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1000000010

第10章

芝加哥刑事法院[1]五楼的审判室天花板很高,大理石的墙壁,围绕证人席的桃花心木栏杆擦得锃亮,不同于下面几层楼的审判室那么狭窄(那里有厚厚的玻璃将旁听者与审判人员隔开,环境就像一个发放驾照的场所)。看样子,还真像是一个正义得到伸张之处。

审判是在星期一开始的。因为我即将出庭作证,所以不能出席庭审;但我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十一频道”,他也是制片人,认识另一家电视台在场采访的速写画家,请那位画家告诉了我具体情况。第一个证人是警方探员。在接受助理州检察官柯克·瑞安讯问后,他确认杀死受害人的子弹来自一只38口径左轮手枪,不过他们一直都没找到那把枪。接下来是法医。他说明了受害人死亡的原因及方式,以及从受害人指甲里找到的一些碎屑,DNA测试结果表明与桑托罗的一致。

瑞安然后领着受害人的母亲陈述证词。玛丽的母亲于是眼泪汪汪地陈述了一番。她说,玛丽·乔是个听话孝顺而且有进取心的孩子。因为钢厂发生事故,玛丽的父亲终生残疾,她自己只得打两份工,但都只能挣到最低工资。玛丽·乔立志改变处境,读了夜校,希望将来在卢普区[2]做一名办公室簿记员。

“可现在,我可爱的孩子离开人世,我们的生活全都给毁了,”她泣不成声,并且很夸张地指着桑托罗说:“都因为他!”

布拉谢尔斯没有在盘诘中将她驳得体无完肤,而是旁敲侧击,淡然指出这么一个事实:即她和丈夫跟桑托罗多次见面,甚至曾邀请桑托罗到他们家吃饭。

接着检方指出,玛丽·乔遇害那天晚上,她和桑托罗都出现在了湖滨客栈。湖滨客栈是个不上档次但很安静的街区酒吧,离卡柳梅特公园不远,单身女子偶尔进去喝杯啤酒是不会受到骚扰的。酒吧侍者作证说,玛丽·乔大概十点钟的时候进来,要找桑托罗。他知道桑托罗是个码头工人,口袋有了现钱才来这里。那天晚上,桑托罗大约午夜时分才出现。侍者说,当时他显然已经喝了几杯,当玛丽·乔责备他迟到的时候,他反唇相讥。两人争吵的声音很大,侍者告诉他们,要吵架就到外面去。几个小时后,卡柳梅特公园内船舶下水处就发现了玛丽·乔的尸体;检察官特别提醒陪审团注意:尸体就在桑托罗的小车旁边。

检方的主要证人就是玛丽·乔的闺蜜,朗达·迪萨皮奥。她们同在一个学校上的学,加入的同一个天主教会,玛丽·乔还是朗达·迪萨皮奥婚礼上的女傧相。朗达体态丰盈,染一头金发,戴一身珠宝,口抹猩红的唇彩。她作证说,玛丽·乔一直在抱怨桑托罗不仅是个穷光蛋,而且没有志气。她还说,玛丽·乔觉得桑托罗不但言行粗鲁,而且是个百无一用的废物,她很后悔自己竟然跟桑托罗搅在了一块儿;其实,就在遇害的那天晚上,她正打算跟桑托罗分手。

布拉谢尔斯立即表示反对,说她的证词纯属道听途说。法官对他的反对表示支持;但布拉谢尔斯煞有介事地申请延期开庭,立即遭到否决;不过,法官指示陪审团不予考虑这名证人的评论。

不予考虑?真像是闹市区出现了粉红色的大象,却呼吁人们一定不要大惊小怪一样。

瑞安结束了讯问,布拉谢尔斯走向证人席。他再次决定不在盘诘中攻击朗达,不过也确实指出朗达一些言辞前后不一之处,逼得朗达承认自己并不清楚桑托罗和玛丽如何相遇、也不清楚当晚他们为何争吵;布拉谢尔斯便为自己赢得了几分。速写画家还跟我说,朗达从证人席走下来时,还用纸巾揉擦双眼。

星期二,检方自动停止提供证据;这时的形势本来已经对被告方有利了。布拉谢尔斯却说,这正是陪审团喜欢的那种案子,容易让人根据情况推测出真相:男友喝得烂醉,跟踪怒气冲冲的女友;女友将他甩掉;男友勃然大怒,开枪打死女友。这样联系起来分析,案情很容易真相大白。

星期三早上,审判室座无虚席,除了各路记者、对庭审感兴趣者,还有不少麻木的看客。一想到自己穿了灰色职业装,我就很庆幸——尤其是我在审判室外见到布拉谢尔斯之后。

“除了我,还有谁作证?”我问。

他透过眼镜冲我皱了一下眉头。“供水区的一位副总裁将谈到橄榄公园的开放时间。”

原来,毗邻水过滤厂的橄榄公园属于供水区。这公园“9·11”以前还一直对公众开放。

我点点头。“很好。还有谁?”

“就这么的了。”他微微笑了一下。

我瞪大眼睛:“就我一个?”

“我找不到其他见到桑托罗的人。要是你早点找我们,也许……”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你就不能申请延期审理,好接着找下去?”

“法官不准。”

“水处理厂的夜班人员呢?也许有人见到桑托罗在附近走动。”

布拉谢尔斯摇摇头。

“啊,那麦克呢?我的摄像师呢?“

“他们的证词会跟你一样的。不管怎么说,是你挑的头嘛。”

“可瑞安会百般折磨我。”检察官柯克·瑞安绰号“铁锤”,就因为在盘诘证人时老练凶狠,犹如铁锤连续猛击。

“别担心,”布拉谢尔斯说道,神情很乐观。“我们有录像带嘛。”

我对司法系统也了解不少,知道如果一名律师告诉我不用担心,那么正是我应该担心的时候。

法官问布拉谢尔斯是否已准备好,后者点点头,随即声音清晰、大声说道:“请法庭允许我们召唤埃莉诺[3]·福尔曼。”

我走过去时,尽力不理会审判室里的骚动,可所有的眼睛都投向了我,包括桑托罗的。我偷偷看了他一眼。他个子不高,但宽宽的肩膀结实有力,原先的平头已经长成一团厚实的黑发;身穿廉价的棕色西装,坐在被告席里。

迈上通向陪审团的台阶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起初,他目光呆滞而恍惚,令人奇怪;随即又闪现出一线希望。

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福尔曼小姐,感谢你今天来到这里,”我宣誓以后,布拉谢尔斯说道。“请告诉我们你的职业。”

“我是一名企业宣传片制片人。”我回答得非常简洁,不主动多说话,就像布拉谢尔斯叮嘱我的那样。

“企业宣传片制片人都做些什么?”

我本想说,“那该死的节目该干的我都干”——结果当然没那么说;我只是解释说,制片人的角色取决于导演、预算及其他一些情况,我通常负责所有的调研、各种后勤工作、写脚本,还要监督外景拍摄与后期制作。

布拉谢尔斯点点头。“让我们转向去年7月23日,玛丽·乔·博赛尼克那天夜晚遇害。那天晚上你在从事本行工作吗?”

“是的。”

“你当时在做什么?”

“我和摄制组在哈里森-卡特抽水房,正准备为供水区拍摄一个场景。”

“抽水房?”

我告诉他是什么抽水房,位于什么地方。“拍摄什么内容?”

我概括地讲了那个情景再现的拍摄项目以及我们的计划。

讲到“大比尔和卡彭”时,听到几声窃笑。

等到安静下来时,布拉谢尔斯说道:“好。那天夜晚你们还没有开始在抽水房拍摄,对吧?”

“是的。”我告诉他,我们试验了相机增益,在橄榄公园拍了几个镜头,才前往抽水房。

“请告诉我,福尔曼小姐:你看看全场,有没有看到当时在橄榄公园里或是附近出现的任何人?”

我按布拉谢尔斯教给我的方式,指向桑托罗。人群里马上有人开始低语。

“请在审判记录中载明,该证人指认了我的当事人姜尼·桑托罗。好,福尔曼小姐,他当时在干什么?”

“他躺在街灯下的一条长凳上。看起来似乎在睡觉。”

“他当时睡着了吗?”

“刚开始没有。他确实挣扎着要站起来;可就是站不起来,又倒在了凳子上;后来就一动不动了。”

“你怎么记得这些?我的意思是,你怎么能准确回忆起他所处的地方和他做的事情?”

“因为我有他当时情况的录像记录。”

人群中再次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布拉谢尔斯笑得让人难以察觉。他停顿了一下,要好好利用这一刻。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录像里那个人是我的当事人?”

“在新闻里看到他照片的时候;我当时就觉得他面熟,但过了几天才意识到在哪里见过他。我明白之后,立即给你去了电话。”

“那么,”布拉谢尔斯朝我的方向稳稳迈了一步。

“在你看来,我的当事人因为喝了几杯酒,当时行动不是那么灵便,是不是?”

“反对,”瑞安插话道。

布拉谢尔斯眨了眨眼睛。

瑞安站起身来。“这是在对证人进行诱供。并且,证人对被告可能处于的状况毫不知情。她说的全是猜测。”

“法官阁下,我们想让一个证人回想他在湖滨客栈究竟喝了几杯,”布拉谢尔斯针锋相对。“福尔曼小姐看到他的身子是怎么动的,或者说没有动;她可以就自己看到的情况作证。”

法官紧闭双唇。“允许这么做,但请将问题换一种说法,律师先生。”

布拉谢尔斯笑了。瑞安坐下来,摇了摇头。“嗯,福尔曼小姐,你看到桑托罗先生做了什么?”我再次将自己看到的情况解释了一番。

“就你所知,桑托罗先生起身离开公园了吗?”

“我们拍到他的时候,他正瘫倒在公园的长凳上。”

“那是什么时候?”

“大概凌晨一点。”

瑞安似乎想表示反对,但随后放弃。

“那么,福尔曼小姐,”布拉谢尔斯接着说道。“你们一直没有完成供水区的录像,对吧?”

“确实如此。”

“为什么?”

我解释说,去年9月项目取消了。

“然而,即使该项目没有取消,你们也不会在最终出品的片子上使用我的当事人出现过的那段录像,是不是?”

“没错。”

“为什么?”

“那些场景本来就没打算作为最终产品的一部分。那些是废弃镜头。我们拍摄那些是为了确定正确的曝光量。”

“可在此之后,你们在这些废弃镜头中发现了某种情况,对吧?”

“确实如此。”

“你能向法庭解释一下吗?”

“上面有桑托罗先生影像的带子,后来发现轻微受损。”

“什么样的受损?”

“录像带中似乎出现某种干扰。”

“无线电干扰?”

“反对,”瑞安突然再次大叫。“她不是无线电专家。”

法官看了看布拉谢尔斯,然后望向我。“反对有效。”

“让我换一种说法,”布拉谢尔斯平静地说道。“你不是电子专家,不过也许你可以从制片人的角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反对,法官大人!”瑞安高声叫道。

“请控[4]辩双方律师到法官席这边来!”法官起身,走到审判席旁边。

两位律师和法官低语的时候,我四下张望。玛丽·乔的父母就坐在检方席后面。挨着他们的是朗达·迪萨皮奥。玛丽·乔的母亲两臂交叉坐在那里,后背挺直。她父亲用双眼死死盯着我,那样子像要吃人。只有迪萨皮奥的表情似乎在告诉我,她还没有完全把我当成不共戴天的对手。

我凝视着被告席后的那一排人,想知道桑托罗是否有家人或朋友前来旁听;可从他们冷漠的表情和身体语言猜测,没有这种可能。

这时,他们的小会显然已经结束,因为两个律师都离开了法官席。

“反对无效,”法官宣布。

布拉谢尔斯冲我笑了一下。“那么,福尔曼小姐,录像带上的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我解释了一下无线电频率可能对录像带造成的影响。

“这么说,录像带上有关我当事人的镜头——对不起,应该叫废弃镜头——显然受到了无线电频率干扰。”

“是的。”我开始感觉比刚才自在了些。询问正沿着布拉谢尔斯预言的方向进行,对于我们正在谈论的话题我还是有所了解的。

布拉谢尔斯来到一张单独摆放的桌子前,拿起一盘包着塑料套的录像带。“你认得这盘录像带吗?”他把东西递给我。

“是的。这是我给你的那盘原始录像带。”

“你怎么知道?”

我指着带脊上的标签:“福尔曼传媒”。“录像带边上有我的标签。”

“这就是我的当事人坐在橄榄公园的那盘录像带吗?”

“是的。”

“录像带是否清楚准确地显示了他那天的状况?”

“是的。”

“那么,就你所知,录制之后,是否有人对录像带进行过任何篡改或变动?”

“没有。”

瑞安发了狂似的在标准拍纸簿上潦草地写着。

“法官阁下,我想将这段录像作为第一份辩方证据,”布拉谢尔斯说道。“如果您许可,我们将为陪审团播放。”

“反对。”瑞安再次叫道。“监管链呢?从拍摄录像那天开始到现在录像带都在哪里?”

布拉谢尔斯眯缝起眼睛。“律师先生,我以为我们已经完全解决了那个问题。”他转向法官。“请求在法官席小会,法官阁下。”

两位律师与法官进行了另一场小会,随后布拉谢尔斯问了我一系列问题,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我们拍摄录像后,带子一直保存在麦克的音像资料库里,资料库上了锁,只有两三个人能进去。瑞安似乎很满意,坐了下来。

布拉谢尔斯将一辆装着放像机和监视器的小车推至审判室前面。陪审员们都朝前探着身子,整个房间静了下来。布拉谢尔斯将录像带放进去,按了“播放”按钮。带子已经调到桑托罗坐在长凳上的那一段。我们听到声道上的嗡嗡声,看到画面上出现一些条纹。

这一段不到一分钟就放完了,布拉谢尔斯随后按了“暂停”按钮。整个审判室鸦雀无声。布拉谢尔斯走向陪审团。

“再问你一次,福尔曼小姐:录像带上那个人是谁?”

“是姜尼·桑托罗。”

“这是什么时间拍摄的?”

“去年7月23日。”

“谢谢你,福尔曼小姐。”布拉谢尔斯咔擦一声双脚并拢,转过身来,退回辩护席;脸上现出一道光彩,似乎是刚完成一场5英里长跑。他对瑞安点点头。“该你了。”

注释:

[1]芝加哥刑事法院大楼位于26号大街与加州大街交叉口,人们简称为“26与加州”。

[2]卢普区:芝加哥的中心商务区。

[3]艾莉诺是艾利的正式名字,艾利是艾莉诺的昵称,只因法庭重地庄严郑重,需用此名。

[4]控方律师指公诉人,因为刑事案件为公诉案,由检方起诉,即控告方。

同类推荐
  • 费尔南多·莫拉莱斯,你的死期到了!

    费尔南多·莫拉莱斯,你的死期到了!

    关于死亡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话题。但是一个大半生平淡无奇的普通老人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让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他的追悼会呢?如果真人秀想不出好桥段了,该怎么办?本书通过一个欢快又讽刺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电视媒介及其从业者冷漠、残酷、讽刺的一面,并且告诫媒体从业者死亡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最好不要在这个话题上玩火。
  • 温柔陷阱

    温柔陷阱

    艳阳高照,江鹄天的心情也如这明媚的阳光。当他走出大同钱庄时,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终于可以择地隐居了。忽然,他感觉有些不对劲,忙扭头一看,只见身后不远处有个虬须满面的中年汉子似无意似有意地紧跟着自己。江鹄天的心一沉:这人是谁?难道已探出自己身怀巨额银票。但想自己好歹也懂得一些功夫,寻常江湖屑小也都还不是自己的对手,遂又浑不在意。江鹄天转身折向一片荒山,那虬须汉子也跟了过来。江鹄天抬头见前方三岔路口有一棵大榕树,于是一阵急跑;那人措手不及,呆了呆,也加快了步伐。
  • 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

    迄今为止最权威、最经典的《动物农场》译本,超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与神对话》译者李继宏倾心翻译。只要把人类推翻,动物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农场里的猪——拿破仑和雪球公布七大纪律,发动革命,驱逐统治者琼斯先生,实现动物自治,并在牛棚大战中挫败人类复辟进攻。之后,政治斗争开始了。拿破仑悍然篡改七大纪律,肆意杀害持有不同政见的动物。经过大清洗,拿破仑巩固了至高无上的独裁地位……
  • 吕村的疑惑

    吕村的疑惑

    吕村得知父亲噩耗那会儿,学院期末考试刚完,他正想放松一下,母亲宗秀娥打来了电话,她说,他父亲在窑里出了意外,事发时有个肚子痛得很的矿工正蹲在巷道凹处唤“啊唷”,忽听三四丈外传出骇人的惨叫,觉得不可思议就寻声而去,结果脚底踩着了个软乎乎的东西,惊恐得尖叫起来。他的叫声在狭窄幽深的巷道里格外刺耳,惊动了不远处刨煤的矿工,纷纷赶过来,一阵骚动后,就把人抬到运煤的手推铁斗车里,送出硐口来,可人已无法回生了,话到最后宗秀娥劝吕村别过度哀伤想开点,人之生死乃天意也。说实在话,吕村并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只是惊呆了。
  • 难堪

    难堪

    郝碧川说,所以,你们在寻找中得到的成果,对我说来毫无价值。但你们在陪我下乡的过程中,我得到的收获是意外的。我和你们在下乡的时候,我已经疲惫不堪的灵魂被唤醒了,正如夏·奈尔说的那样,我们在难堪中鲜活。过去我对善恶无能力判断,但是下乡以后,我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善恶,也知道了我身上的恶,也知道了我内心世界的善也在慢慢苏醒。宋晓莉说,那这次宴会还应该算是庆功会。郝碧川举杯说道,两位弟子,让我们干了这杯酒。
热门推荐
  • 剑破神武

    剑破神武

    兄弟烈酒饮,红颜知己舞。生如闪电,划破夜空。死如流星,永记心中。一剑山河动,一剑道独尊。神武若无道,一剑破神武。
  • 魂煞萦魂锁

    魂煞萦魂锁

    《萦魂锁》??——黑暗奏响高歌,被它吞噬的苍穹,你能否听见,有一场疯狂的宴会拉开帘幕,又是否闻见,空气中弥漫的血香????
  •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新文——盛宠弃妃:神医六小姐已经发布,很纯很纯的爱,很美很美的情,很深很深的恋。看弃女重生,素手弄风云,剥开重重阴谋,收获完美爱情】她端午节出生,是防爹克娘五毒俱全的毒女,虽是尊贵嫡女,却被弃如敝履。前世,她毕生谋略为萧澈夺天下,最后他却勾结妹妹害她性命。这一世,她必定刀枪不入、恣意张狂,打得他们摇尾乞怜。渣男哀求她垂怜,渣爹乞求她亲近,继母、妹妹跪地求饶……她冷冷一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在她的字典里,没有饶恕只有罪有应得!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恋琳风故事剪辑

    恋琳风故事剪辑

    这是个故事合集,剧情略略虐一虐,大概未知个故事。
  • 千年之情之几世情缘

    千年之情之几世情缘

    现代的无良修仙者,因一宝物被隐修的各路大神追杀。坠入山涯,再次醒来,成为了浩瀚大陆金麟帝国男扮女装的纨绔小世子,“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哼!老天爷都不敢收我”某人在房间里仰天大笑,一度让门外的下人们怀疑他们的小世子是不是摔坏了脑袋。当无良修仙者来到异世又将开启怎样的征程……请看正文
  • 鬼魅王妃

    鬼魅王妃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若不走,拍晕了继续拖走』“男人不过是一群消遣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人山人海的古代青楼中,沐云汐一袭现代的性感舞台装,高歌着那首张惠妹的《卡门》,却不料高跟鞋鞋跟一断,掉入了台下一个陌生男子的怀抱中。对视的那一刻,她似乎感觉与此人早已相识,却又什么也想不起来。再次相遇,他邪魅的将她紧紧的搂入了怀中,不顾她的反抗,硬要娶她为妃,“你是真的忘了我吗?还是你还在恨我?”沐云汐一把将他推开,冷冷的说道:“我说这位大哥,你是不是空虚寂寞冷了?本小姐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说不认识你就是不认识你!”他轻蔑的笑了笑,一把将她推到了墙角【女强+男强=双腹黑,欢迎跳坑!文文慢热,第二卷正式开始爆笑浪漫。】
  • 服务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服务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诠释服务广告内容与效果的理论著作,由三个相互联系并呈递进关系的主题构成,分别解答了如下问题:“如何推进服务广告研究?”“服务广告的内容有什么规律”“这些内容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如何产生这些效果?”本书以信息不完全状态下戏服双方的博弈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在服务广告研究中将服务营销范式和一般广告研究范式进行整合的有效路径。
  • 牙(中国好小说)

    牙(中国好小说)

    年轻美丽的女孩唐玲玲有一口灰黑色的丑陋的牙齿“狗屎牙”,为此,她异常自卑。为了给她美牙,男友刘硅省吃俭用攒钱,最后,刘硅因为钱,与自己的工友“秃驴三”发生斗殴,最后,被“秃驴三”埋伏杀害。唐玲玲自己为了美牙,在同为宾馆服务员的搭档小唐的教唆下,委身于好色的前老板老莫,但老莫却只想占便宜,并不肯为唐玲玲花钱美牙。唐玲玲终于觉悟,但刘硅早已遇害。生活还在继续,唐玲玲找到了疼爱她的男友,但因为美牙,留在她心里的伤痕却时不时地让她心里很疼……