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500000006

第6章 黑白之间 钢琴独奏曲(4)

除了《魔鬼圆舞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也是在《浮士德》故事与精神刺激下的重要作品。这首钢琴独奏大曲于一八五二、五三年间创作。在此之前,李斯特巡回欧洲到处演奏,以他惊人的钢琴技巧和表演天分,迷倒了众人,却也引来了种种攻讦。他的手指快速有力,经常在演奏会上戏剧性地弹垮当时还是以木架而非钢架支撑的琴。他音乐记忆超强,可以整晚弹奏不必看谱。他将别的音乐家的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光靠十根指头就重现本来需要百人乐团演奏的交响曲。他的音乐会上,总是有名媛仕女捂住胸口,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叫,接着昏厥过去。

李斯特的夸张演出,使许多人将他和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相提并论。这些人相信帕格尼尼就是跟魔鬼交易,才拥有不可思议的技巧和音乐魅力,那么,这位钢琴界的帕格尼尼,李斯特一定也有不可告人的魔鬼交易吧!

一八四七年,李斯特中断了演出,转而专心指挥和作曲,恐怕也跟到处流传的魔鬼谣言有相当关系吧!显然,李斯特对于浮士德与魔鬼的故事,会有更切身、更矛盾的体会。

李斯特将他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题献给同辈音乐家舒曼。那时舒曼已经清楚表现出精神失常的迹象,也经历了一次轰动音乐界的自杀事件,换句话说,舒曼是世俗眼光中的一个疯子了。这项因素,或许让李斯特对于热情与疯狂之间的关系,有另外的思考与体认吧!

这首作品是李斯特留下来唯一一首钢琴奏鸣曲。前一代的钢琴圣手贝多芬写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后一代的钢琴魔手李斯特却只写了一首,对照下正看出浪漫主义时期对形式的叛逆。事实上,这首曲子跟传统奏鸣曲很不一样,将近三十分钟的音乐,并没有乐章结构,演奏时要一气呵成不能中断,而且李斯特动用的主题及其变化,也远非传统奏鸣曲形式所能涵盖的。

这首曲子其实比较像是庞大的交响诗。声部变化华丽,而且有着来自《浮士德》故事的强烈戏剧变化,考验着钢琴家如何能不断自我分裂,不仅用十只手指弹出错综飞舞的声部旋律,还要弹出从神性到魔性全幅的性格变化。最后让听者感受,进而相信,啊,其实上帝与梅菲斯特,都在浮士德身体里,也就都在我们的身体里!

灵光乍现的片段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

Debussy: Preludes

每一首曲子都浓缩表现出繁丽的音乐元素,

制造听者感受音乐排山倒海而来,

却又迅疾消失无踪的意犹未尽。

前奏曲顾名思义,是放在其他曲子前面作为前导的。巴洛克时代,巴赫写了很多前奏曲,放在赋格曲前面。赋格依照严格的对位法书写,前奏曲相对就比较自由,甚至带一点即兴小品的味道。

被称为钢琴“旧约圣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分成上下两册,每一册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加二十四首赋格。每一组前奏加赋格用一种不同的调性写成。《十二平均律》一方面确立了二十四种大小调的基本架构,另一方面还用实质的音乐语汇,探究、凸显了各个不同调性的内在精神。这是巴赫了不起的贡献,影响深远。

巴赫之后,进一步让前奏曲有大发展的,是肖邦。肖邦遵循巴赫的前例,也以二十四个大小调为完整单位,写了一套前奏曲。肖邦前奏曲和巴赫前奏曲最大的不同——没有了赋格跟随其后,而且其排列方式,也从半音上行改成五度上行。

原本拿来带领大家进入巨大赋格调性世界的前导,竟然在肖邦手里独立了,结果意外地给予了前奏曲一种特别的浪漫性格。前奏曲是某种未完成,或无法完成的情绪的暗示,灵光乍现的片段。透过前奏曲的挑逗,我们想象并想望那若隐若现的景致。然而前奏倏乎结束,完整的图像永远缥缈不可得,更引发我们的强烈欲念。

巴洛克的前奏曲,于是改头换面,成了最符合浪漫主义精神的片段小曲。肖邦在前奏曲中将他的音乐灵感发挥到淋漓尽致,短的不到一分钟,长的也只有三四分钟。二十四首曲子各有各的风格与技巧重点,有的像是加了旋律甜美的练习曲,有的像是戛然而止的奏鸣曲主题,有些像是舞曲的变形……

这样的短曲,其写作难度超乎想象。必须要让每首不同形式的曲子符合调性,激发听众不同的感受与想象。最困难的,是要让二十四首看似独立的小品,最终具备构成一个万花筒整体的说服力。

肖邦示范了这种分进合击小品的魅力。在肖邦的基础上,而有了德彪西的前奏曲。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分两次出版,第一册是一九一〇年问世,三年之后,又有第二册。和肖邦一样,德彪西也充分利用了前奏曲自由短小的特性,想办法让每一首曲子都浓缩表现出繁丽的音乐元素,制造听者感受音乐排山倒海而来,却又迅疾消失无踪的意犹未尽。不过,德彪西的前奏曲,至少加上了两项肖邦没有的东西。

第一是德彪西在后期浪漫派潮流下成长,习惯于浪漫主义中创作“标题音乐”的手法。“标题音乐”不只是要引导听众在原本抽象的音乐里听到什么具体的形象或情绪,更重要的,“标题音乐”背后反映了那个时代高涨的音乐野心。音乐不甘于停留在听觉的艺术形式里,音乐家相信,音乐可以、也应该用声音去描写原本属于视觉或触觉的东西。乐曲在李斯特手里转译商籁体十四行诗,在舒曼手里捕捉维也纳狂欢节的气氛,也在理查德·施特劳斯手里刻画阿尔卑斯山的夜晚。

德彪西所在的法国又有了美术上的“印象派”运动。印象画派扬弃了对于景物的如实写真,强调捕捉经过人的感官与记忆中介后,原本的景物变形留下的“印象”,也就是经主观改造后的心影。这种概念更是对音乐有所刺激,音乐没有办法形成视觉,但音乐却能透过声音叫唤出存在心底的印象,视觉、触觉乃至于抽象思考的印象。

德彪西替他的前奏曲,取了各式各样的标题。简单一点的有纯听觉的《中断的小夜曲》,纯视觉性的《帆》、《雾》,规模大一点的《阿纳卡普理山脉》,多了动态的《德尔菲的舞姬》、《帕克之舞》,有明显要让听觉和视觉混合的《飘散在暮色中的声音与馨香》。还有充满典故意涵的《沉没的教堂》、《酒之门》,特定叙事背景的《奇人拉文将军》、《皮克威克颂》。更让人一见难忘的,还有充满神秘诗意的《西风之所见》。

德彪西上天下地,从传奇神话到近代人物,寻找前奏曲的主题。标题帮助他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多元音乐,塞挤在二十四首小曲中,让短暂的演奏都扩张出无限的长度,将短与长、大与小矛盾统合了。

德彪西还拥有他自己实验开创的、肖邦来不及见识的钢琴语法和语汇,他用点状明亮音粒组构的乐句,呼应了印象画派以点画手法捕捉光影的效果,也大大改变了钢琴曲中部分与整体的原有关系,带来全新的震撼音乐感受。

近乎野蛮的勇气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号钢琴奏鸣曲,Op.82

Prokofev: Piano Sonata No.6, Op.82

音乐描述、呼应,

并捕捉了二十世纪人类生活的新主轴——

我们无法假装看不到的恐怖与残暴。

钢琴演奏上,有一个个性清楚、势力强大的“俄罗斯乐派”。这一派演奏风格特色包括运用全身——不只是手指和手臂——的力量,制造出强大的音响效果,包括绵延较长的乐句,也包括浓厚的“歌唱性”。

要钢琴歌唱,比想象中要费力许多,更要靠熟练的技巧魔术。今天的听众就是因为听过太多具有高度“歌唱性”的演奏,往往忘记了钢琴其实是一件大型的打击乐器。钢琴发出声响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靠击锤或轻或重敲打在琴弦上。打击发声是不能延长的,不像吹奏或擦弦乐器那样方便发出长音来。小提琴或双簧管,都可以像人声一样“歌唱”,自在地创造长音,还能在拖长的声音中作强弱及音色变化。钢琴不能如此,演奏者只能控制弹下去那一刹那的力道,然后声音就依照震动的物理原则减弱下去。

所以,要钢琴“歌唱”是不自然的,必须动用许多手法来制造“歌唱”的假象。从十八世纪开始,钢琴制造与演奏上,最大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发出精彩细腻的歌唱般声音。而钢琴能够从一种后起的新乐器逐步上升其地位,也大部分得归功其歌唱性上的成就,让作曲家能写歌唱性的曲子给钢琴弹奏,迷倒了许多听众。

钢琴“歌唱性”的发展,从时间上看,在浪漫主义时代到达高峰。尤其是延音踏板的发明,打开了新的长音震动可能性。现代钢琴最右边的那小小踏板,只要轻轻踩下,就能将控制止音的蒙布架,让琴弦在手指离开琴键后还能继续震动。为了宣传推广这种新钢琴功能,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发明了“夜曲”这种形式,肖邦接着写了许多精彩的“夜曲”,成功地推进了钢琴如同细语哼唱的效果。

再从空间上看,钢琴“歌唱性”在“俄罗斯乐派”发展到极致。训练到只只独立的手指,能够细腻分辨声部,利用各声部不同的强弱乐句变化和微妙的时间差,“俄罗斯乐派”让钢琴音乐好像可以永不中断,随心所欲地歌唱下去。

然而浪漫主义后期,连续出现了几位杰出作曲家,他们不愿照着主流的钢琴歌唱性思考走,反其道而行,问自己,也用作品问听众:“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否认钢琴是个打击乐器的事实?为什么我们要努力隐瞒钢琴真正的本性?”这样的根本问题刺激出了很不一样的钢琴曲,以及革命性的钢琴美学,乃至透过钢琴,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音乐美学价值。

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的部分作品,已经在试验钢琴的敲击音响,比他们走得更远、更大胆的,还有巴尔托克和普罗科菲耶夫。

在所有强调钢琴“本性”,要让钢琴能敲能打的作品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首推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号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是一九三九年开始创作的,一九四〇年四月九日,普罗科菲耶夫自己在莫斯科广播电台录音,首度公开。接着,同年十月十四日,普罗科菲耶夫的好友,钢琴家里赫特第一次在舞台上弹奏这首曲子,而这场首演音乐会的主办人,是里赫特的老师,另一位俄罗斯大钢琴家涅高兹。

一九四〇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正火热,德军侵入俄罗斯境内。这首作品,也就是普罗科菲耶夫有名的《战争奏鸣曲》中的第一首。钢琴嘈切纷乱的敲击,忠实捕捉了战争的气氛。更重要的,去除了明显歌唱性的钢琴声音,必然会传递出焦虑、紧张、慌忙以及困惑的感受,乒乒砰砰的节奏刺激着甚至主宰着听众的心跳。整体来说,音乐描述、呼应,并捕捉了二十世纪人类生活的新主轴——我们无法假装看不到的恐怖与残暴。

安排这场音乐会的涅高兹,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核心支柱,也是对于钢琴歌唱性原则最为坚持最有贡献的人。然而在新的恐怖、残暴时代气氛感染下,就连涅高兹也不得不肯定普罗科菲耶夫明白破坏钢琴歌唱性的做法。存在如此焦惶,还能聆听“夜曲”歌唱,安然入眠吗?

里赫特如此表达自己首演这曲子的感受:“音乐上突出的清晰风格和完美的节奏让我惊讶……作曲家以近乎野蛮的勇气,和浪漫主义的理想分道扬镳,带进了属于二十世纪的破碎一切的脉动……这是一首尽管有许多急转弯,却保留了古典平衡的杰出奏鸣曲。”

听一下、感受一下,从曲中传来那种光是活着、活下去就需要“近乎野蛮的勇气”的特别讯息吧!

同类推荐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科学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舞蹈与传统文化

    舞蹈与传统文化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中国的文明因舞蹈而多姿多彩、熠熠生辉,舞蹈又以它独特的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在舞蹈中看文化,在文化中观舞蹈,作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结合流传的历史故事和经典的舞蹈佳作,深入探析中国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又微妙的联系,从中我们既能获悉古代的乐舞风尚和舞人传奇,感知中国舞蹈的辉煌与美妙,又能领略华夏礼乐之邦的非凡风采和气象,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绛珠传

    绛珠传

    救命恩人身陷囹圄,她岂能袖手旁观独善其身?为救恩人,她假冒西天来客,闯入东方天庭,与各路神仙斗智斗勇。步步为营躲过了明枪暗箭,步步惊心躲不过情网来袭……**********************************************他是三界至高无上的王,生杀予夺大权在握,却对她另眼相看情有独钟。我对你深情如海,你怎能辜恩负义做那魔界帝君?权势与爱情,他与她,谁掌握了宿命的主动权?****************新书《洛洛大方》《妾妻》求PK票、推荐票、点击、收藏、书评。《三色堇请你想念我》有兴趣地也请关注一下。谢谢。
  • 老衲很坏

    老衲很坏

    一个爱打坐时偷偷摸摸看话本的大和尚,看到有情人终不成眷属,心中欢喜无限,谁料乐极生悲圆寂了。恍然醒来,什么,老衲是法海?老衲是土财主?老衲是王母?还是那句话,和尚谈不得恋爱,你们也不能谈!和尚快穿民间故事。
  • 九域仙尊

    九域仙尊

    神州大地,山灵水秀,地大物博,尤以中原地带最为肥沃,人气鼎盛。修真炼道,自古恒有之;门派之争,千年如一日。方今之日,魔教退居幽谷已不理凡尘;正道则大昌于世傲立神州。而正道诸派中,尤以“天道门”、“梵音宝刹”、“龙幽谷”为三大支柱,是为领袖!这个故事,还要从地处中原以北,连绵千里的落霞山脉讲起!
  •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孩子早恋、学习 不专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苦心等等。廖康强编著的《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列举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 该懂得的几十种智慧,提供了各种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这些困惑。《父母应掌 握的教子智慧》内容 简单实用,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海国春秋

    海国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呆萌王妃逆袭日常

    呆萌王妃逆袭日常

    原名蛇王别过来,如今改了没换封面,后期再换。 1v1走路走到一半竟然有人跳出来叫妈,exm?人家刚刚沦为单身汪好吗?连带着莫名其妙的穿越之路。“小夜,这世界就我们是一起的,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那年她认真的看着他。没想到路边一捡就捡到了一位厉害的角色,什么?那条蛇竟然变成了绝世美男?厉害了,我的蛇。随手抱回一只宠物竟然是狐王!还是美男!本以为好日子就要来到,当所有的阴谋破碎,她冷冷的看着她,眼里没有一丝感情。
  • 废柴王妃好抢手

    废柴王妃好抢手

    【欢脱玄幻女强文】小白领洛瑶穿越了,生了娃不算还不知道娃他爹是谁。带着娃娃闯天下,那娃分明是老天给她开的外挂有木有?都说洛家四小姐是废柴,你见过废柴有水火双灵根的吗?洛家庶女华丽转身,超人天赋锋芒毕露,踹渣男、扁嫡女,步步高升扫荡江湖。**“乖儿子,有娘疼你就够了,别理你爹!他不是男人!”天空顿时响起旱天雷。**“我来当他爹!这娃玉树临风和我多像啊?”某人君挤过来。“我才像他爹,这娃娃天赋异禀,跟我一模一样,连毛的颜色都一样!”某妖君挤过来。洛瑶吐槽,次奥,你那毛分明是染的好伐?最后某夫君勃然大怒:“禽/兽!拿开你们的脏手!那是我儿子!”
  • 一品宁王妃

    一品宁王妃

    本文又名《一世宠之卿本双华》 她是前朝公主月双华,却一夕之间国破家亡她亦是当今丞相之女嫣花景,却因一枚玉佩而沦为罪臣之女;而这种种,皆拜他所赐!第一世,她曾扬言非他不嫁,他却挥兵城下,转眼之间便成新皇宠臣第二世,她亦与他约定婚期,他却害得她父兄惨死!“云绰,你今日不杀我!来日我嫣花景必会让你后悔!从今往后,嫣花景与云绰势不两立!”为报家仇,她嫁给阴晴不定的当朝六皇子,只为取他性命。从今以后,她是静世芳华的宁王妃,夺他权,陷他入狱,害他失宠……真相大白之时,却最断人魂魄…… 原来,诡谲多变的宫廷之争从未停止,她早已为局中人, 暗藏杀机、无端是非,她一步步陷进其中,皇帝宠妃,皇子宠臣,权力之争,无止无休, 究竟谁才是执棋手? …… 皇权枯骨,乱世战起,翻手生,覆手亡。男人可以天下无敌,却抵不过柔情似水。当阴谋惊骇已过, 从多情少女变成倾城冷意的宁王妃,一朝大权在手,谁来祸国?世上之人惯用面具,只看谁演得好与不好。看罢此场戏,终有落幕局。本文权谋宫斗各种乱斗,尔虞我诈,文文慢热,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 怒圣

    怒圣

    世间浑浊,找不到与世无争的归宿,想要清流传颂,奈何深陷污浊淤泥。天地浩然正气如何长存,唯有一腔怒火,燃尽世间一切污浊。而你却入浊世,化身为莲,以身净化尘世。独留我,与怒火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