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500000006

第6章 黑白之间 钢琴独奏曲(4)

除了《魔鬼圆舞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也是在《浮士德》故事与精神刺激下的重要作品。这首钢琴独奏大曲于一八五二、五三年间创作。在此之前,李斯特巡回欧洲到处演奏,以他惊人的钢琴技巧和表演天分,迷倒了众人,却也引来了种种攻讦。他的手指快速有力,经常在演奏会上戏剧性地弹垮当时还是以木架而非钢架支撑的琴。他音乐记忆超强,可以整晚弹奏不必看谱。他将别的音乐家的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光靠十根指头就重现本来需要百人乐团演奏的交响曲。他的音乐会上,总是有名媛仕女捂住胸口,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叫,接着昏厥过去。

李斯特的夸张演出,使许多人将他和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相提并论。这些人相信帕格尼尼就是跟魔鬼交易,才拥有不可思议的技巧和音乐魅力,那么,这位钢琴界的帕格尼尼,李斯特一定也有不可告人的魔鬼交易吧!

一八四七年,李斯特中断了演出,转而专心指挥和作曲,恐怕也跟到处流传的魔鬼谣言有相当关系吧!显然,李斯特对于浮士德与魔鬼的故事,会有更切身、更矛盾的体会。

李斯特将他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题献给同辈音乐家舒曼。那时舒曼已经清楚表现出精神失常的迹象,也经历了一次轰动音乐界的自杀事件,换句话说,舒曼是世俗眼光中的一个疯子了。这项因素,或许让李斯特对于热情与疯狂之间的关系,有另外的思考与体认吧!

这首作品是李斯特留下来唯一一首钢琴奏鸣曲。前一代的钢琴圣手贝多芬写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后一代的钢琴魔手李斯特却只写了一首,对照下正看出浪漫主义时期对形式的叛逆。事实上,这首曲子跟传统奏鸣曲很不一样,将近三十分钟的音乐,并没有乐章结构,演奏时要一气呵成不能中断,而且李斯特动用的主题及其变化,也远非传统奏鸣曲形式所能涵盖的。

这首曲子其实比较像是庞大的交响诗。声部变化华丽,而且有着来自《浮士德》故事的强烈戏剧变化,考验着钢琴家如何能不断自我分裂,不仅用十只手指弹出错综飞舞的声部旋律,还要弹出从神性到魔性全幅的性格变化。最后让听者感受,进而相信,啊,其实上帝与梅菲斯特,都在浮士德身体里,也就都在我们的身体里!

灵光乍现的片段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

Debussy: Preludes

每一首曲子都浓缩表现出繁丽的音乐元素,

制造听者感受音乐排山倒海而来,

却又迅疾消失无踪的意犹未尽。

前奏曲顾名思义,是放在其他曲子前面作为前导的。巴洛克时代,巴赫写了很多前奏曲,放在赋格曲前面。赋格依照严格的对位法书写,前奏曲相对就比较自由,甚至带一点即兴小品的味道。

被称为钢琴“旧约圣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分成上下两册,每一册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加二十四首赋格。每一组前奏加赋格用一种不同的调性写成。《十二平均律》一方面确立了二十四种大小调的基本架构,另一方面还用实质的音乐语汇,探究、凸显了各个不同调性的内在精神。这是巴赫了不起的贡献,影响深远。

巴赫之后,进一步让前奏曲有大发展的,是肖邦。肖邦遵循巴赫的前例,也以二十四个大小调为完整单位,写了一套前奏曲。肖邦前奏曲和巴赫前奏曲最大的不同——没有了赋格跟随其后,而且其排列方式,也从半音上行改成五度上行。

原本拿来带领大家进入巨大赋格调性世界的前导,竟然在肖邦手里独立了,结果意外地给予了前奏曲一种特别的浪漫性格。前奏曲是某种未完成,或无法完成的情绪的暗示,灵光乍现的片段。透过前奏曲的挑逗,我们想象并想望那若隐若现的景致。然而前奏倏乎结束,完整的图像永远缥缈不可得,更引发我们的强烈欲念。

巴洛克的前奏曲,于是改头换面,成了最符合浪漫主义精神的片段小曲。肖邦在前奏曲中将他的音乐灵感发挥到淋漓尽致,短的不到一分钟,长的也只有三四分钟。二十四首曲子各有各的风格与技巧重点,有的像是加了旋律甜美的练习曲,有的像是戛然而止的奏鸣曲主题,有些像是舞曲的变形……

这样的短曲,其写作难度超乎想象。必须要让每首不同形式的曲子符合调性,激发听众不同的感受与想象。最困难的,是要让二十四首看似独立的小品,最终具备构成一个万花筒整体的说服力。

肖邦示范了这种分进合击小品的魅力。在肖邦的基础上,而有了德彪西的前奏曲。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分两次出版,第一册是一九一〇年问世,三年之后,又有第二册。和肖邦一样,德彪西也充分利用了前奏曲自由短小的特性,想办法让每一首曲子都浓缩表现出繁丽的音乐元素,制造听者感受音乐排山倒海而来,却又迅疾消失无踪的意犹未尽。不过,德彪西的前奏曲,至少加上了两项肖邦没有的东西。

第一是德彪西在后期浪漫派潮流下成长,习惯于浪漫主义中创作“标题音乐”的手法。“标题音乐”不只是要引导听众在原本抽象的音乐里听到什么具体的形象或情绪,更重要的,“标题音乐”背后反映了那个时代高涨的音乐野心。音乐不甘于停留在听觉的艺术形式里,音乐家相信,音乐可以、也应该用声音去描写原本属于视觉或触觉的东西。乐曲在李斯特手里转译商籁体十四行诗,在舒曼手里捕捉维也纳狂欢节的气氛,也在理查德·施特劳斯手里刻画阿尔卑斯山的夜晚。

德彪西所在的法国又有了美术上的“印象派”运动。印象画派扬弃了对于景物的如实写真,强调捕捉经过人的感官与记忆中介后,原本的景物变形留下的“印象”,也就是经主观改造后的心影。这种概念更是对音乐有所刺激,音乐没有办法形成视觉,但音乐却能透过声音叫唤出存在心底的印象,视觉、触觉乃至于抽象思考的印象。

德彪西替他的前奏曲,取了各式各样的标题。简单一点的有纯听觉的《中断的小夜曲》,纯视觉性的《帆》、《雾》,规模大一点的《阿纳卡普理山脉》,多了动态的《德尔菲的舞姬》、《帕克之舞》,有明显要让听觉和视觉混合的《飘散在暮色中的声音与馨香》。还有充满典故意涵的《沉没的教堂》、《酒之门》,特定叙事背景的《奇人拉文将军》、《皮克威克颂》。更让人一见难忘的,还有充满神秘诗意的《西风之所见》。

德彪西上天下地,从传奇神话到近代人物,寻找前奏曲的主题。标题帮助他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多元音乐,塞挤在二十四首小曲中,让短暂的演奏都扩张出无限的长度,将短与长、大与小矛盾统合了。

德彪西还拥有他自己实验开创的、肖邦来不及见识的钢琴语法和语汇,他用点状明亮音粒组构的乐句,呼应了印象画派以点画手法捕捉光影的效果,也大大改变了钢琴曲中部分与整体的原有关系,带来全新的震撼音乐感受。

近乎野蛮的勇气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号钢琴奏鸣曲,Op.82

Prokofev: Piano Sonata No.6, Op.82

音乐描述、呼应,

并捕捉了二十世纪人类生活的新主轴——

我们无法假装看不到的恐怖与残暴。

钢琴演奏上,有一个个性清楚、势力强大的“俄罗斯乐派”。这一派演奏风格特色包括运用全身——不只是手指和手臂——的力量,制造出强大的音响效果,包括绵延较长的乐句,也包括浓厚的“歌唱性”。

要钢琴歌唱,比想象中要费力许多,更要靠熟练的技巧魔术。今天的听众就是因为听过太多具有高度“歌唱性”的演奏,往往忘记了钢琴其实是一件大型的打击乐器。钢琴发出声响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靠击锤或轻或重敲打在琴弦上。打击发声是不能延长的,不像吹奏或擦弦乐器那样方便发出长音来。小提琴或双簧管,都可以像人声一样“歌唱”,自在地创造长音,还能在拖长的声音中作强弱及音色变化。钢琴不能如此,演奏者只能控制弹下去那一刹那的力道,然后声音就依照震动的物理原则减弱下去。

所以,要钢琴“歌唱”是不自然的,必须动用许多手法来制造“歌唱”的假象。从十八世纪开始,钢琴制造与演奏上,最大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发出精彩细腻的歌唱般声音。而钢琴能够从一种后起的新乐器逐步上升其地位,也大部分得归功其歌唱性上的成就,让作曲家能写歌唱性的曲子给钢琴弹奏,迷倒了许多听众。

钢琴“歌唱性”的发展,从时间上看,在浪漫主义时代到达高峰。尤其是延音踏板的发明,打开了新的长音震动可能性。现代钢琴最右边的那小小踏板,只要轻轻踩下,就能将控制止音的蒙布架,让琴弦在手指离开琴键后还能继续震动。为了宣传推广这种新钢琴功能,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发明了“夜曲”这种形式,肖邦接着写了许多精彩的“夜曲”,成功地推进了钢琴如同细语哼唱的效果。

再从空间上看,钢琴“歌唱性”在“俄罗斯乐派”发展到极致。训练到只只独立的手指,能够细腻分辨声部,利用各声部不同的强弱乐句变化和微妙的时间差,“俄罗斯乐派”让钢琴音乐好像可以永不中断,随心所欲地歌唱下去。

然而浪漫主义后期,连续出现了几位杰出作曲家,他们不愿照着主流的钢琴歌唱性思考走,反其道而行,问自己,也用作品问听众:“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否认钢琴是个打击乐器的事实?为什么我们要努力隐瞒钢琴真正的本性?”这样的根本问题刺激出了很不一样的钢琴曲,以及革命性的钢琴美学,乃至透过钢琴,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音乐美学价值。

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的部分作品,已经在试验钢琴的敲击音响,比他们走得更远、更大胆的,还有巴尔托克和普罗科菲耶夫。

在所有强调钢琴“本性”,要让钢琴能敲能打的作品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首推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号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是一九三九年开始创作的,一九四〇年四月九日,普罗科菲耶夫自己在莫斯科广播电台录音,首度公开。接着,同年十月十四日,普罗科菲耶夫的好友,钢琴家里赫特第一次在舞台上弹奏这首曲子,而这场首演音乐会的主办人,是里赫特的老师,另一位俄罗斯大钢琴家涅高兹。

一九四〇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正火热,德军侵入俄罗斯境内。这首作品,也就是普罗科菲耶夫有名的《战争奏鸣曲》中的第一首。钢琴嘈切纷乱的敲击,忠实捕捉了战争的气氛。更重要的,去除了明显歌唱性的钢琴声音,必然会传递出焦虑、紧张、慌忙以及困惑的感受,乒乒砰砰的节奏刺激着甚至主宰着听众的心跳。整体来说,音乐描述、呼应,并捕捉了二十世纪人类生活的新主轴——我们无法假装看不到的恐怖与残暴。

安排这场音乐会的涅高兹,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核心支柱,也是对于钢琴歌唱性原则最为坚持最有贡献的人。然而在新的恐怖、残暴时代气氛感染下,就连涅高兹也不得不肯定普罗科菲耶夫明白破坏钢琴歌唱性的做法。存在如此焦惶,还能聆听“夜曲”歌唱,安然入眠吗?

里赫特如此表达自己首演这曲子的感受:“音乐上突出的清晰风格和完美的节奏让我惊讶……作曲家以近乎野蛮的勇气,和浪漫主义的理想分道扬镳,带进了属于二十世纪的破碎一切的脉动……这是一首尽管有许多急转弯,却保留了古典平衡的杰出奏鸣曲。”

听一下、感受一下,从曲中传来那种光是活着、活下去就需要“近乎野蛮的勇气”的特别讯息吧!

同类推荐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热门推荐
  • Modern Customs and Ancient Laws in Russia

    Modern Customs and Ancient Laws in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重修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陈书

    陈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妻,上仙有请

    冥妻,上仙有请

    扔骰子,扔出一点就可以去九重天上当战神--重华的奴仆!!!感情这重华上仙是不是活了十几万年?活得太无聊了?居然用这样的方法选奴仆,而且还指定要地府的鬼魂。虽然这方法不靠谱,对地府鬼魂来说可是一介好事。成了他的仙奴,就可以脱离鬼籍一跃成仙。身为地府万年钉子户的花无芽,对于此事一点都不在乎。她在冥界活了三万年,还打算再活千万个三万年,可谁能告诉她,她怎么就那么倒霉?地府千万个鬼魂都扔不出个一,怎么她一扔就出一了?而这个传说中的战神上仙,性格孤僻,为人还腹黑。闲暇时,还以捉弄人为乐。————————情景1:重华上仙蹙起眉头,问:“无芽,我厉害吗?”花无芽一头冷汗,答:“您是天界第一战神,谁还比您厉害?”重华再问:“那我聪明吗?”花无芽继续答:“您当然聪明,不然您怎么会率领天界众天将?”重华继续问:“像我这么聪明的人,性格会孤僻吗?”“怎么会?上仙您能说会道,幽默至极。还会调戏良家小鬼,怎么会孤僻?”重华点点头,说:“那说我性格孤僻的人,想必是羡慕我妙嘴生花,仙见仙爱,鬼见鬼追。”花无芽冷汗无语。情景2:骰子气呼呼地跳到重华上仙面前说:“花花是我的,她自己都答应要嫁给我了。”重华上仙伸出修长的手指弹开骰子,摇摇头说:“无芽真是笨,怎么可以这般就断送自己的“幸”福?我该去“好好劝劝”她才行。”——-于是,可怜的小鬼奴在腹黑上仙名为好意的条件下各种被压迫,打压。
  • 横渡(中篇小说)

    横渡(中篇小说)

    老杨他们走时,怪我说了一句大话,这下倒好,我孤零零站在文化广场上,对面马路是有不少车,可我压根不知哪个车是去木马邑的。我刚拨通陶小绿的手机,有辆警车窜来,我惯性地往后一“溅”,手机像个水点飞甩了出去,陶小绿的声音在地上若隐若现:“我真的不能去,不好意思去……”车上下来一个警察,迅疾而有力地把我往车上扯,我也有力而强硬地与其对抗,我差一点就够到手机了。拿住手机,我声调悲哀地说,好,小绿,咱不去,咱在家平安无事……说完马上关掉手机。同时,心里现出另一个焦虑,这事怎么也该告诉老杨他们一声,可还有什么机会告诉。
  • 午夜便条集

    午夜便条集

    作为一个有钱人,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十几年前,唐先生的生活看起来都过于简朴。唐先生的发型、服饰、手表、座驾等,显然也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理,整个人看起来蛮儒雅的,但在他所处的那个阶层,还是显得有些寒酸:十几二十年前,有钱人比今天更注重派头。唐先生身上没有一丁点名牌的痕迹,这和他所拥有的财富确实很不协调。尤其在饮食方面,和其他有钱人胡吃海喝的豪迈作派相比,唐先生简直称得上是特立独行。那些年里,无论处于主还是宾的位置,唐先生都不出现在酒桌上,他有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据他的助理解释,唐先生对许多常见的食物过敏。
  • 送安律师

    送安律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归暖风时

    茶归暖风时

    “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娶那个你们随随便便给我安排的女孩!”五年后“那个……卿卿结个婚?”“不好意思,我不嫁。”女孩撇了他一眼,当初谁把我耍的团团转来着?嫁给他,不可能!男孩沉思了一下,斟酌的开口,“我嫁也行,卿卿你娶我吧!”茶思卿:????【男女主身心干净,1V1,请安心入坑,小甜饼!】
  • Once Burie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11)

    Once Burie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11)

    "A masterpiece of thriller and mystery! The author did a magnificent job developing characters with a psychological side that is so well described that we feel inside their minds, follow their fears and cheer for their success. The plot is very intelligent and will keep you entertained throughout the book. Full of twists, this book will keep you awake until the turn of the last page."--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oberto Mattos (re Once Gone)ONCE BURIED is book #11 in the bestselling Riley Paige mystery series, which begins with the #1 bestseller ONCE GONE (Book #1)—a free download with over 1,000 five star reviews!A serial killer is killing victims with rapid speed, and in each crime scene, he leaves an unusual signature: an hourglass.Its sand is designed to fall for 24 hours—and when its empty, a new victim app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