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500000005

第5章 黑白之间 钢琴独奏曲(3)

那么,舒曼就努力替家里另外一位钢琴家写曲子吧!到了一八四四年,舒曼不过才三十四岁,和克拉拉结婚才四年,他却又爆发了第一次严重的精神崩溃。之后几年,他的生活都在忧郁症的笼罩下。一八五四年,他纵身跳下莱茵河意图自杀。被救起后,克拉拉也束手无策,只好将他送进疗养院。再过两年,一八五六年,舒曼病逝疗养院中。

古典主义追求平衡的形式,透显似乎不受时间影响的真理,浪漫主义却要把握瞬间冒涌出来的个人强烈情绪。舒曼的痛苦经历,让他身体中累积了大量情绪,绝对不是古典主义形式所能表现,更不可能平抚的。而他的高度音乐天分,又让他能直觉地创造设计出用来与个人性、时间感和强烈情绪相呼应的新鲜音乐表达法。

他是浪漫主义组曲形式最早也是最好的提倡者。早在作品编号第二号的《蝴蝶》钢琴曲,他就自然且恰到好处运用了不同的逻辑写曲。他的音乐片段简洁,从一个段落进行到下一个段落,不是传统的变奏,也不是发展,毋宁比较接近诗。从这个意念象征联络到下一个意念象征,然后,从这首诗,轻轻翻页,进入下一首诗。

舒曼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形式,也暗示了音乐与文学新的交会互动。组曲是舒曼创作中极为核心的主轴,甚至有评论家主张,舒曼即使表面用了古典形式写的钢琴奏鸣曲,骨子里真正进行的单位,还是短小干净、绝不拖沓的组曲小曲。而他的《交响练习曲》,一个个不同段落,不只是依照技巧练习需要安排的,更是藏着组曲、诗集情绪逻辑的,才会那么动人。

舒曼有名的组曲中,包括《狂欢节》和《维也纳狂欢节》。这两部作品都以“狂欢节”为发想模拟的对象,用音乐捕捉众人暂时摆脱日常规范,放浪野性的动态,听来让人心神荡漾。不过这两部作品中神奇且古怪的重音设计与进行,很难有钢琴家能弹得好;就算真的弹好了,又必然传递出舒曼生命内部的疯狂讯息,有时使人不忍心听。

如果只要听一首舒曼的组曲,应该还是选《儿时情景》吧!这部作品是在克拉拉的鼓励下写成的,一共有十三段标题小曲,每一段代表一项舒曼的儿时回忆,包括他听过的“奇妙的故事”,玩过的“捉迷藏”,冬季和大人坐在“炉火边”,想象“未知的国度与人们”,等等。组曲中最有名,大家应该都熟悉的,是第七首“梦幻曲”,似真若幻的旋律,一百多年来感动了全世界许多人的内在童心。

克拉拉要舒曼写《儿时情景》,因为她经常能感受到舒曼内在始终未消失的一个儿童,那个还不知道自己的天分,以及将要经历折磨的原初灵魂,的确如此温柔美妙。

永远,且唯一

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

Chopin: Barcarolle in F sharp Major, Op.60

似静未静的效果中,

我们仿佛听到了水声船声之外,

奈何桥上的人语,或是鬼语。

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有几个神奇年份。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两大支柱,巴赫和亨德尔,竟然同样出生于一六八五年。还有在键盘音乐上有着和巴赫作曲天分不相上下的斯卡拉蒂,也在同一年出生。仿佛是上帝心血来潮,突然决定:“就让这一年来个音乐年吧!”

另一个上帝决定的“音乐年”,是一八一〇年。那年同时诞生了肖邦和舒曼。如果再加上前面一年一八〇九年出生的门德尔松,后一年一八一一年出生的李斯特,那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大将,就全到齐了。

这四位基本上同时期的作曲家,将音乐从古典主义时期带进浪漫主义,而这四个人的核心作品,都是钢琴曲。

这不是偶然。浪漫主义开展的力量,正来自钢琴的变化演进。浪漫主义骨子里,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反对理性,讲求感官感觉,一个理由就在于理性追求的,是普遍公式、真理,抹杀了个人差异,也就压抑了最自我、最浓厚的热情反应。浪漫主义要将自我从理性手中抢救回来,伸张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钢琴是个人能够独立操控的乐器中,最复杂、最多采多姿的。靠着十根手指,一个人就能制造出好几个高低起伏的不同声部,织画出一个完整的声音世界来。

何其幸运,肖邦、舒曼他们活在一个钢琴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一方面是钢琴的硬体技术改良,让琴声的音量愈来愈大,琴弦敲击的共振变化愈来愈多元;另一方面还有钢琴软体技术更惊人的改良。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不懈地试验开发钢琴可能弹奏出来的声音,尤其是贝多芬耳聋之后写的钢琴谱,其超越时代的实验性,尤其让当时的人看得瞠目结舌。贝多芬写的,不是他手指下钢琴发出的声音,而是他想象钢琴应该可以创造出的声音效果。那样的曲子,虽然由贝多芬写了,但贝多芬在世时,是无法在钢琴上实现的。那时没有那么好的钢琴可以清楚发出如此丰富的声音,而且没有那么好的钢琴家可以照贝多芬指示弹得又快又亮又感人。贝多芬这些作品,逼着人们改良钢琴制造工艺,也刺激了他的大弟子车尔尼,发愿教学,创造了多得吓人的各种弹奏技巧教本,训练下一代的钢琴演奏者,终于能够真的弹出贝多芬早就想到听到的音乐。

那是一个钢琴时代,难怪这几位天才作曲家都对钢琴着迷。其中最投入的,就是肖邦。肖邦是个近乎百分之百的钢琴作曲家,他一生中没写过什么不是以钢琴为主的作品。他对钢琴以外的其他乐器似乎都不怎么熟悉,更没什么兴趣。例如他写过大提琴奏鸣曲,是个杰作,但是曲子里钢琴的分量和大提琴不相上下。又例如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有改编版本,没人敢改肖邦写的钢琴部分,但很多演奏者和作曲家都觉得他写的乐团部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配器单调而且声部单薄。

肖邦不晓得怎么营造丰富声部效果吗?怎么可能!他的钢琴作品多么复杂,经常几条旋律线错落进行,彼此呼应。他的老师厄尔斯纳鼓励他应该写歌剧,认为肖邦只要将钢琴曲里展现出的声部结构,打散分给其他乐器和人声,绝对能写出成功的歌剧来。

肖邦“非不能也,不为也”。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他要音乐里有清楚的自我,一个创造控制世界的自我,这才是他音乐的本源目的。干吗要写音乐给一群人演奏,那样的音乐能表现谁的自我?肖邦音乐只有,也只能有一个主角,所以他只写凸显弹钢琴那个主角自我的作品。

肖邦有太多百听不厌的钢琴曲,勉强选出对我最重要的,或许是升F大调《船歌》吧!这首曲子在肖邦作品里,算是个特例,因为有一个具象的标题。肖邦虽然开创了浪漫主义的精神,但他不同于舒曼或李斯特,对于浪漫主义音乐新的形式外表,他迟迟不能接受。他不喜欢那个时代新流行的“标题音乐”,宁可用保守的形式命名法,来标记自己的作品。

仅有的例外,一是《摇篮曲》,另外就是这首《船歌》。这里的“船”指的不是任何船,而是威尼斯水道上晃漾晃漾,有船夫在船尾摇橹的小舟。贯穿整首曲子,一直有模仿水波摇曳效果的琴音,铺在这层水声之上,陆续展开三个主题,后面的主题带出比前面主题稍快一点的节奏,主题之间没有戏剧性的差异,制造出船行延续不停的想象。但当然那船不会是直条条地往前行,因着狭小水道的转折,船也微微变化着方向,更细腻的是中间穿插的小休止符,似静未静的效果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水声船声之外,奈何桥上的人语,或是鬼语。但那或人或鬼,竟然与我们如是亲近,带来如是安心的慰藉。

上帝与魔鬼都在我们的身体里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S.178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声部变化华丽,

而且有着来自《浮士德》故事的强烈戏剧变化,

考验着钢琴家如何能不断自我分裂,

不仅用十只手指弹出错综飞舞的声部旋律,

还要弹出从神性到魔性,全幅的性格变化。

歌德的《浮士德》是浪漫主义时代欧洲最重要的畅销、必读经典书籍。没有任何其他作品,更能代表浪漫主义内在的高度紧张与矛盾了。

未经歌德热情改写之前,浮士德的故事,有着清楚的宗教教训。人就是人,人别想逾越上帝规范的界限,魔鬼随时在一旁狰狞地等待人的错误,只要人有一点点妄念,魔鬼就有机可乘,施展其魅惑,利用人的妄念挑战上帝。但魔鬼的诡计绝对无法得逞,最终结局必定是犯错的人被送进永远不得救赎的地狱。

表面上,歌德不过重讲了一次这个流传几百年的故事。但是歌德不同的讲法,却给了这个故事不同的力量。歌德发挥细腻的文学想象与描述技巧,认真且同情地记录了浮士德内心的挣扎,他的困惑与他的想望。更惊人的是,歌德还用同等认真的态度,写了魔鬼梅菲斯特的引诱。经过歌德改写,读者读到的,不再是一个愚蠢该死的浮士德,受了邪恶狞笑的魔鬼诱惑,犯下了愚蠢该死的错误。读者读到的,是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拉锯,产生一连串惊心动魄的自我疑问。问:想要超越作为一个人的平庸处境,真的有错吗?我自己真的安于只活一段平庸的人生吗?魔鬼提出的条件,真的那么荒谬可笑吗?上帝给的未来安稳救赎,和魔鬼给的一时炫丽,真的那么容易选择吗?换成是我,我会和浮士德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吗?

浪漫主义本来就是源于对理性秩序的不耐烦。浪漫主义追求超越、突破,看重人的热情,远超过冷静思考。浮士德的选择,过去被视为疯狂,所以该予以诅咒压抑,然而浪漫主义时代的英雄,哪一个没有疯狂的举动?

浪漫主义时代的文人、艺术家、音乐家,没有人不读《浮士德》的。而且他们用各种方式改写《浮士德》来表达自己的热情与疯狂。今天留在古典音乐史上,成为经典的,至少就有柏辽兹和古诺两出《浮士德》歌剧。

李斯特也是《浮士德》的信徒。他特别为魔鬼梅菲斯特写过圆舞曲,神性与魔性的音乐主题翩翩起舞,彼此颉颃却又彼此召唤。到最后,神与魔互相融合,崇高与欲望似乎不过就是同一样东西不可分别的两面,跳着圆舞曲的两人,原来是前后戴不同面具的一个人。

同类推荐
  • 摄影入门:知道这些就够了

    摄影入门: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简明扼要,但又涉及到摄影知识与技巧的方方面面。若你是摄影爱好者,本书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批首推47卷。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绘,形成了南北全长约1.6千米的宏大石窟群。莫高窟现存洞窟、壁画、彩塑,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热门推荐
  • 地震与校园安全

    地震与校园安全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地震与校园安全》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的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保卫战》是星光系列丛书之中的一本。钓鱼城保卫战,以孤城抗击蒙古进攻三十余年,甚至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也未能越雷池半步后,终止抵抗后也不降旗、不收兵器、不改县志。用实力让敌人放下屠刀,被欧洲人惊叹为“上帝折鞭之地”。因为其历史意义和传奇性,我们单独予以讲述。
  • 诺曼底彩虹

    诺曼底彩虹

    杨清芬这辈子从来没玩过赌博游戏,她连麻将都不会打,然而这一刻,她却真切体会到输掉全部家产后揪心扯肺的痛楚。她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丈夫,卖掉了赖以栖身的房子,她把人生最后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可就在几分钟前她得知女儿已被法国大学除名。现在杨清芬什么都没有了,她猛然扯掉捂在脸上的毛巾,就让鼻血畅快地流吧,待周身血液流尽,她就可以休息了,她的心实在太累,真希望一觉睡下去再也不要醒来。
  • 墨少的丑医妻

    墨少的丑医妻

    传闻,墨府大公子墨染常年都是泡于药缸之中,墨家为给他冲喜前后给他迎娶了三位新娘。可婚后不久,新娘子都陆续逃离墨家,并还称说墨染不仅仅是个病秧子,性格还异常的暴躁易怒。不久后,墨染病发险些丧命。有人称说他那是着了魔道,于是墨家四处寻找驱魔人为他驱魔。后来,驱魔人说墨染是着了魔,注定不得与美貌女子成婚并要求娶一奇丑无比的女子为妻,方可去除身上的魔。在关西一带,冷家二小姐冷夕岑是出了名的丑。相传她出生那日由于长相奇丑无比,吓得接生婆晕厥了过去。同那日,关西下了一整天的大雪,宋母在月子内就去世了。日后不久,冷家并接到墨家上门提亲的消息,嫁入墨家的冷夕岑一一去挖掘墨家的秘密…
  •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言行会成为他们仿效的样本,如果做父母的常用一些落后的、自私的甚至是邪恶的言行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这种误导中偏离健康航向,甚至误入歧途。本书中的100个误导,在我们的许多父母中,在我们家教的许多时候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我们需要的是引以为戒,减少或杜绝对孩子的误导。这是因为:对孩子的任意一个误导,将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误走。
  • 魔术王

    魔术王

    中华魔术,古称“幻术”,盛于汉唐皇室,宋以后,逐渐兴起于民间。千百年来,魔术创作层出不穷,何止万千之数,却大多出于“手法”“丝法”“彩法”“搬运”“药法”五大门类。而魔术师必须学会“一闪即逝、妙手空空、坚如磐石、露不破相、悄无声音、声东击西,偷天换日”七种技巧。魔术并非无中生有的法术,而是化赝为真的技术。然而……技术不断超越极限,智慧不断突破自我。魔术,也在步步升级中,变的更加惊险,甚至致命。一场场光怪陆离的表演、一幕幕不可思议的奇术……令人沉迷其中,无法分清现实与虚幻的不同。魔术这处江湖,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旦进入,或许,再无退路……
  •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住在海底的人

    住在海底的人

    “如果真的有神仙,请你救救我。”不知道沉睡了多少年的海龙神,被唤醒。那女人被救起之后,只有一个请求:“我后悔了,想换一个老公。”她叹息,无论过了多少年,人类还是没有变。
  • 尸王蜕变

    尸王蜕变

    毫无征兆的起源,被感染后逐步的蜕变,却是发现了一层层的野心与阴谋,谁才应该被信任,末世中泯灭的人性到底属于谁?双臂化作利刃,病毒在体内变异,在我身上的原来是尸王的宿命。。(本文主角能力仿照虐杀原型)
  • 霸道修仙神医

    霸道修仙神医

    吴小玉入山采集草药的途中,偶然间获得了仙人的传承,得到一座来自仙界神奇养殖场。自此吴小玉搞起了养殖、种起了草药,小小农夫开启了霸道的乡村仙医之路,同时也做到了富甲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