太恶心了。可是,这段对话又的确点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曾几何时,人类躯体这自然而必要的一进一出并不算隔得太远。只不过到了现在,我们才把它们彻底分离,甚至到了一个吃饭时绝不谈排泄、排泄时绝不想食物的地步。例如我自己,虽然总是习惯在如厕时看杂志,但我从来不会把《饮食男女》带进厕所。我很勉强地试过,可是我发现它绝对会造成不畅不通的问题,久而久之说不定还有便秘的危险。你呢?也许你连在这么一本饮食杂志上看到“屎”这个字也接受不了呢。

十几二十年前,我曾经在北京的街头公厕里亲眼见过一位大叔啃玉米。他既不是来小便,也不是来大便,他就只是拿着一根玉米站在那里吃。为什么他不在街上吃,偏偏要跑进厕所里呢,这么吃才吃得香吗?当时胆小,我没敢问,于是留下了一个至今不解的谜题。也是在林行止的《说来话儿长》里头,我才发现原来这也是种很有“古风”的做法。

林行止引述《世说新语》的一则故事,说晋朝的一位驸马爷王敦第一回去大贵之家的厕所,发现茅坑旁有一个漆木盒,其中盛满了干枣,就以为这是富人大户的习惯,于是取来一颗,边方便边进食。其实那些干枣根本不是拿来吃的,它们的功用是塞进鼻孔里阻绝臭味!

基于卫生的理由,古人很早就知道厕所不能盖在厨房旁边。这也很可能是生物的求生本能,大凡发出恶臭的东西,动物都会因为怕它有毒而不敢靠近。有些猫狗甚至会在离自己那小窝最远的地方方便,何况乎人?不过,除了这点自然的原因,饮食与排泄在心理上的彻底分隔,其实还有股文化的动力。我不敢在厕所里看饮食杂志绝对不是本能,尽管它很像本能,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食物与排泄的靠近成了禁忌呢?

在古希腊的喜剧和悲剧里面,我们不时可以见到这样的一种场面:一群英雄豪杰,或者一帮士绅名流,在通宵达旦的宴会上狂欢作乐。当大伙谈起一些令人愤慨心痛的事时,那些情绪最激动的人就会顺手拿起一只尿壶,把整壶的尿液照头淋下来。没错,就在满桌的美酒佳肴面前,他们把自己屙出来的尿倒在自己的头上。这个场面最令人不解的还不是这种明显的恶心行为,而是那些尿壶怎么会放在晚宴的餐桌旁边,让那些醉酒的好汉能够“顺手”就提了起来呢?

后来的罗马贵族也是出了名的酒鬼,他们的宴会往往更铺张更荒唐,桌上摆满了一般老百姓大概够吃一整个月的食物,美酒更是供应不断。奈何人的胃纳和酒量都是有限的,他们只好不断跑到厕所抠喉呕吐,清出之前吞进肚子里的东西,好尝尽更多的酒菜。为此,罗马人还发明了古代世界最多姿多彩的催吐方法。有时实在是等不及了,他们索性就不上厕所,干脆趴在饭厅的墙边,当众大吐。听起来这简直比淋尿还要令人作呕,你且想象一下餐厅里到处都是人类的呕吐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气的景象。难得的是他们还能好整以暇地在仆役的服侍下照常进餐,而不失上流社会的风范。

我们今天已经把饮食和排泄彻底隔离,不只在空间上如此,心理亦然,任何人只要在餐桌上说起屎尿屁都是非常不雅非常不得体的事情。可见除了卫生的理由,这里头应该还有文化和心理的作用。

其中一点就是相对于饮食可以甚至应该大伙一起来的公共性格,排泄渐渐成了一种很私人很秘密的事情。我们不单是不能在吃饭的时候谈论有关排泄的话题,也不可以在任何公共场合面无愧色肆无忌惮地和别人说起昨晚大便的情况。上厕所,乃至于一切有关厕所里发生的事,都是阁下自己的事情。就算同住在一个屋檐的一家人,排泄也是各人的隐私,所以家里头哪个房间没有锁都不要紧,厕所门一定要能从里头反锁。

换句话说,现代人把排泄归类在个人隐私的范围里面了,连公开地和其他人谈论都很不好意思,更何况在吃饭的地方淋尿呕吐?人类把什么东西看作隐私,是和人的主体性有关的。弗洛伊德有一个很出名的说法,他认为小孩子之所以玩屎玩尿,是因为他们不把这些东西当成外物,反而觉得它们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肢体器官的延伸,因为它们都是自己拉出来的。这就是所谓“肛门期”的特征了。而一个人的真正成熟,其标志就是他开始嫌弃粪便,觉得它们是有异于己的外物。这时候,他对自己的身体才有了完整而确切的把握。可是很吊诡,虽然屎尿明明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偏偏又是由己所出,所以我们难免会对它特别关切。

自古以来,很多地方的人就把排泄物当作特别粗野不文的东西,因此废话又叫做放屁,而要人吃屎则是种莫大的侮辱。可是前人仍然无法把排泄彻底排除在日常生活的可见范围之外,愈是接近现代,我们愈是确立了个人主体的身份,我们就愈厌恶自己的排泄物,誓要驱逐它们流放它们。简单地说,现代文明人的自我肯定,是建立在对粪便的反对之上的。我们如此讨厌排泄物,却又不能不排泄,所以只好将它们丢进日光照不见的角落,成为绝对的隐私。

与此相反,吃喝却一直是种社会活动,整部饮食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精致繁琐的盛宴是文化的极致象征。在它的背后,是食物饮料在肠脏里的蠕动变形与分解,一个不可呈现不可谈论的禁忌黑暗世界。

2007.8.31

守规矩

我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对食物充满好奇心,而且十分谦逊宽容的人了。面对任何陌生的食物,我都愿意尝试;就算遇上了一时难以下咽的东西,比如说墨西哥那种封存了一整条白色肥虫的透明棒棒糖,我都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习惯的问题,然后学着爱上它。可是有一种食制,无论如何,我真没办法欣赏,那就是犹太人的传统Kosher了。

从我第一次接触这种符合犹太教法的食物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每有机会就再挑战自己一次,但除了东欧犹太人过年吃的烧鲤鱼外,抱歉,它真是“味同嚼蜡”这个成语的最佳示范。想想看,所有的肉都要放净了血才能入馔,它还能好吃到什么地步呢?有朋友在纽约住过一段日子,他常常想念那些犹太人开的小Deli,说里头的大份牛肉三明治叫人难忘。我的天!一片片白净无血的薄牛肉堆成三十公分厚的砖头,夹在两块很硬实的面包中间,唯一的味道来自番茄酱和芥末,这简直是专门用来提醒信徒生无可恋的修行工具。

对非犹太人来说,严守教规的犹太食品一直是种谜,这个谜团的源头是《旧约》里的《肋未纪》(即新教所译的《利未记》),天主在此规定其选民饮食得注意:

“凡走兽中有偶蹄,有趾及反刍的,你们都可以吃。但在反刍或有偶蹄的走兽中,你们不可吃的是骆驼,因为骆驼虽反刍,但偶蹄无趾,对你们仍是不洁的;岩狸,它虽反刍,但偶蹄无趾,对你们仍是不洁的;兔子虽反刍,偶蹄无趾,对你们仍是不洁的;猪,它虽有偶蹄,蹄虽有趾,却不反刍,对你们仍是不洁的。”

此外,无鳍也无鳞的水族,也“都是你们所当憎恶的”。飞禽中“应视为可憎之物的是:鹰、鹗、鹫、鸢及隼之类;凡乌鸦之类;鸵鸟、夜鹰、海鸥和苍鹰之类……”至于昆虫,大部分都吃不得,但是“你们可吃的是:飞蝗之类,蚱蜢之类,蟋蟀之类和螽斯之类”。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难道那些“不洁”之物真的不干净,吃了叫人得病拉肚子吗?再放远一点看,你会发现这些不洁的东西是许多发源自中东地区的宗教也禁人食用的,例如穆斯林就绝不吃猪,他们也相信猪是不干净的。为什么同一种动物我们视作日用食粮,他们却避之则吉呢?

几乎所有文化都会规定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不行,故此食品禁忌是文化人类学家最热衷的研究题目之一。芸芸各家之中,已故人类学大师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的说法最令人信服。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的“肮脏”不是一种东西本身很脏,而是它的位置不对。比如说一双筷子本身或许很干净,但要是把它放在厕所,你就会觉得不对劲了。反过来说,如果把一支牙刷丢进碗柜里,我们也会感到非常不妥,即使牙刷和碗柜其实都弄得十分干净。

玛丽·道格拉斯仔细研究《肋未纪》,发现它表达的其实是犹太人的世界观。在这套观念里面,宇宙是有秩序的,万物各有其应有的属性和位置。水里游的就该有大部分水生动物该有的模样,例如有鳞有鳍;像海参和水母这等不能安稳地摆在正常水族范畴里的异类,自然就是混沌而不洁了。同样的,猪的不洁也不是说它真的有病,而是它违反了陆地走兽的常规,明明既有偶蹄又有趾,偏偏不好好地像其他有蹄有趾的动物那样反刍,这还不叫出格,还不叫不洁吗?

于是我们知道每一种禁忌食物的背后都是一套生物的分类法,是一整套宇宙的秩序。而犹太人的秩序格外井然,他们的规矩分外严格,所以他们能吃的东西能用的烹调方法就很少了(放血是因为任何体液都是不洁的)。可敬可敬。

怪的是许多基督徒也相信凡《圣经》所记皆是真的,《圣经》说神用七天创世,世界万物就真是这七天之内一一齐备;但他们为什么不像传统犹太人那样严守《肋未纪》的规定呢?

2007.6.8

一片考验良心的火腿

西班牙名城格拉纳达的穆斯林越来越多,可见的证据之一是一条原来挂满火腿的商店街换了模样,变成一堆悬上“清真”(halal)招牌的羊肉店。很多西班牙人看不过去了,他们觉得这是入侵。有些组织甚至声称,再过三十年,欧洲人的血统体相必将大变,我们熟悉的白种人渐成少数,头缠白巾的穆斯林将成主流。“因为,”他们说,“欧洲人不生孩子了,而中东和北非的移民却拼命生。”

不吃猪肉的西班牙人还算是西班牙人吗?去过西班牙的游客都知道,当地最特殊的风景就是那些火腿店,店内上下吊满了肥嘟嘟的火腿,门外一阵咸香芬芳;别的国家就算有,也不如西班牙壮观。没去过西班牙的,也能在西班牙餐馆里认识他们对猪的崇拜。拿起一张餐牌,你不妨想象一下,要是去掉了猪肉,这上头还能剩下多少成东西?

可是,那一盘盘脂白胜雪的火腿,与一盘盘赤红如火的煎香肠,其实是一种掩盖。它们掩盖了你的口舌,你的嗅觉,甚至你的双眼,使你对一些鲜明的遗迹视而不见。比如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那里有一座红色的城堡,阿尔罕布拉(Alhambra),依山势起伏,璀璨而神秘。又如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一千根镶了碧玉的大理石及花岗石柱,拱起半圆形的几何图形,重重叠叠如无量的宇宙。再如狮子园,宁静的庭院里只听得见喷泉的潺潺水声,与阳光一起流进幽深的内堂。这是什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这是被忘记了的伊斯兰欧洲,摩尔人的伟大遗产。

从公元8世纪到15世纪,西班牙大部都是伊斯兰帝国的辖土。来自北非的统治者不只改变了建筑的风貌,还改变了人民的信仰。他们引进大米,使我们吃到闻名遐迩的西班牙海鲜饭;他们还带来了杏仁(almendra,本来就是西班牙文)和橘子;以及弗拉门戈音乐的前身。那是伊斯兰文明的鼎盛时代,他们迷恋艺术的美好、知识的奥秘,把科尔多瓦建成欧洲的文化中心。相比之下,从意大利到英国的这一大片区域简直像是住满了蛮人的莽原。所有在西欧被禁绝的古希腊典籍,你都能在这里的图书馆的四十万册藏书中找到;所以连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在他年轻的时候也要专程到此学习。对了,这个伊斯兰帝国和西欧不同,他们容许“异教徒”存在。

再巍峨的楼阁也有倾颓的一天。1492年,信奉天主教的联军终于攻入格拉纳达,逐出最后的摩尔人,“收复”了西班牙,也“收复”了他们的信仰。然后,以残忍和严酷知名的“宗教法庭”在西班牙出现了,他们用斩首和绞刑对付“异教徒”,誓要抹除这片土地上一切不净的痕迹,让人以为欧洲从来都是他们的。

问题是,你要怎么找出那些假装归信天主教,暗地里却还在向安拉忏悔的隐匿叛徒?结果当局想出了一个狠辣的方法,就是逼迫所有可疑的人吃猪肉。不论是朋友宴客,还是婚礼喜酒,第一道菜一定是一碟切好的猪肉片;只要看到谁不敢取食,又或者在吃的时候忍不住露出厌恶的神色,你就该向法庭举报,供出躲藏在人群中的穆斯林。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许多商人和家庭索性在门口的屋檐上悬挂火腿,证明自己绝对不是伊斯兰教徒……

2009.9.12

开斋

每次去马来西亚,都要事先做好体重增加的心理准备。东西那么好吃,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当地人不忌猪油,于是就能炒出香港久违的那种味道,令人忍不住大开杀戒,从早吃到晚。可是看看当地的朋友,几乎没一个胖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们其实吃得很节制,不像我们,到了彼邦便如饿汉,恨不得把一辈子的东西都吃回来。

同类推荐
  •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驾驭臣民、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即古人所说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之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必备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人情世道的剖析与感慨。本书选录了《韩非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目录仍然采用通行本的编排顺序;每篇文章都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体例,篇首有题解、篇尾有评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了韩非的思想。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Hell Fer Sartain

    Hell Fer Sart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之清冷舞儿

    异世之清冷舞儿

    前世身为孤儿的她,因男友和挚友背叛的‘坦白’心脏病发作死去。今世重生的她,没有受到眷顾,反而是家人的排斥和厌恶。不过早就将一切抛开的她,没有因此而受伤,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人生,一步步的努力,学医,学武..争取暗夜堂主的地位,创造第一画师的名号...本将爱情抛弃的她,遇见他后,是否会将心中的冰墙一点点打碎......
  •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吃饭看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感受,而且已然成为一副体现民族素养、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世事沧桑的画卷。现代人对于美食方面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自己的实用需要,亦对审美方面提出了相当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品尝美味,还要感受文化和情趣方面的熏陶。
  •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 始觉冬意深

    始觉冬意深

    这是一个关于嬗变的故事。一个是天之骄子,一个是旷世奇才,他们是从小争到大的夙敌。一个是内敛深沉、心细如发的寰宇总裁,一个是狷狂张扬,盛气凌人的黑帮痞少。而她,祈愿,只是一个唯钱是从的小孤女,傅觉冬和贺意深这俩生死宿敌这次居然将争夺的砝码压在她身上……
  • 阎途

    阎途

    “一殿……”熟悉的声音在奕尘的心中环绕,这不是他能挣脱的,因为那心中的人便是他
  • 恨你痛我

    恨你痛我

    那一天,一个少女买一只怪猫,发生奇异事件,少年的身世之迷终将浮出水面,第四魔王与第三魔王带领恶灵骑士在人界争斗,黄金七神器落入谁,三重关系,三界之争,三重门,谁才是拯救世界的人。
  • 这样记忆最高效

    这样记忆最高效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 灵英魔相

    灵英魔相

    天地万物,皆具灵气,修炼之人,乃是为夺天地之造化,通五行之根本。然而又有何人知道,这万物之始,究竟从何而来......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